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伤口敷料在压疮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满意度分析
2021-07-25石莲芬
石莲芬
(隆安县人民医院,广西 南宁 532799)
0 引言
压疮(Pressureulcers)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而导致的组织溃烂坏死现象,多与压力、营养状况、血液循环障碍以及皮肤抵抗力降低等因素有关[1],已普遍存在于多种疾病的康复治疗及护理过程中,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而在传统的压疮处理方案中,多以干性愈合敷料护理为主,可有效保证创面在干性环境中获得愈合,但在实际应用中发现,创面在干性愈合的过程中,极易出现局部脱水的情况,对其上皮细胞的修复造成了一定阻碍,且易导致活性物质的丢失,造成创面愈合的延缓[2]。而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湿性愈合”这一新型理念也逐渐应用到了压疮等皮肤疾病的临床干预中,其中以水胶体敷料、泡沫类敷料、藻酸盐类敷料等最为常见,可通过伤口渗出液活性物质的有效保留,促进坏死组织的溶解,同时为其提供理想的酸性环境,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3]。在此,为了验证以上观点,本文选取了收治的28例压疮患者,对新型伤口敷料在压疮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探究与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28例压疮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25~92岁,平均(42.6±4.8)岁,其中1期3例、2期7例、3期6例、4期5例、不可分期7例。按照护理方案的不同均分为对照组(无菌纱布棉垫护理)与观察组(新型伤口敷料护理),且经过统计学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基本资料对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纳入标准:①经临床确诊为压疮,且病例资料完整;②患者及家属均充分知情且自愿参与。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皮肤疾病的患者;②过敏体质的患者;③依从性及配合度较差的患者。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无菌纱布棉垫护理,常规清创及消毒后,将坏死组织及分泌物进行清除,随后采用生理盐水对创面进行冲洗,烤灯照射干燥后,采用无菌纱布棉垫进行敷包处理,每隔24 h更换一次。观察组:采用新型伤口敷料护理:创口清理后(清创方式同上),取适量胶冻状水凝胶类敷料擦涂于创面,通过水胶体敷料与半通透性薄膜敷料的软化作用后,将之前不易被清理的腐肉进行清除,完毕后采用高渗盐敷料进行再次清理,每隔1 d更换一次药物。此外,还需根据患者分期的不同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①1期(淤血红润期):此为压疮初期,其症状多为可逆性,需掌握的患者的发病诱因,进行针对性去除,可选用透明贴或溃疡贴等水胶体敷料进行适当护理;②2期(炎性浸润期):此阶段表皮及真皮出现部分剥离,伴有潮湿、水泡等症状,可选用透明贴或溃疡贴等水胶体敷料,并配合渗液吸收贴等泡沫类敷料进行护理;③3期(浅度溃疡期):该阶段表皮与真皮通常全部剥离,伴有黄色腐肉,可采用藻酸盐敷料配合银离子抗菌敷料进行护理,并于外层覆盖泡沫敷料;④4期(坏死溃疡期):此阶段通常存在广泛的组织坏死情况,需采用藻酸盐敷料对创面基底进行一定的填充,并于外层采用泡沫敷料进行覆盖护理;⑤不可分期:此类压疮常伴有深层组织坏死、腐肉以及硬结痂症状,其受损程度不属于以上分期类型,此类压疮需做好清创、抗感染等处理,同时注意渗液及创缘的管理,实施针对性的敷料护理。
1.3 观察指标。①对比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情况:采用Braden压疮评分表对患者治疗前与治疗2周后的创面情况进行评分,包括感知、潮湿度、活动能力、移动能力、营养、摩擦力与剪切力等,轻度(15~16分)、中度(13~14分)、高度(≤12分)[4];②对比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③对比两组患者的愈合效果:观察患者在护理一个月后的创面愈合效果:愈合:创面基本愈合,存在结痂并脱落的情况;有效:创面显著缩小,且无分泌物产生;无效:创面无缩小或缩小不明显,症状无改善;恶化:创面存在扩大及加深等情况;④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方案的满意度情况: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进行收集,对比两组的满意率。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行卡方检验分析,而计量资料则采用()表示,行t检验分析,P<0.05表示对比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创面愈合情况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前的Braden压疮评分较为一致,并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Braden压疮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的Braden压疮评分(,分)
表1 治疗前后的Braden压疮评分(,分)
2.2 创面愈合时间对比。观察组患者的肉芽组织生长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2。
表2 创面愈合时间对比(,d)
表2 创面愈合时间对比(,d)
2.3 创面愈合效果对比。在护理一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创面愈合疗效对比[n(%)]
2.4 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方案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护理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在传统的临床评估中,多将压疮分为4期,但尚有很大部分压疮无法进行归类,对此,美国国家压疮专家组(NPUAP)对该病分期进行了调整,添加了可疑深部组织损伤期与不可分期[5]。由于其创面的受损程度不同,其处理方案通常存在一定的差异。在以往的护理措施中,临床多以干性愈合敷料作为主要的处理方式,此类方式主要以纱布棉垫换药为主,可在保证创面处于干燥的环境下进行愈合[6]。但据大量研究发现,压疮在干性环境下通常愈合较为缓慢,且极易诱发局部脱水等不良情况,对其上皮细胞修复造成了一定影响[7]。此外,在日常的换药处理中,干性敷料容易与肉芽组织产生粘连的情况,因此在其操作过程中易出现创口疼痛及出血等不良情况,且据研究表明,反复换药已成为影响创面愈合的常见因素之一[8]。
湿性敷料是近年来临床较为关注的创面处理方案,相较于常规干性敷料,其密闭性及吸收性均更为显著,对细菌感染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此外,湿性敷料可为伤口及创面的愈合提供较为适宜的环境,有利于创面的快速愈合[9]。且通过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的Braden压疮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肉芽组织生长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此外,在护理一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方案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新型伤口敷料对压疮患者创面的愈合具有积极的临床作用,且相较于常规纱布棉垫护理而言,患者对新型敷料护理的接受度普遍更高。
综上所述,将新型伤口敷料应用于压疮护理中,可有效促进创面的愈合,缩短其愈合时间,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及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