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谱写山西治水新篇章
———在2021 年全省水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21-07-24常建忠
常建忠
经省政府同意,今天召开全省水利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三篇光辉文献”,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十次、十一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和全国水利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全面总结2020年及“十三五”全省水利工作,明确“十四五”水利改革发展目标,部署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动员全系统干部职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勠力同心、砥砺奋进,为全省转型出雏型、高质量高速度发展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水支撑和水保障。下面,我讲五点意见。
一、2020年水利工作成效显著,“十三五”水利改革发展任务圆满完成
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全省广大水利干部职工努力拼搏、团结奋进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省水利系统坚决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水利部的有力指导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水利改革发展,千方百计推进复工复产,从“利长远、强基础”出发,圆满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
一是坚定扛起肩负的政治责任。水利厅党组坚持把学习贯彻习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作为每次党组会、中心组学习的第一议题,持续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坚持把讲政治贯穿始终,做任何决策、抓任何工作,首先看是否符合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确保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制定出台《水利厅党组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水利厅党组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实施办法(试行)》《水利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试行)》《2020年省水利厅直属机关党的工作要点》等多项制度,以制度建设为依托,进一步强化“知责明责”和“履职尽责”。持续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部署开展“一句誓言、一生作答”集中学习教育活动,通过厅领导专题授课和多种形式的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主题教育,引导全厅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提升党性觉悟和素质能力。持续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着力打造具有水利特色的基层单位党建品牌,做到了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做深做实潘军峰案件“后半篇文章”整治整改,坚持正面激励和反面警示相结合,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层层压实主体责任,毫不松懈纠治“四风”,持续巩固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二是以汾河为重点的“七河”流域生态修复成效显著。克服疫情影响,采取超常举措,推动水控集团和中交汾投公司集中用9个多月时间,全面完成了13.5公里先行示范段项目两年建设任务;科学调整推进思路,持续压实市县政府责任,推动汾河百公里中游示范区建设全面开工。继续实施生态补水,全年向汾河干流调引黄河水4.56亿立方米,汾河流域13个国考断面全部退出劣Ⅴ类,干流两岸生态环境明显好转,习总书记在汾河太原晋阳桥段视察时对汾河治理成效给予充分肯定。桑干河、滹沱河、沁河、漳河、涑水河、大清河及重点支流治理项目持续推进,通过引黄北干向桑干河补水1.57亿立方米,为首都生态建设做出贡献。创新多元化市场化投融资模式,以汾河和永定河为试点,积极开展水利投融资改革试点,在汾河流域治理中用省级财政资金4亿元撬动各级和社会投资17亿元;与市县政府、万家寨水控集团、中交汾投有限公司、永定河流域投资有限公司等,形成了“省级规划、市县主体,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治理模式和格局。落实省委“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要求,主动对接国内多家大型企业,与中节能达成水土保持生态产业化市场化运作意见。落实省委工作部署,组织编制了“五湖”生态保护和修复“1+5”规划,受到省委充分肯定,第一批河湖治理重点项目有序推进;推进大泉保护,组织编制了19个岩溶大泉生态修复实施方案,并对泉域内企业开展了取用水和水环评专项检查。
三是水旱灾害防御任务圆满完成。汛前及早部署、制定预案,开展3次全省域防汛大检查,全面落实水库“三个责任人”和大中型淤地坝“一坝一人”等要求,提前修复水毁工程。入汛后多次召开视频会会商研判、精准调度,派出全省水利系统三分之二干部、用三分之二时间下沉一线防汛备汛,成功应对多次强降雨过程,实现了水库淤地坝无一垮坝、重要河流堤防无一决口、大汛无大灾的防汛目标。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多措并举保饮水保灌溉,为粮食丰产提供有力支撑。
四是水利“放管服效”改革持续深化。省级39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进驻省政务服务平台,全程网办事项占比达到92%,圆满完成省政府确定的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年度工作任务。积极推进涉水行政审批办事要件和办事指南标准化以及“五减”专项行动,进一步优化服务质量、提升审批效率,群众便利度和满意度不断增强。
