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董事长的海外背景、融资约束与企业国际化

2021-07-27丁怡帆魏彦杰朱家明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21年7期
关键词:约束程度董事长

丁怡帆 魏彦杰 朱家明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资源配置与分工范围的不断扩大与细化,企业的国际化程度高低成为了企业获取外部资源,获取规模效应,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中之重,也是几乎所有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党和国家不断强调要发展开放型经济,完善企业整体实力,提高企业的对外开放水平。使企业通过“走出去”获取多项资源,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跨国公司(林素燕等,2017)。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中国企业不断加快进军海外市场的步伐,寻求海外市场商机。然而,与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相比,我国的大多数企业资源相对匮乏,例如技术和产品没有原创优势等等,从而导致国际化进程相对较慢。根据Wind数据库显示,我国企业海外收入占销售额均值不足25%,且各个企业之间国际化程度发展较不均衡。以往国内学者的研究发现,大多数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主要面临着两个困难:一是企业的自身知识与经验积累不足;二是制度环境的约束力较大(刘传志等,2017)。因此,如何化解企业国际化进程的困难,逐渐提高其国际化程度成为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也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和发展风险大、面临着复杂多变的环境,根据高阶梯队理论,管理者在企业的战略决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自身的特征影响企业对外部环境的认知,进而影响企业的战略和经营。纵观以往研究,许多学者从企业决策的视角对企业国际化程度进行了研究分析,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董事会的结构特征对企业国际化程度的影响。林润辉等(2019)发现董事长的个人特征可以影响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其中两职合一和产权性质起到了调节作用。吕屹等(2015)发现规模更大、独立性更强的董事更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国际化程度,此外,董事会成员的背景差异越大,即异质程度越高,越能保障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开拓。George等(2005) 研究发现,董事会的独立性越高,越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国际化。二是董事会资本和知识对企业国际化程度的影响。孙慧等(2020)通过董事会的深度和广度两个视角,实证分析了董事会资本对企业国际化程度的影响,其研究发现董事会资本的深度和广度对企业国际化战略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吴先明等(2020)研究指出若董事会可以寻求政府资金的支持,则企业寻求国际化的动因就越强。Rivas等(2009)研究发现董事的国际化经历会帮助企业制定合适的国际化战略,减少企业进入海外市场的阻力,帮助企业提高海外收入。许江波等(2009)研究发现董事会的国际化知识可以帮助企业的国际化管理,进而提高企业的国际化程度。

可见,以往的研究大多从董事会这一集体决策的视角来探究企业国际化程度的影响,鲜有研究涉及个体决策的视角。而董事长作为企业管理层的核心,其自身的特征对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国际化发展进程中的中国企业,一个具有海外背景的董事长是否可以促进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呢?以往的研究并未对其进行过分析。基于此,本文利用2009—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研究了具有海外背景的董事长对企业国际化程度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本文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董事长的海外背景这一个体视角对企业国际化的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剖析了作用机制,对现有的文献进行了补充与丰富,对后续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2)本文利用Bootstrap检验代替Sobel检验,检验力度更高,增强了结果的可靠性。(3)帮助海归董事长理解自身在企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作用,同时也为企业通过聘请海外背景的董事长来帮助自己国际化战略的实施提供经验证据。

二、文献综述与假设提出

(一)董事长的海外背景对企业国际化程度的影响

根据高阶梯队理论,企业管理者的自身特征影响着企业的战略决策与经营情况(Hambrick DC等,1984)。Huang(2013)研究认为管理者的个人特征和组织特征会影响管理者对企业的战略选择,不同经历的高管会倾向于制定符合其特征的战略。而董事长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核心,往往参与了企业的每一项重大决策,对企业的战略制定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陈志红等(2020)的研究表明董事长的开放性特征可以影响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其开放性特征越强,企业的国际化程度越高。Prahalad等(1990)指出企业在国际化战略中会面对更为复杂多元的环境,所面临的风险会更大,此时管理者的决策极为重要。因此,董事长的个人特征影响着企业的战略决策,影响着企业的国际化程度。

根据资源基础观,具有更多优势资源的企业,其开拓海外市场的能力强,更能应对海外市场的风险(彭涛等,2020)。而具有海外背景的董事长可以为企业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以及国际化经营的相关知识,帮助企业了解不同市场的文化、政治等环境,从而帮助企业发现该市场的商业机会,抓住进入市场的最佳时机,提高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具有海外背景的董事长还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全球化的视野、更多元的文化思维等等,帮助企业应对不同市场下的风险,使企业快速适应不同的市场,进而提高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可见,具有海外背景的董事长对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在其他情况相同时,具有海外背景的董事长可以提高企业的国际化程度。

