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材传统文化内涵的解读

2021-07-23曹梅英

速读·中旬 2021年4期
关键词:气韵意识教材

曹梅英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蕴涵着深厚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民族精神,有蓬勃向、上上下求索的生命意识,有旷达淡远、天人合一的自由思想,有孝敬师长、厚德载物的传统美德……

语文又是文化的载体,它负载着文化,传承着文化。因而,对高中语文教材的传统文化内涵进行品读、思考是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一种有益的教学尝试。

一、读出语文教材背后的文化气韵

对中国文化影响最深远的是儒家和道家。在这种文化上产生的中国文学,包蕴着深沉而细腻、朦胧而淡雅、含蓄而委婉、雄浑而豪迈的丰富气韵。从《诗经》《离骚》到唐宋诗文,明清小说,以及鲁迅、毛泽东的文学,都表现出了这种“气韵”。如三曹的“建安风骨”,如杜工部的“沉郁顿挫”、韦苏州的“淡雅”、温八叉的‘绮靡”、李义山的“隐僻”、毛泽东的雄奇豪迈,这一切,无不表现出中国文学的特殊气韵。

在教学过程中,可引导学生“语透纸背”,读出教材背后的文化气韵。如教学《沁园春.长沙》时,让学生通过自读、揣摩、跟读、表演读等教学流程,逐步再现毛诗背后隐藏的雄浑壮丽、雄奇豪迈的蓬勃的生命力量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赤子情怀。经过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指导,通过学生反复的模拟、演练,课堂气氛空前活跃,教师教得爽,学生学得够味儿。又如教学《烛之武退秦师》,指导朗读课文第二段时,我先用平淡的语气朗读,而后问学生;“老师有没有读出郑国的危在旦夕,有没有读出烛之武的过人智慧,有没有鲜明地看见烛之武满腹牢骚背后隐藏的一颗拳拳爱国之心?”继而追问:“那应该怎么读?”学生发言踊跃:国危矣的“危”字、师必退的“必”字应该重读;推辞的话应读出假推的意味。

这样的学习过程就是学生进行审美修养、艺术修养的演练过程, 用中国传统文化的道理讲,就是在练“气”,这种“气”之于文章的重要性,就像中国传统中医理论中的“气血”“阴阳”“元气”等因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一样。引导学生多角度解读蕴涵在教材背后的文化气韵,或一泻千里的痛快淋漓,或含蓄委婉的缠绵悱恻,或古韵悠长的精致典雅,或雄浑深厚的粗犷豪放,让学生在朗读中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气韵的艺术熏陶,从而有意识地培养正确、健康的文化意识。

二、挖掘语文教材背后的文化意蕴

在漫长的历史更替过程中,中华民族经受着种种变故,在沧海桑田的社会变革之下,华夏儿女又靠什么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呢?这便是蓬勃向上、自强不息的生命意识, 正是这种生命意识不断地促使国人开拓自我、进取前行。 现行语文教材中有众多选文都蕴含着这种蓬勃向上的生命意识。追求生命价值的实现和生命广度、密度的拓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亮点。

正如《古诗 十九首》中所言:“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人的个体生命是极其有限的,在如此有限的生命长度之中如何扩充生命的容量,这便是中国古代文人孜孜以求的。屈原在《离骚》一文中慷慨陈辞,表明了“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的坚定信念,这种“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信念就是自强不息、蓬勃向上的生命意识。

又如教学《孔雀东南飞》,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课文蕴含的生命意识和民族心理:它岂只是控诉那个不公的社会,鞭挞那个吃人的制度?我们更感受到当人在失去自由意志的时候,为了保卫自己生命的尊严,不惜以死抗争,它表达的是对人伟大生命的关注与关怀。在教师的创新启示下,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情感的闸门被打开,情思泉涌:①这叫做宁为玉碎不为瓦全,②在强大的封建恶势力面前,刘兰芝把人性的美发挥到了极致,她的人性光芒四射,③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在人性逐渐被权、钱所奴役的浮华时代,听到这样一个震慑灵魂的故事,我们被洗净铅华,心灵得以净化。

