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创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
——以淮南师范学院为例

2021-07-24邵警清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基础考核课程

邵警清

(淮南师范学院 生物工程学院,安徽 淮南 232038)

新时代,根据教育部办公厅《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以及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的人才为国家建设、社会发展添砖加瓦已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创业教育类课程是新时代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已经将创业教育类课程纳入必修课,并规定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足够的学分才予以毕业。这类课程设计的教学过程不仅是创业理念、创业知识的培养,而且鼓励学生打破传统思维模式,使学生真正意义上拥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适时开展创业行动[1]。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旨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构建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尤为重要。

近年来,国内有不少学者对当前开设的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开展了研究。梁晓萍等提出要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重点加强实践教育教学方式,构建实教、实训、实战为一体的创业教学体系[2]。林曙梅指出当前高校创业教学中师资力量匮乏,主要体现在目前从事创业教育课程的授课老师缺乏实战经验[3]。何小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索线下课堂、线上学习相结合的教学形式,整合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认为分课堂教学方式在创业教育课程中的应用,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了教学中的互动性,提高了学生课堂的参与度以及积极性,从而不断提升了教学效果[4]。王伟提出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考核的关键在于如何将课堂创业知识转化为创业实践能力,单纯以考试为标准的评价模式已经不能有效评价创业教育课程中学生的表现,应该将实践教学环节、创业类的比赛等多种形式纳入考核评价体系[5]。 此外,陈健[6],陆成龙[7]、宋婷婷[8]等都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现状进行了分析。

从已有文献来看,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学相关研究多以定性研究为主,定量分析研究较少。而在已有的定量分析研究中,也较少有从创业教育课程教学系统化层面来分析的。本文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办法,对淮南师范学院的创业教育课程整个过程进行系统化调查研究。定性部分主要综合考察教学内容、师资队伍、授课方式、考核方式四方面;定量研究部分主要通过统计描述性分析,剖析创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教学改革的建议,为创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提供相应思路。

一、调查设计与实施

淮南师范学院作为一所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从2015年起开设创业教育类课程“创业基础”。创业教育课程作为全日制本科生的通识教育必修课,共18课时(2学分),开设在大二学年的第一学期。“创业基础”课程开设5年之后,通过调研了解到有63.97%的学生认为自身的创业意愿有所提升,但是真正想开展创业行动的还不到15%。为此,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势在必行。鉴于此,本文采用随机网络问卷调查方法,从教学内容、师资队伍、授课方式、考核方式四个方面调查了解了当前创业教育课程开设情况。问卷调查的对象是目前已经修读过“创业基础”课程的学生,涉及到大二到大四的学生,同时涵盖了文、理、工、农、管理等各类学科学生。共收回问卷753份,剔除无效问卷62份,最终获得有效调查样本691个,样本有效率91.77%,数据具有一定代表性。

二、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创业基础”课程开课前后的创业意愿

本文调查研究对象是已经开设过“创业基础”课程的大二到大四的学生,目的就是了解学生在开课前后个人的创业意愿。

从图1可以看出,“创业基础”课程开设后,学生的个人创业意愿大幅度有所提升,将近10%的同学从无创业意愿加入有创业意愿的大军中;非常想创业的同学提高了3个百分点;其中学院创业教育课程的比较想创业的同学更是提高了15个百分点。这说明大部分同学对学校开设的“创业基础”课程还是比较满意的,创业教育课程确实能激发学生的创业兴趣,培养创新创业精神。作为一所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更是应该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图1 “创业基础”课程开设前后学生个人创业意愿

(二)学生对“创业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评价

从图2可以看出,仅有27%的学生认为“创业基础”教学内容非常丰富,31%的学生表示课程教学内容一般丰富,42%的学生认为此门课程教学内容偏理论,缺乏实践教学内容。究其主要原因,这门课程在实际教学安排上是18课时的理论教学,分别是以下六个专题(每个专题3个课时):创业、创业精神与人生发展,创业者与创业团队,创业机会与创业风险,创业资源,创业计划,新企业的开办。这些专题的内容目前大部分停留在理论知识的指导,而实践性较强的教学内容例如创业项目选定、创业融资、创业计划书的撰写,师资不具备实践能力因而授课质量不佳,故教学评价也偏低。同时,调研发现,81%的学生建议课程分别在两个学期开设,低年级阶段侧重理论知识的学习,高年级阶段侧重实战操作。

图2 学生对“创业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评价

(三)学生对“创业基础”课程授课老师的评价

问卷设置了学生对“创业基础”课程授课老师满意度评价调查,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对“创业基础”课程授课老师的满意度,设置了“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满意”“比较不满意”“非常不满意”五个层面。总的来说学生对“创业基础”课程授课老师的整体满意度评价比较客观,非常满意的达到48%,比较满意、一般满意的累计达到47%,但不满意的也有5%。淮南师范学院目前从事“创业基础”课程的授课老师95%来自学工队伍、专职辅导员,缺乏相应的实践、实操经验,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一般。

