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维分析
2021-07-23孙帆
孙帆
摘 要: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实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独特的时代背景与环境适应性,同时具有一定的合规律性与普适性。延安时期实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借助矛盾分析法、整体思维法、自我扬弃法以提升实效性;并在方法论指导下,科学地确定教育内容和方法,从而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产生了很好的教育效果,也使当时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强的合规律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延安时期;高校;方法论;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615(2021)03-0045-05
DOI:10.15958/j.cnki.jywhlt.2021.03.007
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极大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也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在延安的十三年,中国共产党逐步走向成熟,成功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为了保证革命队伍思想的先进性和当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超前性,中国共产党来到陕北后开始大力创办各类高等学校,陕北公学、抗日军政大学、自然科学院、延安大学等高校凭借政治地位的优越性、思想的先进性以及与民众的融洽关系,吸引了大批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政治背景、不同年龄甚至不同文化水平的爱国青年,中国共产党对这些有志青年实施了富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种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下产生的经验,足以成为当前立德树人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借鉴的重要资源。
一、延安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分析
延安时期指的是1935—1948年中共中央在陕北延安及周边区域艰苦奋斗十三年直至取得伟大革命胜利的时期。初期由于国内和平的基本实现,更由于“日本帝国主义要把整个中国从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都有份的半殖民地状态改变为日本独占的殖民地状态” [1]143,共产党开始注重部队以及人民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军队迅速走上正规化道路并培养大批的干部人才。那时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主要是开设相关课程,如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开设了战略学、社会科学、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理论课程,陕北公学开设了世界政治、边区政治工作等课程,陕甘宁边区党校开设了联共党史、国际问题等课程。当时的思想政治课内容可归纳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新民主主义基本政策教育、形势教育、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教育、生产劳动教育、艰苦奋斗作风和革命传统教育等六大内容[2],实质上是把中国抗日战争、国共两党斗争等政治局势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相联系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二者的结合加快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变得更符合中国国情,同时也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与时代化。从方法论的角度分析,当时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可大致分为三种:一是将矛盾分析法与革命形势紧密联系,强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并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要矛盾,突出重点的同时也与时俱进;二是运用整体性思维法看待问题,不仅要求看到事物的微小层次,也能从民族与国家角度总揽大局;三是通过自我扬弃法不断进行自我批评反思,摒弃思想上的不足,不断追求进步。
1.借助矛盾分析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马克思说,“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3]。人的思想意识可以理解为是对所接触到的客观现实的能动反应,当人所经历的社会结构或者说社会基础包括其本身的物质条件发生改变的时候,人的思想意识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在《矛盾论》中,毛泽东强调,在总的历史进程中是由社会的存在决定社会的意识,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1]326。在延安的十三年中,中国共产党充分且准确地把握了每个时期中国主要国情的新矛盾以及革命的新需求,从《总政治部关于新阶段的部队政治工作的决定》到《中央关于开展抗日民主地区的国民教育的指示》,再到《中央宣传部关于进行阶级教育问题的通知》等文件,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思想教育方式方法。这一时期聚集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宣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促使人民全力迎接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具体来说,延安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抗日战争期间抓住中日民族矛盾,主要集中于抗日方面的战略思想与方针,在实践中不断改进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增强了全体师生的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坚定了中国抗战必胜的信念。在解放战争期间,抓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所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号召高校师生团结最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抗日战争。
2.借助整体思维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整体思维也叫作系统思维,这种思维方式认为,当许多个局部个体与组织有序地结合在一起时,便会形成一个整体,而要准确把握对象,就要站在整体的角度,进行全面的思考和整体的探究。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高校思想教育模式旨在教导出大批可以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解放与幸福而奋斗终生的学子。毛泽东认为,在实践中,如果想要预想的结果与实际的胜利相符合,需要使自己的思想与客观的规律相符合,否则必定会失败[1]284。抗战时期,党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集中在维护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面,党向包括高校师生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分析“全面抗战”与“片面抗战”的区别及利弊,让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只有全民族抗战才能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赢取最后的抗战胜利。这种整体思维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统一了人们的思想,提升了广大师生的整体意识与大局意识,进一步扩大了统一战线的群众基础。
3.借助自我扬弃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扬弃便是取长补短,对旧事物内部消极的落后的因素进行剔除,对合理的积极的因素进行继承与发扬,是传承与选择的结合。中国共产党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点还体现为不断在实践中总结思考和使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以及方法,并在学习、讨论和实践中进行完善与自我扬弃。毛泽东认为,任何事物内部都有其新和旧两个方面的矛盾冲突,矛盾冲突直接导致一系列曲折的抗争。抗争的结果就是旧的方面由大变小,成为逐步归于消失的东西,而新的方面则由小變大,上升为引领发展的东西[4]。延安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强化学生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从而消弭旧的封建思想,纯化师生的灵魂。
