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党校图书馆智库服务

2021-07-27魏秀玲

甘肃科技纵横 2021年5期
关键词:党校图书馆区块链智库

摘 要:[目的/意义]智库服务是时代赋予党校图书馆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新的信息技术背景下,区块链技术将从资源建设、知识管理以及咨询服务等方面为图书馆智库服务带来创新性变化。[方法/过程]分析党校图书馆服务新型智库的困境。[结果/结论]基于区块链技术与党校图书馆智库服务契合优势,提出了党校图书馆智库服务策略。

关键词:党校图书馆; 区块链;智库

分类号:G250

近年来,党校图书馆紧跟智库建设步伐,围绕智库用户专题研究的信息需求,为智库用户提供资源服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库用户的信息需求不断变化,对党校图书馆资源建设、成果存储与咨询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技术作为推动服务发展的重要动力,党校图书馆需借助新技术,寻求智库服务新的尝试与思路,弥补其在资源收集、知识管理及咨询服务上的不足,使党校图书馆的智库服务趋向个性化、精准化、智能化。

1区块链技术

区块链技术,诞生于虚拟数字货币应用场景,成为当前全球互联网金融最为火热的概念,区块链技术是在无需多方互信的环境下,通过密码学技术让系统中所有参与方协作,共同记录维护一个可靠数据日志的方式。[1]通俗的解读是,假设区块链是一个账本,对区块链的读写看成是一种记账的行为,在一定时间内找出记账又快又好的人,由这个人负责记账,再将账本的内容发给单位的其他人。而对于数据库,就是在一段一定时间内找出读写数据库效率最高的人,由他读写数据库的所有记录,然后发给系统其他每个节点。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区块链技术应用已延伸到数字金融、智能制造、数字资产交易等多个领域,我国区块链技术拥有良好基础,要加快推动区块链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使区块链技术在建设网络强国、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2]因此,图书情报领域也应高度关注区块链技术的应用。

2区块链技术契合党校图书馆智库服务需求

2.1有助于提升智库资源建设质量

党校图书馆智库服务的主要对象包括各级管理层的决策者和教学科研人员,他们的专业背景、研究方向各具特色,需要图书馆为他们提供兼具有个性化与多元化的学科信息服务,而党校图书馆资源建设与智库用户需求仍存在较大差距。一方面,党校图书馆捉襟见肘的资源购置经费,与不断上涨的文献资源价格大相径庭。据调查,多数党校图书馆囤于经费限制,每年只能采购一定比例中文书刊,难以确保馆藏文献信息资源连贯性和完整性。尽管各级党校图书馆馆藏资源逐渐向数子资源倾斜,但纸质资源仍占一定比例。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智库研究更迭速度瞬息万变,用户对信息需求也随之不断变化,而多数党校图书馆仍采用传统的文献资源建设与管理模式,导致图书馆信息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用户只能通过其他渠道获取需要的信息资源。另一方面,图书馆对资源建设有着高度的管控权,文献资源建设水平、资源组织和处理能力往往受到图书馆馆员的专业素养和信息敏感性的限制,随着资源数量持续增长,资源质量良莠不齐,图书馆难以从纷繁复杂的资源中挖掘出读者真正需求信息,即使通过学科馆员嵌入科研一线调研用户需求,采取读者荐购等方式购买文献资源,但这些模式成本高,且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效果并不理想,导致多数馆藏资源束之高阁。而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将吸引广大用户参与图书馆资源建设与评价,有助于丰富文献资源的种类与数量,进而优化馆藏资源的质量,为智库建设提供知识支撑。[3]

2.2 有助于智库成果规范管理

随着智库研究成果数量的增加,党校图书馆资源管理难度大大增加,不仅承载着资源高效传输的压力,而且对信息资源的安全存储提出了挑战。一方面,虽然数字资源不需要占用物理空间来储存,但数字资源格式各异,资源分布分散、学科类别多样,导致传统的存储方式面临着资源管理无序的问题,读者在资源查询过程中往往难以精确定位到所需资源。同时,图书馆传统的数据库管理模型是单中心节点模型,储存介质不太稳定,加上互联网的共享性与开放性,数据库难免遭受黑客及病毒的攻击,存储的数据随时遭受损毁与丢失,尤其是唯一性、不可复制性的智库特色资源,一旦毁坏将不可再生,对图书馆和社会都是严重的损失。虽然建立了服务平台,但是由于维护工作滞后、维护周期过长,维护手段落后等原因,最终导致智庫资源流失。另一方面,互联网技术为资源获取提供方便,但信息传递过程缺乏健全的数字资产版权保护和技术保障,存在资源版权与用户隐私的安全隐患,如果图书馆无法妥善处理这些问题,将会出现版权纠纷和信任壁垒。通过区块链技术构建智库服务平台,加强信息存储与利用的无缝对接,对资源存储平台进行规范化管理,从源头上保护用户个人隐私和智库成果安全。

