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模式下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21-07-26梁悦秋高阳
梁悦秋 高阳
摘要:目前,校企合作已经成为职业学校学生实现顺利就业与自身发展的重要推力,这种模式虽然发展多年,但其师资队伍建设仍然任重道远。沈阳市旅游学校在校企合作模式下探索学校教师队伍的培养途径及有效机制,找准问题,深度思考,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校企合作模式;教师队伍建设;以赛促教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良好势态。发展职业教育,人才是核心要素,校企合作是根本方向。因此,建设一支依托校企合作模式,适应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迫在眉睫。
一、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必须加强教师培养,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也要求:“大力振兴教师教育,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全面提高职业学校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教师队伍建设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新时期的职业教育发展要以新理念、新战略和新思维为指导,要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强基固本的系统性工程,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职业教育以培养技能型应用人才为主要目标和特色,职业学校的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更要有扎实的职业认知和相应的实践教学能力。职业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必须结合职业教育发展特点,依托校企合作大平台,以校企合作为重要途径。
二、校企合作模式下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探索
多年来,我校坚持以校企合作为基石,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人才引进和项目培训为主要途径,全力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推进“四大”工程,打造素质精良的教师团队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发展战略,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推动学校快速发展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程,制定了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建立了《教师梯队培养方案》《教师“双进工程”管理办法》等系列管理制度,形成了较为有效的激励管理机制。
学校积极推进以“领军工程”和“名师工程”为引领,以“双师工程”为主体,以着力培养年轻教师的“青蓝工程”为支撑的四大工程。全国名师、全国旅游英才、沈阳市优秀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等作为第一梯队,充分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双师型”专业教师作为中间力量,为专业建设与校企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撑;青年教师作为学校发展的新生力量,在“结对子”“传、幫、带”等活动的促进下得到了快速成长。“四大工程”的有效实施,使学校逐步形成了多层次的教师梯队,建立了能上能下、动态开放的教师结构体系,全面提升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全力打造职业素养高、工作作风好、岗位技能强、德行合一的教师队伍。
(二)深化校企合作,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充分发挥职教集团、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大师工作室的作用,紧密依托“一个中心、两个基地、三大途经、四大平台”,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1.校企共建兰亭综合实训中心
学校经过多年的努力,完成了现代化的兰亭综合实训中心的整体改造工程。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学校与企业共同探究建设方案。专业教师根据教学标准,从教学内容、工位容量、设备使用、实训效果等方面进行规划,以满足教学基本需求;企业专家将企业文化、岗位需求、行业标准及行业发展流行元素融合到建设方案中,更加彰显企业特点。目前,综合实训中心共建有涵盖教学、培训、鉴定及举办大赛四大功能的各类仿真实训教室102间,实训开出率达100 %,教师在教学中得到了充分的实践体验和锻炼。
2.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
学校建有两个辽宁省五星级幼儿园,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实施“走园式”教学提供了保障。依据“园校结合,交互成长”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师与学生同步入园实践,采用“陪伴式”实践教学模式,收获了很好的实践成果。同时,学校与50余家企业共建校外实习基地,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带队,其中在广州东方宾馆和深圳麒麟山庄等实习单位派驻指导教师项目已持续了20余年。在挂职带队的实践中教师的“双师”素质得到了大幅提升。
3.三大途径拓展“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通过实施企业专家进校园和专业教师进企业的“双进”工程,加强教师的专业能力培训;二是从行业企业引进行业专家、技能大师、企业精英等充实“双师型”教师队伍;三是从职教集团等企业聘用一定数量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近三年,学校引进专职教师9人,兼职教师25人。“三管”齐下,不仅增加了“双师型”教师数量,同时也优化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