五是年度水利扶贫任务超额完成。全面夯实农村饮水安全保障,与各市签订责任状,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组织专家持续深入乡村特别是贫困村暗访调查、即查即改,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96%,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2%,分别领先全国平均水平13和4.5个百分点,58个贫困县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全部解决,荣获“山西省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水利扶贫工作队被列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推荐对象。全年下达水保投资7.7亿元,其中80%以上的资金和项目安排在贫困县,以重点项目带动全社会参与水保建设,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38万亩,在水利部召开的全国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管理座谈会、全国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强监管座谈会等会议上都作了典型发言。
六是水网建设取得新进展。中部引黄总干线全面贯通,小浪底引黄工程实现向涑水河补水,东山供水隧洞工程全部贯通,辛安泉供水工程稳定达效,水利部已将古贤水利枢纽可研报告报送国家发改委待批;县域小水网7座水库主体完工,4座水库具备蓄水条件,南河水库等一批调蓄水库建设进展顺利;左权县列入全国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建设项目全面开工。
七是河湖长制工作任务全面落实。将河湖长制纳入对各市年度目标考核任务,建立《打击涉河湖违法行为联勤联动工作机制》,持续加大涉河湖违法行为打击力度。优化河湖长制综合管理平台,采取通知、函告、约谈、挂牌督办等方式,及时督促河湖长履职尽责、按期整改。全面加强河湖管理,大力推进河湖“清四乱”自查和水利部督查发现问题整改,河湖划界工作扭转落后局面,跃升全国前列,受到水利部领导的充分肯定。
八是水资源配置和水权交易稳步推进。落实“以水四定”要求,进一步加强取水许可管理,积极编制《山西省黄河流域干支流耗水指标细化方案》,推进修订《山西省水资源全域化配置方案》。强力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清徐、祁县、侯马北庄等水权交易试点工作扎实推进,万柏林区、芮城县完成全国水资源税取用水管理系统试用工作。
九是治水强监管新征程全面开启。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厅属事业单位改革、复杂气象变化等多重影响和各类水利管理问题,在全省组织开展了“治水监管百日行动”,邀请省高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等部门参与,聚焦薄弱环节,围绕防汛备汛、安全生产、前期工作、建设管理等8个方面开展“四不两直”暗访检查,从法制、体制、机制入手,找问题、查不足,为我省水利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障。水行政执法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安全生产工作推进有力,在水利部2020年第四季度省级区域水利安全生产状况评价排名中,我省跃居全国第五,上升了22位,受到通报表扬;在2020年度全省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考核中也被评为“优秀”档次。
十是大力推动“五水综改”,构建水利改革发展新格局。在全省率先有序稳妥地完成直属事业单位改革任务,组建山西省水利发展中心,将20个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划入万家寨水控集团,为全省作出示范。落实省委工作部署,先后赴浙江、上海、河南、安徽、山东等地调研学习,4次到水利部沟通对接,与万家寨水控集团共同编制完成了“五水综改”方案;成功举办首届山西水论坛,专设“五水综改”分论坛,邀请院士和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出谋划策。
总体看,2020年各项水利工作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水土保持、河湖划界、水利改革、安全生产等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脱贫攻坚相关工作受到国家和省委、省政府表彰;农村小水电、预算执行、政务督办、法治建设、新闻宣传、意识形态、干部培训、群团离退、精神文明、扫黑除恶、后勤保障等工作取得新成效,为“十三五”水利改革发展划上了圆满句号。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是我省水利改革发展进程中极不寻常的五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省各级水利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目标指标如期完成,水利改革发展全面呈现新气象、迈上新台阶。一是水生态修复取得阶段性新成果。坚决贯彻习总书记两次视察山西时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汾河生态保护与修复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开展“两山七河五湖一流域”生态保护和修复。强化顶层设计,制定完善《汾河流域生态修复规划纲要》《汾河流域生态修复规划》《桑干河、滹沱河、漳河、沁(丹)河、涑水河、大清河流域(唐河、沙河)生态修复与保护规划》《以汾河为重点的“七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总体方案》《汾河流域生态景观规划》等全域规划、专项规划;省人大常委会出台《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条例》,连续三年开展执法检查;今年1月以省政府令形式,公布了《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施七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的决定》。稳定实施生态补水,为沿河两岸“生态经济长廊”奠定了水生态基础。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35万平方公里,黄河入河泥沙量大幅减少,地下水位埋深持续回升,以水为基的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持续向好,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日益增强。二是打赢打好水利脱贫攻坚战。五年累计投入59.59亿元,巩固提升了1250.1万农村群众饮水安全条件,涉及贫困人口181.5万人,饮水型氟超标改水任务提前一年完成,全省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全面解决。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43.45万亩,顺利完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第一阶段目标任务,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全面落实。