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认同视域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策略
2021-07-25杨蕾朱梦蓝
杨蕾 朱梦蓝
[提 要]在新时代背景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发展要求引导下,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已得到社会各界认可,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探讨也日趋丰富,其中,围绕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开展的策略讨论最为激烈。本研究认为,新时代对爱国主义教育实施提出了新要求,为使之实现,有必要引入认同理论,探讨文化认同与爱国主义教育的联结之处,并结合实际情况,研讨其开展策略,提升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效。
[关键词]文化认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策略
[作者简介]杨 蕾,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文法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国防教育;朱梦蓝,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文法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科学、思想政治教育。(江西南昌 330088)
[基金项目]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红色文化研究中心课题“文化认同视域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2020HSWHSZ002)
愛国主义教育,其实质在于帮助受教育者增强对中国政治、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中国国情、中华民族的认可,并将其转化为爱国之情、报国之志与群体性认可。为使其实现,有必要引入文化认同理论,并在此视域下探讨行之有效的策略。因此,有必要对文化认同理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要求进行深入探讨,同时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策略进行分析,研讨如何增强其实效。
一、认同理论与文化认同
(一)认同理论的内涵与外延
1.认同的内涵
对“认同”概念的解释,诸多学者结合自身研究提出见解。崔新建认为,认同指作为个体的人,对共同的对象进行相互确认。认同的存在形式是一种双向和互动的关系,真正的认同会建立起认同关系。[1]韩震认为,认同具有历史性。在全球化时代,文化不断交融,传统意义上的认同出现动摇,认同真正成为一个问题,甚至上升到政治与文化安全层面。[2]Tajfel在研究人类最简群体范式后指出,社会认同即个体通过社会分类,对自己的群体产生认同,随之会产生群体内偏好与群体外偏见现象。[3]结合相关研究,可将“认同”定义为:不同个体或群体间对共同文化的确认。在真正的认同关系下,个体或群体会使用相同的文化符号、遵循共同的文化理念、行为准则与思维方式。
2.认同理论的外延
在社会意识的不断解构与重构下,“认同”理论分化出多种亚型: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文化认同、社会认同、自我认同、群体认同、种族认同等,但其中最根本的是文化认同。一方面,民族认同、社会认同、国家认同出现的重要基础就是相同的文化,这种文化涵养出了现实意义上的身份、角色与合法性。另一方面,在高度紧密的文化认同下,不同国家、民族或种族间,亦能出现共同的文化理念与行为方式。
当然,上述文化认同并非天然生成,人的文化属性也并非与生俱来。这意味着文化认同具有可塑性。特定的文化认同,体现着特定的文化价值取向与文化价值观。因此,有必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在个体与群体间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认同。其中,尤其需要关注新时代大学生群体,作为未来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若不对其文化身份、文化角色等进行认同培育,则会为不良社会思潮等问题的出现埋下隐患。
(二)文化认同的现实作用
1.文化认同的政治功能
政治是上层建筑领域中各社会主体维护自身利益的特定行为并由此结成的特定关系。[4]在现实中,文化认同总是与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政治认同等联系在一起。开展什么样的文化认同教育,就培育什么样的民族与国家认同感,就产生什么样的政治观念。随着社会转型与全球化进程加快,文化认同对个体政治意识的培育显得尤为重要。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无论是国家、群体、抑或个人,只有明确了文化方向,才能明确政治方向,进而实现长远发展。
2.文化认同的凝聚作用
文化认同能培养个体的认同感与主观认识。文化认同能够很好地引导个体适应并接纳某种文化或某种身份(这种文化或身份常常是单一的,且具有高度稳定性,一般不随地域、时间发生巨大转变),一旦个体接受这种文化设定、身份设定或心理设定,便会不自觉地对设定产生主观认同感,自觉地将设定与个人行为方式进行联结,并在日常行为中表现出来。换言之,文化认同能够涵养个体的思想与精神,成功的涵养能使个体在面对国家、民族与文化问题时表现出高度的爱国情怀。
3.文化认同的边际效益
文化认同能促使群体内部产生交互性行为,促进群体主动地形成自我内驱力。进行群体性文化认同教育,教育对象虽为群体,但实际上仍由个体组成,若能够培育高质量文化认同,那么个体之间便能自觉地相互影响,进而影响到整个群体。这种自我内驱力与英国的“导生制”类似,既能兼顾群体的教育,又能完成人际间的主动交互教育。简言之,文化认同在增强实现政治功能与凝聚功能的同时,还能边际性地在群体内部产生交互教育,这种交互教育常表现为高度自觉的自我教育。
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要求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要求,主要以2019版《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为蓝本。《纲要》开篇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5]《纲要》围绕国家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的总体要求与具体要求,提出了共计六大部分,三十四小条的行动指导。
