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段式”方法在小学中年段习作教学中的运用
2021-07-27马万花
马万花
摘 要:为了切实培养中段学生的习作水平,借鉴元代作家乔梦符的三段式作文方法,在小学中段习作教学中进行运用,从而培养和训练学生通过构思与审题快速形成习作,激活作文思维,写出表情达意且体裁新颖以及结构完整的作文,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以及水平。
关键词:“三段式”方法;小学中年段;习作教学
一、“三段式”写作方法
“三段式”,也叫“乔氏三段式”作文教学模式。简单地讲,就是在写作文前,学生们先想好,开头怎么写,中间写什么,如何来结尾,然后再下笔。元代作家乔梦符说:“好的开头要像‘凤头,好的中间部分要像‘猪肚,好的结尾要像‘豹尾。”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把“三段式”理解为“一篇文章由三个部分组成”。三个部分不一定就是三个自然段,把这三个部分分别叫作“开头、中间、结尾”。三段式习作模式结构是指通过审题激发学生兴趣,然后对三个部分进行构思,在一气呵成下,最后进行修改与誊清。从当前中年段习作教学现状来看,学生刚刚接触写作,写作技巧比较生疏,思路混乱,条理不清,学生写作兴趣不高。为此,教师运用三段式结构的习作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体验能力,使学生学会阅读、表现以及评价,从而不断突破、构思作文,通过简单方法迅速理顺思路,用文字将思想有条理、有重点地顺利表达出来。
二、三段式习作模式
三段式习作教学,其所突出的是激发兴趣,先思考后写作,一气呵成进行分段落表述,方法较为简单,最后讨论修改,通过这一训练思想引导学生爱上习作,同时还写出思路清晰、表达通顺的作文。而元代作家乔梦符的这一三段式的理论,也真正反映了作文之本质规律,凝练出作文的清晰脉络。中段学生头脑形成表象的能力有限,教师要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进一步结合三段式方法的应用,增加写作过程中的趣味,拉近学生与写作的距离,从而降低写作难度,使他们乐于掌握方法,提高梳理思路的能力,提升写作水平。
三、三段式习作方法在具体教学中的应用
1.引导学生分析题目,激发写作兴趣
首先,让学生对作文题目进行个性化的思考与分析,生生之间进行讨论,教师只是加以适当的引导与补充,同时叮嘱学生一定要看懂题目,根据每次题目的特点设计一些开阔学生思路的趣味“引子”,活跃课堂,比如说通过与题目特点相符的简短小故事、小竞赛或者小游戏,将这一主题引入学生心中,从而在学生参与活动中弄清楚作文的意思、内容以及要求。
2.理清写作脉络,对三段部分进行构思
这意味着学生要把说的话通过三部分进行表达,形成连续而完整的思维过程,这一个环节是学生构思的环节,也是思考默想环节,使学生有方向、有指导地进行思考。接着教师传授给中段学生具体的方法:一是自然而然地开头,二是抓住题眼写进作文的开头之中。有些作文的题目是话题,则可以引导学生想方设法把这一话题的关键词写进作文的开头之中,或者是把事例精简成词语写入开头,抑或把话题及题目之中随便的一个词句写到开头中,总之是让学生所写符合题意,然后分层、分点写中间内容。让学生结合语文阅读文本,引导学生了解三段式的写作方法,对某一阅读文章的三段式进行剖析,哪一处是开头,而其内容中间部分是如何表述的,在最后的结尾之中,作者又是如何写作的。让学生学会观察,看清楚这一阅读文本的顺序,同时学习各种描写方法。學生由此及彼就阅读教学中的实例解剖,在写作实践中套用一些段落结构以及表达方式,从而让学生在写作时不至于是东拉西扯、思维混乱,而是让他们学会集中思维,注重首尾照应。开头所讲到的内容,也可以在结尾中写进一些词,进行嵌字式的照应,而到了结尾则是自然而然结束。第三点是习作一气呵成,让学生一上手就快速理清思路写下作文,在最短时间内保持思维流畅。也有学生会遇到不会写的字,可用拼音代替,又或者空下来,让学生尽可能一直往下写,写完之后回头再对一些部分细节进行补写。第四是最后的修改与誊抄。让学生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同时也可以让生生之间相互修改习作,共同分享,彼此欣赏,谈谈自己的看法,在自改互改之中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
总之,三段式这一习作方法更适合运用于中年段学生的习作教学中,教师利用这一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学写作文,从而实现读写结合,既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课题研究成果之一,课题名称:“三段式”方法在小学中年段习作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0]GHB0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