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小规模学校内生发展的路径选择
2021-07-27张慧心牛世全
张慧心 牛世全
摘 要 办好乡村小规模学校对于保障乡村学龄儿童就近入学,尤其是对于乡村社会处境不利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具有重大意义。面对当前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者们提出了一系列的针对性治理策略,但是无论外源性策略还是内生发展策略都没有给予处于管理关键层级的中心校(学区)足够的重视,为此应高度重视中心校(学区),建立小规模学校发展中心校(学区)责任制度,实现学区内资源共享,推进教学与教研管理变革,加强社区与学校的联系,将自然和人文资源融入学校课程,从内部变革入手激活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内生动力,提升办学质量。
关键词 乡村 小规模学校 内生发展 中心校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要想实现“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关键就在于补齐农村教育的短板。当前农村教育的短板和弱项,就是处在地理区划偏僻、资源配置不均、教育质量低下的乡村小规模学校。作为农村教育的“神经末梢”,乡村小规模学校对于保障乡村学龄儿童就近入学,尤其是对于乡村社会处境不利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和“教育扶贫脱贫”的新时期,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发展问题,是当前农村教育必须面对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一、中心校(学区)在乡村小规模学校内生发展中的价值
在当前县域教育管理的三级体系(县教育局—中心校—小规模学校)中,处于管理关键层级的中心校(学区)一直未得到足够重视。中心校处在三级管理体系的中段,从外部资源的争取到整个学区内教育资源的配置和管理、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学校发展情况的评价,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必然成为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发展的关键抓手。
1.中心校(学区)是县域农村教育管理中的关键层级
当前我国教育行政管理制度中,中心校作为乡镇一级教育的唯一事业法人主体,统筹管理中心校、村小和教学点的教师配置、公用经费、教学资源等各项事宜[1]。在这种垂直式三级管理模式中,乡镇中心校处在县教育局和乡村小规模学校之间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是乡镇中心校精准落实外源性支持和内生发展的关键,是负责学区内教育资源统筹分配、师资优化配置、课程组织实施、绩效考核的关键管理层级,对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建设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中心校(学区)管理对于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重要作用,可以从教师资源、经费保障两个方面来具体分析。目前“县教育局—乡镇中心校—乡村小规模学校”三级管理模式中教师资源的分配,先由县教育局按照各个学区教师需求状况进行县域内教师资源的初次分配,然后再由学区对本学区教师资源进行二次分配,各个村小和教学点教师分配的主体是乡镇中心校。目前村小和教学点经费管理实行的是“校财乡管”制度,即乡村小规模学校所有经费的使用都必须受到中心校的管理。学区内其他各种教育教学资源的分配同样是经由中心校二次统筹分配的。
2.中心校(学区)是乡村小规模学校资源的分配者
目前三级管理制度的设计初衷是为了方便管理,让中心校(学区)负责统筹学区内教育资源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辖区内各个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但是,中心校(学区)和乡村小规模学校之间在制度设计上权责不对等,仅规定中心校负责管理学区内村小和教学点,没有对中心校在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发展上应该承担的责任进行明确规定。对中心校管理人员的考核依据主要是中心校办学水平和成绩,没有将学区内村小教学点的发展状况列入考核范围。所以中心校管理人员在整个学区教育资源配置过程中都要优先满足中心校需要,甚至抽离乡村小规模学校资源来保障中心校建设。
首先,对于作为教育资源诸要素中最为核心的教师资源的分配。一般来说,中心校都位于乡镇中心所在地,相对于偏僻小规模学校具有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公共设施和服务良好、学校教育教学设施齐备等有利条件,所以对农村教师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同时,中心校往往会利用自身所处的较高管理层级进行差异性的筛选和分配资源,而乡村小规模学校由于处于整个管理行政链条的最末端,其管理人员缺乏一定的权利空间,地位和权利的缺失导致乡村小规模学校获得的总是筛选后低质量和低层次的资源[2]。中心校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将学区内优质的师资配备在中心校。其次,由于在中心校(学区)管理模式中缺乏中心校对村小和教学点建设发展的责任要求,管理上权责不对等,所以中心校在经费投入和硬件建设等方面几乎集中了学区内所有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
二、中心校(学区)管理模式下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的方略
作为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的关键管理层级,中心校(学区)无疑应该发挥更大作用,以“准确定位、制度创新、管理变革、特色发展”的多举措“组合拳”同时发力,从中心校(学区)内部入手激活乡村小规模发展的内生动力,提升乡村小规模学校的质量。
1.准确定位:高度重视乡村小规模学校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在我国长期高速城镇化的进程中,“城镇化”一维的城乡发展观念引发了“农村教育城镇化的异化”现象,乡村小规模学校被不断边缘化,无论在硬件建设、经费投入还是最关键的师资配置都缺乏有力的支持,区域优质教育资源通过政策杠杆不断向城镇集中,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举步维艰。有些教育决策部门和教育实践者甚至认为小规模学校不应该保留,不应该再对小规模学校投入。因此,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必须首先从观念层面进行重新定位和认识。