2.3有助于创新智库服务模式

智库建设过程中,各级党校图书馆纷纷进行准确定位、发挥优势,为党校智库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但党校图书馆受限于传统服务理念的影响,智库服务模式仍与学术交流协同化、科研活动网络化的智库要求不相匹配。一方面,智库服务过程仍以图书馆场所空间为主,停留于等待读者上门的被动服务理念,馆员与用户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和沟通,无法准确了解用户个性化资源需求,导致难以开展个性化资源定制、主动推送资源等业务。另一方面,为解决单个图书馆服务能力不足、避免资源重复建设的问题, 各馆间积极地寻求规模不同的业务合作,如由中央党校图书馆牵头建设“三大文库”、“四大专题库”,构建资源共享平台,但受限于体制的束缚,存在着共享流程繁复、开放获取程度较低等诸多问题,多数图书馆文献资源对外仅提供访问浏览,不提供下载权限,导致信息传播效益不高。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开展以“用户为中心”的主动嵌入服务模式,树立起“图书馆+用户”的服务理念,充分挖掘用户个性化信息需求特点,创造良好的用户体验。同时也有助于打破各级党校智库建设各自为阵的封闭局面,发挥“图书馆+技术”的引领作用,构建起智能、联盟、互动的服务模式。

3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党校智库服务策略

服务作为评价图书馆价值的重要指标。[4]党校图书馆借助区块链分布存储、点对点传输、智能合约机制、加密算法等新型技术优势,寻求智库服务的切入点,进行资源建设、管理创新和服务升级,打造一个集资源、服务、技术于一体的智慧协同体,为智库建设提供保障。

3.1提供智库建设知识支撑服务

3.1.1扩大资源收集渠道。党校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组织者和管理者,通过区块链去中心化技术加强馆藏资源收集、整理的整体把控,将图书馆从传统的“大包大揽”向“大胆放权”转变,成为资源建设的规划者和协调者。一方面通过各管理节点优选出文献资源建设能力最强的机构或用户,包括出版发行部门、书店书商、图书馆用户以及其他一切可以参与馆藏文献资源建设的主体,使他们成为馆藏资源建设主要参与者与实施者。另一方面,对资源采集者进行身份认证后,指引他们按照要求收集资源、数据处理并规范提交。尤其是充分调动党校专家学者们资深专业素养、领导干部丰富实践经验优势筛选馆藏纸质资源,收集相关图片、音频、视频、网络资源,使图书馆馆藏资源收集范围得以扩展,各种格式资源相辅相成,形成特色馆资源体系,满足智库用户多样性、复杂性和个性信息需求。

3.1.2加强资源整理与筛选。大数据背景下,信息资源鱼龙混杂,单一的数据挖掘工具不能完全满足各种类型数据的整合要求。为确保党校图书馆馆藏资源质量,区块链技术根据馆藏资源建设的整体要求,设定资源收集条件,并通过快捷的数据挖掘工具,在人机智能交互的过程中,根据用户需求为智库创建资源交互接口,整合教学课件资源、学员资政报告及网络原生数字资源等。同时,系统根据资源的不同类型、价值以及完善程度进行质量把关,匹配出相应的组织策略,通过各节点上的用户均等化权力与义务,对资源价值性、规范性、完备性进行共同认证,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数据系统自动进行格式转换或剔除,形成规范的元数据类型,并对元数据进行主题标引和内容分类、实时上传、存储,为后续工作打下基础。

