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多学科融合研究
2021-07-27戴媛媛
戴媛媛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大众对教育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新课标要求部分课程进行跨学科的融合交叉。美术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极其重要,当前阶段的教学形式和教材内容也很丰富。因此,教师需要积极更新教学理念,在课堂中融入语文、音乐、数学等多门学科,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语文、音乐、数学三门学科入手,深度研究教师展开教学时应该如何将其他学科融入美术课堂。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语文;音乐;数学;融合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标准越来越高。与此同时,课程改革逐步深入到课堂中,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一些课程进行跨学科的融合交叉,以此满足社会需求,培养新型人才,为国家做贡献。目前,教育水平发展良好,小学美术的课堂形式、内容都富含着深刻的内蕴。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快速提升自身能力,并在课堂上引入其他学科的教学因素,在此基础上实施融合性教学,以此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教师的艺术表现能力和综合教育能力,继而顺利完成教学
任务。
一、与语文学科的融合——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美术与语文的有机结合符合目前教育发展的需求,是教育的必然趋势。“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美术与语文的完美结合。美术是一种造型视觉艺术,与语文完美融合后可散发出自身的独特魅力,让学生了解艺术的起源与特征,并爱上艺术,将之流传下去。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这种教学方式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和表达能力,帮助学生和教师共同发展。教师可以从“看图作文”中得到灵感,对低年级学生采用“先说后画”的教学手段;对中年级的学生采用“看字作画”的教学手段,要求學生以同学或家人的姓名为题作画;还可以要求高年级的学生为古诗、古文或成语作画。
比如,教师可以将初唐杰出诗人骆宾王的《咏鹅》融入课堂中。这首诗难度不大,大部分学生早已经耳熟能详。诗歌中的“曲项”“向天”向学生展示出了鹅颈的优美线条,“白毛”与“绿水”、“红掌”与“清波”则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为学生直观地呈现了一种色彩艳丽的独特对比美。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在黑板上画出鹅的简笔画,为学生进行简单的示范,随后让学生自行临摹。当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可简单描摹画作后,教师再带领学生用线条进行白描,随意涂抹色彩,并逐步加深学习难度,学习水彩画、水墨画等。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促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欲望,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高教师的文学素养和教学能力,继而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二、与音乐学科的融合——让画成为定格的乐曲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感染力和想象力是其主要特征,在语文、体育中早已有大量应用,但在美术中并未得到广泛应用。音乐具有极强的时间性和流动性,作为视觉艺术的美术则有空间性和静止性,二者相互融合,动静相配,可以快速提高课堂效果和教学效率,为学生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主动性和创造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摸不到的、流动的音乐定格成一幅优美的画,欣赏它独特的魅力。
比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展开“听音乐、画音乐”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在悦耳动听的音乐声中进行天马行空的想象,并借助视频音频相结合、图片音乐相融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和认知水准,帮助学生将美术线条色彩和音乐旋律节奏有机结合。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充分感受音乐和美术的魅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美术水平和学习成绩。
三、与数学学科的融合——培养学生创意思维
美术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艺术性学科,脱离其他科学、艺术后将无法生存。数学中的几何图形美学价值很高,可以帮助学生增强作画能力。在当前阶段,几何图案在社会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推广,平面设计、室内设计、服装设计、建筑设计等各行各业都出现了几何图形的身影,使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美学视觉冲击。若学生脑海中没有数学几何图形的相关概念,学习美术时就会遇到一些阻碍。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教学时将数学学科元素与课堂相融。
比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展开“数学图形创意画”“几何图形想象画”等趣味性教学活动,借助正方形、梯形、三角形等图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加活动、走入课堂,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充分运用创意思维组合出多个生动的新图形。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纸柱造型”的美工活动,将数学的立体图形引入其中,引导学生通过粘贴、折叠、剪接等手法制作纸雕,将平面图形变为立体图形。这种方式可以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审美能力,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建立创新性思维。
总而言之,教师需要快速更新教学理念,严格遵守新的课程标准,快速汲取语文、数学、音乐等基础学科的知识,将这些学科因素融入美术课堂中。这种教学方式效果极佳,将语文的诗情画意、音乐的韵律节奏、数学的例题思维带入课堂,将这些学科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以此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帮助学生在未来的学习道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