三是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跃升。“十三五”新增供水能力5.49亿立方米,全省水源供水优化配置能力达到86亿立方米,一个横跨太行、吕梁、太岳、中条,连通山西六河、纵贯三晋南北的供水网络初具雏形。四是水资源管控水平持续提高。印发《国家节水行动山西实施方案》《山西省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实施办法》,省市县三级用水总量和强度控制指标体系纳入地方政府综合评价体系,“十三五”末全省地下水年开发利用总量控制在32亿立方米内。水权制度改革试点取得显著成效,搭建了省级水权分配及交易平台,积极推广取水许可电子证照,取用水计划管理等工作水平明显提升;11个设区城市获得节水型城市称号,全社会节水意识明显增强。五是河湖长制从“全面建立”迈向“全面见效”。提前一年全面建立河长制,按时建立湖长制,高质量完成四方面12项深化改革任务,建立了省市县乡村五级河湖长组织体系,推行了党政领导齐抓共管、“河湖长+河湖长助理+巡河湖员”的工作模式,所有河流湖泊实现巡河湖员全覆盖,打通了河湖管护“最后一公里”;圆满完成河湖执法三年行动和水事违法陈年积案“清零”行动。六是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持续增强。各级水利部门深入贯彻“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理念,牢记防汛抗旱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聚焦防范“三大风险”、实现“四不”目标,全面加强行业监管,压实水库、淤地坝安全责任,完成了223座水库安全鉴定、12座水库降等报废、598座水库划界,除险加固了10座病险水库、735座大中型骨干淤地坝,实施了75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防洪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创新推进水库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在229座试点水库建成标准化观测房,353座常年蓄水水库安装自动水位监测设施,率先开展了水库管理考核测评,柏叶口水库被水利部评为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单位。七是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省委主题教育评估中被评为一级等次“好”;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建立健全了18项党建制度,将党建工作纳入监督检查重点内容。监督执纪问责持续走向严紧硬,以潘军峰案件为镜鉴,持续加强党员干部警示教育,层层压实主体责任,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精简高效的政务生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正在形成。
同志们,五年来取得的成绩,历经艰难险阻,确实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对治水兴水的高度重视,得益于水利部的有力指导,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广大水利干部职工的勇于担当、奋勇争先。在此,我谨代表省水利厅,向全省水利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向关心支持山西水利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二、准确把握新阶段水利改革发展新形势新要求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机遇期,更是关键期。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十次、十一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对全省今后一个时期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部署。水利工作要主动融入全省发展战略,山西水利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习总书记两次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3·14”“9·18”“1·03”等重要讲话精神,践行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落实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推进“五水综改”,加快构建水利改革发展新格局,为全省转型出雏型、高质量高速度发展提供坚实的水支撑、水保障。关键要增强“三个意识”:
一要增强政治意识。全省水利系统要胸怀“两个大局”,清醒认识、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水利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必须准确把握党中央对水利工作特别是黄河流域水利工作的战略定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多次对水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2019年更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亲自谋划黄河流域发展,明确提出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为新时代黄河治理和流域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山西作为黄河流域中游重要省份,不仅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区域,更承担着“华北水塔”“京津冀生态屏障”的关键性作用,其政治责任、政治任务之重,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必须准确把握水利工作在全省高质量高速度发展大局中的重要地位。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利是落实好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的重要基础要素,更是全省转型出雏型、蹚新路、高质量高速度发展的重要支撑与保障。全省水利系统要准确把握新阶段对水利工作的新要求,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大力推进“五水综改”,抓住国家水网建设的有利时机,聚焦我省“一主三副六市域中心”太原都市区和重要城市、重要产业基地、粮食主产区的用水需求,加快完善我省供水保障体系,大力推进水利重大项目建设,完善水网架构,加快河湖生态保护与修复,全面做好农村供水保障、水旱灾害防御等民生水利工作,切实解决好水资源、水生态、水灾害、水环境等问题,全面推进治水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要增强忧患意识。