二、延安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分析
理想信念在人的价值观念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属于一种特殊的价值观念,这种观念处于价值观中的最深层次,是价值观的核心形态。理想是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盼与追求,也是人们全力以赴追逐奋斗的目标,更是人类勇往直前的强大动力[5]。
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十三年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最高位置,因为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不断前进的动力,也是这种理想信念让革命精神薪火相传,取得了显著成效。埃德加·斯诺在其著作《西行漫记》中对在延安战斗与生活的人们作了形象的描述:“在他们的身上我发现了一种中国革命家独有的东西,一种像磁铁一样聚集在一起的力量,他们忘记了自我的痛苦与胜利,投身于集体的建设与他人的共同自由中去。”[6]这段话中的“独有的东西”“一起的力量”,便是一代代共产党人对于革命事业和马克思主义正确性和必胜性的理想信念,这种理想信念拥有极大的号召力与感染力。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与当时思想政治教育的突出特点都是要把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毛泽东曾说:“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我们学习的,但是我们不能照猫画虎一样地把别人的‘本本用到我们自己身上,而是应该有和我们自身情况相符合的属于自己的‘本本。”[7]例如,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的教育方式可归纳为“且战且训,且训且战”,该校主张“今日的学校应该是一个工作团,一个工作团也应该是一个学校”。理论联系实际贯穿抗大的全部教育方法中,罗瑞卿在抗大第三期工作总结会议上提出:“条文主义是我们的教育原则中理论联系实际最凶恶的敌人,是‘害死人的东西,必须应当给它来一个猛烈的攻击,连根带叶地根绝它。”[8]363 战争背景下,高校教育缺乏循序渐进的教学环境,教学目的是让学员在短时间内掌握知识并直接运用到实际中,这也对教学课程的内容与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时的高校将所选课程按其重要性和所需教育实践的长短加以安排,并将学员自习视为正式课程,要求“上课时间的总和不超过学员自习时间”,充分发挥学员的自我学习与研究能力。抗大经常开展的实地教育与模拟实践教育也让学生具备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物质条件不足产生的教学局限性[9]。哪怕马克思主义已经十分超前,也要运用自我扬弃的方法,做到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新的社会形势,不断实现创新,做到理论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并在实践中实现升华。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很容易和密切联系群众联系起来,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联系起来。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毛泽东系统地概述了走群众路线的思想,即走群众路线也就是要求中国共产党实实在在地正确带领群众,一切从群众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一切从为群众服务的角度去开展实践活动[10]。所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特点可以说是延安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经验的核心,它启示人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改变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始终注意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认识,在学习和工作中应该到实践中和群众中接受检验,并在反思中切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6]。
研究和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与创新经验,对于新时代高校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及理论创新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6]。首先,需要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坚持理论学习和理论创新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正确科学的理论如指路明灯,照亮人们前进的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也会越来越深刻。其次,要清楚地意识到理论上的创新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事情,创新更需要结合实际而不是生搬硬套,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怀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严谨的精神,到实际的生活中去寻找方法、寻找观点。同时,人们需要在新时期加强自我的理论创新,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追求进步。最后,应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去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传统的教育内容基础上适应时代和思维的新变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多为群众办实事[11]。
三、延安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方法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价值在于思想政治观念指导下的行动自觉和文化自觉的形成,在于把所接受的思想政治观念内化成理想信念和政治意志,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与识记。基于这一根本价值,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规避了知识传递与识记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突出了当时思想政治教育的讨论批判性学习和体验式教学特色。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宣传、普及以及民众的思想武装等问题,主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方式进行,这也要求广大人民群众必须经过大量的实践体验和讨论批判式地主动学习与内化,这个过程绝对不能忽视以往或者现在正在产生的错误思想——错误思想一经出现就应该对它进行严厉的批判指正,绝不包容庇护。列宁曾说:“有一把可靠的标尺去衡量一个党派是否真正地、严谨地履行它对本阶级劳动群众所承担的义务,这个标尺就是在他犯错误的时候对于错误所呈现出的态度,如果能公开承认错误并切实结合环境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在出错后能仔细地反思改正,那么,这就是一个可以被人民所依靠的成熟党派。只有党派郑重地履行自己的义务,人民才会受到教育和影响,进而去履行自我的义务”[12]。
延安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极其注重学生的体验式学习,通过教育教学和战争时期的生产生活与备战作战的有机结合,把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进行,让学生在实践中检验马列主义的科学性,在实践中感受和加强政治信仰的精神动力,在获得实践经验和精神动力后再进行反思总结与讨论批判,以强化学习效果,继而提升理论高度,全面贯彻教、学、用一致的原则。为此,延安时期推出了“三三制”教学计划,即:第一个阶段入学后先学习三个月,第二个阶段实习三个月,第三个阶段回校再学习三个月。学习实践时间长达九个月,审核通过之后才可以进行毕业分配。
四、延安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分析
延安长达十三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使我党与人民的思想紧密结合,产生了一大批影响深远且具有实效性的教育成果。延安精神便是这十三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所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优秀作风的集合体现。在西北局高干会上,毛泽东指出,“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是一种完全的布尔什维克的精神”。在会上,他第一次相对完整地阐述了延安精神的内涵,即:第一是延安县的同志们踏踏实实、实事求是的精神;第二是延安县的同志们用尽全身心力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并且在工作过程中认真负责且没有一丝消极懈怠的精神;第三是延安縣同志们有着踏实肯干的精神,他们斗志昂扬、朝气蓬勃地为人民群众解决问题,战胜困难[13]。这也是历史上首次关于“延安精神”相对完整的论述。
