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沂蒙革命老区

2021-07-23郭冠男陈润

中国经贸导刊 2021年16期
关键词:老区升级转型

郭冠男 陈润

沂蒙革命老区是重要的革命根据地,被誉为“两战圣地、红色沂蒙”。费县地处沂蒙山区腹地,是著名的大青山突围战发生地、蜚声海内外的《沂蒙山小调》诞生地,被评为全国首批县域“中国红色地标”。费县工业以木业、新医药、新材料等为主导,尤其是木业产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产业链条齐全的产业集群,产能占全国10%左右,是全国三大优质板材生产基地之一。但是,由于缺乏科学规划和有序引导,费县产业层次偏低、产业布局散乱无序、企业量大势弱、科技水平含量低、品牌知名度不高、环境污染重等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制约着产业发展。近年来,费县立足自身工业主导的产业特点和工业化加速期的发展阶段,全面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抓住参照执行中部地区有关政策的契机,以产业转型升级引领沂蒙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取得新成就。

一、大力推行“三大改造”,推动革命老区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在产业振兴发展过程中,费县通过采取改技术、提品质等举措,推动产业加快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迈进,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一是大力实施自动化、智能化改造。通过“两化融合”“机器换人”“个性化定制”,加快提升现有生产装备、技术工艺,推动传统产业从“制造”走向“智造”。如安信木业自主研发AHC系统,从设计端、生产端到销售端实现全程自动化流转传递及操控。二是扎实推进清洁化、绿色化改造。实施“工业绿色制造”提升工程,开展以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为重点的技术改造,产业绿色化水平明显提高。制定出台《费县木业旋皮企业整治提升工作方案》《板材旋皮企业规范提升引导》等文件,明确整治提升标准,木业板材企业做到绿色生产、达标排放,逐步构建起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生态体系。三是推进產品高端化、品牌化改造。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通过研发新工艺新产品,增加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实施产品质量提升计划,加强对计量、标准、检验、认证等环节的管理,打造了安信、莫干山、TATA等木业品牌,塑造了木业产品“费县制造”新形象,还培育了新时代药业、豆黄金等一批医药类、食品类全国性知名品牌。

二、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增强革命老区产业转型内生动力

费县坚持科技创新在产业转型中的核心地位,以产业需求牵引科技持续创新,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跨越发展,产业转型内生动力不断增强。一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聚焦工业、制造业等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工业企业创新创业和成果转化。二是构建实用型创新平台。建立了技术研发中心、山东省院士工作站等产业创新平台,与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联合组建新型研发机构,先后与中科院、农科院、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院校完成技术合作。三是吸引科技创新人才。通过研究和编制《科技创新平台管理办法汇编》,明确人才平台载体建设流程。坚持“筑巢引凤”原则,持续推进“3+7人才筑巢工程”,形成层次分明、梯次合理的科技人才平台体系。

三、整合优化园区布局,提升产业园区综合承载功能和产业集群辐射能力

通过科学谋划高端园区平台,费县积极推进产业园区建设,以硬核产业集群发展提升园区核心竞争力,以高品质园区建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一是通过科学规划优化园区布局。费县以优化区域生产布局和强化集聚发展为支撑,对园区再设计、再规划,为产业转型发展提供载体。二是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通过建设标准化厂房、供水、供电、道路和消防等设施,全县产业集聚区建设取得了突出成绩。园区建成区面积大幅增加,发展质量明显提升。探沂镇被命名为全国特色小镇和国家火炬木基复合材料特色产业基地,木业家具产业园、医药生物产业园被山东省工信委确定为山东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三是积极引导企业入园。以费县木业最为集中的探沂镇为例,通过划分8个片区设立旋皮产业园,引导木业企业积极入驻,拆除整合企业335家,基本实现连片发展。随着企业加快入驻,产业集聚效应日益显现,综合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园区已成为费县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平台和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重要载体。

