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槐杞黄颗粒联合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2021-07-25程瑶尤艳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89期
关键词:槐杞后遗神经痛

程瑶,尤艳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皮肤科,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0 引言

带状疱疹是由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累及神经与皮肤,发生在身体单侧的成簇水疱,以身体单侧的成簇密集水疱并伴明显疼痛为特征,部分会遗留神经痛,临床上常规以抗病毒、止痛、营养神经等作为带状疱疹的传统疗法。本文探讨在依照传统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的基础上,口服槐杞黄颗粒后的临床效果,以期为带状疱疹的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10月至2018年6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皮肤科进行诊治的60例带状疱疹患者,按照入组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48.7±11.3)岁。观察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50.4±10.9)岁。两组临床资料无统计学意义。纳入标准:①年龄在18周岁以上的患者;②诊断为带状疱疹的初发病例,即此次患病前无该病的相关病史;③近期未服用免疫抑制剂及无影响槐杞黄颗粒药物在体内药代动力学的药物;④研究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家属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凝血功能异常、器质性疾病者;②精神病患者,合并严重心脑血管、肝、肾等相关疾病的患者,糖尿病患者,器质性疾病或伴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者;③试验期间需服用除研究药物以外的影响带状疱疹治疗的药物;④存在药物过敏史、禁忌证或难以耐受者;⑤试验前3个月内参加过其他药物临床试验等;⑥研究中可能危及生命安全的患者。

1.2 方法。参与实验的两组患者参照《皮肤性病学》[1]中带状疱疹的治疗标准,常规给予患者抗病毒、营养神经及止痛等方法干预。即口服伐昔洛韦分散片0.3 g/次,日两次,加巴喷丁胶囊止痛,甲钴胺分散片0.5 mg/次,日三次,维生素B1 10 mg/次,日三次,连续服用14 d。观察组联合口服槐杞黄颗粒(还尔金,生产厂家:启东盖天力药业有限公司,规格:10 g/袋×6袋),开水冲服,每次1袋(10 g),一日2次。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止痛时间、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治疗前后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记录两组治疗期间后遗神经痛、不良反应发生率。止痛:以疼痛消失或疼痛指数下降为准;止疱:以无新水疱出现,原发水疱开始干涸为准;结痂:以水疱全部干涸结痂为准;脱痂:以90%及以上的痂皮自然脱落为准:后遗神经痛:以全部皮损消退1个月后仍有疼痛为准,治疗第30 d进行疗效判定。其中,采用目前最常用的VAS疼痛评分标准评定患者疼痛程度,量表总分10分,得分越高,疼痛越重。痊愈:皮疹完全消退,局部疼痛消失或显著减轻;显效:皮疹消退>75%,疼痛得到明显减轻;进步:症状体征缓解,且皮疹消退<75%,患者伴有轻度的局部疼痛;无效:治疗方案无效或需调整治疗方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及治疗后1月,2月,3月的疼痛强度并进行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综合疗效比较治疗14 d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66%。见表1。

表1 综合疗效分析[n(%)]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皮损改善情况比较观察组起疱、止疱、结痂及脱痂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患者治疗后皮损改善情况比较(,d)

表2 患者治疗后皮损改善情况比较(,d)

注:组间比较,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变化情况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的VAS评分下降幅度更大,两组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VAS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VAS评分比较(,分)

注: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本研究中,口服槐杞黄联合传统疗法治疗患者的起疱时间、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均明显缩短,表明槐杞黄能推进带状疱疹的进展过程,VAS疼痛评分明显改善,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也减低,表明槐杞黄对于带状疱疹造成的神经损害具有促进修复的作用。

槐杞黄颗粒属于临床上常用的中成药,主要由槐耳菌质、枸杞子、和黄精等组成。其中,主要的有效成分主要有效成分槐耳质多糖是6种单糖组成的杂多糖结合18种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能激发机体免疫系统中诸多环节,能调节机体免疫水平,从根本上控制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早前,山西省儿童医院呼吸科曾做过一项研究,研究中以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为对象,所有患儿均采用槐杞黄颗粒12周干预,患儿血清IgA、IgG、IgM均有升高,CD3+、CD4+T淋巴细胞亚群明显增高,表明槐杞黄颗粒具有抗感染及增强特异性免疫的作用[2]。而此后安黎[3]等人的研究也印证了这一点。近年,单丽沈等[4]研究发现,槐杞黄颗粒能够激活巨噬细胞、中性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并促进T细胞分裂、增殖、成熟、分化,不仅如此,还可通过稳定肥大细胞膜,封闭抗体,减少IgE的合成和分泌,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达到抗过敏的作用。

神经痛在带状疱疹患者中较为常见,其发病多与患儿免疫功能低下等有关,尤其是该疾病好发于儿童及年轻人群中。随着患者年龄增加,将会引起不同程度疼痛、皮疹[5]。而这里谈到的槐杞黄,在发挥调节免疫这一作用的过程中,对于带状疱疹从起病、进展到好转、痊愈,甚至于发生后遗神经痛的整个病程都在起到作用,药物通相对温和,有助于缩短患者病情,减轻患者疼痛及不适,降低PHN的发生,而且不良反应甚少,耐受性极佳[6]。但是,由于带状疱疹诱因较多,再加上患者伴有多种基础疾病,治疗过程中应加强患者生命体征监测,善于根据其恢复调整治疗药物,提高治疗配合度。值得提出的是,本研究中收集的样本量较少,可能会存在统计学偏倚。

综上所述,槐杞黄颗粒治疗带状疱疹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临床症状,降低PHN发生率,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有效,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槐杞后遗神经痛
槐杞黄颗粒治疗肝癌的疗效及对MMPs/TIMPs的影响
带您认清带状疱疹,远离后遗神经痛——专访北京医院皮肤科主任常建民
槐杞黄颗粒在儿科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槐杞黄颗粒在儿科临床的应用进展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验案
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后遗疼痛的临床观察
磷脂酶Cε1在1型糖尿病大鼠病理性神经痛中的作用初探
治疗眶上神经痛首选针刺
槐杞黄颗粒治疗蛋白尿的思考与体会
藏药如意珍宝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3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