(二)融资约束的中介作用

无论是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前期准备,还是项目的具体实施,都需要稳定的资金支持,企业往往会面临资金不足而导致资金链中断的困境,需要依靠外部融资来弥补自身的资金短缺。而具有海外背景的董事长可以向市场传达高学历、全球化视野等优质信号(严若森等,2020),降低企业与外部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吸引更多的外部投资者对该企业进行投资,并运用其自身先进的经验和知识合理分配这些资金,帮助企业开拓海外市场,进而提高其国际化程度。陈钢等(2020)研究发现具有较高社会影响力的高层有助于帮助企业缓解融资约束,更能吸引市场投资者手中的资金。王攀娜等(2019)研究发现具有金融背景的董事长可以降低企业的融资约束,提高企业的现金持有水平。王书斌等(2019)指出受教育程度高的管理者可以向市场传递良好的信息讯号,帮助企业吸引天使融资。因此,董事长自身的良好信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大大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帮助完善企业的资金链,为企业的战略决策与经营提供保障。

经过上述分析,企业的国际化发展面临着较大风险与不确定性,且需要大量资金维持,常常面临融资约束。具有海外背景的董事长可以减轻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帮助企业吸引外来投资,进而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给企业的国际化战略提供更多的支持。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2:在其他情况相同时,融资约束在董事长的海外背景与企业国际化程度之间承担部分中介作用。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09—2018年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作为实证研究样本,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该阶段公司样本数较少,为了避免误差,本文从2009年开始选取样本数据。本文写作时,可以公开获取的关于企业国际化程度、董事长海外背景等的最新数据年度为2018年。

为了解决极端值对研究的影响,本文参考陈立敏等(2019)的研究,对样本做出如下筛选:(1)剔除金融、保险行业上市公司以及当年ST或*ST的企业;(2)剔除国际化程度(FSTS)大于1的数据;(3)剔除数据严重缺失的样本。最终得到9957个非平衡面板样本数据。对本文中所有连续性变量均进行了上下1%水平的缩尾处理。

企业的海外收入数据来自Wind数据库,董事长的海外背景以及公司财务状况的相关数据来自CSMAR数据库。

(二)变量的选取

1.被解释变量:企业国际化程度(Fsts)。Gomes研究认为国际化程度反映了一个企业对他国市场的进入程度,以往的研究主要是采用海外子公司数量和海外销售收入占比这两种方式来衡量企业国际化程度,而企业的海外子公司相关数据空缺值过多,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和直观性,本文参照周泽将(2017)的研究,采用海外销售收入占总销售额的百分比来衡量企业的国际化程度。

2.解释变量:董事长的海外背景(Oversea)。本文参照田晓丽等(2020)的研究,采用虚拟变量法,即当董事长具有海外背景时为1,否则为0。

3.中介变量:融资约束(SA)。本文参考刘家悦等(2020)的做法,采用SA指数衡量企业的融资约束,其绝对值越大表示企业受到的融资约束越大。

4.控制变量。参照刘传志等(2020)、吴琴等(2019)的研究,本文选择的控制变量如表1所示。此外,还设置了年份虚拟变量(Year)和行业虚拟变量(Ind)。相关变量定义以及测量方法见表1。

表1 变量的定义与描述

(三)模型的构建

参照现有的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模型(1)来检验董事长的海外背景对企业国际化程度的影响;为了探究董事长的海外背景对企业国际化程度影响的作用机制,本文借鉴温忠麟等(2004)的研究,分别构建模型(2)与模型(3)来检验融资约束是否为董事长的海外背景对企业国际化程度的影响的中介变量。

通过观察α1的正负以及显著性来判断董事长的海外背景是否对企业国际化程度产生影响。此外,还需观察β1、λ1和λ2的正负以及显著性来判断融资约束的部分中介效应假设是否成立。

四、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表2列示了本文主要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结果。企业国际化程度(Fsts)的标准差为0.237,平均值为0.228,最大值为0.993,最小值为0,表明样本中各企业的国际化程度有着较大差异,且企业整体的国际化程度还有待提高。融资约束(SA)的标准差为0.231,其中最大值为-3.150,最小值为-4.932,表明所选样本中的企业均面临着融资约束,且企业之间的融资约束有一定差距。董事长海外背景(Oversea)的均值为0.098,标准差为0.297,表明样本中有一定数量的企业聘请了具有海外背景的董事长。

表2 描述性统计

(二)相关性分析

各个主要变量的相关系数见表3。由表3可知,董事长海外背景(Oversea)与企业国际化程度(Fsts)的相关系数为0.110(P<0.01),表明董事长的海外背景与企业国际化程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与假设H1相符。融资约束(SA)与企业国际化程度(Fsts)的相关系数为0.029(P<0.01),与董事长的海外背景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024(P<0.05),表明企业的融资约束与企业国际化程度、董事长的海外背景之间均成负向相关关系,与假设H2相符。但上述的相关关系还需要进一步进行检验。

表3 相关系数矩阵

(三)回归分析以及融资约束的中介效应检验

表4列示了stata中的回归结果,单独列入董事长的海外背景变量的回归结果见第(1)列,董事长的海外背景系数为0.088,在1%的水平上显著,这可能是具有海外背景的董事长自身的特征在企业的国际化发展中发挥了作用,表明董事长的海外背景可以促进企业的国际化程度;第(2)列是列入了其他控制变量,且加入了控制年份和控制行业的回归结果,董事长海外背景(Oversea)系数为0.083,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具有海外背景的董事长可以帮助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提高企业的国际化程度,H1得到验证。