要清醒认识当前水利改革发展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从落实政治任务情况看,对标习总书记视察山西时“一定要让山西母亲河汾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的嘱咐和要求,“水量丰起来”还应提升流域自身“造血”功能;“风光美起来”刚刚起步,距离“华北水塔、水源涵养地、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要求和打造高品质生活、建设美丽山西需求,还有不小差距。从水资源禀赋和使用情况看,我省是典型的缺水型省份,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0.4%,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全国的17%,处于全国倒数第七位,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严重缺水界限,资源性缺水问题在山西尤为凸显。在水资源条件严重“先天不足”的情况下,全省用水粗放浪费现象还比较突出,水商品、水市场、水经济、水保护意识还比较淡薄。从水利工程短板情况看,工程性缺水问题仍是短板,区域经济社会布局与水资源承载力不相匹配,供水保障体系还不完善;主要河流不同程度存在地表径流减少、水质污染等问题,湖泊也不同程度存在水质污染、空间管控不严、水域面积萎缩、河湖水系未有效连通等问题;22个地下水超采区年超采量3.47亿立方米,岩溶大泉有3处断流;灌区老化失修严重、灌溉效益不高,节水灌溉面积仅1478万亩,农村饮水工程标准及运行管理水平偏低;611座水库中有八成以上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成的,已经鉴定有65座水库大坝未达到国家安全评价标准,山洪预警监测系统老化坏损,一些中小河流防洪安全仍存隐患。从水利项目储备和投资情况来看,我省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前期工作明显滞后,项目储备不足,竞争力不强;多年来水利建设主要依赖财政投入,社会投资的比例偏低,利用地方政府债券、金融信贷和社会资本不够,加之地方配套资金落实难,致使很多工程难以按设计全部完成,给工程质量、项目验收、建后运管等带来很大隐患。从监管能力和效果看,我省水利行业“重建轻管”现象比较普遍,监管能力不足,监督管理基础薄弱,涉水法规亟待完善,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管体制不健全;监督管理力量不足,缺少专职监管队伍和人员,难以及时有效查处涉水违法行为;监督管理手段落后,卫星、航拍、5G、实时监测等新技术新基建手段运用不足,信息化水平滞后。从重点工作推进情况看,今年全国水利工作会议通报了各省区市水资源管理、水利工程建设、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河湖管理、农村水利水电、水旱灾害防御等6个大类事项的考核得分情况,山西有四项指标排名较后。全省水利系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奋起直追,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属于省级层面的问题,我们将深入研究,逐项制定相关具体措施;市县也要制定措施加以改进,推动问题解决。
三要增强机遇意识。“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扩大内需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特别是推进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实施国家水网等重大工程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为我省水利行业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能不能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是对我们三晋水利人政治意识、担当精神、能力水平、工作作风的重大考验。全省水利系统要准确把握新阶段新机遇,深化我省重大水工程研究论证,抓紧谋划好水安全战略顶层设计,加快推进“五水综改”,集中发力补强突出短板和薄弱环节,进一步提升全省水安全保障能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防洪保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的新需求。2020年省级层面已经开始了探索和起步,今年将继续积极与国家部委沟通对接、深入推进相关工作;市县水利部门也要立足长远,抓紧开展项目规划、前期等各项工作。
三、明确“十四五”时期山西水利改革发展目标任务
“十四五”时期水利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十次、十一次全体会议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精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新时期治水思路,围绕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坚决落实习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3·14”“9·18”“1·03”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以统筹推进“五水综改”为总牵引,以水资源优化配置为基础,以生态保护与修复为重点,以重大水利项目建设为支撑,以民生水利为根本,完善全省水网架构,全力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生态、优化水环境、保障水安全、传承水文化,不断完善水治理体系,提升水治理能力,构建全省水利改革发展新格局,为我省转型出雏型、高质量高速度发展提供坚强水支撑和水保障。
