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三级甲等口腔医院护士执业环境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1-07-24吕艾芹
王 萍,吕 苒,王 潇,吕艾芹
护士执业环境,是促进或制约护理专业实践的工作场所的相关因素[1],包括物理环境和组织环境。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良好的护士执业环境可以降低护士离职率[2]、降低患者跌倒率[3]、改善患者的健康结局[4]、提高护理质量[5,6]。2016年,三甲综合医院护士执业环境开始在国家护理质量数据平台进行常规监管,而口腔专科医院目前尚未纳入平台管理。该研究通过调查某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的护士执业环境现状,探讨影响口腔专科医院护士执业环境的相关因素,为改善口腔专科医院护士执业环境现状提供参考和依据。
1 调查对象及方法
1.1 调查对象该研究纳入山东省某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护士157名。纳入标准:(1)工作时间3个月及以上;(2)从事口腔临床护理工作或护理管理工作;(3)自愿参与该研究;(4)既往无精神疾患和意识障碍。排除标准:(1)调查期间不在岗,如外出进修、产假、病假;(2)临床进修护士或实习生;(3)行政岗等临床工作时间少于50%的护士。
1.2 调查方法2020年5月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山东省某三级甲等口腔医院的全体护士,采用
电子问卷的方法进行调查。为保证问卷的填写质量,问卷采用统一指导语,向调查对象解释调查的目的、填写方法和注意事项。调查时,研究者采用问卷星的方式将问卷链接发送予护士长,由护士长将问卷链接转发予科室内的护士,护士在知晓填写方法后认真填写问卷,调查结果由研究者从系统后台直接获取。为获取真实的数据,问卷采用不记名的方式,且问卷填写无漏项后方可提交。
1.3 调查工具所用调查工具为以下2个问卷:一般资料表和护士执业环境测评量表。
1.3.1 一般资料 该部分包括调查对象的科室、年龄、性别、职务、工作年限、职称、学历等信息,由调查者根据调查目的自行设计。此次调查共收回159份调查问卷,剔除重复提交2份,共收回有效问卷157份,有效回收率98.7%。见表1。
表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n=157)
1.3.2 护士执业环境测评量表 该量表由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医院管理研究所护理中心主导开发,包括护士参与医院事务、优质护理服务的基础、护理管理者的能力、领导力及支持、人力和物力配备、医护合作、薪酬待遇和社会地位6个维度,共40个条目[7]。护士可以依据自身的感受对所处的执业环境进行评价,得分范围为0分(非常不同意)~100分(非常同意),其中得分越高,表明护士执业环境越好,反之越差。该量表总的Cronbachα系数为0.97,各维度的α系数为0.81~0.90[7]。
1.4 统计学分析数据经电子问卷系统导出后,由SPSS 22.0进行处理。其中计量资料采用(±s)进行描述,计数资料以[n(%)]来表示。护士执业环境的单因素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士执业环境得分情况护士执业环境总分为(87.88±11.45)分,各维度得分情况见表2。
表2 护士执业环境量表各维度得分情况(n=157)
2.2 不同特征护士执业环境得分的比较护士的工作年限、性别、职称是影响口腔专科医院护士执业环境的相关因素(P<0.05)。见表3。
表3 不同特征护士职业环境得分的比较
2.3 护士执业环境得分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护士执业环境得分的总分为因变量,以护士的工作年限、性别、职称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针对分类变量,首先进行哑变量的设置,回归分析的纳入标准为P≤0.05,剔除标准为P≥0.1。结果显示,护师的护士执业环境得分最低,是其主要危险因素。见表4。
表4 护士职业环境得分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n=157)
3 讨论
3.1 口腔专科医院护士人员结构特征由表1可见,口腔专科医院护士普遍年轻化,男护士占比低。其中职称以初级及以下职称为主(86.7%),没有高级职称护士;年龄在40岁以下占94.9%;男护士占比3.2%,低于同地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8];但学历构成相对较合理,以本科为主,与医院重视护士的成长,鼓励护士积极接受继续教育有关。
