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131I治疗后全身显像中肝脏弥漫性摄取的临床意义
2021-07-27罗玲玲汪世存姚晓波金晓毛夏俊勇卞岍雨
罗玲玲,汪世存,姚晓波,金晓毛,张 然,夏俊勇,卞岍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核医学科,安徽 合肥 230002)
131I治疗后全身显像(131I post-therapy whole body scan, Rx-WBS)能特异性鉴别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 DTC)患者甲状腺切除术后残余甲状腺组织、局部复发或转移。Rx-WBS除可显示正常甲状腺组织和DTC转移灶摄取131I外,唾液腺、胃、肠、口咽、乳腺组织、尿道和膀胱亦可存在生理性摄取,且常可见肝脏弥漫性摄取(diffuse hepatic uptake, DHU)。目前对于DHU的临床意义尚不明确,无法确定其存在提示残余甲状腺组织和/或DTC转移灶抑或为治疗获益的标志。本研究观察Rx-WBS中DHU出现频率及其与DTC患者临床基本特征和辅助检查结果之间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观察2018年7月—2019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78例DTC术后患者,男60例,女118例;年龄16~79岁,平均(45.4±12.8)岁;甲状腺乳头状癌173例,滤泡状癌5例;远处转移25例,其中肺转移18例,骨转移5例,肺合并骨转移2例。纳入标准[1]:①甲状腺全切或次全切术后,病理证实为乳头状癌或滤泡状癌;②接受131I清除残余甲状腺组织(简称清甲)或清除转移灶(简称清灶)治疗,且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①DTC肝脏转移;②合并其他肿瘤。
1.2 方法
1.2.1131I治疗前准备和治疗 参照2015年《成人甲状腺结节与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2]和2014版《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指南》[3]制定131I清甲或清灶治疗方案,并进行相关患者准备:术后不服或停服左旋甲状腺素片(L-T4)2~4周,使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TSH)>30 mIU/L,131I治疗前2个月避免接受增强CT检查,前2周开始严格低碘饮食、停用含碘药物,治疗前完善血常规、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 Tg)、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 TgAb)、TSH、肝功能、肝脏超声(或CT、MR)、颈部超声、胸部CT及头颅MR等相关检查等;并综合评估131I治疗剂量,131I清甲治疗剂量为1.11~3.70 GBq,淋巴结、肺、骨转移治疗剂量分别为3.70~5.55 GBq、5.55~7.40 GBq、7.40~9.25 GBq。患者于服用131I后第48~72 h开始服用L-T4,131I治疗后第3~5天接受全身显像。检查及131I治疗前患者或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测定 Tg和TgAb、TSH 采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瑞士罗氏C8000),Tg、TgAb和TSH检测范围分别为0.04~500 ng/ml、10~4 000 IU/ml和0.000 1~100 mIU/L。如Tg或TgAb测定值低或高于界限值,则分别按照0.02 ng/ml(500 ng/ml)、0.04 IU/ml(4 000 IU/ml)进行统计;TSH测定值超过界限值时,按照100 mIU/L统计。
1.2.3 Rx-WBS方法 采用Siemens双探头SPECT仪行131I前后位全身平面显像,配备高能高分辨型准直器,能峰364 keV,窗宽20%。采用连续显像模式行平面显像,矩阵为256×1024,扫描速度18 cm/min。
1.2.4 DHU诊断标准 由工作5年以上的主治及以上级别医师各1名对Rx-WBS进行视觉评估,并经协商达成一致意见。根据肝脏摄取强度(与肝脏周边本底相比)将DHU分为4级[4]:0级,肝脏无摄取(肝脏部位呈本底影);1级,肝脏轻度摄取(肝脏摄取略高于本底);2级,肝脏中度摄取;3级,肝脏重度摄取。见图1。
图1 判断DHU程度标准图像 A.0级; B.1级; C.2级; D.3级
1.2.5 分组 根据DHU级别将术后DTC患者分为G0组(DHU 0级)、G1组(DHU 1级)、G2组(DHU 2级)和G3组(DHU 3级)。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5.0统计分析软件。以±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上下四分位数)表示呈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比较组间患者性别、原发灶情况(T)、区域淋巴结受累情况(N)、远处转移(M)、脂肪肝及Rx-WBS图像差异,对年龄行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Kruskal-WallisH检验比较Tg、TgAb、谷丙转氨酶(glutamic-pyruvic transaminase, GPT)、谷草转氨酶(glutamic-oxaloacetic transaminase, GOT)、131I剂量及治疗次数。将单因素分析中P<0.2的因素纳入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DHU在Rx-WBS中的分布 178例患者中,137例(137/178,76.97%)Rx-WBS图像可见DHU, 0~3级分别见于41例(41/178,23.03%)、69例(69/178,38.76%)、56例(56/178,31.46%)及12例(12/178,6.74%)。
