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育融合”视野下中学美术教学 融入劳动教育的实施策略

2021-07-25柳晓燕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2021年6期
关键词:五育融合五育中学

编者按:“五育融合”是指“五育并举、融合育人”,强调“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以此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上海市山阳中学结合办学特色,融合“五育”并举,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体系,全面提升育人质量,开发创新美术教学。美术教学与劳动教育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在中学美术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有利于优化课堂,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意识,使美术教学活动更有深度。本文结合教学实例,将“变废为宝”理念融入到美术教学中,论述了在“五育融合”视野下,美术教育与劳动教育相互融合的一些策略和方法。通过学校的引领,激发社会教育的功能,尤其是家庭教育。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美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加强劳动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手段。将劳动教育融入到中学美术教学中,可以起到相互促进、共同塑造的横向联动作用。把“变废为宝”理念融入到中学美术教学中,是指搜集安全、卫生的废弃物,在美术课堂上,通过发挥创意将其进行改造,变成有价值的、具有二次生命的美术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创造性的行为本质上是自主行为的过程,最大的特点是有意识地对某项事物进行探究性的劳动。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正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

一、搜集材料,挖掘本土特色,体会劳动之美

美术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探索和体验。需要因地制宜,挖掘本土文化中的特色材料及特色内容,进行构思和设计。学生在搜集废旧材料的过程中,学会将材料进行分类。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体会劳动带来的快乐。

我校地处上海市金山区山阳镇,靠近金山嘴渔村,这是上海最早的一个渔村,也是最后一个渔村。为了表达对家乡的热爱,笔者设置了《我“型”我塑——渔村印象》一课,让学生学会用陶泥及废旧材料,为家乡设计制作一个吉祥物。学生课前搜集的废旧材料主要有:贝壳、渔网、浮萍、沙子等一些本土资源。为家乡设计制作吉祥物,结合了学生的生活感受,使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够真实、深刻地表达出来。将劳动教育融入到本次的美术教学活动中,利于“五育融合”的实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改造作品,进行多元评价,发展劳动思维

创造的过程是大脑积极思考的过程,是劳动的过程。当学生面对一件件废旧物品,想要将其变成有价值的艺术作品时,需要有独特的创造思维和动手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根据废旧物品的材质、形状等发挥联想,进行设计改造。

我校的民乐教学是多年的特色教学项目。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发现学校里的民乐乐器因为使用时间太久,失去了演奏功能,只能被丢弃。但是从艺术的角度来看,这些废旧的乐器造型独特、美观,材质大多以实木为主,便于永久保存。所以开发了《旧乐器新光芒》一课,将废旧的民乐乐器进行二次利用,发挥创意,融入劳动教育,把它们改造成多功能灯具作品。

在创作的过程中,学生首先需要根据每一件废旧乐器的外观、形状等,构思设计改造方案,根据设计方案做出不同的出光孔,用电钻钻孔、砂纸打磨,然后安装灯带、灯珠、蓝牙模块、开关,最后对外观进行装饰美化。做出一件件既实用又美观的多功能灯具作品,使这些廢旧的民乐乐器得以重新利用,散发新的光芒。

传统的美术教学活动,形式稍显单一,结合劳动教育理念后的美术活动形式多样,活动过程也需要我们随机应变地做出相应的评价。除了传统的课堂作品展示评价外,我们利用互联网+,在微信朋友圈、山中教师平台、班级家长群等,对学生的上课过程及最终作品进行呈现。由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进行科学性、多样化、多角度的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及时地反馈给学生,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三、创作作品,开发系列课程,延续劳动精神

“五育融合”视野下,融入劳动教育的美术教学活动,需要不断的实践和总结。不仅需要系统地开发课程,还需要有明确的课程目标。对活动内容要进行不断地筛选,不同的活动方式要有针对性的设计。

《化腐朽为神奇》是针对初中阶段学生开发的一项系列课程,学生将学校里的废旧榉木进行创作。六、七年级学生的学习课程为《小小木屋》,八、九年级学生的学习课程为《独一无二的挂件》,将废旧榉木做成小木屋、精美挂件等。系列课程的开发符合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发展需求。让学生在创作作品的过程中,不断地延续“劳动创造美”的精神。

四、结语

将劳动教育融入到美术教学中后,使得美术教学活动形式千变万化。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在重要场合提及的治国大方针。而我们的教育,更是需要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教育需要回归生活的本质,关注学生身边的生活,才能引导学生树立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学生是艺术实践活动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必须积极创设条件,增强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是教学实践活动展开的重要环节。

在人类发展演化的进程中,生态文明与人类文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到了近代受工业革命的影响,人类繁衍生息的地球负担越来越重。通过美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我们要构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育人观,建设绿色、环保、人文、和谐的生态环境,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养,实现终身可持续发展;通过学生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传递到家庭,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笔者将继续在中学美术教学活动中融入劳动教育理念,继续探索和创新。让美术教学更加开放有趣,让学生爱上劳动、感恩劳动、提高自身劳动素养,拥有健康向上的身心。

(上海市山阳中学 柳晓燕)

猜你喜欢

五育融合五育中学
五育并举,协同育人
坚持五育并举,引领学校未来发展
五育并举 德润童心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五育融合”与中国基础教育生态重建
五育融合理念下体育在中学的新发展
“五育融合”与新时代“教育新体系”的构建
打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多元通道①
在多解中学创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