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探研
2021-07-25仲蓉香
仲蓉香
摘 要: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文章从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价值和作用的分析、各种薄弱环节的分析、创设问题情境可行性分析三方面,对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创设策略进行探研。
关键词:数学教学;问题情境;策略;教学效率;教学质量;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1-0112-02
.
在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授课,这很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要改变这种教学现状,贯彻新课改教学理念,就要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教师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实效,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进行探研。
一、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价值和作用的分析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能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践性、创造性。有效问题情境创设是数学学习主体的认知生发、能动选择、全员参与的过程,是引导、激励、促成学生自觉、自主、能动地进行数学认知建构的教学行为。在数学教学中,合理创设问题情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更加专注地学习,从而提升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问题情境创设,能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在特定的情境中,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索会更加富有激情,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探索能力,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潜能。这种教学方式的改变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问题情境创设有诸多优势,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实现学以致用。因此,深受学生的欢迎和喜爱。
二、数学教学中各种薄弱环节的分析
当前,在数学教学中还存在各种薄弱环节。第一,有些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较低,缺乏正确的学习态度。数学本身就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虽然小学阶段的数学内容比较简单,但也包含许多抽象知识,学生学习这些知识时,难免会遇到很多问题。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如果没有在第一时间进行解决,就会让学生渐渐地失去学习兴趣,产生抵触心理。学生心智正处于发展阶段,对新鲜事物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很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难以集中注意力。个别学生存在着懒散、缺乏学习主动性等问题,影响数学教学整体质量的提升。第二,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枯燥。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应用现代教学思想来进行授课。而部分教师习惯于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很难适应当前的新型教学模式,一时间还无法接受全新的教学理念,以至于问题情境教学的优势很难得到发挥。为改变这种教学局面,学校要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提升其信息技术素养,使其尽快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情境教学优势。另外,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自己视为教学的主体,主宰着课堂,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授课和掌握课堂教学节奏,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非常被动,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个性化需求得不到满足,严重影响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三、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可行性的分析
1.融合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融合学生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智还不成熟,在学习中难免会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所以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充分融入生活经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上。例如,在教学“百分数”时,教师应注重优化教学流程,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依据教学重点,提出与生活相关的问题,融合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水是最重要的资源,人体80%都是由水组成的,老师现在有两杯水,两杯水的体积是相同的,我在这两杯水中的其中一杯加上半勺蜂蜜,另一杯加一勺蜂蜜,那么,哪杯水喝起来会更甜?”这种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究热情。教师也可以将学生分组,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探究学习。为此,教师在授课之前,可为每个学习小组准备两个水杯,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践操作。学生通过实践,得出结论:放一勺蜂蜜的水更甜。由此可见,结合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2.结合抽象知识创设问题情境
小学数学知识虽然比较简单,但也有许多抽象知识,为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抽象知识,教师可结合抽象知识创设问题情境,对抽象化的知识进行形象化处理,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教师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特点,采用分类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的本质,进而得出结论,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新鲜事充满探究的欲望。创设问题情境,能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和探究,激发学生探究热情。例如,教师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这个周末,我打算带领咱们班的43名同学去春游,计划每个学生花费10元钱,我有600元钱,请问这些钱够不够?如果够的话,还剩多少钱?如果不够的话,还差多少钱?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以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合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创设问题情境
在数学知识体系中,各知识点之间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从而更好地开展教学,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此,教師可结合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创设问题情境,将新知识学习与旧知识联系起来,降低学生学习难度。例如,教师可通过创设准备题情境来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在植树节那天,小明和爸爸一起去植树,小明总共栽了5棵树,爸爸栽的树是小明的2倍,小明和爸爸一共栽了多少棵树?需要注意的是,在提出问题后,教师不应当立即给出答案,而要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来获取答案。也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探讨交流。在完成这一准备题后,教师再创设新的问题情境:在植树节那天,小明和爸爸还有爷爷一起去植树,小明总共栽了5棵树,爸爸栽的树是小明的2倍,爷爷栽的树比小明和爸爸的总数少10棵,爷爷总共栽了多少棵树?这种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引导学生通过对比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从而发现题目之间存在的联系性,再分析所存在的差异,完成对题目的探究,通过知识的连贯性来得到问题的答案。结合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创设问题情境,能为学生新知识学习铺平道路,让学生的学习更加顺畅。教师应走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在第一时间为其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