家园共育,促进留守幼儿社会性发展
2021-07-28张美玲
张美玲
摘 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越来越多,而且儿童的年龄变得越来越小。从幼儿园阶段开始,就需要有效关注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依托家园共育形成教育合力,推动幼儿全面健康成长。
关键词:家园共育;留守幼儿;社会性发展
幼儿社会性领域的学习与发展需要以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为基础,让幼儿学会有效的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但当前留守幼儿在社会性发展的过程中,学习和模仿意识发展较晚。同时在与人沟通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不自信、交往意识较弱等问题,如何更好地推动留守幼儿社会性认知有效发展,成为全社会需要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
一、留守幼儿社会性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
1.幼儿交流和模仿意识较弱
幼儿阶段是孩子模仿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幼儿很多社会行为的建立都需要以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为前提,从父母那里模仿和学习。但是对于留守幼儿来讲,他们在情感上得不到父母的足够关爱,还有一些留守幼儿本身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发展相对滞后,他们不知道如何更好地描述自己的情感需求,这就使得这部分幼儿在自我表达和接纳他人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
2.留守幼儿对外界环境敏感
与大多数父母陪伴成长起来的孩子相比,留守幼儿从小成长在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之中,祖辈抚养的过程中一般会让幼儿独立进行游戏或独自观看电视等,这就使得幼儿长期处于相对安静的环境下。进入园区生活之后,这些幼儿对外界的一些声音、人物、游戏、教育元素等都会变得非常敏感,他们不敢主动去触摸和接触外界,封闭自我,影响了幼儿社会认知的良性发展。
3.领域意识强具有攻击行为
幼儿阶段孩子需要从其他幼儿身上有效学习和模仿。留守幼儿在人际交往方面缺乏正确的模式引导,使很多幼儿极易出现行为偏差。因为对一些相对复杂的环境会比较敏感,他们领域意识非常强,当其他幼儿与他们分享互动时,常常会因为不知道如何与人正确相处而出现攻击行为,进一步影响了其他幼儿与留守幼儿交往的热情。
二、家园共育促进留守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积极对策
幼儿的学习能力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针对留守幼儿当前身上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既不能一味地否定,也不能强硬地去扭转他们。要因势利导,依托家园共育,帮助幼儿社会性意识有效发展。
1.积极引导帮助留守幼儿与同伴建立和谐关系
大部分留守幼儿因为与外界的接触比较少,而对新的环境惧怕,进而产生了一些比较激烈的反应。为了更好地推动幼儿社会性认知的发展,教师和其他幼儿要积极与留守幼儿友好相处,使他们在内心建立更强的安全感,进而有效融入园内生活。教师可以邀请留守幼儿到自己的家里做客,用和谐温馨的家庭气氛来感染幼儿,并让他们尝试进行一些合作活动,使幼儿更好地感受群体生活的乐趣。在合作中完成有一定难度的挑战,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2.宽严并济,纠正幼儿不良行为,引导他们主动交往
对于大多数留守幼儿来讲,过于严厉或过于宽松的生活氛围都不利于他们学习和成长。因此,无论是在幼儿园内开展一些游戏教育活动,还是回归家庭与监护人的互动中,都需要坚持宽严并济的原则,使幼儿更好地明确哪些行为是被允许的,哪些行为是不被允许的,让幼儿能够对真善美建立起良好的认知,这样可以更好地推动幼儿社会性意识发展。例如,当家里来客人时,要引导幼儿主动与客人打招呼,建立基本的问候和关爱意识。在家庭环境下,对于幼儿表现出的一些学习进步,监护人要积极给出正面积极的回应,关注幼儿的感受和个性心理。当留守幼儿进行自我展示、才艺表演等出现比较紧张的心理时,其他幼儿可以一起与他牵手,帮他们消除紧张情绪,给予幼儿足够的耐心,让他们学会有效地表达自我。
3.发挥教师引导作用,有效捕捉幼儿敏感心理
面对留守幼儿,教師要发挥好先导作用,对于园区的一些新鲜事物为幼儿详细介绍,并主动与幼儿沟通和对话。尤其是当他们表现出一定的兴趣需求而又不敢表达时,教师要有效捕捉他们的眼神、微表情,并试着蹲下身来与幼儿进行有效交流,将相应的学具给幼儿让他们尝试操作和展示。
4.建立留守幼儿成长档案,与监护人积极沟通
对于留守幼儿来讲,教师和家庭都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对他们落实有效的关怀和教育。幼儿园结合园内孩子的具体情况,要建立留守幼儿档案袋,有效记录幼儿在园内的一些情况,并向其监护人直接反馈。对幼儿表现出的一些积极行为,要引导监护人更好地配合引导,在循序渐进中促进幼儿社会性意识的发展。
注:本文系建瓯市2019年度教育科研立项课题“家园合力 有效促进留守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课题立项批准号:B1905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