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的营养作用教学设计
2021-07-23张翠娟赵琳
张翠娟 赵琳
◆摘 要:生物化学是一门基础医学课程,对医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很重要。“蛋白质的营养作用”是生物化学中氨基酸代谢部分的重要内容。本节内容需要掌握记忆但比较琐碎。因此,本文在熟悉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通过1116智慧教学模式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以达到增加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生物化学;教学设计;蛋白质的营养作用;1116智慧教学模式
生物化学是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这门课程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抽象性,内容繁琐、枯燥使其成为医学课程中较难掌握的课程之一。学生学起来都觉得枯燥乏味,难以理解,没有兴趣。因此,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对授课内容和授课过程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设计是根据相关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特定教学对象的学情,将教学诸要素进行合理设计和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1116是我校一名教师提出的一种智慧教学模式。111即一份导学案,一份教案,一份教学反思,6即自主合作探究课堂的6个基本环节:一是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二是出示目标,明确任务;三是学案导学,自主学习;四是明确分工,交流讨论;五是成果展示,教师点拨;六是反馈检测,总结拓展。本文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几个方面结合1116智慧教学模式合理设计了蛋白质的营养作用这一节内容,以求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分析:蛋白质的营养作用是氨基酸代谢这一章内容中的第一节,也是本章的基础,内容包括蛋白质的生理功能、氮平衡、蛋白质的需要量和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学好本节内容,为本章的学习做好铺垫。
2.教学目标:
2.1知识目标:掌握氮平衡的意义、必需氨基酸的概念及种类;熟悉蛋白质的互补作用;了解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2.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将生物化学的知识正确灵活地运用于临床护理工作的意识。
2.3素养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健康饮食的生活理念。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氮平衡的意义;必需氨基酸的概念及种类。
难点: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二、学情分析
前面内容已经学习了蛋白质的组成与结构,学生对蛋白质的生理功能和重要性有一定的了解,为本节课堂教学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但高专一年级的学生,缺乏专业基础,接收能力较弱,面对专业课的枯燥理论和巨大信息容量,表现得茫然与无所适从。对专业知识既憧憬又排斥,排斥传统教条的知识传授,喜欢联系临床,联系生活。
三、教学方法分析
由于本节内容理论性强又比较琐碎,故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情境导入法,PBL教学法,分组讨论,口诀记忆等多种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教学法,是一种通过设置具体的、生动的环境,让学生在课堂教学开始时,就置身于某种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之中,促使学生在形象的、直观的氛围中参与课堂教学。
PBL教学法,即基于问题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典型教学方法,是近年来教育工作者一直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PBL强调把学习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解决复杂的、实际的或真实性的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以促进他们解决问题、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
分组讨论法:通过课堂分组讨论,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口诀记忆法:对于抽象琐碎的知识,编成口诀,有利于学生熟练掌握记忆。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幻灯片展示生活中的一道菜鲤鱼炖豆腐。提问学生为什么鱼和豆腐一块吃呢?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
(二)出示目标,明确任务
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包括以下四个任务:
1.举例说明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2.为什么可以用氮平衡反应体内蛋白质的代谢概况呢?氮平衡的类型及举例?
3.我们是不是摄入蛋白质越多越好?正常成人每日应该摄入蛋白质多少?
4.如何衡量蛋白质营养价值的高低,并进行合理的饮食呢?
(三)学案导学,自主学习
课前给学生布置导学案,学生们结合导学案和微课进行自主学习。
(四)明确分工,交流讨论
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小组同学之间明确分工,并对问题进行交流讨论。
(五)成果展示,教師点拨
小组代表,展示自己小组的成果,教师进行点拨。
任务一:举例说明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教师:通过图片展示并描述,引出蛋白质的重要性,然后提问学生如此重要的蛋白质具有哪些生理功能呢?
