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基金投顾大时代
2021-07-26张欣培黄慧玲
张欣培 黄慧玲
公募基金投顾机构正在急速扩容。
7月9日,国泰基金、华西证券、华宝证券获得基金投顾资格“备用函”。这已是今年以来的第三次机构获批。6月25日,11家基金公司和7家证券公司获得了基金投顾资格“备用函”。7月2日,又有6家基金公司、10家券商获得该项资格。至此,包括商业银行、基金公司、证券公司和第三方机构在内共有55家机构获得了基金投顾试点资格。
按照流程,在获得试点资格后,需要进行系统重建、组织架构等准备工作,待证监会验收后方可正式上线。这个过程尚需等待数月。此外,仍有众多金融机构在积极争取该项资格。基金投顾业务正成为各家金融机构争夺的新战场。目前,这一阵营包括了基金公司、证券公司、银行以及第三方销售机构。业内人士预计,未来不排除保险、信托等机构加入。
基金投顾业务被机构看作是以客户为中心的财富管理业务模式转型的重要抓手。“全权委托模式的基金投顾业务的推出,帮助财富管理机构获得了具有自身核心竞争能力的财富管理转型工具。”华泰证券金融产品部相关负责人向《财经》记者表示。
在今年6月初举办的首届基金投顾业务峰会上,证监会机构部八处处长李莹表示,在居民财富管理需求旺盛、人口老龄化加速、金融产品多元化和复杂化发展等多重环境背景下,基金投顾业務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经过一年多的试点,行业机构在业务实践和理论研究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基金投顾在发展中前进、在摸索中成长,取得了较好的示范效应。”李莹表示。
一场基金销售新模式的变革正在进行,这场变革也将成为中国财富管理行业重要的里程碑事件。
23家基金公司获试点资格
基金投顾业务被视为解决“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行业痛点的重要尝试。获批基金投顾试点资格的基金公司目前已经达到23家。《财经》记者了解到,各家基金公司在申请前都付出了诸多努力。
招商基金相关人士告诉《财经》记者,在获得此次基金投顾试点资格之前,招商基金对投顾业务进行了六年的探索,并为顾问业务试点资格的申请进行了两年的筹备。早在2015年,他们便开始了基金组合策略的研究,先后推出“量子智投服务”与“智能财富管理平台”。在此过程中,还不断积累互联网客户运营经验。
博时基金也把投顾业务作为未来最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为此,博时基金成立了“知识管理中心”,专门负责“顾”的内容生产。“投资顾问和客户之间利益一致,知识管理中心的成立便于投资顾问引导投资者更加理性地进行投资决策。”博时互联网金融部总经理吴伟杰表示。
广发基金投顾业务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从2013年开始推动多资产、多区域、多策略的投资能力培育。此后,率先在业内建立起资产配置部。
易方达基金的投顾业务开展迅速。目前投顾板块已有员工50余人,其中投研人员十余人。投研团队实现了从宏观研究、定性和定量基金产品研究、备选库维护,到策略研究和生成,再到策略运作管理等的全面覆盖。“刚刚拿到基金投顾业务试点资格的时候,我们对这个业务的发展进程预期是十分保守的,但目前看来该业务发展的速度远远快于我们的想象。”易方达基金副总裁陈彤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截至6月中旬,易方达基金投顾的客户总数已超过5万户。
基金投顾业务的重点不仅在“投”,更在于“顾”。美国先锋集团对投顾服务的研究统计表明,投资者认为接受“行为指导”(Behavior Conduct)一项带来了最大的价值增量。从这个意义上讲,基金投顾业务具有持续性投教工作的特点。
经过一年多的试点,基金投顾在发展中前进、在摸索中成长,取得了较好的示范效应。图/IC
“如何深刻理解投资者的需求,打造从客户需求出发的贯穿投资者全生命周期的服务闭环,是开展投顾业务的重要抓手。”兴证全球基金投顾业务运营负责人黄鼎钧表示。
他认为,与投资者的深度沟通与持续陪伴,有助于引导客户进行长期、理性投资,避免盲目选择、频繁申赎、短期持有等行为。
27家证券公司加入阵营
基金公司积极踊跃,证券公司亦不甘落后。截至发稿,已经有27家证券公司获得了基金投顾业务的试点资格。
3月8日,基金公司和证券公司向证监会上报了《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试点方案核心内容表》(100道问题)。三个月后的6月25日,证监会便下发了新的基金投顾业务备案函,历时仅三个多月。
近期获得基金投顾业务试点资格的兴业证券告诉《财经》记者,“在证监会公布相关通知后,公司第一时间成立了跨部门专项工作小组,多部门协作,精心准备,先后历时18个月。”
为顺利申请并开展公募投顾业务试点资格,国金证券在公司层面对业务方案也做了全局部署,从组织架构、业务制度、部门设置、人员配置、系统搭建、合规风控管理等方面都提前做了充分安排。
光大证券亦组建了多部门协作的资格申报小组。“目前我们的系统建设已经入了仿真环境测试,拟定了20项与基金投顾业务相关的制度,储备了十几个组合策略,有部分策略在测试环境运营了近九个月。”光大证券有关负责人告诉《财经》记者,此外,公司也在积极探索与银行和互联网渠道合作,培育和发展基金投顾业务。
此前已获得该项业务资格的券商机构均已上线了不同的服务,并取得了一定效果。在一众券商中,国联证券表现出色。
根据国联证券4月发布的最新数据,该公司基金投顾业务已签约近9万名客户,总保有规模近90亿元,居全市场第一。2020年11月,杭州银行与国联证券合作推出“神机营”基金投顾业务,首次落地券商基金投顾服务的“输出”。根据《财经》记者了解,国联证券正集公司之全力打造基金投顾业务。作为中小券商的国联证券正试图通过基金投顾业务实现弯道超车。
