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后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康复效果的系统评价

2021-07-26李晓潼沈阳体育学院

体育风尚 2021年8期
关键词:偏瘫上肢疗法

李晓潼 沈阳体育学院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选取我院在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4 例作为研究目标,之后根据适宜的方式分成各32 例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脑卒中后患者选用常规性康复干预治疗,观察组的脑卒中后患者在对照组的条件下在融入运动想象疗法进行治疗。采用运动想象疗法的观察组脑卒中后患者中,在此过程中,男性病人总计有26 例,女性病人总计有6例,>36 岁且<75 岁是病人的年龄段。病程是18~26 天。对于卒中类型而言,脑出血患者19 例,脑梗死患者13 例。对于偏瘫位置而言,右侧偏瘫病人总计有17 例,左侧偏瘫病人总计15 例。应用常规康复干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中,其中包含23 例男患者,10 例女患者,患者的年龄为33~76 岁,病程是20~26 天。对于卒中类型而言,脑出血患者为18 例,脑梗死患者为14 例。对于偏瘫位置而言,左侧偏瘫患者16 例、右侧偏瘫患者16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性,并不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二)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其一,所有采集的患者都是通过头颅CP 或是MRI 确诊为脑卒中疾病;其二,本次采集的每一位患者均满足国际对于脑卒中患者的诊断标准;其三,每一位脑卒中患者都存有偏侧上肢瘫痪(首次发病)。

排除标准:其一,感觉性失语的患者;其二,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其三,伴有骨关节或是肌肉疾患的患者。

(三)方法

1.采用常规康复干预治疗的对照组

对照组脑卒中后患者利用常规性康复干预治疗,为患者在床上摆放良好的姿位提供帮助,针对患者的关节实施被动活动训练,并教会患者应用Bobath 训练模式,还要协助患者成功翻身,并敦促患者在病床边进行坐位平衡的练习和站立平衡的练习等,并给予患者物理因子的治疗,每天一个小时,每周需要治疗六天,一个月作为一个治疗疗程,治疗两个疗程以后即可获得显著效果。

2.观察组患者运用运动想象疗法进行干预

对观察组病人进行常规康复治疗的条件下,对运动想象疗法进行使用,辅助病人取仰卧位,同时引导病人放轻松,时间控制在2~3min,之后推动患者实施间断运动想象,在安静环境中,且肢体不运动的条件下持续5~7 分钟,想象自身在进行捏铁钉以及抓木钉等动作的训练。在具体的现象任务之中,督促患者将所有的感觉得以充分运用。最终两分钟将注意力集中在患者自身与周边环境中,并告诉患者向着房间返回,让患者体会想象的动作为身体带来的变化,然后患者就会仔细倾听周边的声音,然后引导患者从10 数到1 再数到10 的顺利数完之后就慢慢的睁开双眼,每两周进行一次,一个月为一个疗程,一共需要治疗两个月,即两个治疗疗程。

(四)观察指标

在干预之前以及之后对FMA 运行功能评分进行分别使用,严格评估观察组病人之间的上肢运行功能。(本次的评估属于统一的治疗师,并针对治疗师采用单盲),总共包含33 项,每项有 0-2 分(0-完全不能完成;1-部分完成;2-充分完成),总分0~66 分,分别代表差、好。利用MAS(运动功能评分评估量表)上肢部分对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上肢运动功能进行评估,总分0~18 分,代表着差、好。除此之外,利用改善Barthel 指数(MBI)进行观察组与对照组脑卒中患者具体的活动能力评价,总分为0~100 分,代表着差、好。不仅如此,利用上肢ARAT 对观察组与对照组脑卒中患者上肢的活动动作展开评估,而其中抓、握、捏、粗等几种动作作为其中至关重要的内容,总计的项目有19 项,总分在0 分和57 分之间,每项分数在0分和3 分之间,分别表示好、差。利用WHOQOL-BREF,有目的性评价照组病人和观察组病人的日常生存质量,总共包含四个维度,即社会之间关系的领域、环境条件领域、生理条件领域、心理条件领域,总分为0-100 分,分别代表差、好。

(五)统计学分析

二、结果

(一)对照组和观察组病人普通资料分析比较

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普通资料对比并没有明显的差异性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所示。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普通资料比照

(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上肢FMA、MAS、MBI 评分变化情况的比照

对比干预之前,针对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干预以后的上肢FMA、MAS、MBI 评分明显升高;而采用运动想象疗法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上肢FMA、MAS、MBI 评分明显提升,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干预之前两组患者的上肢FMA、MAS、MBI 评分之间的差异性并不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所示。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脑卒中患者治疗前后的各种评分变化对比(分,±s)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脑卒中患者治疗前后的各种评分变化对比(分,±s)

组别 观察组 对照组时间 干预之前 干预之后 干预之前 干预之后上肢FMA 评分 13.1±2.6 35.1±4.6 11.4±1.1 17.1±3.7上肢MAS 评分 1.1±.4 6.5±1.1 0.8±0.5 2.8±1.1 MBI 评分 41.4±4.4 75.5±7.6 40.6±3.9 69.7±5.1

(三)对照组和观察组病人ARAT 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运用运动想象疗法进行患者ARAT 抓、握、捏、粗大动作的治疗中评分都要比对照组患者高,见表3所示。

表3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ARAT(上肢动作研究量表)评分对比(分,±s)

组别 观察组 对照组 t P抓14.4±2.1 12.2±1.2 4.192 <0.05握11.3±1.5 8.2±1.4 3.071 <0.05捏15.6±2.5 12.3±2.3 2.665 <0.05粗大动作 8.3±1.5 6.2±1.4 2.460 <0.05

(四)两组患者的WHOQOL-BREF 评分比较

采用运动想象疗法的观察组病人,下述方面均比运用常规康复干预治疗的对照组要高,详情见表4所示。

表4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WHOQOL-BREF评分对比(分,±s)

表4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WHOQOL-BREF评分对比(分,±s)

组别 观察组 对照组 t P生理领域 67.6±11.6 61.2±11.8 6.854 <0.05心理领域 67.9±11.5 62.9±11.5 4.429 <0.05环境领域 71.8±11.8 64.9±11.5 3.254 <0.05社会关系 62.2±11.7 62.2±11.5 3.295 <0.05

三、讨论

通常病人的大脑有意识的进行模拟、想象以及训练部分肢体动作,即运动想象疗法。与此同时,随着身体或者肢体的不明显活动,很多医疗学者通过常规治疗模式和运动想象疗法的对比分析,充分应用运动想象疗法,有助于更好的改善患者肢体运动障碍患者的肢体协调能力,不仅如此,对患者身体各机能的改善拥有显著作用。

四、结语

脑卒中这项疾病的特征包含发病急骤、病情发展很快,大脑就会在数分钟内发生严重损坏的状况,而患有脑卒中的患者通常会出现昏迷、木僵等状况,但是对病人而言,神经功能疾病会使其受到损害,且损害时间也较长,还会使其生命健康受到巨大威胁,因此,重视患者的高效治疗意义深远,应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为患者带来福音。

猜你喜欢

偏瘫上肢疗法
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持续康复护理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双上肢训练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两臂血压为何会不同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漫画
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32例——附单纯功能锻炼22例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