四、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完善产业转型制度保障

费县围绕打造一流营商环境,通过深化改革,强化服务意识,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制度保障。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市县同权”改革,将12项涉及产业发展、城镇规划建设等方面县级行政权力下放到探沂镇,支持木业产业转型升级。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一业一证”改革,实现了“一证准营”“准入即准营”。树牢服务理念,制定了《费县政务服务县乡一体化实施方案》,实行靠前服务,企业便利化程度明显提升,市场主体的满意度、获得感不断增强。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大力开展民营企业大走访,努力打造市场主体满意的营商环境。二是搭建金融服务体系。出台《关于金融支持木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木业产业链升级贷”贷款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加大对产业转型升级的资金支持力度。精简办贷手续,实施阳光信贷。2020年,全县银行共对接企业200余家,各项贷款余额277.8亿元,新增贷款额度创历史新高,缓解了企业转型升级资金压力。三是加大财政税收支持力度。通过成立企业技术改造基金,专项用于投资先进产能扩产增效、智能化改造、工业强基工程、提升质量品牌、科技成果转化等领域重点项目。四是建立精准供地机制。制定出台《费县“标准地”出让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坚持“新增指标保重点、一般项目靠挖潜”,创新分级分类保障土地供给模式,确保“土地资源跟着优质项目走”,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扎实的土地要素保障。

五、强化互动融合,凝聚革命老区产业转型升级合力

费县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强化政策指导,加大招商力度,保障产业转型升级有效落实。一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基础能力建设。通过加快路网、水网、电网、信息通讯、排水、环保等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提升产业转型的硬件保障能力。二是加强产业配套协作。大力发展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产业,如大力建设全省首家千万吨级粘合剂生产基地,与木业产业共生共长、相互促进。依托北方木都建设全国知名的木业产业交易平台,发展木业总部经济、会展经济。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瞄准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精准招商,推动产业“链式集聚”“高端集聚”发展。四是积极发挥领导干部带动作用。通过推行产业“干部帮扶制”,解决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中企业融资、地租等问题;实行产业链“链长制”,推动产业链从“做大”到“做强”新跨越;建立产业园区“园长制”,协调解决产业园区发展重大问题。

六、费县产业转型升级的经济社会效益及下一步做法

费县通过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发展的新旧动能转换进程明显加快,工业经济实现较快发展,带动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一是工业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导力量。2020年全县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14.47亿元,占GDP比重超过一半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79家,实现税收29亿元。2021年第一季度财政收入同比增长61.9%,其中税收比例达到91.8%,经济质量进一步向好。二是带动其他产业快速发展。在工业产业转型升级下,带动了全县和周边地区交通、物流、仓储、房地产、商贸金融等服务业发展。三是助力老区人民就业增收。费县工业转型发展不仅为当地提供大量就业机会,而且成为群众增收的重要途径。如,木业被称为费县的“富民产业”,全县仅木业产业直接从业人员就有12万人,人均年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当地农民工务工的同时还可兼顾农业生产,有力促进了群众增收致富。四是环境效益更加明显。通过实施重点产业和企业深度治理,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如期完成,费县空气质量持续好转,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长期保持100%,为发展壮大旅游产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随着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深入推进,下一步费县将以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优化城市功能为重点,继续发挥园区集聚优势,突出创新驱动,提高木业综合竞争力,培育新医药、新材料等专业化示范效应强的产业集群,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加快形成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联动周边县市,努力打造鲁南地区工业强县,成为沂蒙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典型示范县。

(郭冠男,国家发展改革委体管所经济体制综合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陈润,国家发展改革委体管所经济体制综合研究室博士)

猜你喜欢

老区升级转型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2019年度广东省老区宣传工作 先进集体名单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字词升级
革命老区展新姿
新时期旅游转型发展思考
共同努力,为老区脱贫攻坚作出新贡献
第九章 升级!我的宠物
第九章升级!我的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