首先,高度重视农村小规模学校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必须站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全面实施“教育扶贫脱贫”的高度办好小规模学校。乡村小规模学校是保障农村学生教育的底线公平,尤其是为乡村处境不利群体就近入学机会提供保障,办好乡村小规模学校可降低农村学生的就学成本,避免边远山区学生低龄寄宿。其次,辦好乡村小规模学校可最大程度发挥家庭、社区、学校协同育人的优势。在传统的乡村社会,乡村教育作为一种融生活教育与知识教育于一体的教育形式,自然地把生活与知识融合在了一起。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也习得了生活知识、乡村文化。村落社区作为儿童文化启蒙的摇篮和本土性知识传承的社会空间,能够把在乡村社会中业已形成的文化、价值、规范、习俗等各种各样的乡村社会文化知识、经验传递给生活于其中的儿童,让乡村儿童浸润于乡村经验和家庭天伦之中健康成长。再次,小规模学校具有小班化教学的潜在优势,学生个体可以得到更大的关注。如果乡村小规模学校能够挖掘小班小校的优势,提升教师小班化教学的能力,小班教学对师生互动、学生所受关注度、学生课堂和活动参与度等方面都会产生积极影响。
2.制度创新:建立小规模学校发展的中心校(学区)责任制度
目前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是缺乏责任主体,没有建立起明确的责任制度,导致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建设发展异化为一种良心工程,失去推动的压力和动力。因此,按照目前的三级管理层级,必须建立起小规模学校发展中心校(学区)责任制度,将村小和教学点的存续发展列入正常的考核评价体系,让中心校切实承担起小规模学校建设发展的责任,让中心校负责人成为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发展的第一责任人,真正肩负起统筹、协调、发展整个学区教育的责任。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用刚性的考核评价机制去督促学区校长保证乡村小规模学校得到应有的资源,让中心校校长成为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发展的第一责任人。在建立责任制度的同时,要提升中心校(学区)校长的领导力,给学区校长提供学区建设发展的相关培训课程,让学区校长们开阔视野,学习各地乡村小规模学校依托中心校建设的相关经验。搭建合作交流平台,让学区校长交流学区内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发展的经验,提高自己的领导力和胜任力,提升学区对乡村小规模学校的管理水平。
3.管理变革:实现学区内资源共享,推进教学与教研管理变革
当前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主要问题源于规模小和质量差两个弱势因素叠加,因为学校规模小,按照师生比计算的话教师往往超编,但是按照班师比计算的话,教师缺编现象就比较严重。面对大量布点分散的乡村地区小规模学校,为保证课程开足开齐往往需要配备更多教师,但是受编制 “总量控制、只减不增”政策限制,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缺编问题长期难以解决。有鉴于此,中心校(学区)应统筹协调学区内教育教学资源,改变学区内各个学校松散、各自为阵的状态,打破学区内校际之间的界线,实现学区内教师从学校人向学区人身份的转变,让教师能够认同自己学区人身份。中心校应积极从制度源头进行创新,加大对教师活动经费的投入力度,为学区内教育资源的共享创设条件,进而推进课程开设、走教、跨校教研、联校活动等一系列教学与教研活动的变革。
首先,通过教师身份的转变打破以往中心校独占学区内优质教师资源的状况,实现学区内优质教师资源的共享,让英语、音乐、美术、体育等结构性短缺学科教师在学区内走教,实现中心校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小规模学校流动,乡村小规模学校学生可以就近享受到优质教育。其次,进行学区内教研合作与跨校开展学生活动。针对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数量少、难于进行教研活动的现实,同样可以在学区内统一或划片进行跨校教研,为教师提供专业展示和合作的机会,促进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再次,依托学区开展跨校联合班队活动,定期进行学校交流,让学区内不同学校之间形成联盟活动,增加学生交流和竞争的机会。通过一系列教学和教研活动的内部变革,真正意义上实现中心校管理模式下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内生发展。
4.特色发展:加强社区与学校的联系,将自然和人文资源融入学校课程
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但是面对乡村学校和城镇学校所处的迥异社会环境,不能将“一体化发展”理解为“一样化发展”,对于乡村学校发展应树立特征思维[3],在教育资源配置上实现均衡化,在补齐短板的同时更要挖掘乡村学校的优势和特色。
一般来讲,农村学校尤其是偏僻的小规模学校基本都是处于拥有丰富自然地理资源、乡土本色、民族文化的社区环境之中,学校的学生与社区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密切联系,偏僻小规模学校可以极为方便地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引入学校,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创生基于自然、乡土、民族、文化的育人课程,实现乡村小规模学校的特色化发展。首先,建基于家庭、学校、社区的教育环境可以形成理想的育人共同体,让乡村儿童尤其是低年龄段的儿童,在亲情融洽的家庭环境和平面化的熟人社区成长,与其他个体形成良性互动,保证其人格和社会性发展良好。其次,本土性、地方性知识进入学校,可以让乡村学生的教育扎根于传统文化之中,实施一种有根的教育,“以学生为本,以乡土为根”,通过民族乡土文化的滋养促进乡村学生发展。再次,可以实现乡村学校特色化办学,杜绝一味地和城市学校比成绩,帮助乡村学校挖掘自身优势资源,走特色发展的路子,真正意義上实现均衡优质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萍. 破解农村小规模学校“定身咒”[N].中国教育报,2016-04-27(005).
[2] 赵忠平,秦玉友.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师资建设困境与治理思路[J].教师教育研究,2015,27(06):34-38+33.
[3] 邬志辉.全力打赢农村“两类学校”建设攻坚战[N].人民日报,2018-08-20(013).
[责任编辑: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