主要目标:一是“五水综改”改革目标全面完成。税价合理、配置有序的水源供水结构更加优化;权属明确、流转顺畅的水权体系基本建立;事权清晰、投资多元的水利建设体制基本形成;调度科学、运行规范的水工管理体系充分显效;城乡统筹、供排一体的水务管理水平提档升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的新时期兴水治水格局基本形成。二是供水网络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抓住国家水网建设有利时机,完善“一主三副六市域中心”太原都市区和重要城市、重要产业基地和粮食主产区的水网体系,在大水网四大骨干工程的基础上,再谋划和建设一批水网连通工程,全省域供水保障能力、应急供水能力、水资源调配能力进一步提升。三是水生态保护修复取得重大进展。全面推进“七河”“五湖”和岩溶大泉生态保护与修复,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75万平方公里,汾河等“七河”生态基流基本保障,力争晋祠泉复流。水生态状况明显改善,水环境功能基本恢复,保护好“华北水塔”,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四是水资源刚性约束全面落实。全省用水总量、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和地下水年开采量完成国家下达的指标要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8,把节水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更加优化的水资源配置体系全面建立。五是民生水利基础进一步夯实。完成3个大型灌区160万亩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完成35个中型灌区150万亩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推动农村供水设施完善化、区域规模化、监管网络化、建管规范化,全省域行政村用水信息化监控实现全覆盖,加快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六是防汛抗旱减灾能力有效提升。完成现有65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完成79条中小河流1125公里治理任务,推进27条重点山洪沟道治理,更新改造山洪灾害预测预报设施,防洪重点薄弱环节基本消除,标准内洪水基本可控。七是水利科技创新能力和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水利标准化和智慧水利建设为基础,以新基建为抓手,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的智慧水利系统,重点建立水安全风险监控预警机制,提升水文水资源、水土保持、水工程运行、水旱灾害防御等监测能力。八是水治理监管能力明显增强。全面推进依法治水,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河湖、水资源、水工程等强监管法规制度,以河湖长制为抓手,推动行业监管体系向全面完善转变,专项监管行动从“被动迎战”向“主动出击”转变,专业领域监管从重点突破向纵深发展转变,全面提升涉水事务监管水平,努力实现水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九是涉水营商环境全面优化。坚持“便民、高效、规范、廉洁”,以水利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为抓手,进一步细化量化实化服务标准,推进审批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将水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向纵深,持续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四、全面落实“1351”工作部署,扎实做好2021年水利工作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全省水利系统要紧紧围绕“出雏型、蹚新路、开好局”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水利部总基调要求,扎实推进“1351”工作部署,以“五水综改”为总牵引,突出抓好水网建设、生态修复和民生水利三个主攻方向,狠抓项目建设、投融资改革、河湖长履职、强化行业监管、科技兴水五大措施,努力构建新阶段水利改革发展新格局,用水利工作的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一)充分发挥“五水综改”牵引作用
统筹推进“五水综改”,是省委深入践行习总书记新时期治水思路,对全省水利事业长远发展提出的系统性、整体性、结构性战略谋划和重大举措。2021年要以“五水综改”为牵引和统领,强化市场化、法治化改革取向,统筹考虑水的自然属性、商品属性、政策属性,理顺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省级层面将牵头或配合相关部门,抓紧出台水源、水权、水利、水工、水务等方面的一系列配套文件,搭建起改革的“四梁八柱”。
水源方面,推动税价改革,建立差别水价机制,解决用水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促进用足黄河水、用好地表水、涵养地下水,大力推进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水权方面,健全水资源市场配置体系,出台我省水权确权登记、交易、有偿出让等办法和制度,推动在桑干河流域开展水权水市场交易改革试点。水利方面,按照协调推进、系统治理要求,深化投融资改革,建立健全投建运管机制,构建水利工程建设新格局,担负起全省治水兴水重任,为生活、生产、生态提供坚强水保障。水工方面,对标一流,支持打造一流旗舰企业;以流域为单元,建立防洪、灌溉、供水、生态补水水资源集约化管理体系。水务方面,探索通过职能调整、企业运作,将原水、供水、节水、防洪排涝、农业灌溉、污水处理及回用等进行一体化整合,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城镇供排一体化。
(二)突出抓好水网建设、生态修复和民生水利三个主攻方向
一是完善新时期山西水网架构。统筹推进大水网及其配套工程体系建设。2021年,中部引黄工程总干全线完建,东山供水工程、小浪底引黄工程、辛安泉供水改扩建工程(除长治支线末端外)年内隧洞、管线工程全线贯通。调蓄水库建设年内要验收8座,主体工程完工4座、力争再开工5座。重点实施一批供水工程。抓紧推进大水网“第二横”项目立项申报和组织实施,按照“成熟一个、报批一个、开工一个”原则,力争年内开工一批。抓紧推进一批工程的前期工作。配合黄委会加快推进古贤水利枢纽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古贤山西供水区工程和小浪底灌区及城镇供水工程前期工作。以中部引黄汾河上游连通工程、黄河干流禹门口水电站为重点,加强项目前期论证和研究。
二是推进生态修复治理。扎实推进汾河生态保护与修复。推进一批项目:汾河上游实施娄烦、古交段项目,上半年要开工;中游要抓紧完成13.5公里先行示范段工程尾工,10月底前完成汾河中游新二坝主体工程并下闸蓄水,百公里示范区要按序时进度推进;下游河津段、入黄口段项目要在上半年开工。继续实施汾河、桑干河生态补水工作,加强河流生态修复投建运管、流域生态补偿、河道管护机制等政策研究。储备一批项目:围绕三年左右完成汾河干流生态修复的工作思路,要在上半年抓紧制定“汾河流域2021—2023年生态保护与修复3年滚动项目清单”。谋划推进一批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汾河中游灵石段、孝义段,下游临汾段、运城段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年底前编制完成初设。