(四)学生对“创业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方式的评价

目前,“创业基础”课程教学方式主要是传统教学方式,授课老师主要利用多媒体开展课堂教学。调研中发现,学生目前对“创业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方式达到比较满意层面上的共计67%,33%的同学为一般满意度以下,其中不满意的达到15%。主要原因是目前课堂的主要教学方式是灌输式教育,授课老师主讲,学生被动吸收;同时这个课程基本上都是合班开设,教学班级的人数至少有60人以上,授课老师不能保证全方位的互动到位,再加上课程理论性较强,最终导致部分学生慢慢失去学习兴趣,所以对于课堂教学方式的满意度也比较低。

(五)学生对“创业基础”课程当前考核方式的评价

“创业基础”目前的考核方式是由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两方面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方式,占70%。对“创业基础”课程当前考核方式满意度的评价调研显示,学生对“创业基础”课程目前考核方式满意度整体偏低,不满意的学生累计达到28%。据了解,“创业基础”课程闭卷考试涵盖的题型有名词解释、判断、简答题、案例分析题以及论述题,其中客观题占分比例较大。鉴于“创业基础”课程实践性比较强,部分学生希望通过撰写创业计划书、参加创新创业类竞赛等多种形式替代传统的期末闭卷考试。

三、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创业教育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够健全

开设的“创业基础”课程,未将实践教学纳入教学体系。例如,开展了创业导师讲座、创业类的学科技能竞赛,但是没有将其纳入严格意义上的教学体系。本门课程主要内容是围绕创业的三大要素,即人(创业者、创业团队)、创业机会、创业资源等较为理论的知识层面开展教学的。调研发现,将近50%的调研对象希望可以增设实践课。目前“创业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创业项目选定、资金筹措、创业计划书的撰写等实践性指导安排较少;能够开展创业实践的平台较少;虽然很多专业开展了学生参加企业培训的实习实训,但更多地是偏向于专业生产方面。如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企业虽然也是品牌企业,如合肥统一公司、南京雨润、无锡安井,但是学生们参与更多的是车间生产、加工,未切身接触到企业研发等重要环节,从而未能将创新创业理念教育融入其中。综上所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体系并不完善,而且存在重理论教学轻实践体验的现象。同时,“创业基础”课程集中在大二上学期开设,导致很多学生囫囵吞枣地学习了。而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学生对创业知识的需求更上一个层次,待到高年级迫切需要创业知识指导时,才发现对所学的知识一知半解。故课程设置要根据不同年级予以调整。

(二)创业教育课程师资建设有待加强

以淮南师范学院为例,从事创业教育课程的任课老师都不是专业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业老师,他们大部分都未经过系统的创业教育课程的培训,更是很少参与到具体的创业实践中。授课老师更多地是通过书本获得课程内容,课程中所讲述的创业案例也是机械复述。因此任课老师在进行课程教学时,只能机械性地灌输,使得学生创业知识的学习只能是浮于表面,不能切实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诸如资金不足、矛盾冲突等问题,最终导致很难培养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三)创业教育课程教学方式不够丰富

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大部分授课老师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授课老师在课堂上是主讲,学生只是被动地吸收知识。正是由于授课老师很少有从事具体创业行为的实践,所以教学的内容只是理论性地灌输,最终导致不仅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反而让学生对创业教学失去学习兴趣,甚至产生反感情绪。

(四)创业教育课程考核不够全面

淮南师范学院目前创业教育课程考核主要由平时和期末考核为主,平时考核占30%,主要体现在出勤、作业和课堂表现,出勤率基本能达到100%,但是有效参与度低;作业方面,大部分是开放式题型,学生基本上能从网络寻找答案,未能体现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真实水平;课堂表现方面,正如前面提到的,授课方式机械灌输、授课教师不太专业,同时课堂教学人数达到最少60人,最终导致大部分同学不是很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故不能真正掌握学生的学习程度。期末考试方面主要采用闭卷考试,从学生卷面的答题情况可以看出学生未能将课堂的创业知识转化为创业实践能力。

四、加强应用型本科院校创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丰富、健全创业教育课程教学体系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核心取决于是否有健全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所以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创业教育课程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上要完善、健全。调研发现,不同年级的学生对创业教育课程的需求程度不一样,具体见图3。

图3 不同年级学生对创业教育课程要求程度

图3中,高年级的学生希望能够掌握创业的知识、技能,大四相对于大二的学生提高了10个百分点;而低年级的学生只需要了解基本的创业知识。同时,调研同样发现,学生到了大四后自主开展创业行为的意愿稍微有点降低,幅度不大,1%左右,这可能是因为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阅历的提升,对待创业的行为更加理性了;根据调研样本数据,男生开展创业行为的意愿高于女生2%,这主要是因为男女社会分工不同产生的不同。故在课程设置方面,低年级的学生应该主要以基础通识理论教学为主,以激发低年级同学的创业兴趣,培养同学们的创业意识,引导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创业价值观。高年级的同学应以实践教学为主,如创业机会的选择、创业团队的组建、创业资金的筹措等,将前期学习的理论转化为实践探索。