学生:第一小组代表总结回答。
(1)维持细胞、组织的生长、更新和修补。
(2)参与体内多种重要的生理活动。
(3)氧化供能。
教师:点拨强调前两点是蛋白质重要的生理功能,第三点是次要的。
任务二:为什么可以用氮平衡反应体内蛋白质的代谢概况呢?氮平衡的类型及举例?
教师:蛋白质如此重要,但是在我们体内并没有现成的蛋白质库,我们必须从食物中摄取足够的蛋白质满足体内代谢的需要。我们可以通过氮平衡试验反应蛋白质在我们体内的代谢情况。由此引出任务二。
学生:第二小组代表总结回答。
氮平衡:指每日摄入氮与排出氮之间的关系。
总氮平衡:摄入氮=排出氮(正常成人)
正氮平衡:摄入氮>排出氮(儿童、孕妇等)
负氮平衡:摄入氮<排出氮(饥饿、消耗性疾病患者)
教师:点拨指出我们体内的含氮化合物主要是蛋白质,因此通过凯式定氮法,用氮的含量可以反应出蛋白质的含量。我们要尽量维持处于总氮平衡或正氮平衡,而要避免处于负氮平衡。
任务三:我们是不是摄入蛋白质越多越好?正常成人每日应该摄入蛋白质多少?
教师:我们当然不是摄入蛋白质越多越好,那么正常成人每日应该摄入蛋白质多少?引出任务三。
學生:由于问题比较简单,同学们共同回答。
成人每日最低蛋白质需要量为30~50g/d。
我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成人每日蛋白质需要量为80g/d。
任务四、如何衡量蛋白质营养价值的高低,并进行合理的饮食呢?
教师:这是我们对蛋白质量的需求,同样我们对蛋白质也有质的需求,即蛋白质的营养价值。那么我们如何衡量蛋白质营养价值的高低,并进行合理的饮食呢?引出任务四。
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即蛋白质的有效利用率,与其所含的必需氨基酸密切相关。营养必需氨基酸指的是机体不能合成,必需从食物中摄取的氨基酸,通常认为有八种: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甲硫氨酸(蛋氨酸)、苏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应该如何记忆这八种必需氨基酸呢?给出学生一句记忆口诀:一(异亮氨酸)家(甲硫氨酸)写(缬氨酸)两(亮氨酸)三(色氨酸)本(苯丙氨酸)书(苏氨酸)来(赖氨酸)。
学生:当堂记忆,老师提问检测,同时学生也可以总结出自己的口诀进行记忆。
教师:提出为什么鱼和豆腐同吃的问题,引出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把几种营养价值较低的蛋白质混合食用,可使必需氨基酸相互补充,从而提高其营养价值称为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并提问学生生活中还有哪些例子体现了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我们应该如何合理科学饮食?
学生:对问题比较感兴趣,积极思考,进行讨论。
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我们应该合理健康饮食,尽量饮食多样化,不要挑食偏食。
(六)反馈检测,总结拓展
课件展示3道选择题,学生当堂回答检测学习内容,及时检测反馈,效果较好。师生共同回顾总结本节内容,并在幻灯片上展示,同时强调重难点。然后通过布置作业:①为什么在对临床危重病人的护理中,可用比例适当、营养价值高的混合氨基酸或必需氨基酸进行输液;②给化疗期间的癌症患者设计一天的食谱;进行知识拓展。
五、教学反思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过程中,我贯穿1116智慧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的知识传授填鸭式教学,采用以学生为中心,自主学习结合小组讨论。并结合本课特点,以生活中常见的一道菜为切入点,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导入新课。然后设置系列任务,以任务驱动的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小组讨论,展示成果,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自信心。同时联系生活实际,师生共同总结如何科学合理饮食,并提醒学生养成健康科学饮食的生活习惯,实现素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康淑敏.教育生态视域下的外语教学设计[J].外语界,2012(05):59-67.
[2]彭小珍,卢星军.PBL教学法在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04):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