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问题导向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1-07-23陈洪浪

速读·中旬 2021年4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策略应用

陈洪浪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更加强调了小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逐步加强教师在课堂中的有效引导,发掘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潜力,从而提高小学生学习效果。采用问题导向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有助于贯彻新课改教学理念,促进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本文将对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向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应用策略,希望能够为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问题导向教学;小学数学;应用;策略

问题导向教学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问题作为数学教学载体,学生进行有效的启发和引导,让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对数学问题产生深入的理解,在达到自主学习目的的同时,提高小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一、学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向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问题有效性不足

近年来,随着教师对创新性的教学模式研究的不断加深,问题导向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也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但是,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大约63%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能够围绕者问题进行思考,24%的问题涉及的数学知识过于单一,学生可以进行判断作答,无法引起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深入思考。此外,13%的问题是教师日常教学中形成的一种问话式表达习惯,往往自问自答。由此可见,问题导向教学模式中的问题有效性还存较大改进空间。

(二)问题指向性不足

问题导向教学顾名思义,就是让问题作为引导学生思考的途径,将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入到教学内容中。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设置的问题对学生的回答缺乏预期,问题的导向性并不十分明确。

比如:在“认识时间”教学中,教师将钟表的图片在课堂上进行展示,然后向学生进行发问:“大家仔细观察图片,你们能够找出他们之间的区别吗?”,教师的问题设计意图显然是要引导学生对围绕着“时间”加以思考,但是由于提问方式过于宽泛,缺乏指向性,许多同学将注意力集中在图片的外观上,进而降低了问题的导向性。

由此可见,教师在利用问题导向教学模式时,还需要在问题设计上下些功夫,让提问真正能偶发挥作用。

(三)问题关联性不足

在实际教学中,往往需要多个问题串联到一起,将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深入。但是,一些教师在设计“问题串”时常常忽视了问题的梯度,造成问题的跨度过大,无法契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导致问题的关联性不足,影响到问题导向的效果。

例如:在进行“认识时间”教学中,教师展示图片后,采用字符串方式加以引导:大家观察到钟表上的指针有哪些区别?时针、分针和秒针转动有哪些规律?

这两个问题联系在一起就形成了字符串,对于中高年级小学生来讲,这两个问题很容易作答,但是,对于二年级小学生来讲,他们对“时针、分针和秒针”缺乏概念意识,进而找出了“指针”的区别,也无法搞清下一个问题的含义,进而影响到思考问题的连贯性。

二、问题导向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提高问题的有效性

问题有效性欠缺是许多教师在问题导向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许多教师在课堂上习惯于用“自问自答”的方式进行授课,旨在提高小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注意力。但是,这种“自问自答”所提出的问题往往与问题导向教学模式中的提问所混淆,让学生误认为需要集体作答。

例如:在进行“量一量,比一比”课程教学中,教师在展示了教学图片后,会向学生介绍古代人如何进行长度测量,往往会习惯性进行设问:“古代人聪不聪明啊?”,接下来,教师会自己作答,“聪明啊!他们用了身体一部分测量,在当时是个创造性的办法。”,但是,教师的设问往往会对小学生产生误导。因此,教师需要避免给学生造成“教师的问题会有教师自己来回答”的假象。

此外,教师在利用问题导向教学中,需要对问题的回答方式进行预判,尽可能避免采用“是”和“否”进行判断作答的题目,教师所设计的问题需要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这样才能让问题真正起到“导向”的作用。

(二)要提高问题的指向性

小学生年龄尚小,语言理解和表达方面还在不断发展中,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需要根据小学生的语言思维特点,问题要具有明确的指向,让小学生无需猜疑,清楚了解教师提问的内容。

比如:在教师在引导学生测量书桌时,如果教师知识简单的提问:我们要测量书桌,需要用哪种尺子?学生将会产生疑问,测量书桌的那一部分,长度、宽度还是桌面的厚度?尺子的种类很多,是不是要一一列举?因此,这样泛泛的问题,容易让学生思考的方向会呈现多元化。教师可以这样发问:“我们要用尺子来测量书桌的长度,现在有米次,软尺和格尺,我们用那一把比较好呢?”。

教师这样的提问会透露几个信息:第一,这个尺子需要与书桌的长度向匹配,学生需要对书桌的长度进行预估;第二,限定了尺子的选择范围。这样的问题便具有了较强的指向性,让学生能够清楚自己思考的方向,

(三)问题串的梯度要符合小学生思维特点

不同年龄段的思维发展水平不同,教师采用的问题串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关联性,还要做到梯度合理,这样才能接近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逐步将小学生的思维引入主题。

例如:在“量一量,比一比”教学中,需要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古代人测量物体的方法,用问题进行引导,让学生通过问题了解“尺子”的发展过程。

“古代人用身体的哪些部位进行测量?”

“古代人测量存在哪些弊端?”

“现代人对测量做了哪些改进?”

“你知道的都有哪些测量工具?”

教师利用这种层层递进式的字符串,让学生对问题的逐一思考中了解到测量工具的发展全部过程,问题之间存在必然联系,层层引导,进而达到了导向的效果。

三、结束语

问题导向教学小学中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比较有效的方法,教师在运用这种先进的教学模式时,需要结合小学生思维特点,加强问题的设计和运用,从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杨新玲.试论问题导学模式在高中教学数学中的应用[J].成才之路,2020:82-83.

[2]麻艳华.试论问题导向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师,2020:68-69.

[3]乔刚.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向导模式的研究[J].启迪与智慧:教育版(中),2015.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策略应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