4.四大平台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开发成长空间
一是共建沈阳市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学校作为沈阳市旅发委(现沈阳市文化旅游广播电视局)批准挂牌的沈阳市旅游人才培训基地,承担为企业、社会培训旅游人才的职能和业务,年均培训2100人次。学校专业教师作为培训的主要力量,在积极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同时,也有效提升了实践教学能力。
二是共建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学校作为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成立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承担职业技能鉴定考核业务,有30余名教师被聘为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为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提供了专业教学和培训业务。
三是共建华南师范大学旅游发展研究中心院校研合基地。学校与华南师范大学及相关企业共建“华南师范大学旅游发展研究中心院校研合基地”,并将校企合作作为重点研究方向,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的研究与实践。目前完成及正在研究中的国家、省市课题61项,其中“校企联动,能力导向的中职导游服务专业教学国家标准研制与实践”等课题荣获国家级奖项,各项科研课题都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有效推广和应用,为教师成长提供了更广阔平台。
四是共建信息化教学平台。学校作为三星级数字化校园,建有60余个多媒体教室、5个大型计算机网络教室、虚拟教学实训中心、导游3D情景实训室、智慧旅游概念店、模拟导游微格实训室等,为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提供了有力保障。
學校借助辽宁省职业学校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试点平台,与企业共同开发了四大重点专业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库和数字仿真模拟教学资源库,被教育部评为优秀课程组。学校教师在国家、省、市信息化教学大赛中屡获佳绩,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
(三)实施“以赛促教”,助推教师专业水平迅速成长
我校积极贯彻“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理念,全面开展师生技能大比武活动,实现了技能大赛的全员参与及各专业的全覆盖。各级各类大赛不仅有效推进了技能型人才培养工作,还造就了一支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技术精湛的教学队伍,他们迅速成长为专业骨干和学科带头人。我校酒店服务专业学生夏禹在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酒店服务赛项中勇夺金奖,实现了东北地区本赛项金奖零的突破,秦玉蓓荣获全国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成长为金牌教练。多名青年教师在国家、省市教学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四)借助项目建设,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近年来,我校在国家万名旅游英才,省示范校、示范专业,创新型实训基地,市标准化学校等项目建设过程中,对教师培养共投入了60余万元的建设资金。教师在项目建设中得到成长,精良的教师团队也保证了项目建设得以高质量完成。
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学校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我校现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专业带头人1人;市级劳模2人,市级教育专家1人,市级首席教师2人,市级名师10人,市级骨干教师32人;有“双师型”教师87人,双师型比例达85%以上。
学校品牌专业建设助推了教师人才成长,学校龙头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师建设成果最为突出,团队18人中有“双师型”教师16人,“双师型”比例达89%,全国导游员资格考试评委12人,5名师连续多年承担中职升学考试专业综合课命题任务,另外有9人入选文化和旅游部“万名旅游英才暨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马萍主任被评为2018年“兴辽英才计划”教学名师。该团队承担并出色完成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导游服务专业教学标准开发》和《职业教育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等委托研究项目;2017年学校成功举办全国导游服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班;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被教育部遴选为“全国职业院校旅游类示范专业点”。
三、校企合作模式下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在推进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我校做了许多尝试,取得了一些可喜成果,但也遇到很多问题,面临许多困难。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校企合作中企业参与热情不高,缺乏深度推进和更实质内涵。校企合作主要以学生顶岗实习为主,而企业更以效益为主,难以提供更多岗位给教师挂职锻炼。
二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多浮于表面,学校多看重教师是否获得双证,对教师是否具有企业实践能力重视不够,导致“双师型”教师名不符实。
(二)思考与对策
一是积极探索绩效管理机制,实行有效的内部激励手段,为教师成长提供新动力。
二是争取政策支持,逐年扩大专业教师社会招聘人数,加大企业人才引进力度。
三是为企业提供更多技术服务等实惠,真正实现共赢。同时学校要发挥积极作用,加大与企业合作力度。
四是加强教师进入企业等项目管理,要有更严谨计划、更实质內容和更加科学的考核制度。
(责任编辑:赵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