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中国共产党使命建构与变迁的媒介话语分析
——基于1978—2020年《人民日报》“7·1”社论

2021-07-23李明德

关键词:人民日报社论变迁

李明德,赵 琛

(1.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陕西西安710049;2.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西安710049)

一、研究背景

中国共产党作为使命型政党,在执政实践中一直秉承着马克思主义政党高度的使命自觉,并根据时代的变迁和国家的发展不断调整和充实不同阶段党的使命和任务[1]。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2]1这一论述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肩负的使命和职责,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继承无产阶级政党先进的理想信念和使命自觉的具体体现。我国改革实践的历程带有强烈的历史性、现实性和场域性[3],因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的建构和变迁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密切相关,并随着我国改革实践的发展实现了其内容和意义的建构与嬗变。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经济建设较为落后,人民对物质生活的需求与国家经济建设水平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邓小平提出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和职责是大力发展经济,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肩负的中心任务,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包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五位一体”“四个全面”整体布局等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和目标。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明确提出当下中国共产党新的使命要求,即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当代中国共产党使命的阶段性发展,体现了党直面时代问题、推进理论创新,坚持最高目标与阶段性目标辩证统一和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使命自觉。

媒体上的社论通常被认为是用来表达意见的,而媒介中的意见背后往往基于意识形态的预设,反作用于言论的话语结构[4]21-54。同时,话语作为一种语言形态,不仅反映了现实存在,也作为社会实践本身影响、建构和生产现实[5]。作为一种社会机构,媒介通过新闻报道和评论等方式反映着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同时在媒介作为传播渠道参与传播的过程中,媒介的“话语”是重要的,这不仅因为它是社会的表现,也因为它促成了社会特征的形成[4]21-54。

对报纸而言,社论是“风向标”,代表报纸的立场,《人民日报》的社论更使得主流价值观旗帜鲜明,引导舆论铿锵有力。因为它是党中央机关报,更是党的喉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的社论通过对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宣传,对我国改革不同时期政治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反映了不同阶段党中央的原则和立场,是党不同阶段政策和路线的“风向标”。7月1日是建党日,《人民日报》作为我党机关报几乎都会刊发社论文章,对中国共产党的阶段性成就和历史使命进行回顾与展望,对当下和未来党的奋斗目标和使命要求的决策部署进行宣传,是反映当代中国共产党使命建构与变迁中最具权威性、导向性和影响力的媒介话语,记录了党的使命建构与变迁中媒介话语的发展历程,在记录和表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阶段性成就与历史使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7·1”社论的话语内容发生了诸多改变,并形成了一定的传播范式。同时,中国共产党的使命通过媒介话语的生产和传播反作用于党的社会实践,并在与社会实践的互动中实现了中国共产党使命在现实层面的建构和变迁。因此,本文通过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的“7·1”社论,从中梳理出当代中国共产党使命建构和变迁在媒介话语中的历史进程,进一步检视主流意识形态与媒介语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二、研究方法和思路

本文运用媒介话语分析中的批判话语分析法作为主要研究方法。批判话语分析法是一种探究变动的话语实践资源的方法,由诺曼·费尔克拉夫提出,它的主要特征是将话语实践视为文本和社会/文化联系的中介,并且嵌入社会文化实践当中。批判性话语分析主要整合了三种分析类型:一是文本的分析;二是文本生产、分配和消费的话语实践分析;三是架构文本和话语的社会文化实践[6]25。在文本分析层面,本文主要以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7·1”社论的主题变化、版面位置、篇幅字数、语篇内容作为分析内容;在话语实践分析层面,本文主要分析文本的生产过程,包括互文性、话语修辞和话语策略等;在社会实践层面,本文主要从社会历史语境中对“7·1”社论进行词频统计,揭示中国共产党使命的媒介话语变迁。

通过对《人民日报》数据库检索,年份界定在1978—2020年,共得到“7·1”社论42篇,其中,因2007年、2012年、2017年三个年份的“7·1”社论与中国共产党主题无关而被剔除,而1978年7月1日头版整版刊发了毛泽东在1962年发表的《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7月2日刊发了社论《认真实行民主集中制》,该社论主题与中国共产党相关,因此也纳入本文的研究范围之内,由此共筛选出相关社论40篇。本文运用费尔克拉夫批判话语分析的三重维度对40篇社论进行话语分析,试图剖析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是如何通过媒介话语建构和变迁的,同时对媒介话语的规律进行归纳总结。

三、《人民日报》“7·1”社论的批判话语分析

(一)文本维度

1.主题变化:从“整顿党风”到“以人民为中心”

《人民日报》的“7·1”社论由于承载着重要的政治功能,在宣传党的阶段性任务、彰显中国共产党使命职责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7·1”社论语篇的主题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的发展和变迁。本部分从文本维度上,将社论题目中的核心要素与社论内容中针对中国共产党阶段性奋斗目标和使命要求的核心论点进行综合提炼,以此作为分析“7·1”社论主题变化中历史阶段划分的标准和依据。通过对40篇社论的话语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7·1”社论的主题变化总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即整顿党风、坚持和推进改革、党的自身建设(包括党的思想建设、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党员建设等)、以人民为中心等。

