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扬传统营造智慧,建设美丽乡村

2021-07-24撰文李华东李琦供图李华东李琦部分

中华民居 2021年3期
关键词:村落营造建筑

撰文李华东 李琦 供图李华东 李琦(部分)

传统乡村是中国传统营造文化的『基因库』,是中国传统营造成就保存最丰富、最完整的地方。只要我们潜心研究,努力探索,一定能发掘出系统而丰富的传统营造技艺和方法,并应用到乡村建设实践当中去,以指导人们建设更具有中国特色的美丽乡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余年以来,全国城乡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稍显遗憾的是,建设量的积累并没有促进相应质的飞跃。相较于中国积淀深厚、特色鲜明的传统建筑文化,除了少量优秀作品外,相当一部分的当代建设成果,仍然没能体现出新时代中国建设应有的深度和高度。

这一不足在乡村建设中表现尤为明显。乡村本来是中国传统营造成就保留得最丰富、最完整的地方。然而,现今一部分村镇在建筑布局、景观布置或者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却未能充分体现出当地所独有的乡村韵味。现在乡村中的新建建筑要么是简单粗糙的“方盒子”,要么是使用罗马柱之类胡乱拼凑起来的怪建筑,能在较高的水准上体现中国传统风格的建筑寥寥无几。就算在有心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建筑作品中,手法也往往局限于抽象而僵化地仿古——诸如在屋顶上随意做几堵马头墙,甚至违背建构逻辑强行加上穿斗架,等等。这些现象清楚地表明:许多地方的乡村建设仍然缺乏文化引领和文化支撑。在当前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时代背景下,如何摆脱这样的窘境去建设真正的美丽乡村,成为亟待大家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比较可行的路径之一就是:向中国传统营造学习。我们须在深入挖掘解读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学习和发展中国传统营造智慧和方法,并积极运用到现代建设实践当中去。

中国传统建筑是世界三大建筑体系之一。中国传统营造智慧是人类建筑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本土自主发展进化的成果,其思想基础、营造逻辑和物质表现都独树一帜。中国传统营造敬畏自然、顺应自然,用现代话来说就是——高度契合了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当代备受推崇的西方建设理念诸如“海绵城市”“园林城市”“全生命周期绿色建筑”等,其实并不算什么先进理念,在中国传统营造智慧中早已有之,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中国传统建筑取材于自然、融入自然,是真正的天然绿色建筑。中国传统营造智慧不仅可以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其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也可以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重要的文化支撑,赋予乡村振兴更加深远的意义。

如今,随着一栋栋老房屋的倒塌废弃、一个个匠师的去世,中国传统营造智慧正濒临失传。幸运的是,随着全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乡村古建筑的修缮和复兴得到全面推动,从而为传承中国传统营造智慧提供了大好的也可以说是最后一次良机。

实现乡村振兴首先要做好的就是乡村建设工作。乡村建设项目对象明确、用户具体、体量不大、灵活性好,传统工匠能在这里尽情发挥。并且,广大乡村拥有丰富的传统建筑遗存,可供我们参考学习。只要我们潜心研究,努力汲取传统营造智慧的营养,就一定能在乡村中为传统营造找到继续发芽生长的土壤。当然,要让中国传统营造智慧能够切实指导乡村建设实践,我们对它的学习就不能停留在“天人合一”之类抽象而空洞的概念层面,而应该像生物学中绘制基因图谱那样,对其分门别类进行系统整理,并将其有效地应用到乡村建设实践当中。当然,中国传统营造智慧外延宏大、内涵丰富,以下只能略举数例,以示说明。

天井是传统民居中居住者与天对话的重要窗口。

敬畏自然

传统营造中的“敬天”理念,绝非一种单纯的宏观抽象的哲学思想,它在具体的建筑施工中也有着广泛的体现。例如,古人在使用砖石硬化地面时,砖石不会严丝合缝地铺砌,而是会留下足够的缝隙,为小草、苔藓这些生灵提供生长的空间。同样,房屋的坐向、门的宽窄、窗的大小、屋脊的高度、桌椅的摆法等也都有讲究,目的都是为了让人的居住顺应自然,融入自然。可惜的是,很多传统的东西在今天都得不到重视或是已经失传,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我们和“天”即大自然形成了对立的关系,从而致使生态环境逐渐恶化,成为全世界面临的重大危机。

