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性的方法分析
2021-07-27张大剑
张大剑
摘 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不仅是初中语文教学最受关注的问题,还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决定性影响。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然而,阅读教学中,教师把教材作为主要的阅读教学材料,它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拓宽学生阅读视野有一定的局限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阅读教学活动是语文教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阅读教学,学生不仅可以学会快速获取材料、积累知识,还可以提升能力、发展智慧、陶冶情操、塑造健全人格。阅读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整个初中语文课堂的质量。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十分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如何进一步优化阅读教学手段,提高阅读教学效率,逐渐成为我国一线语文教师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在总结以往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笔者对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方法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索了一條切实可行的提高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
一、依据课程标准要求,重视阅读方法的训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规定,7~9年级的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朗读、默读和略读的阅读方法,能准确地阅读,养成默读的习惯,熟练地运用略读、浏览等方法扩大阅读范围。语文教材的选择是教师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依据。以部编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上为例,在初中语文学习的初级阶段,有三种训练方法:朗读、默读和快速阅读。教材中每个单元的阅读前都提示、建议了阅读方法。以《植树的牧羊人》为例,让学生默读文章,然后圈出关键词并画出象征性的句子。此外,要选择合适的段落引导学生默读。这篇课文阅读训练不仅注重阅读方法的教学,还培养了学生的默读能力,提高了理解和记忆的效率。
二、注重课内外阅读资源的重组
整合和重组课堂内外的阅读资源需要做很多事情。一方面,自然科学知识或技能的发展将随着课堂的增长而深化,对学生的需求也将螺旋上升。另一方面,虽然它们中的一些要求与以前的不重叠,但它们是互补的。在读写教学过程中存在严重的问题,由于知识的特殊性,涉及教师的整合和重组,为了系统化阅读知识和实现最好的阅读教学目标,教师应先熟悉课本,甚至每个版本,对所有级别的文本和知识的结构有一个清晰的理解。如果课本上的知识不足以达到教学效果,教师应积极学习课外材料,对知识进行重组,努力形成课外知识与课堂知识的反馈,实现课堂内外知识的整合。
三、注重课堂管理,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一方面,教师应注重管理方法,如针对不同性格和习惯的学生,教师要因材施教,采取有效的课堂管理方法,让学生能积极参与语文教学活动。另一方面,教师依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进度,适当调整教学节奏,特别是时间,从而增强教学的适应性,减少外部管理,增强其吸引力,提高无形管理的效率。
四、优化评价方式,构建评价机制
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价就是对课堂教学过程与结果进行的评估,是对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种反映。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估是实施有效课堂的重要保障。在我国语文教学改革过程中,一直都提倡通过闭卷考试、档案盒记录等形式来对学生的成绩和学习进行评估。然而,由于受到应试教育、课程压力、班级条件限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档案袋记录等这些评估形式收效甚微。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学习状态,从心理上给予肯定,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自信心,又能起到良好的评价效果。此外,还有一些教师在教学中采用课堂测试等方法,这样不仅能测试学生的学习效果,给予学生及时的评价反馈,还能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阅读中的优点和缺点。
有效的阅读教学方式是每个语文教师所追求的理想与目标。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影响语文课堂的质量,在我们实施语文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的大背景下,语文教师要从自己的课堂教学工作实践入手,反思当前我国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探索改善,不断改进语文阅读教学的途径和策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龙卫海.初中语文课内外阅读和写作教学结合技巧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7(21).
[2]周吟歆.阅读课堂师生互动有效性策略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