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地区糖尿病患者浅部真菌发病情况的临床分析
2021-07-26张凌丽刘付华
张凌丽,刘付华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清远市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广东 清远 511518)
0 引言
浅部真菌主要是指皮肤丝状菌,此病菌会通过侵犯人体皮肤、毛发、指甲等角化组织,致患者出现皮肤表面溃烂、瘙痒等临床症状,会对患者的皮肤外观造成一定损伤,且浅部真菌可通过孢子散播传染,即若患者未及时入院接受有效救治,其浅部真菌感染部位会逐渐扩大,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影响[1-2]。而糖尿病患者由于其机体代谢已受到损伤,且部分糖尿病患者易出现糖尿病足等并发症,其脚部皮肤已受到破坏,浅部真菌感染几率普遍更高,因而若糖尿病患者同时合并有浅部真菌病,其临床诊疗难度相对更高。为降低糖尿病患者的浅部真菌发病几率,本研究拟针对清远地区糖尿病患者的浅部真菌发病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致糖尿病患者出现浅部真菌感染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诊疗方式及预防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104例糖尿病合并浅部真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调查统计造成糖尿病患者感染浅部真菌的主要因素,分析相关临床诊疗方式的应用效果,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此104例患者中,女55例,男49例,年龄18~70岁,平均(44.04±3.21)岁,病程1~17年,平均(9.03±1.21)年。研究选择的所有患者及家属均自愿签字同意,并经由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纳入标准:参考《美国糖尿病协会2008糖尿病诊疗指南》、《浅部真菌病中西医结合诊治》,本研究中所有糖尿病合并浅部真菌患者均符合相关诊疗标准[3-4]。排除标准:①妊娠糖尿病者;②患者合并有其他严重感染性、传染性疾病;③非清远地区者;④患者有严重智力障碍、认知障碍,配合度过低;⑤患者在本研究前,接受过同浅部真菌相关的诊疗。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浅部真菌发病情况的研究调查:采用回顾式调查方式,调查统计本研究中所有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吸烟史、饮酒史、饮食习惯、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等,分析探究此类因素对糖尿病患者浅部真菌发病情况的影响。浅部真菌检测:对患者病变处皮肤表面进行清洁消毒后,用手术刀刮取病变处皮屑,并将其置于载玻片上,加1滴氢氧化钾溶液后,盖上盖玻片,用酒精灯轻微加热后,于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真菌辨别:①毛藓菌,绒絮状、粉粒状、蜡样,颜色多为灰白、淡红。紫、黄等,形态多呈细长棒状、壁薄;②表皮藓菌,绒絮状、粉粒状,颜色多为黄绿色,形态多呈卵形或粗棒状、壁薄;③小孢子藓菌,绒絮状、粉粒状、石膏样,颜色多为灰白、橘红、棕黄,形态多呈纺锤状、壁厚。浅部真菌诊疗:浅部真菌病以药物治疗为主,医师可根据患者病史、身体素质、过敏史等适当选取下述药物进行药物治疗。联苯苄唑(上海延安药业(湖北)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4430),规格10 g/盒,外敷,每天1次,清洁并擦干病变处皮肤表面,即可取适当药物涂抹在病变处皮肤表面,确保药物均匀涂抹在病变处后,再进行轻微揉搓。咪康唑(上海三维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054),规格原料药,局部给药,每天2次,同上述药物用法一致,清洁擦干病变处皮肤后,将药物进行均匀涂抹并揉搓。灰黄霉素(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775),规格0.125 g×30 s,口服,每天2次,每次0.125 g。酮康唑(永信药品工业(昆山)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8170),规格0.2 g×10 s,口服,每天1次,每次0.4 g。上述药物均1周/疗程,治疗两个疗程。
1.2.2 观察指标:统计对比104例糖尿病合并浅部真菌患者的浅部真菌发病情况,包括统计此104例患者的性别组成、年龄、文化程度、吸烟史、饮酒史、是否经常吃新鲜蔬果、是否经常吃白肉、糖尿病病程等基本资料,以分析此类因素对浅部真菌发病情况的影响,探究致糖尿病患者出现浅部真菌的高风险因素。
1.2.3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t和“±s”表示计量资料,使用χ2和%表示计数资料,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统计对比104例糖尿病合并浅部真菌患者的浅部真菌发病情况,性别组成、年龄、文化程度、饮酒史、经常吃新鲜蔬果等方面的差异细微,数据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吸烟史、不经常吃白肉、糖尿病病程在11-17年的浅部真菌发病人数更多,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情如表1所示。
表1 104例糖尿病合并浅比部[n真(菌%患)者]浅部真菌发病情况的对
3 讨论
真菌感染一般可分为浅部真菌感染和深部真菌感染,其中浅部真菌感染主要是病菌对患者皮肤、毛发、指甲等体表部位造成侵犯,致患者出现瘙痒、溃烂等症状,发病率、感染率较高,但危害性普遍较小[5-7]。由于浅部真菌以药物治疗为主,而糖尿病患者有代谢基础疾病,其整体的诊疗难度相对较大,临床疗效相对较差。
因此为降低糖尿病患者的浅部真菌发病几率,本研究拟针对清远地区的糖尿病患者进行浅部真菌发病情况的调查研究。在本研究调查中,经糖尿病合并浅部真菌患者基本资料的对比可知,性别、年龄、文化程度、饮酒史、是否经常吃新鲜蔬果等因素不会对患者的浅部真菌发病情况造成过多影响,而有吸烟史、不经常吃白肉、糖尿病病程在11~17年的浅部真菌发病人数更多,说明这三种因素会增加糖尿病患者的浅部真菌发病几率。这主要是由于吸烟对人体危害巨大,烟中有毒物质进入人体后,会对人体肺部、脑部神经等造成严重损伤,且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几率,会对吸烟者的机体造成严重损伤,因此吸烟者机体免疫与不吸烟者相比普遍更差,所以有吸烟史的糖尿病患者其浅部真菌感染几率更大。白肉食品如鸡肉、鱼肉等摄入量过少,也会影响人体各营养物质的吸收,同样会增加浅部真菌感染率。同时随糖尿病患病年限的增加,患者机体的代谢功能更差,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发生几率更大,更易增加浅部真菌感染几率。
本研究针对上述因素,提出了下述预防措施:①戒烟,改善生活习惯。患者需及时戒烟戒酒,并保持早睡早起等良好生活习惯,加强运动锻炼,保持每周3次,至少30 min的有氧运动,以提升自身抵抗力、免疫力,降低浅部真菌感染率;②加强血糖控制,改善饮食习惯。加强白肉食品摄入量,适当调整日常饮食结构,保障各营养物质的有效摄入,定期入院检查自身血糖控制情况,若控制不佳,医师需及时调整药物治疗方式,以帮助患者将血糖降低并稳定在较正常范围值内,避免因机体代谢问题,而增加浅部真菌等病症的发病几率。
综上所述,吸烟、白肉摄入量、糖尿病病程等因素,均会增加糖尿病患者的浅部真菌发病几率,因此有此类高危因素的糖尿病患者需做好相关预防措施,以降低浅部真菌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