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东盟国家使用中的政治环境影响因素研究
2021-07-24彭志浩
李 智 彭志浩
(广西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4)
一、引言
2018 年9 月19 日发布的《“一带一路”大数据报告》中指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水平逐年提升,在“一带一路”国别合作度排行前十的国家中,东盟国家占半数以上。结合“一带一路”倡议扩大人民币在东盟国家的使用范围,对深化中国与东盟的货币金融合作、推进中国—东盟人民币投资与贸易圈的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但“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在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使人民币在东盟国家的使用面临更加复杂的国际形势与困局,政治环境被认为是影响人民币在东盟国家使用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充分发挥政治环境对人民币在相关经贸投资领域使用中的促进效应、规避政治冲突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作为中美等大国竞争博弈的关键节点,东盟国家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一直是国际政治、经济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对于政治环境与货币问题的探讨,诸多文献认为,良好的政治环境一方面有助于国内营商环境的创造,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增进双边政治互信、建立合作共识,进而共同扩大货币的国际使用范围(Nigh,1986;Neumayer & Spess,2005)。基于这一共识,国内外学者主要从东盟国际政治环境与国内政治环境两方面出发,探析政治环境对中国—东盟货币合作、各类人民币业务发展的影响。对于国内政治环境的研究,学者多是与制度环境相结合进行研究。如东盟国家国内政治稳定、制度健全对人民币贸易投资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Globerman & Shapiro,2002)。不仅如此,部分研究也认为部分东盟国家良好的国内政治环境也有助于保障相关中国—东盟优惠合作政策的延续性,降低因政权频繁更迭而造成的不确定性(刘晓光和杨连星,2016)。在肯定部分东盟国内政治环境优良的同时,也有部分学者指出东盟各国政治环境中普遍存在的弊病。例如大部分综合实力较强的东盟国家,其政权结构都具有结构庞杂、协调性低、行政效率低的问题,这无形之中提升了人民币在东盟国家的使用成本,也不利于各类货币、经贸合作的深化(李仲达等,2019)。在国际政治环境方面,诸多文献认为双边政治关系是国际政治问题分析中重要的替代制度性安排,特别对于部分制度风险较高的东盟国家,双边政治关系有助于改善经贸投资环境,为人民币业务开展创造良好条件(Castro & Cruz,2013;陈炳才,2019)。还有部分研究将对双边政治关系这一问题的探讨细化到历史建交、友好城市、贸易投资协定等具体政策措施,也得到较为一致的结论(陈培如等,2017)。不仅如此,国际政治中各类多边合作的作用效果也开始得到关注,有学者认为东盟各国当前已将合作重点由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转向东盟领导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上,通过与中国等东亚国家合作为实现更广泛区域一体化的目标做铺垫,这也为人民币在东盟国家的使用创造条件(周方冶,2011)。但不可否认,国际政治环境中也不乏影响人民币东盟国家使用的消极因素,不仅会阻碍中国—东盟长久稳定贸易关系的建立,抑制人民币交易结算、计价等货币职能的发挥,而且也会使得部分国家居民对人民币存在抵触心理,不利于人民币在东盟扩大货币影响力(常士訚,2010)。
