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的途径探寻

2021-07-27张娜

新课程·上旬 2021年50期
关键词:实效性初中生法治

张娜

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必要性不言而喻,注重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并且积极探索有效途径,给予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综合素质及综合能力的发展以多重保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实现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的全面提升,形成了和谐融洽的师生互动关系,充分满足了初中学生的认知需求,才能实现素质教育理念的有效渗透,确保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继而培育大批高素质人才。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需要教师摒弃传统观念,在教学内容的补充、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实效性的提升等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需要教师充分了解不同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尊重其主体意愿,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使学生在精彩纷呈的教学氛围中大胆想象与创造,积累下丰富的知识经验。落实了“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程规划就会变得更加顺利。

一、渗透人文素养,助力学生成长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人文素养内容是广泛存在且十分丰富的,有效地渗透人文素养,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接受能力、兴趣爱好等,顺应了教学目标要求,将知识要点“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初中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有了保障,在后续的学习活动中可以有更加出色的表现[1]。比如,在教学“青春的情绪”时,教师努力做好教学指导工作,是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的一大关键,应该组织学生感兴趣且乐于参与的课堂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情绪”,如何控制好“情绪”,他们掌握了控制情绪的有效方法,也将随之形成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紧接着,教师不妨引入一些名人典故,或者一些优秀论著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人文素养,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具体分析相关问题,找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存在的联系,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应用信息技术,吸引学生关注

信息技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动态化、形象化、直观化地展示知识,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随即进入理想化的学习状态。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更新教育教学资源,并且发挥互联网优势,能不断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在开阔学生知识视野的同时,也让他们意识到网络化学习、个性化发展的重要性,让学生个性化發展,成为高素质人才。课堂应用远程教育平台,也是调动初中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有效方法,合理配置教育教学资源,安排教育教学活动,教师扮演好监管者的角色,保证课堂秩序,调控教学节奏,就能取得最优化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效果。比如,在教学“我们共同的世界”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展示环境保护工程及科教兴国工程所取得的新成果,做到与时俱进,充分激发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鼓励他们认真学好知识,今后为社会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加强教学联系,引导学生合作

初中道德与法治的生活化教学,有利于初中生的能力发展,提高他们的学科成绩,所以需要引起各位教师的高度重视。教师应加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注意教学内容的拓展、教学形式的丰富、教学范围的扩大,以此为基础,多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使他们在实践环节受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的熏陶,从而建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等,明确未来的发展目标,参与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这样,学生的合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必然得到更好的发展。

四、课堂鼓励启发,坚定学生信念

初中生应有道德与法治信念,应该知道哪些是正确的行为,哪些是不妥的行为。初中生应坚定意志,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创新,教师鼓励性策略和启发性策略的有效实施,将大大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2]。如教师宣传“爱国教育”“社会教育”“素质教育”,必须引入一些榜样人物,如“袁隆平”“屠呦呦”“于敏”等,培养学生坚韧的性格、崇高的品格,让他们尽显主体优势。

总而言之,教师要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同时让学生学好理论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王晓翠.探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的提升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2020(9):151-152.

[2]刘伟.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的对策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20(2):133-134.

猜你喜欢

实效性初中生法治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