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sST-2、NT-proBNP和Adropin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作用

2021-07-23刘宏扬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危组试剂心肌梗死

张 睿 刘宏扬 尹 鹏

有相关研究表明[1,2],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sST-2)、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和Adropin蛋白3项指标在心血管系统发挥着重要作用,3项指标水平的高低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通过评价3项指标在人体内的表达水平,来判断患者介入治疗后的预后情况。本文针对血清sST-2、NT-proBNP和Adropin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具体情况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抽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就诊时间为2020年1月至12月。根据患者病情分成低危组和高危组,每组30例,其中低危组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56~69岁,平均年龄(57.1±3.4)岁;高危组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54~70岁,平均年龄(58.3±3.0)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分布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研究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仪器和试剂:NT-proBNP检测应用SsJ-2型多功能免疫检测仪及配套试剂,采用免疫荧光层析法进行检测,试剂由基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Adropin蛋白应用ELISA试剂盒进行分析,采用MODEL550型酶标仪检测,试剂由上海酶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血清sST-2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试剂由美国R&D公司生产。检测步骤均按照试剂盒的说明进行操作。

1.2.2 方法:采集患者入院接受治疗前空腹静脉血5~10ml,注入抗凝剂,将血清分离,检测相关指标。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相应治疗,服用扩血管、化痰、解痉等药物。在患者接受治疗的第3天和第7天的清晨取空腹静脉血,再次对血清sST-2、NT-proBNP和Adropin蛋白3项指标水平进行检测。

1.3 观察指标 观察研究对象治疗前后的血清sST-2、NT-proBNP和Adropin蛋白的水平;比较低危组与高危组的血清sST-2、NT-proBNP和Adropin蛋白的水平[3]。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应用SPSS 18.0软件,计数资料对比应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对比应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前后指标对比 治疗后患者的血清sST-2、NT-proBNP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而Adropin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患者血清sST-2、NT-proBNP和Adropin蛋白水平对比

2.2 不同病情患者相关指标对比 低危组患者的血清sST-2、NT-proBNP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高危组患者(P<0.05),同时Adrop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高危组的患者(P<0.05),见表2。

表2 低危组与高危组血清sST-2、NT-proBNP和Adropin蛋白水平对比

2.3 低危组和高危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对比 低危组患者总缓解率明显高于高危组患者(P<0.05),见表3。

表3 低危组与高危组近期疗效比较 单位:例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具有并发症多、致死率高的特点。随着炎症反应的发生,患者血清sST-2、NT-proBNP和Adropin蛋白表达水平均发生明显变化。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低危组总缓解率明显高于高危组的患者(P<0.05),说明低危组病情程度的患者经治疗后疗效更加理想。由此可见,心肌梗死疾病早发现早治疗十分重要,评估血清sST-2、NT-proBNP和Adropin蛋白3项指标水平表达对患者后期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NT-proBNP是由左室心肌细胞合成的,属于多肽类心脏激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的收缩与舒张功能均出现明显异常,心室壁的张力也异常升高,导致NT-proBNP的分泌量增加。有报道显示[4],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后几个小时内NT-proBNP水平会剧烈升高,在一天内达到最高值。也有学者认为[5],NT-proBNP是脑钠肽原,是裂解成BNP时的产物,健康人群的NT-proBNP和BNP两者水平相等,当心脏受到损伤时前者上升水平更加显著,但两者的浓度仍然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血清NT-proBNP浓度与其梗死后心功能状况及预后密切相关。

Adropin蛋白与体内能量动态平衡的调节有密切关系[6],该蛋白存在于人体的各种组织中,主要存在心、肝、肾以及脑中,它还对胰岛素敏感性和维持能量代谢水平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另外,该蛋白还可以反应高内皮细胞的功能情况。血清sST-2是由ST-2基因编码,是一种血清蛋白,由心肌细胞、成纤维细胞受负荷变化时分泌,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低危组患者的血清sST-2、NT-proBNP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高危组患者(P<0.05),Adrop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高危组患者(P<0.05)。由此可见,3项指标的变化可预测患者是否发生急性心肌梗死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

综上所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后,血清sST-2、NT-proBNP和Adropin蛋白水平明显下降,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监测这3项指标对了解疾病的发展和预后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猜你喜欢

危组试剂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国产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注册数据分析
超声心动图用于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卒中危险分层
血液相关标志物在社区获得性肺炎病程中的表达及意义
环境监测实验中有害试剂的使用与处理
非配套脂蛋白试剂的使用性能验证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心肌梗死溶栓试验危险评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