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21,谁是最先锋的人

2021-07-23

新传奇 2021年24期
关键词:工农共产党人先锋

100年前,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创建了中国共产党。这样的选择,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改变了世界。从1921到2021年,党的百年征程告诉我们,怎样才能成为最先锋的人。

最先锋的人敢于直面时代挑战

1918年11月,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李大钊在天安门广场发表了题为《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的两次演说。李大钊热情洋溢地告诉世人: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是民主主义的胜利,是社会主义的胜利。

那天,在李大钊讲演的现场听众中,就有25岁的湖南青年毛泽东。自此以后,毛泽东开始具体了解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阅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情况的书。毛泽东后来对斯诺(美国著名记者)回忆说,《共产党宣言》、考茨基的《阶级斗争》、柯卡普的《社会主义史》这三本书,当时对他影响很大,建立起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100年前的1921年阳历新年,湖南长沙,大雪纷飞。十几位年轻的知识分子,踏着五四先进文化催生的救国潮流,来到潮宗街文化书社,召开新民学会长沙学员新年大会。

会议是在一个并不起眼的小房子里召开的,但讨论的话题却是改造中国与世界的方法和目的。28岁的毛泽东在会上两次发言。这两次发言,后来以《在新民学会长沙会员大会上的发言》为题,收入《毛泽东文集》第一卷,作为全书开篇。

毛泽东在发言中说:“我赞成用俄国式的革命道路,这是诸路皆走不通了新发明的一条路。”他还比较了其他方法,认为“激烈方法的共产主义,即所谓劳农主义,用阶级专政的方法,是可以预计效果的,故最宜采用”。

“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毛泽东曾用形象的十个字,概括了近代以来仁人志士探索民族复兴之路苦涩的心路历程。中国的出路在哪里呢?立志要革命,但怎么个革法,革命的路该怎么走?这是最先锋的人必须回答的根本性问题。

1921年的夏天,包括毛泽东在内的十几位年轻人,拿起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武器,以改天换地的气概,在上海悄悄揭开了中国近代史上开天辟地的一幕——成立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红色航船就这样启航了。

最先锋的人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

想要革命,就要组织起浩浩荡荡的主力军。毛泽东曾说:“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这样才能形成改天换地的社会力量,才能构筑起打不破的钢铁长城。

对于农民运动,毛泽东有着最先锋的视角。他最早看到了农村中的革命潜力,深入农村进行调查。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上了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在农村呆了22年,他始终扎根于工农群众之中。他脱下长衫换上草鞋,与工农相结合。

总结共产党人的成功经历,毛泽东的结论是这样的:青年是不是革命的,只有一个标准——看他愿意不愿意、实行不实行与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在一起。愿意并实行和工农结合的是革命的,否则就是不革命的,或者是反革命的。

与工农相结合的观点如今过时了吗?当然没有。无论贡献大小、高低,共产党人永远是人民的勤务员。他们是人民群众的一分子,也是人民群众中最先觉悟的先进分子。要为人民服务,为民族谋复兴,就必须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从人民群众中获得精神营养和智慧力量。

所以,毛泽东一直强调要站在最大多数的劳动人民一边,任何时候共产党人都应如此。

最先锋的人服从组织、遵守纪律

共产党人立志从根本上改造世界,而要实现这一宏伟蓝图就必须靠组织的力量。共产党强调组织纪律,依靠组织的力量去克服困难、战胜强敌,作为组织的一员,每一位党员都必須遵守党章、服从组织、严守纪律,要学会在组织中生活,要坚决完成组织交予的各项任务。

要想成为最先锋的人,不仅要禁受住血与火的考验,还要禁受住更加复杂、更加严峻的党内政治生活考验。身为共产党人应该首先想到自己是人民群众的一分子,不可站在人民群众的对立面。在不同时期,社会环境不尽相同,社会人群也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但为人民服务始终是共产党人的宗旨。

“这里是立规矩的地方。”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西柏坡面对当年毛泽东提议的“六条规矩”(不做寿、不送礼、少敬酒、少拍掌、不以人名作地名、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平列)时发出的感叹,“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规矩”是习近平口中的高频词,而“规矩”就是服从组织、遵守纪律。

正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拥有服从组织、遵守纪律的组织,所以一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热血青年被信仰所吸引,为真理而斗争,在党旗下英勇奋斗、前赴后继,一心为中国人民谋利益,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求是》、新华网等)

猜你喜欢

工农共产党人先锋
今天是您的生日,我想对您说
初心如磐
国民党大烧大杀下的工农劳苦群众
帝国主义屠杀剥削工农
从“两学一做”谈共产党人的信仰
梭镖
2016技术先锋获奖名单
习近平的共产党人政治自觉观
关于学生和工农结合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