再如《游褒禅山记》一文,以游记的方式道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的道理,并倡导尽志而无悔的人生追求,以无悔的生命来不断拓展生命的空间。荀子《劝学》一文,假托君子之口说出“学不可以已”这样一种孜孜不倦、自强不息的求学态度以及“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锲而不舍的求学志趣。这些古代文学作品对蓬勃向上的生命意识已作了最充分的诠释。不仅古代选文中有关于生命意识的篇章,选取的现当 代文学作品也同样秉承了拓展生命深度的意识。毛泽东的词作《采桑 子·重阳》:“人生易老天难老”,正是立足于对宇宙、人生的认识,揭示了人生的真谛和永恒的哲理,以极富表现力的形式表现出一种清醒的生命感悟。

这样一个教学过程,是学生人文化的过程。如此解读语文教材,是站在平民立场,从人性的角度说文化,它避免了空洞说教的弊病,使学生不再拘囿于政治圈内,从而赋予语文教学以新的生机与活力。

三、抒写语文教材背后的文化内涵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求学生能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从文本中发现新意义,获得对优秀作品常读常新的体验,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它要求执教者深刻理解语文教材的暗示性,引导学生对教材进行多元解读,让学生抒写隐藏在课文字里行间的文化内涵,读写结合,有效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了《项羽之死》后,我要求学生对项羽这一颇具争议性的人物形象进行探究,写成读后感。有学生写道:“ ‘中国只有项羽一个男人。王朔的观点总是这么精辟!西楚霸王骁勇善战,叱吒风云,是一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卓越超群的军事统帅。然,就这样一位纵横天地、驰骋疆场的英雄却在数千年前,在乌江亭畔,痛哭悲号“虞兮虞兮奈若何”,将额前的一束君王之发割去,消失在萧萧寒风中……项羽失败了!因为他不懂得“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狡诈,他不懂得“把握机遇,鸿门宴上一了百了”的玄妙,他只明白“诚为基信为本”的为人之道,所以他失败了!大哉,项羽!壮哉,霸王!悲哉,末路英雄!”

儒家思想影响中国文化数千年,它与中国人的取名文化自有深厚的渊源。人们常说“取名,男《离骚》女孩《诗经》”,在教学了《诗经》、《离骚》之后,为了开拓视野,丰富文化知识,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课后研究取名学的文化渊源。通过研究学生发现,“鹏”出自《庄子.逍遥游》(它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扶摇而上者九万里),鹏有气势磅礴之意,男孩取名用“鹏”字符合中国人对男性的审美取向。又如淑、玉、倩、盼等字,皆出自《诗经》(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有女如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兰、芷、蕙、芳,出自《离骚》(兰芷变兮而不芳兮,既替余以蕙纕兮),皆是女名常用字,有“高洁、美好”之寓意。这亦沿袭了“香草美人”的文化传统。再如佛教于汉代传入我国,在魏、晋、唐、宋时代非常盛行,对中国文人也产生极大的影响。六朝文学家王僧虔、王僧佐,均用“僧”字命名。唐代大诗人王维,字摩诘,即是受佛教影响的最佳写照(摩诘是释迦牟尼在世时的大居士)。受佛教的影响,文人别号也常用居士,如欧阳修号“六一居士”,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苏轼号“东坡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现代语言学家洪特堡指出,每一种语言都包含着一种世界观,民族的语言就是民族的精神。语文教材是民族情感的载体,它显示着民族的个性與灵魂,它蕴涵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和文化资源,值得我们细细地咀嚼、美美地涵泳。

猜你喜欢

气韵意识教材
教材精读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浅谈“气韵”在传统美学转型中的含义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气韵生动的传承与发展
论中国书法之气韵
消防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