第一个阶段是1978—1984年,《人民日报》“7·1”社论的主题以“整顿党风”为主。1979和1980年的社论题目均与党风整顿相关,对“四人帮”时期党的作风受到严重破坏的历史背景以及现阶段党内存在的各种歪风邪气、不正之风进行了批判,并对“四个现代化”建设中整顿党风的必要性和具体路径进行了论述。随着改革开放初全国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1980年的社论明确指出党在这一阶段肩负的使命即整顿党风,带领人民群众向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奋斗。1983和1984年的社论主题进一步扩充到“全面整党”,这与1982年党提出的在未来三年分阶段进行全面整党的阶段性任务有关。从这两篇社论中可以看到,1983年的社论《坚决克服党内的不正之风》对当时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作风不纯和组织不纯的问题和具体表现进行了论述,提出了改进领导作风和工作作风是目前整党的重要内容。到1984年的社论,总结了整党运动八个月以来取得的阶段性成就,提出要坚持高标准整党,肃清“左”和“右”错误思想的影响,使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为整党运动的使命和目标。

第二个阶段是1985—1987年,《人民日报》“7·1”社论的主题以坚持和推进改革为主。随着改革的深入,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家走向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阶段,1985年的社论对共产党员为改革做贡献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要求,包括每个党员要无私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增强党性、加强党内纪律性,党员带头勤俭建国、多干实事,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等。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在党成立65周年时,1986年的“7·1”社论提出要进一步端正党风、发扬党内民主、推进干部制度改革的历史任务。1987年党的十三大召开前,《人民日报》发表“7·1”社论提出要积极破除官僚主义的障碍,继续改革现行的政治体制,为党的十三大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三个阶段是1988—2010年,《人民日报》“7·1”社论的主题以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为主。一是党的思想建设。20世纪80年代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对党员队伍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党内开始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加强和改进党内部的思想建设中来,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成为这一时期党最为紧迫的阶段性使命。1989年《人民日报》的“7·1”社论对党的思想建设的必要性和具体路径进行了论述。1998年的社论提出要把全党思想进一步统一到十五大精神中来,进一步凝聚力量。2000年的社论提出要重视党在思想政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思想建设成为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职责使命的主要方向。二是党的先进性建设,主要体现在2005和2006年的社论中。2005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4周年时,社论提出了我们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先进性建设,要求党坚持走在时代前列,将破旧立新、开拓创新作为新的历史使命。2006年的社论《先进性长在 生命力永存》提出当前党正带领人民为实现“十一五”规划而奋斗,要做好党员先进性的教育工作。三是贯彻党的重要思想,以党的最新思想成果指引新一阶段历史使命的建构。1992年的社论提出中国共产党肩负的新的历史使命,就是实现小平同志设计的现代化蓝图。2001和2002年的社论提出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成就,作为党未来发展的实践指引。2008和2009年的社论提出要学习和践行“科学发展观”。

第四个阶段是2011—2020年,《人民日报》“7·1”社论的主题除了“党的建设”之外,“人民”成为这一阶段具有代表性的社论主题,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注重将使命建构与人民利益统一起来,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重要特征。2011年的社论《永远为人民而奋斗》、2012年的社论《肩负人民期望 引领社会进步》、2013年的社论《永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2018年的社论《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2020年的社论《永远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从标题上即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主题。2019年的社论开头明确提出了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2020年的社论提出坚持人民至上,以人民认可作为党奋斗业绩的使命标准,均体现了“人民”作为新时代党的使命建构的重要主体。

2.版面位置和篇幅字数:版面位置以右上为主,篇幅字数趋于下降

在40篇“7·1”社论中,位于第一版的社论共30篇。《人民日报》的第一版是要闻版,一般刊载当日最重要的政治新闻,比如政治会议、国家领导人的活动、国内外重大事件、社论以及其他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新闻报道。在40篇“7·1”社论中,有30篇社论位于第一版,体现了《人民日报》“7·1”社论的政治功能。同时,在版面的具体分配上,一般认为按重要性大小依次为中上、左上、右上、中下、左下、右下。通过分析30篇位于第一版的“7·1”社论,可以看到位于中上的有3篇,左上的有2篇,右上的有10篇,中下的有5篇,左下的有7篇,右下的有3篇,并且自2009年以来,除了2014年的“7·1”社论位于左下以外,其余都位于第一版右上的位置。综上,《人民日报》“7·1”社论的版面位置以右上为主,并且近十年来较为固定。