同时,调研还发现,50%的同学强烈要求将实践课纳入严格的课程体系中。根据学生对实践课需求形式的调研,具体结果(见图4),将近一小半的学生期望能走进创业企业参观、实践。而让学生与企业、社会有效地沟通,能更好地了解创业企业的创业历程、企业文化、社会的发展需求,从而可以激发创业意愿强烈的同学在以后能真正地开展创业行为;87%的同学反映如果后期进行创业,将会开展专业相关的创业行为,比如师范专业学生对辅导机构情有独钟,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对食品加工生产创业如蛋糕店、水吧意愿强烈。故在专业课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适时适量地穿插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将课程模块有效地融合、拓展,将创业具体的理论知识以及开展创业行为所需的能力融入专业课的课程教学中,从而引导和启迪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同时重点加大创业模拟实训、创新创业类竞赛辅导,以大学生创业项目申报“未来企业家”“三创赛”“创青春”“互联网+”等创新创业类的学科技能竞赛为契机,以就业创业处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为平台,使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进入实操阶段。也可邀请优秀企业家、创业校友等以讲座、论坛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通过上述体验式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储备创业知识,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不断提高社会生存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图4 学生对创业教育实践形式需求比例

图5 学生期望的期末考核方式

(二)加强创业教育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淮南师范学院创业教育课程主要由学工老师承担,但是学工老师在专业知识、社会资源等方面比较欠缺,故地方院校应重视、加强对学工老师的创新创业教学培训,不断加大培训力度,通过外派学习、研讨会等形式让更多的学工老师不断提升自身课程理论素养,同时积极提供实践教学平台,不断丰富学工老师的实践经验;在实践教学平台中,务必要加强学工老师与专业老师的合作,充分利用学工老师在就业教育中的丰富经验和专业老师在初创企业的指导经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除此之外,还可以聘请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创业成功的校友为创业导师,不断扩大师资队伍、提升师资队伍的层次。

(三)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课堂教学方式

在创业教育课程教学中,授课老师应不断优化、创新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期望的课堂教学方式,笔者开展了调研,具体调研结果如下:28%的学生希望进行传统PPT授课方式,故传统的教学方式要保留。同时,针对创业教育课程的特殊性,35%的学生希望可以采用项目化教学方式,采取以实践为导向、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通过小组共同实施项目内容进行教学活动。笔者曾经在课堂开展过项目化教学,班级分成若干个创业团队,由创业团队筹划创业项目,梳理创业资源,模拟开展创业项目实施;课堂气氛活泼,学生参与度高,学生反馈更容易理解、掌握创业知识。还有27%的学生建议可以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启用“学生先学,教师再教,最后师生共同探讨”的教学模式[9]。无论是项目化教学还是翻转课堂教学,均是采用互动式、参与式的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在活跃、参与的氛围中不断培育创业精神,引导学生积极持续探究、团队协作参与学习,自觉地掌握创业知识、技能,丰富、创新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方式。同时要借助各种网络教学平台,如学习通、课堂派,以强大的网络课程信息库和资源库为依托,引导学生观看更多的优质教学资源及创业案例,从而让创业教育课程教学模式向立体化、多层次的方向发展。

(四)完善创业教育课程教学考核

在调研过程中,学生对传统课程考试的考核方式的支持率还是偏低的,大部分学生希望以理论+实践考核、撰写创业机会书等形式进行考核。这充分反应了学生期望创业课程教学考核形式多样以及能够通过实践机会检验创业能力的强烈愿望。创业教育课程的实践性特征使得这门课程在考核量化的时候要综合考虑,传统的理论考试不再能够科学评价学生的表现了。故在创业教育课程考核中,一定要加强过程性考核评价,重点是如何能够准确地评估出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建议以小组为基础,以具体的任务为导向,采用多种形式如PPT汇报、答辩等展现创业路演,小组成员在创业路演中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业综合素养的表现,都可以作为多元化的考核依据。授课老师依托班级成立考核小组,考核小组可采用小组自评、班级打分等形式,以创业项目成果实际展示情况作为考核评价的基础。同时也可将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取得的成绩或奖项,包括参加创新创业竞赛获得的奖项、申报创新创业类课题、创办企业等,均纳入创业教育课程考核要素,将其直接转化为相应的成绩,丰富创业教育课程考核体系,以最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切实、直观提高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学实效。

五、结语

根据国家对高校创新创业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及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理念的指导,本文以“创业基础”课程为试点,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了调研,提出了创业教育课程的系列教学改革建议,如健全、丰富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培养,采用多元化授课方式,转变考核内容、方式等,以提期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

猜你喜欢

基础考核课程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内部考核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