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紧扣数学本质,深度理解反思

2021-07-27孙小方

新课程·上旬 2021年51期
关键词:理解反思数学

孙小方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深度追问的策略,以此推进学生的深度反思进程,这样能够有效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数学探究能力。

关键词:数学;理解;反思

一、紧扣数学本质,促进深度理解

在教学“3的倍数特征”时,引发学生的质疑:为何要将数位上的数字加在一起?为何能够以此作为判断标准呢?将数字相加所代表的是什么意思?我认为,教学时,不仅要向学生呈现3的倍数的特征,还要使学生了解潜藏在其后的道理。例如,当给出数字623时,我们首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判断:6+2+3=11,显然,11并非为3的倍数,所以623也不是3的倍数。还可以选择更为细致的讲解,在623中,6所代表的是6个百,100÷3=

33……1。如果按照这样的算法,600÷3可知余数为6个1;20÷3,余数有2个1,所以6+2+3,以上可以理解为百位、十位和个位上所表示的数字除以3所得到的余数之和。再经过这种深度交流以及讨论之后,学生才能够在逐步推理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感知成功的喜悦。

二、基于错误之外,进行深度追问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出现错误是正常的现象,

对于教师来说,切不可用错误堵住学生的嘴巴,而应当善待这些错误,并用心解读发现其中的宝贵资源,借助有效的提问以及追问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深度思考。

例如,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一课时,一位教师给学生呈现了几个正方形,让学生利用字母式表示出小棒数与正方形个数之间的关系。学生给出了两种不同的见解:其一为有a个正方形,b根小棒。因为不管是正方形还是小棒的个数,学生都不了解,所以选择使用两个字母进行替代;其二为有a个正方形,4a根小棒。学生所给出的解释如下:因为正方形使用了4根小棒进行摆放,所以,小棒的根数肯定是正方形的4倍。于是,他们之间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我首先肯定了双方各自不同的想法,然后出示五边形,并追问:你们是否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解决这一问题呢?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对比发现,在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中,并非任意而为,而是需要把握其间的规律,能够强调数量之间的关系,既充分展现了数学思考的价值,又深化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之后还可以继续引导:根据第一种说法,只要看到不了解的数量,都可以使用未知数进行替代,看起来这真是一种好办法!在学生欢乐的笑声中,可知他们对“用字母表示数”已经拥有了极其深刻的理解,也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批判性、发散性思维的发展。

三、基于个性理解,进行深度追问

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观察问题、知识储备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都存在极大的不同,所以即使针对同一问题,也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探究结果,而这实际上所揭示的正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对教师而言,要以赏识的态度予以宽容,还要接纳,然后设置有效的追问,使其能够对学生的思维形成有效延伸,弥补思维空缺,使学生可以在课堂中实现情理共生。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时,可以带领学生对折叠尺进行改造,然后配备不同长度的小棒,如5cm、7cm、18cm、22cm,要求学生围成三角形。一般情况下,在围之前会展开猜想,然后推导出结论。根据学生的不同认知以及不同理解角度,得出以下两种情况:(1)两短邊之和大于最长边;(2)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之间产生了争执,在给出实例之后,第一种观点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表述更为简洁,而且与参考资料相同。在争执不下时,他们将目光转向了教师,希望教师能够站在他们的阵营。针对学生的表现,教师首先给出充分的肯定,赞扬他们主动探究、主动发现以及例证的验证方式。但是究竟哪种结论更好,教师需要带领学生深入问题中,完成对结论的验证。此时可以设计追问:“你能否使用现在所得出的结论解决问题?现给出以下两个小题,从中你有哪些发现?如果不存在长短边之分,你认为如何才能够更全面、更准确地描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在解决第一小题之后,你有怎样的想法?需要强调哪些内容?”在一连串追问下,学生能够了解这两种表述都是正确的,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需要结合具体的情况灵活运用。这种追问方式不仅有效维护了学生积极探索的渴望,也能够深化学生的认知。当然,教学也并非止步于此,还可以继续追问:如果给你准备两根小棒,长度分别为15cm和10cm,能够围成三角形的第三根小棒的长度可能是几?这样的方式不仅有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能够为学生提供例证,让其充分感知数学探究的魅力。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十分重要,这样才能有效促进他们数学高阶思维的形成,

才能有效促进他们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猜你喜欢

理解反思数学
谈科学故事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偏远地区高三英语学习方法探究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