2.2 影响DHU程度的单因素分析 4组患者TSH、131I剂量及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性别、年龄、T、N、Tg、TgAb、GPT、GOT、治疗次数、脂肪肝及Rx-WBS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2。
表1 影响DTC术后患者Rx-WBS 中DHU程度的单因素(计量资料)分析
2.3 影响DHU程度的多因素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中P<0.2的变量(TSH、131I剂量、Tg、治疗次数、M)为自变量纳入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似然比、拟合优度和平行线检验结果显示本次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可行并意义。4组间TSH、Tg、治疗次数及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131I剂量是DHU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且具有显著正向影响(β=0.013,P=0.036)。见表3。
表2 影响DTC术后患者Rx-WBS 中DHU程度的单因素(分类变量)分析[例(%)]
表3 影响DTC术后患者Rx-WBS 中DHU程度的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
2.4 DHU出现概率与131I剂量的关系131I剂量≤3.7 GBq时,75.70%(81/107)患者可见DHU;131I剂量=5.55 GBq时,76.47%(39/51)出现DHU;7.4 GBq≤131I剂量≤9.25 GBq时,85.00%(17/20)存在DHU。随131I剂量增加,DHU出现概率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4,P=0.949)。
3 讨论
Rx-WBS中常可见DHU,程度不等,而其确切机制尚不明确,且对于DHU出现频率和意义存在争议。既往研究[4-6]报道DHU发生率在33.4%~96.5%。造成结果各异的可能原因如下:①与131I剂量相关,于南等[7]发现Rx-WBS中DHU发生率高于诊断性全身显像(Dx-WBS),本研究中DHU发生率随131I剂量增加而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与显像时间和131I服药时间间隔相关,肝脏生理性摄取一般于放射性碘标记的甲状腺激素释放至血中6~8天后开始增加,部分原因是甲状腺激素的半衰期超过1周[6]。OMUR 等[6]于服用131I后6~13天进行Rx-WBS,其中DHU发生率为96.5%;本研究于服用131I后3~5天行Rx-WBS,DHU发生率为76.97%。
本研究发现131I剂量是DHU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与文献[6]结果一致。肝脏是代谢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器官,大多数甲状腺素(T4)于肝脏、骨骼肌、肾脏等部位转化为三碘甲腺原氨酸(T3)[1],少量在肝脏中与硫酸盐和葡萄糖醛酸结合后通过胆汁排泄,这可能是出现DHU的原因之一[8]。钠碘同向转运体(Na/I symporter, NIS)是一种膜蛋白,负责碘在器官内的主动转运,存在于甲状腺、胃、结肠、乳腺组织、唾液腺、膀胱、肾小管、支气管上皮、肝内胆管和胆囊黏膜中,其介导的碘在肝内胆管内的主动转运也可能是DHU的原因之一。文献[9]报道碘蛋白可在肝脏中积累,随着131I剂量增加,肝内胆管的131I摄取及被标记的碘蛋白可能增多,进而导致DHU程度增加。本研究中DHU程度与131I治疗前Tg水平无关,符合既往文献[6,10-11]报道。
PRASANTA等[9]发现肝脏摄取与血清TSH呈负相关,原因可能是较大的残余功能性甲状腺组织合成较多激素,导致肝脏内激素代谢增强,使肝脏摄取增加,较高的激素水平导致TSH减低。本研究中TSH是DHU程度的可能影响因素,但并非独立影响因素。
本研究显示远处转移可能是DHU程度的影响因素,但亦非独立影响因素,且DHU程度与Rx-WBS所示残余甲状腺和/或甲状腺癌转移灶显影均无相关,符合既往报道[4,6,11]。
DHU强度与转氨酶(GOT、GPT)呈正相关,在脂肪肝患者中更高[4,6],原因可能是相关脂蛋白和转氨酶变化导致131I在脂肪肝患者中的高摄取,转氨酶增加导致肝去碘酶延迟作用,造成肝细胞内碘潴留。本研究中GPT、GOT与DHU程度无明显相关,可能是个体差异的作用结果。
本研究的主要局限性:①为回顾性观察,难以避免存在偏倚;②单中心研究,样本量相对较少;③未能评估血清131I标记蛋白水平(如131I标记的Tg)与DHU的关系。
综上所述,131I剂量是DHU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且具有显著正向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