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梳理结构 理解观点 体会情感

2021-07-25王伟安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1年13期
关键词:理学儒家论点

王伟安

入乎其内

部编版必修下第五单元的四篇课文,或剖析社会矛盾,宣示历史使命;或概括伟人贡献,致以崇敬之情;或是上书言事,谏阻逐客;或为临终绝笔,直抒胸臆。这几篇课文表现出了革命导师、志士仁人顺应历史潮流、勇于担负时代使命的精神。从大的方面来看,这几篇课文属于议论文的范畴。在阅读中,同学们应如何梳理文章结构,理解作者观点,体会文中的情感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从文体形式入手,梳理文章结构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论述结构上说,可分为两大类,其一是纵式,即逐层深入的论述结构;其二是横式,即并列展开的论述结构。我们从议论文的文体形式入手,就能比较顺利地梳理出文章的结构。比如《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中,马克思先列举了大量无可辩驳的事实,论述了现代工业、科学与现代贫困、衰颓之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尖锐对抗,这就属于提出问题;然后再论述这些尖锐对抗构成了爆发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经济基础,并说明这场革命的时机已经成熟,这就属于分析问题;之后,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高度阐述了这场社会革命的阶级力量,指出无产阶级是旧社会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执刑者,这就属于解决问题。由此可见,本文虽是一篇演讲词,但总的来说,还是按照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来阐述观点的。

二、抓住论点、论据的关系,理解作者的观点

论点,就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一篇文章的论点,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如果论点不止一个,那就需要明确中心论点。其他的几个论点(除中心论点外)可以是并列的,也可以是递进的,但它们都应该服从全文的中心论点。文章的论点可以安排在开头,也可以安排在文章的中间或结尾,有时标题就是论点。论据,就是用来证明观点的事例或者道理,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在阅读议论文时,应分清哪部分是观点,哪部分是证明观点的材料,这样就能较快地理解作者的观点。

比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3至8段,论述马克思一生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伟大贡献,赞扬马克思的战斗精神,这是观点;而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和“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这是论据,从两方面论述了马克思在理论方面的贡献。之后,再说“革命实践方面”,首先概括说明马克思参加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是他“毕生的使命”,即“马克思首先是个革命者”,这是观点;而后面列举的马克思从事革命活动的主要事迹,这是论据。

三、联系背景,知人论世,体会文中的情感

为了能准确地体会文中的情感,在阅读时还要注意联系写作背景,要知人论世,这样就更能明确体会文中的情感。比如林觉民的《与妻书》,又名《寄妻绝笔书》。这是一篇从妻子的思想实际出发,反复阐明为争取民族、国家的自由独立而勇蹈死地、义无反顾的革命道理的书信,反映了林觉民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思想。他在写《与妻书》的同时,还给他的父亲林孝颖先生写了一封不到40字的信。这封信言简意明,充满了热爱祖国、为争取自由独立而勇蹈死地的崇高精神。

林觉民在牺牲前给妻子的绝笔书中表现出儿女之情的缠绵细腻,也表现了革命豪情的激昂慷慨。这封信所表现的对妻子的爱情,正是作为献身革命和人民的一种基础和衬托。没有对亲人的爱,也就无法将这种爱扩充成为对天下人的爱;没有对妻子笃深的感情,也就无以衬托他为国捐躯之高尚情操。《与妻书》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之所以能与广大读者产生共鸣,就在于作者把人世间经常发生的生离死别赋予了悲壮的爱国主义色彩,在于他把热爱亲人和热爱人民的情感水乳交融地结合了起来。

出乎其外

何謂“担当”?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接受并负起责任”,《辞海》的解释是“担负;承当”。其基本意思都是勇于接受,并承担起责任。它具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意识,以及由此而来的忧患意识。检索《四库全书》,“担当”这个词直到宋代才出现,但有关“担当”意识在先秦时期就有较为充分的表达。