表4 多元回归及中介效应结果

第(3)和第(4)列报告了董事长的海外背景通过融资约束影响企业国际化程度的中介效应假设实证结果。其中第(3)列是是董事长的海外背景与企业融资约束的回归结果,董事长的海外背景(Oversea)系数为0.023,在1%的水平上显著,其中SA是负数,说明董事长的海外背景可以降低企业的融资约束;第(4)列是检验董事长的海外背景、企业的融资约束对企业国际化程度的影响,其中融资约束(SA)的系数为0.067,董事长的海外背景(Oversea)系数为0.0082,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融资约束在董事长的海外背景对企业国际化程度的正向影响当中起到了部分中介的作用,H2得到验证。

(四)稳健性检验

为了验证上述结果的可靠性与正确性,本文进行了以下稳健性检验:

1.替换变量。本文采用KZ指数代替SA指数来衡量企业的融资约束,再次进行回归,结果见表5。第(2)列显示董事长的海外背景(Oversea)系数为-0.069,在10%的水平上负向显著,其中KZ指数为正,其越大表示融资约束越大,表明董事长的海外背景可以降低企业的融资约束;第(3)列中董事长的海外背景(Oversea)系数为0.081,企业融资约束(KZ)系数为-0.009,均在1%的水平上负向显著,表明董事长的海外背景可以通过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来提高企业的国际化程度,H2得证,本文结果较为稳健。

表5 稳健性检验

2.Bootstrap检验。参照温忠麟等(2014)、杨德祥等(2015)的研究,对结果采用Bootstrap方法检验,结果如表6所示。在控制中介变量前后,95%的置信区间的检验结果都不包含0,自变量对因变量的结果均显著,H2再次得证。

表6 Bootstrap检验结果

五、进一步研究

前文证实了董事长的海外背景对企业的国际化程度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不同的董事长落实其决策倾向的能力不同,因此本文引入两职合一(Durity)这一调节变量,进一步考察董事长的海外背景对企业国际化程度的影响。参考徐宁等(2019)的研究,采用虚拟变量方法,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的情况取1,不兼任取0。

两职合一意味着董事长具有的权力更大往往倾向于选择更高风险的战略,更敢于带领企业向海外市场迈进。此外,随着董事长掌握的权力增大,其也更能调动公司或者外部更多的资源,对公司的战略制定会更有决定力,甚至调动公司的其他管理者加入企业国际化的战略之中(徐宁等,2019)。因此,对于两职合一的企业,董事长的海外背景往往更能促进企业的国际化进程。

为了验证两职合一对董事长的海外背景与企业国际化程度的影响,本文采用分组回归的方法,将样本按照是否存在两职合一进行分组。表7为分组回归结果,其中第(1)列是对两职合一企业的回归结果,第(2)列是对非两职合一企业的回归结果,两次回归都加入了本文的所有控制变量。结果显示,在两职合一样本组中,董事长的海外背景(Oversea)系数为0.093,在非两职合一样本组中,董事长的海外背景(Oversea)系数为0.072,二者都在1%的水平上显著。在两职合一样本组中,董事长的海外背景(Oversea)系数更大,说明当企业的董事长兼任总经理时,董事长的海外背景更能提高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即两职合一在董事长的海外背景与企业国际化程度之间的关系中起到了正向调节的作用。

表7 分组回归结果

六、研究结论与建议

本文以融资约束为视角,实证研究了董事长的海外背景对企业国际化程度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具有海外背景的董事长可以提高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其作用路径为:具有海外背景的董事长缓解了企业的融资约束,使企业具有稳定的资金来支持其开拓海外市场,进而提高了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即融资约束在其中充当部分中介的作用。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两职合一的企业中,董事长的海外背景对企业国际化程度的影响将被增强。

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建议:(1)国际化的进程对一个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而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受董事长的个人特征影响颇深。因此,应将董事长的个人特征,例如海外学习的背景,海外管理的经验,多元化的思维等等纳入董事长的选聘考察中,对一些国际化程度较低或国际化进程中遇到困难的公司,可以选择海外经历丰富的人才担任董事长,从而帮助企业提升自身的国际化程度。(2)企业应建立相关培训机制,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丰富管理人员的海外经历,提高其应对海外市场的能力,帮助企业降低开发海外市场时的风险,进而提高企业的国际化程度。(3)政府应当加强对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支持力度,可以出台相关支持政策,帮助信用良好的企业对接市场投资者,增大企业获得资金支持的可能性,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减低其在开拓海外市场时资金断裂等风险。(4)企业在制定国际化战略的时候不能忽略两职合一的潜在影响,股东应站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视角下,根据公司实际情况授予予董事长合适的权力,让其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猜你喜欢

约束程度董事长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日语程度的类型与程度副词的对应关系
广州创投小镇董事长 黎名准
马和骑师
打错了
适当放手能让孩子更好地自我约束
摩擦力的利用与防止
CAE软件操作小百科(11)
幸福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