3.1.3改变资源交易方式。数字资源已逐渐成为图书馆馆藏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区块链第一销售权应用于数字交易全过程,没有任何第三方参与,也无需订立合同等繁琐程序,直接进行“图书馆—作者”资源交易模式。数据库服务提供商将信息资源上传到平台后,由平台为每个文档自动生成一对唯一的公钥和私钥,数据库服务提供商保存私钥,文档信息加密后生成公钥。完成此不可逆的操作后,用户通过开放的API接口连接到数字资源平台并进入区块链网络。首先,用户需要发送数字资源浏览和下载请求,再上传区块链平台为其生成的公钥信息,在完成每个节点的认证后,平台将使通过私钥对文档进行解码,再通过用户提供的公钥对其进行加密。[5]如果用户要下载加密的文档信息,则需使用数据库服务提供商的私钥对其进行解码。最后根据数据库服务提供商与图书馆间的智能合约,直接按照用户点击量、下载量自动完成购买与支付。同时,通过继续付费延长相应资源使用的有效期,使图书馆数字资源购买程序便捷高效、交易支付简单安全。

3.2提供智库建设知识咨询服务

3.2.1分析与挖掘用户需求,增强服务主动性。在社会信息数字化、网络化浪潮中,用户的信息需求与阅读行为不断变化,图书馆应由“以资源管理为中心”的被动服务模式转向“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主动嵌入服务模式,[6]为用户提供前期的数据挖掘、中期的可视化分析、后期的资源转化等深层次、个性化服务。[7]区块链技术通过全流程溯源与管控,追踪用户的“足迹”,从中随机提取用户借阅数据,采集、挖掘学科带头人、科研团队、骨干教师、学员等智库用户的信息意识、学科背景、专业知识、研究方向及其学术成就等,并对用户阅读喜好、阅读习惯进行全面挖掘,再通过回归与分类的模式,进行信息过滤,研究其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关联与转化,有效挖掘不同用户行为感知数据。同时,基于用户所处的领域与场景的差异性,进行信息资源加工、处理及传输,为不同用户定制“专属服务”,体现党校图书馆的智慧服务。

3.2.2搭建咨询服务共享平台,提升服务效率。共享经济时代,各级党校图书馆都在致力于建设一个完善的资源共建共享系统。利用区块链平权、共建、可追溯技术,构建“信息咨询服务一体化平台”,為党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共享构建一条安全可靠的通道,使相关的文献资源、管理数据和服务信息无缝对接,解决党校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过程中信息资源分散、用户检索不便的问题,从而有效地呈现分布式和高耦合的状态,开展跨机构和跨地域的文化服务。同时,除了账户信息和交易各方的私密信息外,利用区块链技术开放、透明的特性,系统内的数据面向所有人开放,所有用户经认证登录系统后,通过独立节点查询资源内容和开发相关应用,以消除信息交流不对称的弊端,进而更好地提升管理效率,节约流通成本,使得文献资源、用户信息和管理信息在统一控制的基础上实现高效共享,有效解决信息孤岛问题。

3.2.3开展知识推送,提升服务效能。在数据访问、身份认证和下载利用的智库服务环节中,使用区块链分布式计算和存储技术促进系统各个节点的权利义务的均等化,以帮助系统准确执行资源调度指令并提供通道的数据访问接口和访问方法,有效实现资源的验证、记账、存储和服务全过程,确保供需平稳准确、及时高效的对接。一方面用户通过线上咨询进行查询自己感兴趣或需要的信息,系统基于阶段化、层次化的模式及时收集各方需求,并根据访问者的请求提供与许可相对应的地址和对称加密密钥,用户根据地址与密钥进行访问底层数据库数据。同时,咨询馆员也可以通过系统后台线下回复用户咨询的问题,并按优先级进行有针对性地为用户精选信息、精确推送知识资源。另一方面,随着平台上保存的咨询响应数量的增加,系统自动记录下所有咨询内容,用户可以直接通过平台进行并快速获取所需资源,省去中间人工操作环节,大大提高检索效率,推动党校图书馆智库服务高效、智能化。

3.3提供智库成果存储服务

3.3.1利用分布存储技术,缓解空间压力。智库研究成果的有效管理,是进行成果传播与利用的重要前提,利用“区块链”分布式数据存储技术,实现图书馆中心调控、各主体区域自治的分布管理模式,打破以往集中管理模式的局限。根据不同智库资源数据类别设置存储方案和备份计划,对注册用户所传递的分散的、多样化的调研数据、学术报告、论文、著作等资源上传至系统数据库,并建立用户和数据的映射关系,实现图书馆不同类型信息资源交互性的分类存储与高效管理,完整保存包括孤本在内的所有信息资源。同时,为方便用户检索利用,通过区块链技术的开放界面,利用哈希函数将资源关键信息生成用户字符串,再通过时间戳API将字符串、哈希值存储到服务器上,使不同数据库的资源相互验证与资源互递,并自动删除无效信息,有效解决系统之间的相互信任问题,扩大图书馆数据段控制共享的范围,缓解系统空间压力和共享程度不足等问题。