教员领导及普通高校青年学员不仅在思想政治教育上与高校青年学子保持一致,在课堂外的活动与生活中也能打成一片,形成亲密无间、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例如,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实施示范教育原则,要求教员在教学活动、自我学习、实际行动、思想意识和生活作风等方面能够起到示范作用,发挥示范效果,在各种活动中起到带头作用,以身作则的教育方式远比讲道理更容易让学生接受[9]。在陕甘宁边区自由、平等、民主的新鲜空气滋养之下,广大高校青年学生真正感受到了自由与尊重,切实体会到了自由与民主。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民主的关系,广大高校学子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自由地表达政治和学术观点。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进而成功地帮助知识青年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延安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强,突出表现为师生的理想信念越来越坚定,他们能够把为共产主义事业和中国的解放事业奋斗终身的意愿逐步发展成为一种行为自觉。对当时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强进行归因分析可知:首先,明确的教育计划与教育目的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有了方向;其次,当时的高校教师对于马克思主义具有坚定的信念并且能与中国国情相结合,身体力行,对学员发挥了示范引領的作用;第三,当时的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坚持与时势相结合,能够与时俱进地调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能够始终抓住主要矛盾,与实际相结合,与实践相统一,体现了教育内容的科学性、时代性与针对性;第四,当时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方式上善于引导,能够将学员自身所学与实际结合,让学员自己通过理性思考得出结论,最终达成思想共识;第五,让学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在艰苦的社会实践中磨练,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学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素质,养成伟大的人格;第六,通过唱歌等文化活动发挥文化的感染力与精神陶冶作用,在创作和学习红色歌曲的过程中产生更好的思想教育效果,实现教育方法的多样化;第七,高校积极创建民主、活跃的学习氛围,利用校训校风培养学员的集体荣誉感,感染和激励学生,让学生在良好的人文环境下学习成长,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文化素质。
五、结语
总之,从方法论的高度分清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形成整体思维并做到自我扬弃,是延安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的根本保障;在内容方面把崇高理想和生存实际密切结合起来,是当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强的重要法宝;在教学上注重讨论批判与体验感知,是当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且能够创新的重要抓手。结合这三个方面的先进经验以及延安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原因,我们不难发现,这些观点不仅适用于当时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同样适用于当下和未来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当前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可以借鉴延安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经验与做法。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明成满,圣雪琪.延安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苏区研究,2019(4):112-120.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8.
[4]许启贤.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65.
[5]蒋盛云.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任务[J].理论月刊,2010(10):18-20.
[6]李海东.论延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经验及其启示[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1.
[7]列宁.共产主义中的“左”派幼稚病[M]//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67.
[8]王茂润.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史[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8.
[9]孙刚成,闫艺馨.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办学特点、经验及启示[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8,32(10):1-11+123.
[10]毛泽东.主动权来自实事求是[M]//毛泽东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97.
[11]何丽.论延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其对当代青年教育的启示[D].西宁:青海大学,2010.
[12]中共中央宣传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3:319.
[13]高九江,韩琳.毛泽东对延安精神形成和发展的杰出贡献[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1995(2):1-5.
The Multidimensional Analysi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during Yanan Period
SUN Fan
(Faculty of Education, Southwest University, Beibei, Chongqing, China, 400700)
Abstract: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at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mplemented in Yanan, has a unique background and environmental adaptability, while it followed rules, and had the universal adaptability.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mplemented in Yanan period, with the help of contradictory analysis, the overall thinking method, and self-sublation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At that tim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y,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methodology, scientifically determined content and method of education, hereby produced a good effect in the special historical period, and mad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t the time follow the rules to a large extent.
Key word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Yanan perio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ethodology; effectiveness
(责任编辑:杨 波)
收稿日期:2020-11-21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带一路倡议下创新创业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研究”(BIA200170)。
作者简介:
孙 帆,男,河南濮阳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在读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