总的来说,“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人民币在东盟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人民币在东盟的货币地位不断提高,在贸易投资中的使用范围也不断扩大。但经济的竞争与政治的博弈息息相关,人民币在东盟国家的应用范围若要达到预期水平,愈发要注重对东盟各国政治环境的考量。目前还鲜有文献聚焦东盟国家,从多角度考察政治环境对人民币区域使用情况的影响效应。本文通过从东盟各国政治环境与国内政治环境两个维度的分析,在人民币东盟使用范围不断扩大的过程中,探究东盟各国政治环境因素所产生的作用效应,这不仅有利于厘清依托“一带一路”倡议在东盟国家推动人民币使用范围扩大的具体路径,也为人民币国际化对政治环境的研判提供一定启示。
二、政治环境在人民币东盟国家使用中的作用机制
政治环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政治制度、体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内部条件与双边政治关系、国际同盟、政治冲突等外部条件的总和。这些因素影响着国家经济的运行,对一国短期经济动态与长期经济走势都具有显著的影响。在东盟国家中,双边贸易与人民币直接投资常作为衡量人民币在东盟国家使用情况的主要参考,更深受政治环境的影响。本文依据政治环境定义,结合新制度主义理论与国际政治“关系世界”理论假定,将东盟政治环境分为国内政治环境与国际政治环境两个层面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分析。
(一)国内政治环境的作用机制
作为一个包含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的跨学科分析范式,新制度主义理论适用于对东盟各国复杂的国内政治环境进行分析。该理论认为,出于成本收益的考虑,一国适宜的政治体制与合理的制度安排都有助于建立有序规则,从而对降低相关交易成本以及投资不确定性起到积极作用,为该国与他国建立长久经济合作打下基础(Keohane,2005)。基于现有东盟各国政治情况数据,以及Aspinall & Mietzner(2010)对印度尼西亚政治环境分析的方法,在考量东盟国家政治体制的情况下,运用世界银行三项全球治理指数:行政效率、腐败控制、政权稳定,分析东盟国内政治环境对人民币东盟使用情况的作用机理。
政治体制是一个国家内部政治体系运作的形式,通常将政治体制类型分为民主政体与权威政体两大类(Przeworski & Alvarez,2000)。对于政治体制的作用机制,主要存在两种看法。一类认为民主政体中决策者往往会为了获得选票,倾向于迎合选民,在某些利益相关问题上做出让步。如民主国家中过大的工会权利,会提高投资成本,进而降低投资利润率,使该地区对外投资的吸引力降低。在权威政体中国家机关可以有效整合资源,发挥规模效应促进经贸投资(何高潮,2005)。另一类则认为权威政体中,统治者会热衷于个人寻租行为,使得整体营商环境恶化,不利于外来投资进入当地市场。而民主政体则能更好地保障财产权与相对公平的市场信息,更有利于长期投资合作的建立(Abadie et al.,2012)。政治体制决定人民币在东盟各国发展的整体经济环境,但鉴于其作用的复杂性,尚难以定论其作用效果,需进一步结合东盟各国具体情况分析。
行政效率是指一国行政主体在完成政策目标时的效率、效果、效益,以及当局兑现政策承诺的可信度。在人民币东盟国家使用的过程中,无论是人民币贸易结算、直接投资活动的顺利开展,还是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的签订,都需要来自东盟各国的政策支持。政府的行政效率决定了相关合作政策能否顺利落实并发挥长久作用,行政效率高与政府信誉良好将会使中国与东盟间各项促进货币金融合作的优惠政策与协定能快速得到落实,并对人民币在东盟国家的发展产生切实推动作用。
