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2021-07-27薛肖
薛肖
摘 要:语文在初中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渗透合作学习的理念,讓初中语文与合作学习相互联系,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学生在小组中有明确的学习责任分工,并通过互相帮助完成学习任务,这种方式下的学习有利于活跃语文课堂的气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精神。就合作学习的方式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合作学习;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一、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是现阶段很好的新型语文教学模式,一方面使课堂不再死气沉沉,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投入语文课堂中,在促进自身语文水平提高的同时,还能够使他们与其他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在合作学习中可以倾听其他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见解,从他人的思维中完善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找出自身解决问题中的不足之处,及时更正自身的问题。另一方面,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已经不仅仅是单方面十分优异的人才,而是要综合素养较好的人才,小组合作锻炼了学生与他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增强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合作精神,提升了整个班集体的凝聚力,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当前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教学中,课堂上总是以老师为主体,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要地位,大多数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老师总是将自己对问题的想法见解强加给学生,时常忽视学生自己的想法,这样的合作学习只是趋于形式主义,并没有发挥实质性的作用。甚至在学生讨论的中途老师为了赶教学进度,随时打断学生的讨论,使得学生有可能才对问题有了初步的了解就被匆匆打断。有一些老师只是将学生分好小组,布置好小组的学习任务后,就完全置身事外了,学生在遇到比较困难的文章时,整个小组对文章的学习完全没有思路,而老师不及时给予他们相应的指导,只会让学习的时间白白浪费,却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三、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途径和策略
1.巧妙安排合作学习小组
划分合作学习小组是合作学习能否有效进行的最重要的一个步骤,老师既要考虑到平时开展合作学习的便捷性,又要考虑小组中学生分配的协调性和均衡性,不能仅仅按照座位分组或者自由分组,而是要根据每个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和个性特征等因素划分合作小组,以确保每个小组都有一个能够充当带头人的学生。小组合作的时候,每个小组内选出一个负责任且成绩优异的组长,在老师要求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后,组长和其他语文成绩较优异的学生可以带动整个小组的学习,可以给予小组成员一些观点或者在小组讨论中对其他成员给出的答案作相应的改正或者完善,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学习,能够更快地提高学习效率。
2.建立有效的课堂评价机制
老师要健全小组的评价机制,在小组合作共同学习中,对合作学习的成果老师要给予一定的评价,对每个小组的结果进行合理的评比,从而使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效地进行。例如,在学习《一棵小桃树》这篇文章时,学生在自己阅读课文后对文章有了大概的认识,老师就可以提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小组讨论进行回答,如:“文章中有哪些地方的细节描写给你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通过小组讨论,每个小组依据组内所有学生不同的想法,总结出最终的答案。老师再分别让每个小组回答上述的问题,有利于对学生合作学习进行相关的指导,大大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3.加强小组合作引导
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老师应当充分发挥课堂中的引导作用,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老师要加强对每个小组的合作指导,关注每个小组中学生的情况,遇到学生实在无法分析出的问题,让学生先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再给学生一些提示或者是引导,让学生靠自己的能力去思考,这样一来,学生语文学习的效率会有很大的提高。除此以外,在每次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前,要将合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前向学生说明,为学生更好地进行合作学习奠定基础。
四、总结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对学生学习语文起到了很好的帮助。老师针对过去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革新的合作教学方式,通过巧妙分配合作学习小组,加强小组合作引导以及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嘉钰.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课外语文,2021(4):85-86.
[2]茆宏花.关于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思考[J].知识窗(教师版),2021(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