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之探究

2021-07-27于兰

新课程·上旬 2021年51期
关键词:深度学习探究小学数学

于兰

摘 要:小学数学中如何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使得学生不停留在浅层的认知理解上面,而是通过学习知识进一步打开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教师运用一定的有效教学策略,使得学生将知识的学习转化为思维发展的能力,同时也将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转化为一种学科素质。在小学数学中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从多个方面切实探寻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深度学习;小学数学;策略;探究

着眼于学生的素质培养以及健全人格,这是核心素养的目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改变教学方式来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得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加深对数学的理解,促进其思维的发展,并由浅入深地进行深度学习,切实提高数学能力,培养其核心素养。

一、找准思维训练与教材内容承接点

在数学课堂上,从例题讲解到练习再到提升,具有一定的思维难度,需要教师设置练习课堂题型,做到教材内容与思维训练的有机融合。如教学浓度问题,结合具体给出的课例,实际上对学生的分析、推理、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等都提出较高的要求,同时这一部分知识又与初中数学中的代数一元一次方程有关,是学习化学溶液与溶质的基础,因此,小学阶段学好和理解透彻这一浓度问题就显得尤为关键,也为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浓度问题也是百分数应用中的典型问题,引导学生深度学习,促使学生充分感知建立浓度关系的基本模型,经过探究学习,最终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浓度这一百分数所包含的意义,教师从生活实际入手,利用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引导学生不断探索基本模型。教师讲述了生活中酒精浓度以及酒驾中的酒精血液浓度,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经验说一说這两个浓度所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学生初次感知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的浓度实例,体会浓度与百分数之间的密切关系,学生用已有百分数的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浓度问题,找到了一个承接点。众所周知,课例有许多不同的题型,即便是相同题型,也会有千差万别的变化,但基本数量关系是不变的。精准把握专题训练与课本知识的承接点,把握变与不变的关系,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与对比,从浅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从而真正掌握数学的本质,在不断的探究过程中形成基本解题思维,发现数学问题中内在的联系以及变化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

二、探索数学思维与生活实际创新点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是引领学生深度学习的关键。对小学生来说,在数学启蒙阶段,要帮助其形成一定的数学思维,学会用数学思维来思考问题、

解决问题。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小学生进行创新思维以及逻辑思维的培养,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分析、探究、解决、归纳、概括等等,并不断养成创新思维。打造深度学习的数学课堂,必须要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有更多的兴趣去思考数学问题,在思考的过程中将数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经过有目的、有意识的引领,学生积极调动自我思考,不断去联想、探索,对数学概念、公式、法则等的求证过程中探究数学规律。教师结合所学,对学生的思维方式给予引导,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具体的数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就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不断的探索与发现,在进行迁移应用时,切实感知体验,以及探究出新旧知识的必然联系点,引发学生深度学习。

三、激活主动学习与探索知识的趣味点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在兴趣的驱动下,学生更乐于去思考、分析、探究、解决数学问题,同时也乐于在思考的过程中不断地形成对数学概念、知识法则等规律的探索与认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逻辑性较强,因此,根据高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通过关键问题创设、动手操作情境等增强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引发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深入思考问题。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且成功将学生引向深度学习,教师必然要采取一定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利用问题情境的创设来引发学生的深度学习,也有教师利用一些图形或者其他辅助手段,刺激学生感官,直面数学,在深入思考中,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多彩,激发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学会将自己的这一体验纳入数学的知识体系中,从而形成新的认识。

参考文献:

陈建洪.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3).

猜你喜欢

深度学习探究小学数学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