(一)对教育对象的系统性细化
《纲要》提出,爱国主义教育的覆盖面要“面向全体人民,聚焦青少年”“关注广大知识分子的爱国奋斗精神”“激发社会各界人士的爱国热情”,这是对教育对象的系统性细化。以往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常单纯聚焦青少年,但《纲要》创造性地将广大知识分子与社会各界人士都纳为系统性教育对象,对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的诸多社会力量给予肯定。如此,一来有助于扩大受众数量,倡导全社会都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二来有助于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终身化,使个体在不同年龄或事业阶段,均能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的涵养。
(二)对教育内容的科学性统筹
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历史方位后,如何科学地教育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显得尤为重要。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世界,在政治、文化、思想、经济等方面的交织更为紧密,相互刻画更为深刻。为保证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正确航向,《纲要》对这一背景下的爱国主义内容进行了科学规划,新增了中国梦、中共党史、改革开放史等内容。[6]同时,创造性地提出“涵养积极进取、开放包容、理性平和的国民心态”。
增强中国历史内容的学习,可帮助受教育者更深刻认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两大正确观点,摒弃以往出现的历史虚无主义等问题,让受教育者更科学、更深刻、更鲜活地回顾中国历史,进而对中国人民与中华民族是如何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作出正确判断,同时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重大意义。
国民心态涵养,有助于在复杂世界背景下,培育受教育者积极进取、开放包容、理性和平的心态。帮助受教育者对于中国发展大势与国际整体形势做出科学判断,使受教育者养成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的发展观念,对国内外大局保持关注,养成理性爱国、理性发声的良好习惯。
(三)对教育形式与保障的统一规划
《纲要》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也提出了要求,指出实施高质量爱国主义教育,要注重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好、用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要依托自然人文景观和重大工程开展教育”“要有组织地推出爱国主义精品出版物”。对教育形式的统一规划,有利于从多方面合力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实施,保障教育质量与教育水平始终在线。
同时,《纲要》也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提供了相应保障。例如,要求强化制度与法治保障,发挥其在法治与理性爱国中的指导、约束与教育作用。通过法治教育引导受教育者理性爱国,进而维护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成果。
三、文化认同视野下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开展策略
现实中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开展频率高,开展数量丰富,在普及中国梦、中华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等方面具有一定实效,但仍具有一定完善空间。教育者应对爱国主义教育持有科学认识:简单填鸭或短平快式活动难以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爱国主义教育应是一个完整的、循序渐进的科学过程。当然,现实中开展的各项活动,在事实上为后续爱国主义教育实效增长提供了一定基础。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应更多地聚焦“一主二副”的教育渠道,从文化认同培育出发,在以下三个维度、六个方面开展策略中寻找突破口。
(一)夯实校园教育主渠道的主体功能
1.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交互性
校园是大学生开展学习的主要地点,校园教育为实现全时性爱国主义教育提供可能。当前,校园组织者在各纪念日或节日时,常会组织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但活动实际效果并不一定能达到理想状态,这源自对活动参与者文化认同培养的缺失。一般情况下,活动组织者已具备较高的文化认同水平,但作为参与者的大学生,对文化认同还不够深刻,导致他们常机械地参与活动。为此,活动组织者需在文化认同培育上做功课,增强教育活动的交互性,让大学生从机械地聽、机械地做中解放出来,要提升大学生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的参与感与自觉性。
2.提升爱国主义教育方式的感染力
校园作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需要不断提升教育的感染力与感召力,强化大学生对爱国主义活动的第一印象。当前处于和平年代,大学生对于历史与文化的认知更多地源自课本或网络,部分大学生的历史观、文化观没有与历史现实或时代背景结合起来,这导致他们难以与国家历史、文化产生共情。个别大学生群体中甚至出现了“历史虚无主义”观点,进而发展出“躺平主义”“咸鱼思想”“摸鱼学习”“国外的月亮更圆”等不良思想。事实上,若能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教育中的文化认同培养,并探索如何增强教育活动的感染力,让大学生真正认识到新中国建立过程之不易、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之不易、中国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让大学生更多地从唯物史观了解中国文化史、革命史与发展史,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更多不良思想的出现。
