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治理 以点带面

2021-07-27本刊编辑部

道路交通管理 2021年7期
关键词:街巷停车位管家

编者按:从宏观层面看,道路交通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范围广,牵扯部门多,协调难度大,很多问题解决起来无法做到“整齐划一”。而从细微处着手,集中力量各个击破,更能起到以点带面的良好示范效应。

西安:挪移停车 以静制动 缓解医院周边停车难题

随着我国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停车难问题日渐突出,尤其是在城市中心区的医院,停车更是难上加难。从医院门口到门诊、住院病区,看似短短的“最后100米”,却因停车这个细节给患者就医带来不小的困扰。西安市儿童医院坐落在古城安定门内,紧临城区主干道、旅游景区和居民密集区,是一所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以专业权威性吸引众多患者前来求医问诊。长期以来,医院周边大量的停车需求与停车资源匮乏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医院地处老城区,道路狭窄、路边停车资源有限;就医车辆乱停乱放常常造成拥堵影响居民出行;周边小区居民停车需求也很强烈。停车难、停车乱、交通堵、事故多成了事关民生的重要问题。近年来,西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持续不断治理周边交通环境,指导医院改进停车管理,经过系列优化,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优化交通组织 让车行得更有序

改善医院周边道路微循环。起初,针对医院上午就诊儿童较多的实际情况,西安交警支队对医院门前的北马道巷实行限时单行,交通拥堵得到一定缓解。后来随着就医车辆的不断增加,限时单行措施已无法满足群众就医和出行需求。支队对医院周边道路实施了单向通行,实行了交通微循环管理措施:利用儿童医院门前道路,组织单行,实行车辆绕行模式,即在医院门前的西举院巷、北马道巷、西大街形成一个小的循环区域。为了保证微循环的正常运行,支队完善了医院出入口及周边道路标志标线,将微循环道路全段设为禁停区域,增设电子监控设备,科学调配警力加强全方位全时段的道路管控。医院周边交通拥堵指数大幅下降,等候入院就医车队大大缩短。

过往车辆、候诊车辆分道管理。针对就诊车辆和通过性车流的干扰,支队利用警示桩、临时护栏等设施隔离出过往车辆、候诊车辆的通道,使得两股交通流各行其道,既保证候诊车辆快速进入医院,又使得通过性交通受干扰程度降到最低,秩序井然,通行效率提升。

开辟绿色救援通道救治急症患者。交警、医院建立急救绿色通道联动机制,联动信息,互通警情,在医院南门开辟专门急救通道,医院或122指挥中心接到患者求助后,启动绿色救助通道。由122指挥中心规划最快捷路线,调派警力沿途保障,必要时启用信号绿波带,由警车开道送医,医院提前做好急救准备,让患者尽快接受救治。

资源腾挪置换 让车停得更便捷

交通微循环措施初步缓解了医院周边交通拥堵状况,但就医停车难问题仍未根治,由此引发的道路拥堵反复回潮,解决院内停车供需矛盾才是决定性因素。为此,西安交警支队从共建、共享的理念出发,联合医院、社区,内腾外挪,不断挖掘停车资源潜能,最大限度方便就医群众。

深入挖潜,增建车位。支队多次上门与医院领导研讨解决群众就医停车难问题,帮助儿童医院对内部交通进行了重新规划:院内双车道改为一车道停车、一车道通行,实行院内微循环,增加车位160个;充分利用院内空间,因地制宜增设车位60个;优化停车方向、顺序,增加车位70个。经过一系列措施,院内停车位由450个增至740个。

主动腾挪,让出车位。针对医院及周边公共停车场白天车位不足,夜间空闲,而周边小区停车场与之相反的特点,交警、医院、社区三方经过协商研讨,坚持患者优先的原则,医院出台了《西安市儿童医院职工停车管理办法》。过去,医院工作人员每日在医院内部停放车辆约300辆,医院出台管理办法后,仅留60个车位供50岁以上或副高级职称以上的人员在院内停放,同时通过在周边社区租赁白天停车位的方式,鼓励医院工作人员将车辆停放到周边社区,腾出停车位240个,使医院内群众就医车位由150个增加到680个。

有效整合,共享车位。支队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在医院周边采取多种方式建设车位,大力挖掘停车资源。环医院周边百米之内,在西门外修建了辰宫停车场;协调安定门地下停车场、北马道停放中心多层停车场和医院南门外唐元宫地下停车场优先向就医群众开放;积极向就医群众推荐临近医院的沃尔玛超市地下车库和南马道巷地面停车位。并与街办社区配合,以通告的方式协调周边两个社区白天把小区停车位向就医群众有偿开放。以上举措又为就医车辆提供车位707个。

上述三项措施,共为就医车辆提供车位1387个。与此同时,支队与城管、医院保安、停车场管理人员、文明劝导员、联防队员共同引导就医车辆就近、便捷停放,确保所提供就医车位高效运转。通过内腾外挪,基本解决了群众就医停车难问题,医院停车收入用于支付周边社区车位租赁费用仍有盈余,周边社区也增加了停车收入,就医车辆不再排队引发交通拥堵,治理工作赢得了各方满意。

停车诱导 让车位利用更高效

为了实现有限停车资源的优化配置,西安交警支队积极探索智慧停车新模式,让数据跑起来,让车位动起来,全力推动儿童医院周边交通资源共享,力求让停车更便捷,让行车更顺畅。

