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工业区VOCs典型末端治理方法应用状况分析

2021-07-26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费波杨超

区域治理 2021年8期
关键词:沸石转轮冷凝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费波,杨超

当前,我国以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为特征污染物的大气复合污染形势依然严峻[1-2]。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作为形成O3和PM2.5的重要前体物,是导致大气复合污染形势日益严峻的主要诱因之一[3-4]。VOCs的来源,主要包括人为源和自然源[5]。其中,工业源是人为源中环境空气VOCs的主要贡献源之一[6]。研究[7]表明,我国工业源VOCs排放对人为源的贡献高达50%以上,工业源VOCs还具有涉及行业多、生产工艺繁、原辅料种类多样、废气排放组分不一、大气光化学反应活性强等特点[8]。工业源VOCs排放贡献较大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等发达地区[9]。《2020年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攻坚方案》等文件中均提出了综合整治重点行业高VOCs排放问题,并要求持续推进工业源VOCs管控与治理工作。

安装VOCs末端治理设施,对各排放环节VOCs进行收集处理、达标排放,是当前管控工业源VOCs排放的主要方法之一。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VOCs治理技术主要包括吸附、吸收、热氧化、燃烧、冷凝及以上技术的优化组合等。近些年,国内较多研究[10]根据VOCs管控技术特点、治理技术应用情况、VOCs排放特征及治理现状等因素。探讨了不同治理技术对VOCs的治理效果。为进一步研究各类VOCs治理技术的实际去除效果及应用现状,综合考虑行业企业生产过程中VOCs排放组分复杂、排放浓度变化剧烈等因素。对企业正常生产情况下开展VOCs治理技术效果实测研究,应掌握当前主流VOCs治理技术应用现状尤为重要。研究聚焦某工业区,基于区内行业VOCs治理技术应用情况调研数据。聚焦区内涂料油墨制造、汽车及零部件制造、机械制造及包装印刷4大行业,选取13家企业6种典型VOCs治理技术处理效果开展现场实测,对比各类技术对VOCs的处理效果,且分析技术适用性,并从经济性、适用性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估,以期为工业源VOCs污染管控技术的选择提供参考借鉴。

一、材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对某工业区进行实地调研发现,区内所有企业VOCs末端治理设施安装率达100%。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包括,活性炭吸附、活性炭吸附+催化氧化(CO)、蓄热式热力氧化技术(RTO)、沸石转轮+RTO及沸石转轮+CO等。为进一步调查研究,区内涂料油墨制造、汽车及零部件制造、机械制造及包装印刷4大行业企业数量合计占比75%、排放贡献率高达80%以上,因此,主要选择区内以上4个行业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安装活性炭吸附、活性炭吸附+CO、RTO、沸石转轮+RTO、沸石转轮+CO及低温冷凝等治理技术的多家企业末端治理装置。在其治理设施前后采样口进行现场测试分析。

(二)检测仪器及方法

VOCs治理装置排口浓度连续检测使用德国JUM3-900 109A非甲烷总烃分析仪,风向风速的测定选用三杯风速仪。现场实测行业企业具体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VOCs治理设施现场检测基础信息

(三)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为确保企业数据的可靠性,检测在企业生产负荷不低于75%的条件下进行。另一方面,为保证德国JUM3-900 109A非甲烷总烃分析仪检测的规范性及数据的有效性,检测工作开始前需对仪器进行校准。并采用99.9%高纯度氮气对仪器进行零点标定,选用100ppm甲烷对仪器进行标气标定。

二、结果与讨论

(一)典型行业VOCs排放特征及治理技术应用现状

涂料油墨制造、机械制造、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及包装印刷4个行业VOCs主要排放特征如下表2所示。除涂料油墨制造行业外,其余3个行业属于典型的溶剂使用行业。由下表可知,不同行业VOCs排放环节、排放特点差异较大。这主要由行业生产工艺过程决定。不同行业排放废气主要组分也有所差异。但主要都包含苯系物、醇类、酮类、醛类、酯类等,这可能与行业原辅材料类别及生产的产品有关。基于调研的4个重点行业,有13家典型企业VOCs治理应用不同治理技术的现状如图1所示。这其中,沸石转轮+RTO治理技术应用最广,占比46%;其次为活性炭吸附+CO技术,应用占比15%;活性炭吸附技术、RTO技术、沸石转轮+CO技术、活性炭吸附+低温冷凝技术应用占比相当,均为8%;旋转式RTO应用占比7%。