腐败危害是指一国以权谋私、政商勾结等多种形式腐败行为的严重程度。在经济不发达、法制体系不健全的地区腐败更为严重,主要体现在严重的官僚主义以及公共资源被大量侵占或浪费等问题上,这些问题会激化社会矛盾,动摇社会的经济与政治基础,导致无法为外来的人民币投资者或贸易商创造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反之,如新加坡等腐败程度较低的东盟国家则能产生良好的示范效应,向国际社会显示了一国有能力建立并维护一个公平、优质的贸易投资环境,也有利于中国在该地区开展货币金融合作,建立更畅通的人民币交易结算渠道。
政权稳定是指一国政权的稳定程度以及对相关政治暴力和恐怖主义的控制。政权稳定的作用机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稳定的政权使得政府能有效保障该国人民币投资者利益不会因各类突发事件受到侵害,降低投资风险进而吸引更多人民币资金涌入,逐步扩大人民币持有者与该国的贸易投资往来,扩大人民币使用范围。另一方面,政权稳定能保证东盟国家与中国货币合作的连续性,不会因政权更迭而频繁变动,有助于中国同东盟国家的区域货币金融合作更加稳固。
(二)国际政治环境的作用机制
国际政治“关系世界”理论认为世界是由关系构成,各种国际政治关系相互交织构成一个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环境。在国际政治环境这一互系场(指一个内部任何单体均与其他单体存在联系的区域范围)中不同政治个体间的联系存在差异,从而对各国经济发展、国际地位、战略成败等产生影响(秦亚青,2016)。在对东盟外部国际政治环境的分析中,依照联系程度差异特征主要从短期作用与长期影响、正式安排与非正式安排等方面分析其作用机制。
在短期作用中,两国高层互访被认为作用效果最为明显(魏昀妍和樊秀峰,2018;王震,2019)。作为国际政治交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层互访可以向市场传递政府当局的政治偏好信号,有利于增强两国贸易投资主体的积极性与信心。具体而言,中国政府可以通过高层互访与东盟国家进行谈判协商或外交博弈,为相关人民币贸易投资业务开展谋得先机或政策红利,降低相关企业在东盟国家的进入成本,促进人民币业务在当地发展。同时,中国企业常常将高层互访视为重要友好信号,认为这种政治互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国家未来对外发展方向。出于对国家政策指引的认可,国内投资者会提升对互访对象贸易潜力、投资前景等方面的信心,部分民间闲置人民币资本也会在此引导下进入东盟市场。
长期影响中,友好城市设立与外交冲突、领土纷争两类作用较为明显。友好城市设立主要加强了中国与东盟国家点对点交流,通过这种双边交流可以增进合作城市间的信息沟通与传递效率,使得双边合作匹配度更高,合作共识更易于达成,更有利于搭建人民币与东盟货币合作的渠道。同时两地企业也可以享受经济合作的“优先通道”,从而在国际市场中更具有竞争力与议价能力,也有助于人民币在东盟国家交易中进一步发挥媒介职能。
贸易协定与国际条约作为主要的正式制度安排方式,不仅体现两国或多国间的友好关系,更将这种友好合作关系通过协定、条约实质化。通过建立双方认可的交易规则,使中国与东盟间跨境贸易投资活动更规范化与标准化,能为人民币创建一个更加公平透明的良性竞争环境,也使得人民币相关业务能不断调整与适应东盟各国经济情况,更好地融入东盟各国的经济生活中。
东盟国际政治环境中的非正式安排主要体现在对美国的依赖上,尤其是军事依赖。在亚太地区,无论是日韩还是东盟十国,为增加自身在国际事务中的谈判筹码、提升自身国际话语权,往往选择加强与美国联系,其主要手段就是接受美国的军事输出(周方银,2013),相应形成对美国的军事依赖。大量军费开销以美元进行结算,也使东盟各国难以摆脱对美元的货币依赖,去美元化也较难实现,人民币使用范围的扩大也愈发困难。
三、实证分析
(一)模型构建
前文从国内政治环境与国际政治环境两个层面分析各类政治环境指标在人民币东盟国家使用中的作用机制。对于人民币东盟国家使用情况的衡量,本文在考虑东盟因素的基础上,使用国内研究普遍采用的“中国对东盟人民币直接投资量”与“中国与东盟跨境人民币结算流量”两项作为被解释变量,从人民币直接投资与贸易结算两方面考量人民币东盟国家使用情况。人民币直接投资额反映人民币的国际使用范围与国际地位,一个地区人民币直接投资的增加,是人民币在该地人民币使用范围扩大与国际地位提升的重要表现。贸易结算额则充分反映人民币在双边贸易结算中的地位,是当前人民币交易媒介货币职能发挥的主要渠道(李俊久和丘俭裕,2017)。