科学出行和车位推送同步,把资源信息和停车需求匹配起来。支队绘制了“西安市儿童医院周边交通道路及停车场指引图”,联合医院将指引图发放到就医群众手中,并通过微博、微信、广播电台、直播、西安交警大数据平台、交通诱导系统等途径,实时发布医院周边交通状况和停车点位,进一步扩大群众对医院周边交通情况的知晓度,方便合理安排出行计划。

预约挂号和预约停车位同步,让停车资源的利用精准起来。支队联合医院在网上预约挂号系统的基础上开展预约停车服务,及时精准地推送医院内部及周边车位信息,实现预约挂号同时预约停车位,减少就医车辆提前“停车占位候诊”现象,提高了医院停车位服务效能。同时与网约车、出租车企业探讨合作机制,为其开辟专门停车落客区域,即停即走,方便患者出行,减少对有限停车资源的长期占用,车位周转率进一步提升。

违停数据采集与路面治理同步,让停车管理高效起来。支队根据季节变化和儿童疾病规律特点,依据交通拥堵指数和违停数据,对医院周边实施动态高峰勤务模式,在增加固定岗位的同时,加大医院巡查和治理力度。针对医院周边车辆蹭停、违停较多的情况,利用电子卡口调取车辆信息,通过交警微平台和短信平台向车主推送车辆违停信息,并将医院周边停车场位置和车位信息推送给车主,提醒车主寻找合理位置停放;对屡禁不止的车辆,依法予以处罚。

苏州:探索街巷管理区域化联动新模式

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古城区有着悠久的历史,一条条街巷完好保留着岁月气息、人文情怀,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民众对于交通出行的需求迅猛增长。这些古巷内有着富有年代感的老旧小区,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停车资源紧缺、进出通行困难等问题。为针对性解决街巷的交通出行难题,姑苏交警大队积极探索,紧密联系各相关部门集思广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想对策、抠细节、落实处,逐步探索街巷管理的新模式。

在姑苏区金阊街道的中街路周边,中街路社区、养育巷社区、环秀社区三个社区相邻而设,区域范围内医院、学校、住宅、商店鳞次栉比,还坐拥诸多名人故居、控制保护建筑,各条背街小巷纵横交错,古城风韵得以保留的同时,街巷的管理也存在诸多不便。这些街巷的警情在派出所和交警之中存在管理盲点;中街路、养育巷、环秀这三个社区的住户十分零散,没有专门的物业管理,协调统筹难度大;古巷通行条件有限,占道停车现象多发,不少路段、路口对于机动车、非机动车出行存在安全隐患……面对这些难点和问题,姑苏交警大队石路中队配合金阊街道的全面优化,下足“绣花”功夫,对中街路周边“五街十巷”的交通开展精准治理。

石路中队依托街道的“巷管家”模式,借助多方力量共同开展交通管理,参与其中的包括综合治理大队、派出所、巡特警、安监、消防、市场监管、社区、物业管理、环卫保洁等10多个社会公共管理单位,共同开展渗透“管家”式呵护服务。公安交管部门作为“巷管家”成员之一,进驻工作站办公,利用“巷管家”工作站视频巡检工作机制,将执勤执法前移,能够及时发现街巷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事故警情,并准确定位警、高效出警。

同时,石路中队还融入“巷管家”工作站的轮班巡逻机制,不同的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编组排班,轮流在“五街十巷”区域内巡逻,遇到本部门职能范围内的问题第一时间处置,非本部门职能范围内的问题则通过微信群或区域电台的方式,通知相应的部门和网格员前往处理。“巷管家”葛晓华在王天井发现一辆私家车违法停车占据消防通道,迅速汇报“调动指挥中心”,交警“管家”赶到现场支援,事情很快得以处理。“巷管家”模式进一步简化了汇报通知程序,各有关部门相互直接联络,将为民工作做到了效率最大化。

老旧小区由于车位配比低,没有足够停车资源,居民为了图方便,往往会将车辆停放在附近的小巷子里,不仅影响他人通行,也存在安全隐患,停车难是困在百姓心中的一块“大石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石路中队联合大队秩序中心对各条街巷进行细致分析,施划标志标线,完善消防通道禁止占用警示、广角镜等交通设施,引导市民安全通行,并在有条件的区域增划停车位,规范居民停车行为。

住在吴殿直巷的市民李先生此前一直受巷子里乱停车所带来的困扰,他觉得小巷子里停车太多,交通不便,影响百姓通行,后来经过交管部门与其他“巷管家”的联合整治,吴殿直巷的乱停车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原本略显拥挤的小巷重新通畅起来。李先生对交警“管家”高效解决群众的这一“心头事”,感到非常满意。

为了进一步挖掘区域内的停车资源、优化街巷交通,解决居民停车问题,石路中队持续深化街巷交通安全等多方面管理,利用辖区内一处拆迁地块,改造成为停车场,从而解决了多年来“五街十巷”的百姓没有车位可停的难题。

在“巷管家”联合管理机制不断巩固的基础上,姑苏交警大队进一步发挥联动力量,石路中队定期联合属地派出所、综合治理大队开展整治行动,重拳出击,治理交通、环境等街巷内的乱象,通过日常性的整治形成威慑力,强化居民文明守法意识,引导自觉加入共建共治的联合队伍中,为打造“净美街巷”而共同努力。

猜你喜欢

街巷停车位管家
人间烟火,最爱隐秘的街巷美食
边走边唱
蹲守停车位
郁小文的猪管家
做自己的小管家
车位上的数
地下停车位不动产登记探析
开车出行的你,今天找到停车位了吗?
雨中的街巷
伤口“小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