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高考改革背景下学科发展效应与思考

2021-07-23崔燕芳梁彦庆

关键词:职业生涯科目中考

崔燕芳 梁彦庆

摘   要:新一轮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以及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正在分批次快速推进,此轮改革对基础教育学段原有的学科体系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通过整理分析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现状,归纳出中高考改革对地理、生物等学科未来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进而探索出这些学科健康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中考改革;高考改革;学科发展;地理;生物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1)14-0060-02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教育中的一些深层次的弊端性问题逐渐显现。其中,阻碍教育改革深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考试招生制度亟待改进,包括高等教育阶段考试招生制度(以下简称“高考”)和高中阶段考试招生制度(以下简称“中考”)。这已经成为改革的共识,并开始在一些地方进行相关的改革试点工作。此次针对基础教育阶段的考试科目、考试内容与考试形式等方面进行了调整,其中针对地理、生物等学科的调整变化,有利于促进我国学科体系的均衡发展。

一、基础教育改革的现状

(一)中考改革现状

自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出台以来,全国各地纷纷出台顺应课程改革、符合本地区特色的中考政策。例如北京市2015年的中考改革方案就针对之前文理不均衡、教学偏科的问题,兼顾学生的学业负担以及义务教育与高中的均衡发展,进行了相关的改革。该方案确定“3必考+3选考”的中考模式, 即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历史、地理、思想品德、物理4科单独成卷,生物和化学2科合为1张试卷,学生选择参加其中3张试卷的考试,但必须从物理或者生物 (化学)试卷中至少选择1张试卷,此次改革是第一次全科开考,同时也是第一次选科考试,以考引学,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高考改革现状

从文理分科到“3+1+2”模式,新高考与传统高考相比,既体现了物理、历史科目的基础性作用,又突出了高校不同学科专业选才的要求,同时更注重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学生可根据个人爱好、兴趣、特长、拟报学校和专业的招生要求,自主选择考试科目组合。其中“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由全国统考,所有学生必考;“1+2”为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1”为首选科目,须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物理、历史科目中选择1科,“2”为再选科目,可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科目中选择2科考试。

“3+1+2”模式打破了过去文理分科的限制,提供了12种组合供学生自主选择,如此大大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权。将课程的选择权交给学生,可促进文理交融,有利于学生发挥潜能,学有所成,这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也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更多的機会。

二、基础教育改革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一)机遇

中考改革起到了以选考引导学习的作用, 可保障学校按照课程计划开齐全部课程。改革前非考试科目的教学由教育行政部门和督导部门的检查来保证,所以学校开设课程的内驱力不足;改革后学校必须按照课程计划,开齐全部课程,如此可保证学生选科考试的需求;高考改革实行“3+1+2”模式,破除了以往文理分科的壁垒,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特长进行选考,如此可避免在未来职业发展过程中专业不对口等现象的产生,进而可降低学科发展的不稳定性,更深层次地推动教育的均衡发展。

(二)挑战

多年来,基础教育阶段从事地理、生物等教学工作的专职人员人数渐少,中学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也参差不齐,呈现出非专业性、临时性、流动性强等职业现状特点。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以适应改革浪潮、推动学科的发展就成为基础教育领域的重大挑战之一。

同时在中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学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推行走班制也势在必行,但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却面临班级管理难度增加、学生认知欠缺选课盲目性加大、课堂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等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这对实施改革的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学科发展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一)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面对基础教育改革这一机遇,唯有摒弃原有不合理的教学方式、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教学改革的勇气,并着力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才能有效应对、有所作为。以地理学科为例,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逐步具备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积极响应新课改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情况,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与方法,例如运用问题式教学、情境教学法、生活化教学模式等多种新型授课方式将枯燥的理论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如此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二)适当渗透职业生涯教育

新高考改革推动职业生涯教育空前发展。现行的选考模式使得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且有优势的课程作为选考科目,更加尊重学生的“选择权”。然而选项越多,选择的难度也就越大,且选科直接关系到未来专业的选择,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学生的职业选择和发展,因此职业生涯教育刻不容缓。

生物学的教学工作将职业生涯教育渗透于教材之中,在2019年新版的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教材中,章节末尾设置了与该章学习内容相关联的职业教育,例如对育种工作者、测序工程师等职业进行了介绍,这不仅增添了学习的趣味性,还能有效普及了职业生涯教育。因此学科教师应当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结合本学科的专业知识,有意识地渗透职业生涯教育,发挥地理、生物等学科独特的育人优势,由此助力学科、学生双向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职业生涯科目中考
论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
如果十二星座是语文老师
“奔五”的凯莉·米洛:从邻家女孩到流行歌手
高考“新科目”
中考“三数”大扫描
2017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一)
中考英语完形填空练习
Kobe Bryant beats Michael Jordan’s career points
放松一点
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重、难点讲解(unit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