继续实施好其余“六河”重点项目。桑干河流域重点实施太平窑、东榆林水库库区综合治理、七里河、御河、十里河、桑干河重点河段综合整治等9项工程;滹沱河流域重点实施源头综合治理工程;沁河流域重点实施阳城段生态景观治理、丹河生态长廊建设;涑水河流域重点实施官道河生态修复与整治工程,大清河流域继续实施灵丘县城段河道生态修复综合治理项目。
推进“五湖”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重点推进晋阳湖水系连通工程、云竹湖岸线综合整治及湿地建设工程、漳泽湖浊漳河南源河道生态修复综合工程、运城盐湖南北岸带生态保护及修复项目、永济市伍姓湖岸坡与湿地生态修复等工程建设。
推进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和岩溶大泉生态修复。加紧推进19个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项目,完成好晋祠、神头、城头会、娘子关、辛安泉等5个岩溶大泉生态修复项目,实施晋祠灌区、太谷区等地下水超采区水源置换等8项工程;扎实开展岩溶大泉泉域内企业取用水专项检查,一季度要完成岩溶大泉生态修复实施方案编制和审查工作,省里将积极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推进“两山”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快实施重点小流域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黄土高原塬面保护等国家水土保持重点项目,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全年要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50万亩。
三是夯实民生水利基础保障。要站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高度,推进民生水利各项工作。
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按照《“十四五”农村供水保障规划》,加快推进农村供水区域规模化发展,扩大城乡供水一体化覆盖范围。在全省域建立农村供水工程“互联网+”信息化监管平台,确保工程长效稳定运行;以全省农村千吨万人供水工程为重点,打造树立一批规范化水厂,推进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管理规范化。
围绕农业高质高效,按照农业灌溉“稳量增效、补齐短板、提高品质”发展思路,启动17个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全面推进灌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持续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开展分类水价试点工作。
围绕“消隐患、提标准、强弱项”要求,实施防汛保安工程,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市县政府要坚决扛起责任,坚持底线思维,落实好国务院要求,千方百计落实资金,2025年前要完成现有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每年安全鉴定后新增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省里将召开会议专门安排部署。实施319座水库维修养护项目,安装小水库水位监测仪,确保水库运行安全。汛期前要全面完成全省村级损坏失效简易雨量站更新维护工作。加快推进山洪预警设施更新改造、抗旱水利提升工程和灾后水毁项目建设。继续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坚持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区分轻重缓急,补齐防洪安全短板。
(三)扎实推进项目建设、投融资改革、河湖长履职、强化行业监管、科技兴水“五大举措”
一是坚持项目为王,狠抓项目落地。对照“工作项目化、项目精细化”要求,市县水利部门要坚决扛起主体责任,完善项目法人机制,按照“一季度抓前期、二季度抓开工、三季度抓攻坚、四季度抓储备”,形成项目推进工作的良性循环、闭环管理;要坚持“一月一督查、一季一协调,半年一总结、一年一奖惩”,推动项目早开工、快建设。省里将择机召开全省重大水利项目推进会进行安排部署。
二是打造水利投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格局。争取中央投资。按照省委“跑步进京”“切蛋糕、进规划”要求,扎实做好前期工作,积极反映我省合理诉求和工作建议,争取国家层面资金政策支持和项目落地。坚持上下游联动发展,强化区域合作,围绕滹沱河治理、天阳盆地供水等,与周边省份共同争取国家支持。深化水利投融资改革。落实政府市场“两手发力”,充分利用好地方政府债券等方式,保证水利投入持续增长;持续深化政银合作、政企合作,解决水利建设资金不足问题。探索产业化生态修复新模式,引入国企、民企等战略投资者,开展“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试点,推进我省生态修复、水土保持等相关项目,为开展全省生态修复产业化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三是推进河湖长制“有名”“有实”“有能”。围绕党政统筹、上下联动、同向发力,进一步优化完善考核制度,压实市、县两级河(湖)长“关键少数”的责任,带动乡级河湖长和巡河湖员履职尽责。进一步优化省级河湖长制综合管理平台,用好技术手段加强河湖动态监管。要完善体制机制,促进河湖长行政执法与司法有效衔接。持续推进河湖“清四乱”,开展河湖管理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活动,完成黄河流域重要河段岸线利用项目专项整治,完成规模以上河湖岸线保护利用规划审批,规范管理河道采砂、鼓励合法采砂,严厉打击非法采砂,保护好黄河、汾河“母亲河”。开展“百县百河”示范和幸福河湖创建活动,与水利项目安排挂钩制度,激发各地管水护水的内生动力。
四要推进依法治水,强化行业监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强化水法规制度建设,积极参与黄河立法起草工作,积极参与汾河保护综合性法规制定工作,加快推进《山西省河湖长制条例》《河道采砂管理办法》立法工作,扎实落实《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施七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的决定》。落实市县一级的日常监管职能,紧盯重点领域开展执法和监督行动,推动行业监管体系上下联动、同频共振、形成合力。加强队伍建设,开展监督执法培训,提升水利监督人员的履职能力和业务水平。机构改革之后,政府监管要“不缺位不错位不越位”,基层监管队伍不能散、不能乱;要进一步改进监管方式,明确监管重点,既要大力支持水务企业发展,又要立足本职本业履行监管职责。要对照水利部最新政策要求和外省先进经验,完善细化监管规则和措施,找准政策法规依据,灵活运用正向激励政策和工具,逐步建立起一套职责明确、行之有效的监管体制。