华泰证券推出了基于“人+平台”的基金投顾服务体系“涨乐星投”。“涨乐星投”设置了不同的场景,匹配相应的资产配置组合。为了扩大涨乐星投的资管规模,华泰证券构建了组合策略输出的一体化流程。
中国银河证券透露,6月初,公司基金投顾业务试点范围覆盖全国近500家营业部,委托客户接近6万人,保有资产超20亿元。参与基金投顾的客户中,盈利客户占比近70%,复投率远超独立购买单只公募基金的客户。
国泰君安证券表示,截至5月底,该公司基金投顾签约客户数超8万人。自业务上线以来,国泰君安在基金投顾业务制度、流程、策略、系统平台、交易营运等模块不断升级优化。另外,针对基金投顾业务的发展,公司也在探索与外部机构合作的空间。
机构之间的竞争
事实上,除了券商、基金等传统金融机构外,第三方基金销售机构也是动作频频。
首批获得基金投顾资格的第三方销售机构先锋领航推出了“帮你投”。公司CEO张宇告诉《财经》记者,“帮你投”上线一周年后,累计服务用户数达100万人次。开通“帮你投”定投的人数较2020年底增加了将近三倍。近期“帮你投”下调了投顾服务费率,各策略中最高降幅達50%,未来将采取阶梯式费率结构。
盈米基金副总裁、且慢负责人林杰才表示,且慢一直在研发最新的投顾解决方案,这些方案都是针对投资者在购买基金过程当中的痛点和需求展开的。截至2021年7月1日,且慢基金投顾签约客户已经超过15万,投顾签约资产超过100亿元,成为业内首家基金投顾签约规模突破100亿元的试点机构。
基金投顾行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林杰才介绍,据美国投资公司协会ICI(Investment Company Institute)的研究数据,美国家庭除了养老金计划之外的其他基金投资,有77%是通过基金投顾及其他渠道进行配置的,其中仅通过基金投顾配置的占比达到40%,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国内基金投顾的未来发展空间。
随着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的纷纷入局,基金投顾业务竞争肯定会愈发激烈。不过,各类机构也在利用自身特有的资源禀赋实行差异化发展。
林杰才表示,基金公司的基金投顾形态和运营思路会有更多产品化的思维,可以更好更快地将投顾策略产品化和标准化,并且迅速地输出到已经高度成熟的合作渠道。
林杰才认为,券商的基金投顾会更多地继承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的思路和优势,以投顾团队作为主要的销售与服务主体;银行和互联网流量平台会最大程度地利用好自己发达的销售和服务网络。银行会侧重于借助网点和客户经理的力量做更加个性化的服务、而互联网平台会侧重于提供标准化服务和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服务。
“基金公司在客户资源上并不占优,直接服务零售客户的经验也不如第三方销售机构等丰富,我们的投顾目前也主要采取对外合作的形式以触达更多的客户。”陈彤认为,基金公司的优势在于,通过多年严格、规范的运作积累了专业和口碑优势。
“不同的基因、禀赋和经验层面的优势,或多或少都会决定不同机构发展基金投顾业务的形态和侧重点。”林杰才向《财经》记者表示,“没有好坏之分,各类机构会在自己的资源和理解框架下去找出这项业务的最佳实践,然后大家相互学习、融会贯通,最终让客户成为最终的受益者。”
困难与挑战
经过一年多的试点,基金投顾业务出现了很多积极的变化。但必须承认的是,国内的投顾业务还处于起步阶段,仍面临着许多困难与考验。
在林杰才看来,基金投顾业务是一项需要长期实践积累的业务。目前的不足之处还有很多,比如在整个市场上,客户对基金投顾的认知度还不够,这需要行业的共同努力去树立基金投顾的品牌和形象。此外,如何更加精准地识别客户的投资水平,并提供对应的产品、内容和陪伴服务,也是这个行业需要持续改进的地方。
投资者教育是摆在各类金融机构面前需要共同面对的挑战。
“长久以来,国内普通投资者还没有形成通过专业机构开展投资和资产配置的理念,投资者在参与投资时仍存在短线投机的行为,因此基金投顾业务做大规模的同时需要我们持续做好投顾服务和投资者教育工作。”中欧财富相关负责人告诉《财经》记者。
尽管基金投顾业务面临的是百万亿元级别的市场,但是,目前国内的市场培育和投资者习惯养成,还需要一段时间。投资者长期投资的理念尚未成熟,投顾收费的概念也未在投资者心中形成。
陈彤指出:“目前卖方市场经过20多年发展,其上下游力量和利益体系已非常牢固和成熟,一朝改变并非易事;同时买方代理新生态的构建本身也需要时间。这其中需要各类机构共同不断地努力,从多个方面进行推动,加快这个进程。”
基金投顾业务的发展依赖于丰富的基金产品。不过,虽然现在全市场基金的绝对数量已经很多,但是在某些细分领域,基金投顾机构的可投资标的还比较少。
陈彤举例说:“比如目前基金投顾机构尚不能为客户配置场内ETF产品,而很多ETF产品没有场外联接基金、现存的部分联接基金规模过小,不符合策略配置规模要求。未来希望可投资的底层资产能够更加拓展和完善,从而更好地发挥基金投顾机构的配置能力。”
此外,作为一个创新业务,在跨行业合作中遇到合作双方对业务认识不一致的情况是很正常的。从长远来看,市场各类参与方需要自上而下地统一业务认识,系统地推动跨监管部门的沟通和协调。“目前无论是系统还是其他相关服务,目前市场上可选择的成熟供应商都很少,基金投顾机构团队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也要受到考验。”陈彤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