3.3.2运用智能合约的共识机制,确保数据安全。为解决数据的开放性与安全性之间的矛盾问题,通过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合约共识机制为数字资源的完整保存、安全传递提供保障,促进和保护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8]通过共识层选取节点间固定的数据交换算法,构建一个顺序相连的时间链条,建立环环相扣的信任关系,只有超过51%的节点成员达成共识才能进行交易,为智库成果的储存和流通设置了双重保险,避免系统遭受黑客攻击或因操作不当而造成数据大规模丢失,确保数据完整性。另一方面,区块链去中心化技术将记录与存储的权限分布至系统内的所有节点,[9]节点通过点对点的网络结构实现数据信息的自我验证,传输和管理,并记录数据传输的轨迹,图书馆和用户可以追踪所有数据的历史交易记录,以避免资源共享过程中的失信行为和伪冒交易的发生。[10]即使出现问题,也便于纠正与补救,保证数據安全性。

3.3.3利用哈希函数和非对称加密技术,保护资源版本和用户隐私。区块链存储系统中,分布式账本技术对所有数据访问的行为、交易数据进行永久记录、追踪和查证,并从版权注册、用户身份确认等环节解决版权侵犯和用户隐私问题,防止信息资源的非法盗用。在版权注册过程中,利用区块链哈希算法和电子签名技术,版权所有者使用私钥对文档进行数字签名,只有私钥持有者可以访问其中的内容,使发送者能够证明数据是自己发送的,接收者也可以签名验证。然后从平台任意节点进入,利用公钥对元数据进行加密并储存,包括时间戳、作者信息、原创内容等,并使用哈希加密算法生成私钥和公钥。[11]用户身份确认过程中,将数据打开权限与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剥离,设置所有打开、特定用户打开、特定用户加密,或所有加密权限,让不同级别的用户获得相应的数据访问权限;第三方通过对版权持有者提供公钥对数字签名进行用户身份确认、验证。同时,用户在使用或者分享已经有版权的文献过程中,区块链系统平台自动记录下全部痕迹,避免隐私数据被恶意修改,为智库信息资源版权和用户个人隐私数据的完整性提供强有力的保护。

参考文献:

[1]只莹莹.5G+区块链技术在图书馆智慧服务中的应用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0,(10),12-17

[2]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24日下午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EB/OL].[2020-03-30].http://www.fx263.com/cyzx/caijingzaobao/20191026/34722.htm-l.

[3]唐秀雯.信息时代图书馆如何开展信息服务[J].黑龙江档案,2013,(06),126

[4]周耀.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高校图书馆智慧阅读平台研究[J].现代情报,2020,40(02),96-102

[5]刘一鸣,蒋欣羽,段驿智.区块链技术助推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J].农业图书情报学报,2020,32(06),15-22

[6]贾固清.浅谈打造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J].科技信息2009(09):681-682

[7] 郭晨霞.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模式的探讨[J].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6,38(S1),215-217

[8]张夏恒.我国区块链研究能量分布与前沿热点趋势[J].社会科学文摘,2019,(07),17-19

[9]杨群,张霓,莫再峰.区块链视域下图书馆智慧微服务功能体系研究[J].图书馆,2020,(07),26-32+37

[10] 杨现民 李新 吴焕庆 赵可云. 区块链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模式与现实挑战[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7,(02),34-45

[11] 周静. 区块链技术在公共图书馆机构知识库中的应用研究[J]. 图书馆研究 2020,50(02),118-122

作者简介:魏秀玲(ORCID:0000-0001-6229-0072),中共福建省委党校 副研究馆员,

猜你喜欢

党校图书馆区块链智库
书讯:《新型智库质量提升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党校图书馆开放性服务实现路径探析
少数民族地区党校图书馆特色建设探讨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价值分析
“区块链”的苟且、诗和远方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与传统货币辨析
论如何拓展党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
MOOC环境下党校图书馆应对策略研究
用“区块链”助推中企走出去
新型智库不能有“库”无“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