为实现本文研究目的,使用Panel Data 模型进行分析,首先运用混合效应、固定效应、随机效应等模型进行初步检验,参考三种模型回归效果以及Hausman检验结果进行模型选择。参考丁一兵和傅缨捷(2012)的研究方法,通过逐步添加变量法对模型进行改进,更为清晰地了解各政治环境指标对模型的影响效果,选取最优的解释模型。设定预期模型如公式(1)所示:
分国内政治环境与国际政治环境两个层面采用逐步添加解释变量的Panel Data 模型,如公式(2)和公式(3)所示:
在构建的模型中,Ykit分别表示中国对东盟人民币直接投资量Y1it、中国与东盟各国双边贸易流量Y2it,i表示东盟十国中的i国,t为对应年份。α0为常数项;inter为国内政治环境变量,包括政治体制、政府效能、腐败控制、政权稳定指标;exter为国际政治环境变量,包括高层互访、友好城市、冲突纷争、条约协定、军事依赖指标;Control 为控制变量,ε 为随机误差项,β、φ、ω为对应变量系数,μ为添加变量个数。
(二)变量定义、数据说明及描述性统计
中国—东盟于1997年确定建立睦邻互信伙伴关系,因此,为保证分析的完整性与一致性,样本选取时间段为1997~2019年,部分数据存在个别年份缺失的采用拟合插值进行估计。
被解释变量:中国对东盟人民币直接投资量Y1it代表人民币在东盟各国经济中的参与度,中国与东盟各国跨境人民币结算流量Y2it代表人民币在与东盟双边贸易结算中的地位,数据分别来源于ASEANstats统计数据库与复旦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数据库。
国内政治环境变量(inter):政治体制(regime)作为分类变量,分为民主制度(定义变量=0)与权威制度(定义变量=1)两类,数据根据外交部东盟国家概要整理;行政效率(effect)、腐败危害(corruption)、政权稳定(stability)三项指数分别衡量东盟国内政治环境的不同方面,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全球治理指数,其中由于东盟各国腐败控制指数多为负值,为使数据更为直观地表现腐败危害程度,故使用负向指标。国际政治环境变量(exter):高层互访(visit)由每年中国与东盟国家高层间的外交来访、出访以及会晤三种形式外交的次数衡量,数据根据外交部外交动态整理;外交事件(conflict)以每年中国与东盟国家涉外争议事件次数衡量,数据来源于The Issue Correlates of War(ICOW)研究项目;条约协定(agreement)包括双边贸易、投资协定以及货币互换协定和其他方面的合作条约,考虑时间延续性,通过签署合约的总期限进行衡量,数据由复旦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数据库、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BIT 数据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DOT 数据库综合整理所得;对美军事依赖(military)用东盟各国接受美国军售额度占GDP 比重衡量,军售数据来源于美国国际开发署,GDP 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
控制变量(C):众多学者的实证研究中用中国GDP(lnGDPct)与东盟GDP(lnGDPit)的对数表示直接投资、双边贸易存在强相关的两国经济发展规模(Peter,2015;罗来军等,2014),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两国汇率(rate)采用直接标价法计算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年均汇率,由于中国没有实现与东盟全部国家汇率的直接兑换,因此根据两国货币与美元的年均汇率计算所得,部分币值较低的采用人民币与单位货币1:100进行计量,数据来源于IMF;地理距离的对数(lndistance)用以反映贸易投资活动中可能存在的冰山成本,数据来源于CEPII数据库。