五要推进科技创新和智慧水利。以解决水利重大问题为目标,以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培养壮大优秀科技人才为基础,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动力,推动水利科技创新再上新的台阶,为水利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加强水利关键技术研究,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以汾河为重点的“七河”生态修复治理、水利工程建设、水利工程管理等领域,推动攻克制约性技术和“卡脖子”难题,加强急需实用技术研发推广,不断提升水利科技服务生产能力。打造水利科技创新生态,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水利企业和政府之间搭建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横向联手的科技平台,通过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为水利科研创新提供有力支撑。支持院士工作站、山西农大、农谷在水土保持、泉域保护、节水灌溉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加快推进数据资源融合共享,构建集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管理、河湖管理、水土保持监测、水利工程建设、农村水利综合管理和水行政执法监管等智能决策调度于一体的水利信息化“云服务”体系。
同志们,“十四五”水利改革发展目标和2021年“1351”工作任务已经明确。完成工作要有抓手,达到目标要有行动,抓好落实要有方案。为确保“1351”工作落地落实,推动全省水利工作在“十四五”转型出雏型开局之年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取得新成效,经深入研究,确定今年为全省水利行业“管理水平提升年”,重点围绕治水监管、取用水监管、水库运行管理、河湖管理、农业灌区建设管理、农村供水管理、淤地坝建设管理、项目储备管理、水利信息化管理等九项工作开展管理提升行动,实现“一年有变化、两年见成效、三年上档次”。
治水监管提升:建立完善省市县三级上下联动、协调配合的监督体系,加强各级水利部门监管制度建设、队伍建设、信息化建设,到2022年基本形成覆盖全行业比较完善的监管体系,以工程质量监管为重点领域,全面开展各层级监管工作,逐步提升监督效能。
取用水管理提升:推进省级用水定额修订,强化工业、农业、住建等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用水定额执行管理,建立取用水监测系统,健全水资源管理长效机制,进一步规范取用水管理。
水库运行管理提升:制定水库工程管理标准,编制操作手册指南,建立年度考核评价、考核结果奖惩机制,整体提升水库管理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水平,2021年达标率要提升20%。
河湖管理提升:组织开展930条河、6个湖划界成果复核上图,划定河湖保护区、保留区、控制利用区、开发利用区,明确重要河湖岸线开发利用边界。健全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工作机制,开展“百县百河”和幸福河湖创建活动,推动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提质增效,引领河湖管理提档升级。
农村供水管理提升:推进农村供水规模化、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构建覆盖全省的“互联网+”信息化监管平台,打造一批标准化、规模化水厂,切实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农业灌区建设管理提升:启动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和现代化建设,推进灌区标准化规模化管理,打造一批建设高标准、运行高效率、用户满意度高的绿色节水灌区。
淤地坝建设运行管理:对2035座中型以上淤地坝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选择有条件的淤地坝先行先试实时监控、数字管理和信息共享,条件成熟后逐步推广全省,逐步实现我省淤地坝安全运行管理科学化、信息化、现代化,全面提升我省淤地坝建管水平。
项目储备管理提升:聚焦“补短板”前瞻性谋划水灾害防控、水资源调配、水生态保护等重大项目布局和投资渠道,加强项目储备库建设,严格入库条件,筛选储备高质量项目,加快推动各类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完善项目动态管理机制,推动项目储备管理质量整体提升。
水利信息化管理提升:以山西水利“一张图”建设为抓手,全力推进山西水利数据能力中心建设。加强数据治理,强化数据融合共享,实现数据从“有”到“有用、能用、可用”转变,通过搭平台、定标准、强感知、整数据、促应用、保安全,大力提升水利信息化水平。
相关处室要制定专项行动方案,每项工作都要明确目标、具体任务,要有时间表、路线图,要落实到岗、形成责任清单,要摸清底数、形成问题清单,要选择典型、形成示范引领;要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学习,切实提升各级水利部门的管理水平,锲而不舍、驰而不息地抓下去。市里也要对标要求,细化任务、完善举措,推动全省相关工作上水平、上台阶,发生质的变化,推动“1351”工作任务全面落实。
五、夯实六项基础工作,推动全省水利改革发展提质增效
面对新时期新阶段水利改革发展任务,全省水利系统要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提升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确保“十四五”时期水利改革发展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一要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纪委十九届五次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十次、十一次全体会议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纪委十一届七次全会部署,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的引领保障作用。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牢固树立政治机关意识,教育引导各级干部进一步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严格执行党内政治生活、重大事项请示报告等制度,把讲政治的要求落到具体行动上、贯穿于日常工作中、体现在实际成效上,以实际行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着力深化理论武装,以庆祝建党100周年为契机,继续开展“一句誓言、一生作答”集中学习教育活动,重点加强党史教育,着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引导党员干部深化学思践悟,做到常学常新、常悟常进。