以人为本

中国数千年的营造传统始终遵循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村落的大小、房屋的构型、家具的打造,处处体现出人的切实需求,并洋溢着温暖的人文关怀。例如,南方有些村落的窄巷里,水沟处每隔段距离就要放置一块石头,目的就是为了让晚辈遇到长辈或是空手的人遇到负重的人时,可以侧身在这块石头上,给对方让路。因此,人们通常管这块石头叫“谦让石”。又如,街巷拐角处的房屋,人们通常都会将墙角做成弧形或是削掉一部分(也就是所谓的“拐弯抹角”),目的是为给迎亲的花轿或出殡的寿木通过提供方便……诸如此类的小细节在传统营造中数不胜数,饱含着人伦的温度,体现了传统营造中对人的关怀。但在今天的乡村建设中,这样的人文色彩却鲜有体现。

按照中国传统,位于街巷拐角处的房屋,人们通常会将墙角削掉一部分,以更好地方便人们通行。

中国数千年的营造传统,都始终遵循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村落的大小、房屋的构型、家具的打造,处处体现出人的切实需求,并洋溢着温暖的人文关怀。

祠堂是传统村落中最重要的公共建筑之一。

群体为重

在传统营造中,人们十分注重公共空间的建设,并讲究群体组合之美。鳞次栉比的屋顶构成村落的背景,让高大的祠堂或者钟鼓楼、城隍阁等凸出,以体现对祖宗和神灵的敬畏。如此,群体组合高低错落自然成趣,便让村落整体成了一件杰出的艺术作品。更为关键的是,传统村落中的“群体组合”并不是简单地将各家各户的房子排在一起,而是遵循着家族聚集、共建共融的规则进行错落组合,以为乡村文化共同体的存续和发展提供空间上的保障。村落中很多地方,比如祠堂、庙宇、凉亭、街巷、池塘、水井、集市等,都是村民的公共活动空间。它们为促进群体交流与协作提供了桥梁和平台。而现在的新农村,却往往忽视了建筑群体的“生态平衡”。一栋栋的房屋建得很漂亮,却忽略了公共空间的建设和搭配,容易给人一种“有房无村”之感。

真善为美

中国传统营造往往追求功能、美学、信仰和文化的统一,以达至瑧至美之境界。事实上,传统的木构梁架如同精密机械,柱、梁、枋、檩、椽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套完整且极富美学意义的力学系统:雕花柱础虽美观大方,但本质是为保护木柱,使其免遭地面潮气侵蚀;斗拱虽极富美学表现力,但它每一样构件都承载着实际的力学功能;丹青彩画除了具有美化梁枋的作用外,也起到保护层的功效;屋脊上仙人走兽充满神秘的文化含义,同时也是用来固定构件的“瓦钉”;博缝板上悬鱼、惹草在寄托着美好祈愿的同时,也是保护檩头免受风雨侵袭的必要装置……但是今天的一些新建建筑却为了所谓“改善风貌”,竟在红砖砌筑或是混凝土浇筑的房屋上强行画上穿斗架,反而违背了传统营造“真善为美”的精髓。

中国传统营造往往追求功能、美学、信仰和文化的统一,以达至至美之境界。传统的木构梁架如同精密机械,柱、梁、枋、檩、椽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套完整且极富美学意义的力学系统。

屋脊上的仙人走兽都象征着美好的寓意,同时也充当着用来固定构件的“瓦钉”。

梁枋上的丹青彩画除了具有美化梁枋的作用外,也起到保护层的功效。

雕花柱础既美观大方,又能保护木柱免受地面潮气的侵蚀。

墙头青瓦不仅具有很好的装饰作用,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墙体免遭雨水侵蚀。

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卢宅庭院开阔,身居其间,可自由拥抱自然。

合度制宜

“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但又很难拿捏的一种存在。不过,“度”仍然常被应用到传统营造中。比如,用石子铺装地面时,庭院的大小、形状等决定了所用石子的大小和铺装方式:对于面积较大的庭院,要选大些的石子,铺装时也要有丰富的变化。如果石子尺寸太小或者铺装变化太少,就会显得比例失调。而对于面积较小的庭院,就要选择小些的石子,铺装时变化也不必太多,才能将庭院营造得细腻精致,且不显得拥挤狭小。事实上,传统营造中对各种“度”的把握,是非常精细到位的。墙的高矮、窗的大小、巷子的宽窄以及屋脊起翘的曲度、拱桥的弧度等,无一不恰当适度,让人在其间养眼、养心、养神,得到很好的美学享受。