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1 所示。为避免伪回归出现,使用LLC 检验、IPS 检验、ADF 检验三种方法对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各指标同阶平稳,满足模型构筑的基本条件。同时,各项分析指标间Pearson 相关检验系数值都较小,指标间的相关性较低,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表1 变量的基本统计特征
(三)回归结果及分析
1.人民币东盟国家使用情况的第一项衡量指标的回归结果及分析。在进行面板回归前,对数据模型进行Hausman 检验,检验结果P 值为0.213(大于0.05),不拒绝随机效应模型原假设,同时若选用固定效应模型,则无法估计regime 与distance 这类非时变变量,作为模型重要指标这两项指标都无法轻易舍去,故综合考虑选用随机效应模型更佳。确定使用随机效应模型后,采用分类逐步添加变量的方法进一步对模型进行修正,表2为第一项衡量指标中国对东盟人民币直接投资量的预测模型EA(1)~EA(7)。对比各预测模型来看,在解释变量逐次添加的过程中R2逐渐上升,模型整体解释效力增强。除conflict、military 两项外,其余变量系数变化稳定且保持着较高显著性。conflict在部分模型中出现符号波动,但随着解释变量的加入趋于稳定。military 除在EA(1)整体回归模型中勉强显著外,在其他模型中均不显著,对比EA(1)与EA(7)的结果也可以看出,加入military后模型整体预测效果变差,因此选择没有加入military 的EA(7)作为最终解释模型。
表2 第一项衡量指标的回归结果
由EA(7)可以看出,控制变量中,除汇率对人民币直接投资不显著外,其余均较为稳定且符合已有研究的实证结论,汇率不显著可能是因为当前中国对东盟的人民币直接投资多是出于政策导向,受汇率影响较小。国内政治环境方面,民主政体通过创造相对自由的投资环境,促进人民币在东盟投资活动中的使用。因政治环境分析指标变动区间较小,变动范围通常不超过0.5 个标准单位,为反映指标变动影响更符合现实情况,分析使用0.1个标准单位变动进行衡量,当东盟国家政府效能与政权稳定性提高0.1个标准单位,中国对该国人民币直接投资量也将分别提高0.32%与0.38%,但当该国腐败程度提高0.1标准单位时,人民币直接投资将下降0.71%。这表明高行政效率与稳定的政权可以进一步优化一国营商环境,促进人民币直接投资量的增加,但类似腐败问题等制度上的不足仍是人民币在东盟国家发展的最大掣肘,因腐败造成的负面影响,几乎全部抵消了行政效率改善与政权稳定所带来的红利,如何化解由腐败带来的间接、隐性成本是人民币在东盟使用范围扩大的关键。国际政治环境方面,高层互访与协定条约都对人民币直接投资增加产生正向效应,其中高层互访带来的正向效应最大,这也印证了对东盟人民币直接投资大部分都是由中国政府主导的政策性投资的观点,与中国的合作程度直接决定了中国对该国未来的投资政策走向。
2.人民币东盟国家使用情况的第二项衡量指标的回归结果及分析。对于模型2 同样进行Hausman检验,检验结果为0.167,也应选用随机效应模型最为合适,第二项衡量指标中国与东盟各国跨境人民币结算流量的预测模型EB(1)~EB(7)如表3 所示。相比第一项衡量指标,第二项衡量指标预测模型中解释变量结果都较为稳定,在逐步添加变量过程中系数没有出现符号变动。在国内政治环境影响因素中,stability始终系数较小且不显著,是由于近年除泰国和印度尼西亚外,东盟各国政局基本处于稳定状态,未出现较大政局变动,对跨境人民币结算的变化反映不足。在EB(1)与EB(4)的结果中,EB(4)模型预测结果与整体回归模型最为相近,在包含其余有效结果的同时排除了无关变量的加入,因此EB(4)作为对第二项衡量指标的解释模型。
表3 第二项衡量指标的回归结果
