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小学生心中播下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
2021-07-27方观生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1年4期
方观生
中華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是传承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而重要的途径。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拥有强大的育人功能,既能涵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与素养,又能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应内容明确、载体多样、要求分层,这是2021年1月教育部印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中的重要精神体现。
要围绕“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等的核心思想理念,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自强不息、敬业乐群、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的中华传统美德这几方面来着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需要依靠一定的载体。诸如《四大名著》的经典篇目,“管鲍之交”的人文典故,“二十四节气”的基本常识,春节、端午节的传统节日,“四大发明”的科技成就,刺绣、戏曲的艺术与特色技能,还有如兵马俑、长城等的文化遗产,都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载体。
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差异性等的特点,这就要求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避免“一刀切”,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做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方式,以做到科学有序、系统有效。
在“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能让学生从中汲取智慧、养分与力量,在学生心中播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有利于涵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与价值自信,自觉地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发展者,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一代又一代的薪火相传中历久弥新,焕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