着力夯实基层基础,突出政治功能、强化政治引领,牢固树立大抓支部、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深入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以标准化引领规范化,以规范化提升党建质量。着力履行管党治党责任,牢牢牵住党建工作责任制这个“牛鼻子”,把党建放在水利改革发展大局中来考虑,构筑“抓大党建”和“大抓党建”新格局,促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着力推进正风肃纪,始终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作为加强党建的主抓手,常抓不懈,不断巩固深化,紧盯“做好潘军峰案件后半篇文章”要求,将所有问题整改落实到位。持续用力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着力严格执纪问责,加强廉政警示教育,继续做好潘军峰案件整改整治“后半篇文章”,用铁的纪律教育和约束党员干部,注重抓早抓小,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巩固和发展反腐败压倒性胜利。着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坚持依法行政,将法治政府建设与水利改革重点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同考核、同奖惩。
二要全面实行“标杆管理”。厅机关处室工作要树立“用结果说话、以实绩评判”导向,强化“对标先进、争先进位”意识,全面对表省委、省政府要求,对标其他省份先进经验做法,立学习标杆、定追赶目标,从工作方式、方法、理念、机制等方面入手,系统谋划追赶超越目标思路和工作举措。市县水利部门也要参照省厅做法,共同推动全省水利工作提质增效。坚持实事求是,找准自身位置,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本着“跳一跳、够得着”的务实态度,合理确定目标任务,确保干一件成一件。迅速加压奋进,要找准自身短板弱项,对标先进明差距、奋力作为争上游,切实提升工作质量和标准,推动全省水利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强化交账意识,要围绕“树标、学标、达标”,对照“上半年全力补差补短、三季度回头看、全年达目标”要求,制定差距清单、措施清单,确保标杆管理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推动全省水利工作在新发展格局中赢得战略主动、发展先机。
三要狠抓工作落实落地。全省水利系统要振奋精神、埋头苦干,以最强执行力狠抓落实。保持定力抓落实,把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摆在首要位置,作为必须落实好的首要政治任务,贯穿于工作全过程。发挥表率抓落实,各级领导班子要知责明责,发挥引领作用,强化责任担当,带头履职尽责、带头担当作为、带头承担责任,坚决做到有诺必践、期到必成。结果导向抓落实,把坚决落实中央决策及省委、省政府部署作为抓好工作的首要准则,逐项对标工作任务,研究明确工作举措、责任主体和完成时限。强化监督抓落实,落实好“13710”督办制度,加大监督力度,强化实时跟进、动态跟踪、督促检点,持续跟踪问效,确保年度目标任务有序推进。
四要加快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思想政治引领,以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落实干部能上能下各项规定,严格干部经常性监督管理。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突出政治标准,以事业为上,选拔培养担当干事的优秀年轻干部,高度重视在改革战场、攻坚前沿发现选用干部。加大水利人才工作力度,坚持知识更新和实践能力提升并重,针对机构改革后的实际,抓紧实施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高层次人才、基层水利人才等重点培训工程,重点提升专业能力和法治素养,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水利干部队伍。
五要坚决守住安全底线。深入宣传习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落实省安委会部署,组织好安全生产监管干部、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轮训,市县水利部门安全生产监管干部培训率全年要达到70%以上。加强部门协同,与应急部门做好对接配合,按照《山西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实施细则》要求,建立统筹协同、会商研判、监督检查机制,落实联席会议、联合执法、联合惩戒制度。借鉴《山西省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特别规定》,梳理水利工程的安全生产相关规定,修订完善我省相关规定,研究制定《山西省水利工程安全生产工作的特别规定》。扎实推进“安全监管+信息化”监管,强化各市水利部门危险源辨识及评价、隐患排查治理和事故风险度等多种能力,对市、县、项目单位所有的工程项目进行全覆盖式的现场培训、填报,加强监管人员队伍建设,提升水利领域安全生产水平。关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对全省在建水利工程的资金使用、工程质量、施工进度、施工安全开展全覆盖、全方位检查;做好重点场所的疫情防控和消防安全。深入开展全系统“三零”单位创建。
六要讲好山西水利故事。发挥好水利学会作用,联合省内相关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打造水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平台。着力强化水利宣传工作,做好水利领域意识形态工作,利用多种媒体平台,充分展示山西水利改革发展成就,深度宣传“看大泉山变了样”“十万三晋儿女用小平车筑起汾河水库”等山西版治水故事,在传播三晋水文化上下功夫。持续弘扬“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新时代水利精神,砥砺初心、践行使命,在勇于担当中将水利精神发扬光大,在守正创新中推进全省水利改革发展。
同志们,又是一年春来早。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唯担当。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为根本指针,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饱满的精神、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务实的作风,扎实做好2021年“1351”工作部署和“十四五”水利工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谱写山西治水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