对比EA(7)与EB(4)可以看出,与人民币直接投资相比,跨境人民币结算流量受东盟国内政治环境影响较小,同样指标变动对直接投资的影响是跨境人民币结算流量的近五倍,这一方面是因为当前东盟人民币直接投资基数相对较小,对相关指标变动反映更明显,另一方面也说明一国政治生态对直接投资影响更大,跨境人民币结算流量受国际贸易环境影响更大。国际政治环境方面,高层互访与条约协定表现出较高的正效应,说明在促进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方面,东盟国家与中国的合作交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贸易伙伴关系的建立、贸易协定的签订、自由贸易区的设立等,在提高人民币结算的同时,也为人民币货币合作的开展创造良好条件。对美军事依赖产生较大的负效应,美国军售占比每提高0.1%,跨境人民币结算额将下降0.5052%。因此在中国与东盟的双边交流中如何处理与美国的关系仍是关键,东盟国家对美军事依赖越强,美国对该国挟制力越强,美元霸权在该国地位难以撼动,人民币在东盟贸易中的相关交易结算业务也难以得到有效开展。
(四)模型稳健性及内生检验
本文改进马勇和王芳(2018)使用的稳健性检验方法,鉴于东盟各国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在政治环境上仍存在较大的异质性,因此将东盟十国的样本数据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标准进行重新分类,分别考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对两项衡量指标影响情况。为保证样本量充足,分组后使用插值法估算各指标季度数据。
模型的内生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政治环境影响与人民币东盟国家使用情况可能存在反向因果关系,因为随着人民币使用范围扩大,中国—东盟货币金融合作日益密切,会使双边关系、营商环境等发生改变从而作用于东盟政治环境;另一方面,回归模型中仍可能遗漏一些起决定效果的特定变量。对于反向因果问题,由于政治环境类分析变量很难找到合适的外生工具变量,但可以利用内部的工具变量进行解决(Desbordes & Vicard,2009)。因此,本文选择政治环境变量的滞后二期项作为工具变量进行检验。对于遗漏变量问题,普遍采用的处理方法是增添相关影响因素作为控制变量,除政治因素外,历史文化因素也常被作为重要影响因素,因此进一步增添文化距离指数(culture)与东盟各国的殖民历史(history)进行检验(Yeganeh & Hamid,2011)。
表4 为稳健性及内生性检验结果。A1、A2、B1、B2为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分类后两项衡量指标的回归结果,A3、B3为使用二阶滞后项工具变量检验结果,A4、B4为增添控制变量的结果。在样本分组检验中,两个解释模型对发展中国家的解释效力强于对发达国家的解释效力,但变量系数整体不存在较大偏差,可以认为模型整体较为稳健。内生性检验中,对于第一类内生性问题,在采用工具变量解决可能的逆向因果关系所导致的内生性前提下,得到结果基本与前文结果一致。对于第二类内生性问题,通过增添文化距离和殖民历史两项可能存在的遗漏变量,进一步对模型进行修正。其中文化距离对人民币东盟使用情况的两项衡量指标不存在显著影响,而殖民历史对中国—东盟双边贸易流量产生负相关,主要是因为受殖民历史影响,东盟国家仍无法完全摆脱对西方国家的贸易依赖。总而言之,在解决两类内生性问题后,检验结果中原有政治环境的核心变量,依然和此前估计结果一致存在显著的影响效应。
表4 两项衡量指标稳健及内生性检验结果
四、结论及建议
基于东盟各国国内政治环境与国际政治环境两个维度,通过直接投资与双边贸易两个渠道分析东盟政治环境对人民币在东盟国家使用的影响情况。研究表明,虽然国内政治环境与国际政治环境均会影响人民币在东盟国家的使用,但在具体作用效应上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对于国内政治环境方面,其通过人民币直接投资渠道对人民币东盟国家使用情况的影响效应更为明显,东盟国家中民主型政体、政府行政效率的提升、国家政权的延续稳定都能有效促进人民币直接投资,进而提升当地人民币使用水平。以腐败问题为代表的制度不足则具有较大的负面效应,由腐败带来的国内政治环境恶化几乎会完全抵消其他方面政治环境改善带来的正面效应。而以双边政治关系为主基调的国际政治环境则通过中国—东盟贸易渠道对人民币东盟国家使用产生更为明显的作用,其中高层互访、贸易协定签署,对扩大贸易结算中人民币的使用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而国际政治上的各类冲突纷争以及东盟国家对美国的军事依赖则不利于中国通过对外贸易投资提升人民币在东盟的国际影响力。基于分析结果,对如何合理研判东盟政治环境,进一步拓宽人民币使用渠道与范围,从国内战略与国际合作两个方面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一)国内战略制定
