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应用探析
2021-07-27赵永年
赵永年
新课改在推行过程中,对学生的培养方式越来越多元化,要求学生深入学习文化内容,鼓励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学习初中物理能让学生了解更多有趣的知识,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对学生整体学习能力的强化有积极的作用。教师应鼓励学生对物理学科进行深入学习与研究,利用科学合理的课程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培养,让学生接受良好的教育。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合作学习的作用
1.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物理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综合性的学习与发展有良好的作用。教师应让学生在多样化的课程学习中进行深入学习,激发自身学习潜能,保证在积极教学环境(如合作学习环境)下,快速增强自身综合学习能力,对学生各方面发展进行积极推动。合作学习的方式,能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明确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减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度依赖教师的情况。
2.提高学生主动探究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需要做很多分组实验,目的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实验情境,提供充足的感性體验,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新知识。但是,如果安排每个学生独立完成,不但器材不够,而且一个学生完成的工作量大,课堂教学时间明显不足,还有些学生根本不具备独立完成的条件和能力。这时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就是最好的选择。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让小组每个成员承担与其兴趣、能力相当的一部分任务,使个人的优势最大化。这样,就能提高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1.制订科学的学习目标
教师一定要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时机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自学完教材后,以学习小组为单元交流自学情况,讨论预习中存在的问题,看看同组的其他同学能否解决,如果不能够解决,将问题汇总向其他学习小组的同学请教,形成组内互动、组组互动,相互讨论、争辩的课堂气氛。教师在此期间要给予及时的引导和点拨,通过该环节的合作学习,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积极参与、踊跃发言、认真倾听、遵纪守规等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在实际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可以多次出现,这就要求教师制订科学的学习目标,并且往往和教师的演示、讲授以及学生的自学融为一体。在物理教学中,学生分组实验中的小组合作学习需要做很多学生分组实验,目的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实验情景,提供充足的感性体验,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新知识。
2.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教师在进行物理课堂教学时,可以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让学生在良好的课程学习环境中,强化自身的学习能力,参与到多样化的内容学习中。教师与学生多进行交流沟通,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不足,从而在课程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的学习探究。比如,在日常的实验课程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探究应该如何制订实验计划,在探究的过程中,再进行深入的研究,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获得更全面的物理知识。在有效的沟通交流中,使学生的小组实验更加准确,及时纠正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错误。
总而言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方式,能快速帮助学生了解更多有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当前的课程学习中。初中物理的学习,很多是让学生能了解教学内容,提高学习兴趣。利用合作教学的方式,能让学生从更多的角度进行深入学习提升,快速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潜能,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体现出物理课程探究性强的特点,增强学生的实际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团结、友爱、相互合作环境下进行全面学习。
参考文献:
谭代江.合作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