先秦时期儒家担当观开始形成,这一时期敬重君子人格,儒家典籍中有关君子的记载非常多,而君子必须具有担当意识。《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认为君子处世,就应该像天那样保持生生不息的强健气势,顽强奋斗,永不停止。在《论语》中也有关于担当的思想,如曾参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孟子》则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思想。屈原《离骚》中有“哀民生之多艰”“吾将上下而求索”等。这些都表现了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怀,对百姓生活的关心,以及对自己肩负责任的清醒认识。也正是在这种担当观的影响下,《吕氏春秋》所描写的“士之为人,当理不避其难,临患忘利,遗生行义,视死如归”的现象出现了。典型的例子,如东汉末年党锢之祸时,李膺“欲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世说新语》),陈蕃、范滂也“有澄清天下之志”,后都慷慨赴难。

五代十国时期,朝代更迭频繁,社会动荡不安,风气败坏,士大夫的担当意识有所弱化。宋代建立后,为了改变这种社会和政治上之颓风,倡导、重视气节,理学兴起,儒家担当观也进一步充实、完善。理学大师们都有很强烈的担当意识。如北宋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程颢、程颐重视忠孝节义的气节观。文献中较早使用“担当”这个词的,是程颢、程颐弟子整理的《二程遗书》。其中“担当”的意思就是“承担,并负责任”。朱熹使用“担当”最为频繁,《朱子语类》《晦庵集》中多次出现“担当”一词。从文献看,南宋时期“担当”一词不仅理学大师们接受、使用,一般士人、大臣也广泛使用。如名臣李纲在信中就提到:“万一急缺,虽无指挥,亦须担当。”文天祥在给皇帝的奏折中写道:“天下有事,凡能担当开拓排难解纷,惟其才耳。”元明时期“担当”的使用更为普遍。明末东林党人顾宪成、高攀龙等人勇于担当,不畏强权,为民请命,大胆弹劾朝中权贵。陈继儒更以“担当”为视角对人进行观察、评判,说“大事难事看担当”。明末清初,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王船山也呼吁“匡维世教以救君之失,存人理于天下者,非士大夫之责乎?”总体来说,宋代以来,尤其是理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以来,担当精神不仅为君子、士人所接受,也渗透社会各个层面,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儒家担当观因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深沉的忧患意识,倡行君子人格,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对促进国家统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等发挥过积极的作用。时至今日,担当观仍然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值得传承与借鉴。

(选自《谈儒家担当观》,有删改)

训练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儒家担当观形成于先秦时期,因此这一时期敬重君子人格。这一点,从儒家典籍中有关君子的记载中可以看出。

B.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怀,对百姓生活的关心,以及对自己肩负责任的清醒认识,这些都属于儒家担当观的内涵。

C.宋代建立后,随着理学的兴起,儒家担当观进一步得到充实和完善,涌现出一批具有强烈担当意识的理学大师。

D.儒家担当观是在封建社会发展丰富的思想意识,在历史上曾发挥过积极作用,在今天仍有一定的价值,因而值得我们传承与借鉴。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正是在儒家担当观的影响下,历史上多次出现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现象,东汉末年的李膺、陈蕃、范滂等都是典型的例子。

B.在朝代更迭、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士大夫的担当意识肯定会有所弱化。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便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C.到了南宋,“担当”一词已为一般士人和大臣广泛使用,如李纲在信中、文天祥在奏折中都曾提及;元明时使用则更为普遍。

D.明朝末年,不少士大夫具有担当意识,如不畏强权、为民请命的顾宪成、高攀龙,以“担当”为观察、评判人视角的陈继儒。

猜你喜欢

理学儒家论点
礼学与理学
论点:议论文的灵魂
知命
2018—2019学年华东师范大学授予理学、工学博士学位人员名单
2017-2018学年华东师范大学授予理学、工学博士学位人员名单
高考议论文需细分分论点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取
茶道
论《评史心见》史论的倾向与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