灵活适用

西方建筑学发展到现代才逐步发展出“自由平面”“流动空间”之类的概念。殊不知,建筑空间布置和功能使用的“灵活”是中国传统营造的要义之一,而且已沿袭数千年。中国传统民居的基本构成是通过梁柱划分出来的“间”。“间”本身并没有具体的功能限制。在“间”里,摆了床就是卧室,设了灶就是厨房,放了桌椅就是客厅……这种“通用式设计”具备了高度灵活性,为居住者使用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而现在的很多新农房却照搬西方建筑的套路,将每一个房间的功能限定得太清楚,反而限制了房屋使用的灵巧发挥,从而失去了传统营造“灵活”的要义。

在中国传统民居中,不会严格限定一个个房间的功能,放了桌椅就是客厅,摆了床就是卧室,设了灶就是厨房。

中国传统建筑中,墙的高矮、窗的大小、巷子的宽窄以及屋脊起翘的曲度、拱桥的弧度等等,无一不恰当适度,让人在其间养眼、养心、养神,得到很好的美学享受。

古建筑大门上悬挂的“忠义可风”牌匾,体现的正是良好的家风。

有机循环

中国人自古认为,一切人和事物都是世间过客,一切都在大自然中轮回、循环。为了生存和发展,我们会选择先向大自然借用一切资源,然后再把一切又归还给自然。这其实与当今社会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高度契合。房屋的柱、梁、椽、檩、枋、小青瓦、夯土墙、青石板等,原材料都取自大自然。当一栋建筑完成使命后就将面临被废弃的结局。不过,较好的材料如砖、瓦、木、石仍可被再利用,不能再利用的废弃材料则被“放归”大地,回归自然。其实,我们的传统建筑都是“全生命周期绿色建筑”。而当代的建筑出于多种原因,大规模地使用工业建材,往往导致大量建筑垃圾无法处理,容易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破坏。

文气教化

我们要勇当民族传统文化的引领者,充分解读和运用中国乡村自身数千年来积淀形成的文化逻辑、运行规则等,用中国人自己的方式去保护、振兴和建设乡村。

人类的建筑和动物巢穴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是否蕴藏着深厚的文化。中国的传统民居,哪怕是由几根圆木搭建的窝棚也是文化的容器,更别说满屋雕刻彩绘、挂满楹联匾额和书画的深宅大院了。这些文化艺术装饰会给人以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比如,村落入口的进士牌坊、广场上的夹杆石、祠堂里的功名匾,激励着孩子们从小要见贤思齐,做一个优秀的人。每道巷门悬额上会写着郡望名号如“南岗世第”“陇西衍派”“颍川旧家”等,告诉子孙们莫忘了祖先的来源地。每家每户都有各自的堂号如“爱莲”“敦本”“笃诚”“双清”等,告诫后人为人处事的准则。每个村落的“十景”“八景”都有着浪漫诗意的名字如“晓钟”“印月”“流虹”“霁雪”“晴云”“拥翠”等,这又会勾起了多少人对家乡的眷恋……而今天的很多新村新居往往只注重外表的光鲜,并不注重文化内涵的提升和延展,因而完全沦为了纯粹的“住人的机器”。这真是应了西方建筑师柯布西埃的那句名言——“建筑就是居住的机器”!

以上几点是笔者粗浅的举例说明。但见微知著,中国传统营造智慧中确实有许多值得当代建设借鉴之处。并且,这种借鉴可以是多维的,既可以是宏观的营造理念,亦可以是微观的施工技艺。

传统村落保留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中国传统营造成果在传统村落中保留得最丰富、最具系统性。只要我们能真正采取行动,努力去挖掘和探究,一定能发掘出系统而丰富的传统营造技艺和方法,并应用到乡建实践当中,借以提升当代乡村建设的文化深度和高度。

人类文明目前又走到了一个重大的历史转折点。崛起于近现代的西方价值体系所主导的文明发展似乎已经遇到瓶颈。而中国文化的特殊之处在于,它在与西方文化交融碰撞的同时,仍然保持着独立的个性和自主的文化选择权,因而有能力实现自我传承和发展。因此,我们要勇当民族传统文化的践行者,充分解读和运用中国乡村自身数千年来积淀形成的文化逻辑、运行规则等,用中国人自己的方式去保护、振兴和建设乡村。

当前,在乡村振兴建设大潮中,中国传统营造技艺迎来新的复兴良机。我们应该对这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加以重视和利用,大力培育有能力、有才华、有乡土情怀的高知人才,鼓励他们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营造智慧,创新和发展中国传统营造技艺,去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新乡村。

古时,当有人高中进士,当地便要修建进士牌坊,以表彰其功名。

山东省青州市古城“北海世家”

猜你喜欢

村落营造建筑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田园养生景观营造探讨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谢翠菊 营造农村妇女“幸福站”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想象虚无一反建筑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