第一,发挥“一带一路”倡议在促进对东盟直接投资中的指导作用,有效刺激民间资本加入。分析结果表明,东盟国内政治环境的稳定有利于人民币直接投资增加,从而促进人民币在东盟国家使用。“一带一路”倡议中对东盟的投资战略,正是基于对东盟各国政治经济环境进行深入分析与判断后所做出的投资选择,我国应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倡议所具有的示范效应与导向作用,通过合理的引导,将优质的民间资本有针对性地投向具有良好营商环境与优惠政策的东盟国家。通过凝聚更多的民间力量,共同在东盟国家建设一条稳定畅通的人民币投资渠道,进一步开拓东盟国家潜在市场,不断扩大人民币在东盟国家使用的规模与范围。
第二,进一步完善中国—东盟舆情监测、政治风险预警系统,更有效地为人民币在东盟国家使用提供舆情参考与风险预警。完善的舆情监测系统对正确把握东盟各国政治环境、防控各类因舆情而产生的隐性风险,有着极高的参考价值。当前相关中国—东盟舆情监测机构或组织均存在着数据处理能力不足、信息来源有限、对突发事件反应不及时等问题。政府可以通过驻外领馆、外设机构等多种渠道,预先了解东盟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信息,建立多形式的动态信息支持机制,降低后续人民币相关业务推进时的潜在成本。因此应进一步支持中国—东盟舆情监测系统的建设,建成准确、高效的舆情监测系统,不但能为我国政府有效规避东盟各国舆情风险提供参考,而且有助于准确把握未来跨境人民币业务推广的合理切入点。此外,还可以通过加强政府间合作,建立双边政治冲突预警、问题协商、争端解决机制,通过规范化与系统化措施有效缓解各类政治突发性事件对人民币在东盟国家使用的影响。
(二)国际合作推动
第一,在东盟国家建成跨境人民币交易先行区或试验区。国际环境分析指标中,合作程度上升对贸易层面人民币使用所带来的正效应提高作用十分明显,一方面,我国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在东盟区域的政治存在与影响力,维护与东盟各国长久稳定的政治经济合作关系。另一方面,也可借鉴云南、广西已有的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中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发展经验,尝试与东盟国家在东盟境内合作建设跨境人民币交易与结算的先行区或试验区。这不仅有利于跨境人民币业务的顺利开展与特色跨境金融合作的达成,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合作国经济的增长,有助于在东盟国家进一步建立地域涵盖面更广、业务种类更多、交易渠道更宽的跨境人民币合作区,稳步推进人民币跨区域使用。
第二,充分利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达成的新契机,化解政治消极因素,巩固已有货币地位。实证结果显示,东盟各国对美国自军事到政治经济上的依赖,给人民币在东盟国家使用造成极大阻碍。但由东盟十国发起,并在2020年11月15日正式签署的RCEP,为人民币东盟国家使用带来新的机遇,中国应利用RCEP 签署契机,以积极负责任的大国姿态,不断推动RCEP 合作深化落实。一方面,在全球经济萎靡不振的大背景下,通过推进与东盟各国的贸易合作逐步削减关税、消除壁垒,实现中国和东盟各国之间贸易的自由化与便利化,助力经济“外循环”;另一方面,在RCEP 合作框架下,更多地参与双边或多边投资协定的制定工作,疏通人民币对东盟之间投资渠道,以双边贸易和直接投资为双驱动,打开人民币东盟国家使用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