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新时代初中化学教学中新课的导入策略
2021-07-27赵奋强
赵奋强
教師都非常关注导入这个环节,原因是导入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新课的教学效率。初中化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在导入环节给学生传递一定的信息,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才能使其在课堂学习中始终保持探究的心理,为有效教学创造条件。
一堂有质量的课,任何环节都非常重要,如备课、导入、课堂教学过程等。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开始,教师在课前要精心设计,把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用问题或故事、设问的形式抛给学生,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让学生进行思考。这样不但能更快地把学生带入内容,增强学生的求知欲,也能使课堂教学过程更加顺利、有效。笔者以为,作为新时代的初中化学教师,我们要掌握新课导入的策略,保证课堂教学效率。
一、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学习,能获得什么
很多教师会把“为什么要学习”这个终极问题,放在序言课或者班会上来问学生,希望引起学生反思。这当然没有错,对一些目标意识很强的学生来说,无疑会达到醍醐灌顶的作用,也能让一些还在迷茫中的学生反省自己。但是我们忽略了这句话的贯穿性,尤其是忽视了它在导入环节的作用,所以这个环节,很少有教师问学生这个问题,或者让学生明白这个问题。而笔者在教学中观察到,教师可以让学生明白他们一生的学习是为了什么这个大的方向和目的,更要让学生明白他们为什么学习这一节课的内容,将要收获些什么等,这不但对学生有效学习有所帮助,对课堂教学同样有很好的效果。比如,在导入“燃料与灭火”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这一节内容吗?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然后再给学生讲解,因为有些学生不能科学运用燃料而发生了火灾,还有因为不懂灭火原理,而造成的一些严重后果等。有了“为什么”做铺垫,学生肯定会在这堂课上力求把知识点都掌握,提高化学成绩和生活能力。
二、用故事做导入,强化内容的重要性
用故事导入是大多数教师都会用到的一个方法,不同的是,有些教师在新课导入时运用的故事,大多都会用到大家、名家或者语文课文中的背景故事、数学家的故事等,却很少运用社会性事件故事。为了让高大上的知识落入凡尘,走进生活,让它们生活化,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就要引入一些社会新闻事件或者故事进行导入,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强化知识的重要性、实用性。还是以“燃料与灭火”来举例,教师如果能找一则由于不会科学用燃料或者不会科学灭火而造成严重后果的故事,给学生把事件始末都呈现出来,自然就会拉近学生与课本知识的距离,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保证课堂教与学的效率。
三、复盘式导入,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复盘式导入,其实就是复习前一节课的知识点。在导入环节,很多教师都会用到这一方式,但是笔者觉得,有些教师在运用时还是没有抓住其核心,只是把上一节课的知识梳理了一遍,学生的印象不深。当然,这样回顾和复习旧知识,为学习新课打基础、做准备也没错。问题是,笔者发现好多教师忽视了一个关键的问题,如何总结或者复盘才更有效?首先,我觉得教师应该先问学生,上一节课有什么不懂的,然后抓住重点,有针对性地复盘,学生已经熟悉的知识带过,不熟悉的需要点拨一二,不要以为讲过的课再讲会浪费课堂时间;其次,用学生上一节课练习或者作业中的错题来进行复盘式导入,这样既能教会学生解题的方法,让学生明白自己错在哪里,还能巩固学生的知识点,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更能增强学生接下来上好新课的信心。所以说,复盘式导入,不是不可用,是要灵活运用,要抓重点,这样才能让复盘式导入更有意义,也才能保证新课的教学效率。
四、结语
化学是初中最重要的一门课程,比较抽象、深奥,很难让学生一下子感兴趣,并融入其中,教师要进行探索式、体验式的学习。作为初中化学教师,我们要利用好导入这个环节,激活学生对化学未知的欲望,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从而保证化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保证学生学习化学的动力,提升其化学成绩。
参考文献:
秦明华.初探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新课的导入技巧[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19(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