滩涂贝类采捕机研究与试验
2021-07-24江苏省如东县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站陆小鑫
○江苏省如东县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站 陆小鑫
文蛤等埋栖型生长贝类多分布在较平坦河口附近沿岸内湾的潮间带、浅海区域的细沙及泥沙滩中,栖息深度因水温和个体大小而异。近年来,渔民为提高经济效益,通常采用人工放苗围养,生长期满三年左右达到一定规格后采捕上市。在滩涂贝类养殖区域,贝苗放养前,多用旋耕机械对滩涂进行翻耕作业,翻耕后的土壤疏松,随后散放在表面的滩涂贝类易钻入土下埋栖生长。南通沿海滩涂有着丰富的贝类资源,近年来滩涂养殖面积稳定在30万亩左右,其中养殖文蛤等滩涂贝类20万亩。
一、传统采捕方式
多年来,滩涂贝类采捕的由人工作业完成,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脚踩式。在滩涂带浅水时,肉眼可见浅水表面有贝类“呼吸”时产生的气泡,人用脚不停地踩气泡周围,将沙土踩松软,贝类受激从土中钻出,人工捡起收集。现为如东“海上迪斯科”旅游项目采捕滩涂贝类方式。
2.刨土式。适用于滩涂贝类较为稀少的自然生长区域。由人工手持刨铲作业,刨铲口在沙滩浅土层向前移动,当土层中有贝类时,金属刨铲口与贝类接触有“吱吱”声音,人听到声音后停下来捡起。刨土作业时,通常滩涂表面无积水,刨铲将下层土刨松,尽可能不破坏表层土。
3.耙取式。滩涂贝类分布较多的养殖区域多沿用该方式。由多人手持多齿耙,并排向前耙土,沙土可从耙齿间漏出,滩涂贝类留下,采捕工人捡起。
以耙取式为主的采捕方式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受潮汐时间等限制,作业人员需起早赶夜等原因,通常作业途中采用下海拖拉机人货混装方式运输,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今后还将面临无工可用的问题。随着从业人员的老龄化,养殖企业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用工荒,滩涂贝类采捕机械化作业迫在眉睫。为此,对滩涂贝类机械化技术进行研究,并选择样机进行实地试验。
二、机械作业方式
采捕机将沙滩上带有滩涂贝类的沙土铲起向后输送,沙土在输送及清选过程中漏出,小规格滩涂贝类也可漏出掉至海滩表面继续生长,符合采收规格滩涂贝类留下进入收集框,实现采捕。滩涂生态环境比较单一,自我修复能力差,机械化采捕作业的同时,要尽量避免对滩涂底层生态环境的扰动和破坏。
三、滩涂贝类采捕机工作原理
滩涂贝类采捕机由行走牵引和采收作业两部分组成。行走牵引部分,以柴油发动机为配套动力,选配无极变速箱,采用橡胶履带行走装置,增加与沙滩接触面积,减少行走时下陷的可能;采收作业部分由铲齿板、输送清选装置和贝类收集框组成。
采捕作业时,铲齿板将含有滩涂贝类的沙土铲起,通过输送链网向后输送,输送过程中,对滩涂贝类表面泥沙进行清理,大部分泥沙被去除掉,从输送链网辐条间隙落到滩涂表面,少量泥沙随着滩涂贝类继续向后输送到双层振动筛上。通过振动筛作用,泥沙和小规格滩涂贝类掉落至沙滩,符合采捕规格的滩涂贝类进入收集框。机械采收过程,同时也是对滩涂疏松的过程,疏松过的滩涂更适宜滩涂贝类生长。
铲齿板的作业深度可以通过液压油缸和支撑大臂来控制调节,以适应不同季节下的采捕机械作业要求。振动筛辐条间隙可根据用户对滩涂贝类采捕需求调整。
四、实地试验
1.试验点基本情况。此次试验点设在如东县三联滩涂养殖公司的文蛤养殖基地。三联公司位于南通市如东县长沙镇中隔堤路与海堤路交汇处西北,经营管理5万亩滩涂,其中养殖文蛤类约1万亩。
2.试验情况概述。
(1)试验机具简介。该自走式滩涂贝类采捕机由动力装置、行走装置及工作装置组成(图1所示)。其性能参数如表1。
图1 试验样机现场作业
表1 产品规格表
(2)试验情况。
试验条件:试验地平坦、无障碍物,保证机具正常能行作业,作业条件符合使用说明书要求;试验地面积应满足各测试项目要求,测试长度80米,两端稳定区长50米,宽度15米,约为作业幅宽的11倍。
试验方法:在规定的作业速度下作业,测定并记录作业速度、工作幅宽、工作距离、工作深度等。样机在测试区内往返作业,试验完成后测定和记录采捕贝类个数、漏挖贝类个数和破碎贝类个数。
图2 滩涂采捕试验现场
3.试验结果。该采捕机最大作业深度超过7cm、生产效率达1.3亩/小时、采捕效率90%以上、破碎率低于3%,可满足生产作业需要。
五、试验结论
1)该滩涂贝类采捕机械结构简单,构造清晰,生产效率高,试验结果满足作业需要,可大大减少下海采收人员数量,减少安全事故隐患,节省劳动力。
2)传统的采收钉耙,尖锐的耙钉频繁刨动对滩涂贝类可造成损伤。该机械采收对滩涂贝类的采收损坏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