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治疗肝纤维化有优势

2021-07-25宋涛涛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21年6期
关键词:持续性扶正黄疸

□宋涛涛

一、肝纤维化

肝纤维化是指肝内纤维结缔组织的异常增生,多是持续性肝损伤的结果。通俗地说,就像我们的皮肤受伤后会形成伤疤一样,肝脏在遭受持续性的损伤后,正常的肝细胞就会被“疤痕”所取代,形成肝纤维化。

二、肝纤维化的危害

1.影响消化系统

首先患者常见恶心、口苦口干、厌油腻,食物的消化吸收有赖于胆汁的正常代谢,主要与肝纤维化患者有效的肝细胞数量不足、肝脏代谢能力下降相关。

2.伤害肝脏血管

其次肝脏血管也会受到非常严重的伤害,主要的原因是肝纤维化会压迫肝内血管,使内部血管持续性受压甚至出现扭曲以及闭塞的现象,门静脉的压力也会变得非常大,诱发腹水或者食管等静脉曲张。

3.引发黄疸

这里要说的最后一个危害就是黄疸。黄疸的典型症状是皮肤、眼珠发黄。为什么会出现黄疸呢?主要是因为肝纤维化进展,有效肝功能减退,胆红素代谢失常,诱发黄疸出现。

三、中医药治疗肝纤维化的特色

轻度的肝纤维化可以逆转,应积极进行药物治疗。

阻止肝纤维化的发生或减慢肝纤维化向肝硬化的发展,是肝病治疗成败的关键。而要防止肝纤维化,首先应重视肝病的预防,并积极治疗原发病,将肝纤维化阻止在萌芽阶段。

中医学认为肝纤维化的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主要治疗原则有活血化瘀、扶正补虚和清热解毒利湿。中医药重视整体观念,从每个病人实际病情出发,辨证论治,积累了丰富的抗肝纤维化临床经验。

1.活血化瘀法

中医认为肝藏血,主疏泄,肝受邪必将导致血运异常,血滞经脉,成为瘀血容易形成的生理基础。在慢性肝病的演变过程中,多种致病因素如湿热邪毒、酒精等导致肝纤维化,瘀血为致病的原因,故宜活血化瘀。

2.扶正补虚法

根据中医肝肾同源理论,肝病日久损及肾脏。因肝纤维化以湿热多见,热毒易损伤阴液,患者也多见肾阴亏损。因此,在治疗上除了健脾燥湿、化瘀通络外,滋补肝肾之阴也很重要。此外,中医认为肝藏血,气为血之帅,气旺有助于鼓动血液运行,故用益气活血法治疗肝纤维化。故活血化瘀同时注意扶正补虚,以收标本兼治之效。

3.清热解毒利湿法

中医认为肝纤维化发病机制为毒邪内侵,肝络阻滞、毒滞经络,日久化热、灼津成痰,加之毒邪留恋,蕴于脾胃,水湿不化,而致痰瘀互结,最终导致肝纤维化。因此,利湿化浊祛瘀也是肝纤维化治疗的重要方法。

其中,湿热毒邪是导致肝纤维化的重要原因之一,肝纤维化患者常兼有湿热毒邪未尽,因此在清利肝胆、活血化瘀的同时,常配以清热解毒之法。

猜你喜欢

持续性扶正黄疸
Effect of decoction of Fuzheng Jiedu Xiaoji formula (扶正解毒消积方) plus chemoembolization on primary liver cancer in patients
Fuzheng Kang' ai decoction (扶正抗癌方) inhibits cell proliferation,migration and invasion by modulating mir-21-5p/human 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 in lung cancer cells
鲁晓岚:黄疸
吃柑橘何来黄疸——认识橘黄病
手术后黄疸的病因诊断
云创新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构建持续性学习机制
持续性迭代报道特征探究——以“江歌案”为例
画说中医
新生儿黄疸护理观察
关注持续性感染,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