图1 VOCs典型治理技术应用现状

表2 典型行业VOCs排放特征及主流治理技术

(二)VOCs治理技术效果实测及分析

研究选取涂料油墨制造、机械制造、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及包装印刷4个行业典型企业。在末端治理装置排放进出口开展VOCs处理效果现场测试,其结果如图2所示。RTO、沸石转轮+RTO、活性炭吸附+氮气脱附+低温冷凝及沸石转轮+CO技术,对VOCs废气治理极为高效且处理效果稳定,处理效率可稳定达90%以上。

图2 不同VOCs治理技术处理效率

6种VOCs治理技术平均处理效率如下图3所示。在现场实测条件下,6种VOCs治理技术的平均处理效率,在42.5%~99.5%之间,热氧化技术处理效率普遍较高,而单一技术处理效率相较于其组合技术处理效率普遍较低。其中,RTO对VOCs的平均处理效率为95.7%,而沸石转轮+RTO组合技术对VOCs的平均处理效率最高达99.5%;沸石转轮+CO的平均处理效率达94.8%;活性炭吸附的平均处理效率为42.5%;活性炭吸附+CO的平均处理效率达89.7%;活性炭吸附+低温冷凝治理技术的平均处理效率可达91.3%。由下图可见,而多种处理技术优化组合对VOCs的去除效果要优于单一处理技术。

(三)VOCs治理技术应用讨论与建议

现场调研及实测情况表明,RTO、沸石转轮+RTO装置对废气具有较好地且稳定的处理效果,并对废气浓度波动有很强的适应性。活性炭吸附+CO装置对废气处理效果受活性炭的影响较大。根据现场调研及实测数据发现颗粒活性炭碘值较高时对VOCs吸附效果较好。活性炭吸附+氮气脱附+冷凝技术对有机废气处理效果极佳,氮气对活性炭脱附具有很好的效果。

使用物理方法,对含VOCs物料进行回收利用是最佳的控制方式。其中,吸附法和吸收法的应用较为广泛。吸附法包括颗粒活性炭吸附、碳纤维吸附、沸石分子筛吸附等;吸收法主要以低温冷凝为主,其也是高浓度、低风量VOCs废气预处理常用的方法之一。但其处理后的废气常常难以达标排放,因此常采用活性炭吸附+低温冷凝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处理。

使用销毁方法将VOCs氧化分解成CO2和H2O是VOCs处理最常用的方法,通常还会将VOCs废气分解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RTO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其对废气的处理效率可高达99%以上。在高效处理废气的同时还能减少能源消耗;采用CO技术通过催化剂的使用可大幅降低废气热氧化温度,显著降低能源消耗。此外,通常利用沸石转轮等浓缩装置,并针对风量大、浓度低的废气,将其浓缩后再采用热氧化方式进行处理。

三、结论

(1)研究选取的4个典型行业中,沸石转轮+RTO技术处理VOCs废气应用最广,其占比为46%;其次为活性炭吸附+CO技术,应用占比为15%;活性炭吸附技术、RTO技术、沸石转轮+CO技术、活性炭吸附+低温冷凝技术应用占比相当,均为8%;旋转式RTO应用占比7%。(2)现场实测的6种VOCs主流治理技术中,沸石转轮+RTO技术处理效率最高,可达99.5%。而活性炭吸附对VOCs的平均处理效率最低,为42.5%。RTO装置对VOCs的平均处理效率为95.7%。活性炭吸附+CO装置对VOCs的平均处理效率达89.7%,活性炭吸附+低温冷凝治理技术的平均处理效率达91.3%,沸石转轮+CO处理装置对VOCs的平均处理效率可达94.8%。多种处理技术的优化组合,对VOCs的去除效果要优于单一处理技术。(3)筛选VOCs可行治理技术时,应充分了解行业企业VOCs排放特征。对治理手段开展技术适用性、运行稳定性、经济效益性等方面综合考量评估。在VOCs高效治理的同时,应考虑到政府监管能力、企业运营成本及区域大气污染物排放政策,从而兼顾社会、环保、经济三重效益。

猜你喜欢

沸石转轮冷凝
蒲石河抽水蓄能电站1号机转轮改造水力稳定性研究与实践
我院2例红细胞冷凝集现象的案例分析
水轮机转轮体活塞孔误差分析及解决办法
原油油气冷凝回收工艺模拟与优化
美国史密斯-韦森M19 Carry Comp转轮手枪
5种沸石分子筛的吸附脱碳对比实验
蒸馏定铵法测定沸石粉吸氨量
词语大转轮
——“AABC”和“无X无X”式词语
上天梯沸石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及其对污染土壤的修复
AX沸石制备及其对衣料的洗涤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