(二)拓宽社会教育副渠道的支撑功能
1.强化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吸引力
社会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面向全体大众,针对的年龄层次多样化。但在实际开展中,因覆盖受众较多,难以兼顾教育需求的多样化。社会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常泛化为简单的朗诵、歌舞等形式,这类形式虽然具一定实效,但更多地只能与中老年群体产生共鸣,对青少年群体的吸引力较弱。事实上,青少年群体更具活力、思维更活跃,更希望参与互动性强且更现代化的活动。因此,在开展社会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时,应更多地考虑对受众的分层,注重对活动实施多元分层,拓宽活动的类型,开发真正面向全年龄段不同层次的社会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2.丰富爱国主义教育实效的影响力
社会爱国主义教育开展常以社区、县、市为单位,并不拘泥于某一特定区域范围。因此,有必要做好社会爱国主义教育的前期宣传和后期反思,做到全方面、全时性跟踪。在前期宣传时,应更注重植入国家认同、民族认同、传统文化地域认同的内容,以给受众全局式的印象。同时,注重提炼特色内容与宣传点,特别是挖掘地域内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和受众产生更多共鸣。在教育活动实施中,要注重做好过程宣传,可将过程记录后制作成短视频等形式,在各信息平台置顶宣传。教育活动完成后,可将活动精彩点汇总形成资料存档,同时做好后期调研工作,汇总本次活动的不足之处,做好工作反思与未来工作规划。
(三)增强自我教育副渠道的补充功能
1.培养爱国主义教育的认知内驱力
内驱力理论将内驱力分为第一内驱力与第二内驱力,这里谈到认同内驱力,主要指的是第二内驱力,即在社会责任感驱使下,大学生将爱国主义教育的需求进一步内化,主动认识到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日常接触各式信息时,能进行辨别分析,在其中寻找符合本民族、本国文化认同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形成常常学习,跟进学习的习惯。同时,将这种学习习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养大学生渴望吸收爱国主义知识,乐于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并能在其中寻找学习乐趣的能力,最终形成主动地自我教育意识,将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转化为本能需求。
当然,除大学生个人努力外,社会教育也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只有在全社会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才能成为现实。
2.培育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观认识力
无论开展何种学习,只要大学生是学习主体,就意味着他们需要对爱国主义具备科学的主观认识。这种主观认识的形成前提,要求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理解并认同文化认同概念。当前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文化、风俗、政治理念与社会思潮类型丰富,其中既有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与人类发展需求的,也有逆发展潮流的诸多亚文化与不良文化,而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为上述文化或思潮提供了传播平台。这一复杂情况对大学生的主观认识力提出了考验与要求:要明辨是非,自觉地在各类信息中,筛选出符合历史实际的、真实的、不歪曲的信息,培养自身对国家、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进而督促自身在接受各类信息时,自觉地选择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自身思想成长,提升自身道德情操,增强对本国、本民族认识的内容进行学习。
四、结语
文化认同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开展的重要前提与基础,对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开展实效具有深刻意义。在文化认同涵养下,大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接受程度、主动参与程度、主动认识能力都发生了飞跃。当然,在新时代背景下,文化日益丰富,因此,也应在文化认同的内涵和外延上下功夫,对爱国主义教育进行延伸拓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大环境。
[参考文献]
[1]崔新建.文化认同及其根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2]韩震.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一种基于历史哲学的分析与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3]Tajfel H, Turner J C. The social identity theory of intergroup behavior[J].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1986,13(3).
[4]詹小美,王仕民.文化认同视域下的政治认同[J].中国社会科学,2013,(9).
[5]中共中央 国务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19-11/1 2/content_5451352.htm.
[6]張立双,王峥.论《新时代爱国主义实施纲要》的新发展[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5).
[责任编辑:马丽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