3.2 口腔专科医院护士执业环境现状以上研究结果显示,口腔专科医院的护士执业环境测评总分为(87.88±11.45)分,要高于同等级别综合医院(74.77±22.57)分[9]。该结果与口腔专科医院护士离职率较同等级别综合医院低相一致,这可能与口腔专科医院接诊危重症患者较少,且工作时间和作息较综合医院规律有关[10]。
六个维度中得分最高的是“优质护理服务的基础”,次之是“医护合作”。“优质护理服务的基础”得分最高,这与国内大量研究结果一致[9,11],说明目前医院均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坚决落实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该研究还显示“医护合作”得分较高,主要是因为口腔专科医院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正常口腔诊疗中,需要医护的相互配合,医护配合在口腔诊疗中非常重要。
该研究中,得分最低的维度是“护士参与医院事务”[12],“人力和物力配备”“薪酬待遇和社会地位”紧随其后,与国内大多研究结果相一致[13,14],说明现阶段口腔专科医院的护士很少参与医院管理,这一结果与综合医院的调查情况相近[13,14],提示医院护理管理人员需要重新探索护理管理的新模式,在未来护理实践过程中应该建立共同参与医院事务的管理机制,使护士参与护理管理,合理配置护士的人力资源,赋予护士更多的权利和自主权,使护士真正能够参与管理决策过程[11],提高护士积极性,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人力和物力配备”得分较低,主要是因为近几年口腔专科医院的护士工作范围和工作量不断扩大,使得护士配备尚未达到需求[15]。针对“薪酬待遇和社会地位”得分较低这一问题,这可能是由于文化知识水平等方面的限制,使得公众对护理行业的理解和认识不足,且法律法规在各方面的建设不够完善,造成护士的权利和义务得不到真正的保障[11]。此外,较低的工资收入和社会地位,极大地降低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感,严重影响了护理团队的稳定性,导致离职率不断升高,最终影响护理服务质量[16]。
3.3 不同特征护士对执业环境的影响由表3可知,工作年限、性别、职称对护士执业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工作年限在10~15年的得分较低,原因可能是大部分护士承担同样的工作,未能实现护理人力资源的科学管理,未体现出该部分护士的价值[17]。该研究中护师的执业环境得分较低,这与韩露[11]等的研究结果一致,原因可能为初级职称的护师在面对疑难病例时,缺乏丰富的临床经验,工作中长期精神高度紧张、压力大,导致其执业环境得分低[11]。与李梦琦等[18]的研究结果一致,该研究中男护士的得分较低,传统的社会分工赋予男性更高的社会责任和成就期望,因此男护士对专业的发展需求往往高于女护士,男护士也更容易因为专业发展需求得不到满足而离职[19]。
3.4 护士执业环境的影响因素在对护士执业环境的总分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职称为护师的护士执业环境得分最低,是其危险因素。这与国内多个研究的研究结果相一致[11,20],原因可能为护师相对于护士对执业环境要求更高,更渴望得到社会的认可,而相对于主管护师工作经验略显单薄,工作压力大,导致其执业环境得分较低。因此,更希望医院能够关注到此类人群,给予更科学的管理策略,以发挥其最大的能量。
3.5 创新与不足关于护士执业环境的相关研究已有很多,但大部分研究都着眼于综合医院的护士,口腔专科医院的护士执业环境的研究很少,该文调查了口腔专科医院的护士执业环境,以期为改善口腔专科护士的执业环境提供参考依据。但由于所调查的口腔专科医院规模较小,考虑的相关因素较少,所以该研究纳入的护士数量较少,最终得到的影响因素略显单薄,今后应增加多所口腔专科医院,加大样本含量,考虑更多的相关因素,以提高研究对象的代表性,提高结果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护士执业环境是患者安全和护理质量管理的“润滑剂”。目前我国医疗行业正处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阶段,护士队伍建设在数量和质量上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该研究结果显示,虽然口腔专科医院的护士执业环境得分高于相同级别的综合医院,但确实还存在一定的影响因素,建议护理管理人员应重视职称为护师、学历为本科、工作年限10~15年的护士的职业发展,合理分配人力资源,有针对性地制订科学、合理化的管理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