从篇幅字数来看,改革开放初的1978—1989年,字数多集中在2 400~2 600字,1979年的社论字数达4 975字,这一话语风格主要与改革开放前报纸上陈旧冗长的“八股”文风和文牍主义相关。1990—1999年,社论字数总体上开始下降到2 000字左右,1998年的“7·1”社论仅为1 430字,创下改革开放以来“7·1”社论字数最低值。2000—2020年的“7·1”社论总字数为34 476字,篇均字数1 724字左右。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7·1”社论的话语风格逐渐走向简洁、明快。

(二)话语实践维度

1.互文性:引用国家领导人言论和古典诗词

互文性最早由法国符号学家克里斯蒂娃提出。她认为:“任何文本的构成都仿佛是一些引文的拼接,任何文本都是对另一个文本的吸收和转换。在一个文本的空间里,取自其他文本的各种陈述相互交叉、中和。”[7]83通过对40篇“7·1”社论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使命建构与变迁在媒介话语上的互文性主要体现在引用党的领导人的相关言论中。40篇社论中有20篇使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主要引用了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相关言论。比如,1979年的社论引用毛泽东的话“作风整顿好了……工作就会做得更好”,为这一阶段党的整风任务提供支持;1993年的社论引用邓小平的话“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借邓小平的话对这一时期党风建设这一历史使命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述;2018和2019年的社论开篇分别引用习近平的话“始终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等,明确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在中国共产党使命建构与变迁的媒介话语实践中,通过引用党的最高领导人对阶段性使命的论述,突出了媒介话语的政治性和权威性,并以引用不同历史时期领导人的相关言论体现了党的历史使命的内在演进。

除了引用国家领导人的言论外,“7·1”社论还经常引用一些耳熟能详的古典诗句,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使命建构中媒介话语的通俗性和文学性。比如1994年的社论《牢记党的宗旨》中,在论述“为人民服务”这一党的使命时,引用了范仲淹的名句,表达了为官者应当胸怀国家、为人民利益着想的政治追求。类似的还有2012年的社论引用《孟子·梁惠王下》关于乐民与忧民的名句等,都体现了借引用我国古典诗词表达“以人为本”这一思想深厚的历史积淀。近年来的“7·1”社论引用古典诗词的频率较多,2014、2017、2019年的社论均引用了古典诗词,侧面反映出“7·1”社论在建构共产党使命中逐渐走向通俗、生动的媒介话语风格。

2.话语修辞:以设问和排比为主

通过对40篇“7·1”社论的话语修辞进行分析发现,话语修辞主要以设问和排比为主。设问通过自行设置问题并回答的方式,可以引起读者的注意,调动读者思考,起到对相关问题的强调作用。比如1980年的社论就频繁使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提出了“党的威信从哪里来?”“什么是我们国家的优势呢?”“这种优势最主要之点是什么呢?”“为什么现在的党风反而不如那时呢?”等问题并一一解答,对整顿党风这一历史使命提出的必要性提供了有针对性的论据和深度剖析。1986年的社论提出“为什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形势一年更比一年好呢?”“如果不进行改革我国的形势会不会发展得这么好呢?”等问题,通过对坚持改革的深层原因进行剖析和回答,反证了坚持改革这一历史使命的必要性。2014—2020年,“7·1”社论中使用设问的频率更高,并且直接指向使命和要求的具体内容。比如2014年的社论提出“如何保持战略定力?纷繁表象中,怎样把准时代脉搏?众说纷纭中,如何开好改革药方?”,进而提出要确保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的阶段性任务;2015年提出“如何实现惠及全体人民的全面小康?面对旧有发展方式难以为继的倒逼压力,如何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进一步释放发展潜力?”;2017年提出“与前辈相比,新一代共产党人触动既定格局的勇气还在不在?”;2020年提出“如何毫不放松常态化疫情防控,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如何攻克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啃下最难啃的硬骨头,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等,都是通过设问的形式结合改革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直接提出共产党阶段性的使命要求。

除了设问之外,排比也是近年来“7·1”社论的话语表述中最常用的修辞手法。在40篇社论中,最早在大段落中使用排比结构的是1991年的社论,社论中以“党的70年的历史告诉我们……”作为排比句式的开头,通过对历史经验的总结提出未来党需要坚持的实践路径。2008年以来,排比修辞在社论中的使用更加频繁,主要用于对策和路径的表述中。比如2009年的社论以“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作为排比句式,通过回顾党史提出党在历史发展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2013年的社论中,以“与人民同呼吸,才能……”作为排比句式,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述;2018年的社论以“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就要……”作为排比句式,对党的具体使命和对策进行了论述。排比修辞的使用能够使话语的结构性和逻辑性更加凸显,进一步强调了排比句的内容,加深了受众对中国共产党使命的话语印象。

3.话语策略:历史性、逻辑性和导向性

一是“由古及今”的话语框架。通过对40篇“7·1”社论的话语分析发现,大部分的社论都从历史回顾起篇,再论及当下共产党的使命和职责,尤其是每逢整数周年的社论,都会对党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比如2001年党成立80周年的社论中,开篇回顾了建党之前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后80年来党领导人民取得的成绩,最后回归当下展望21世纪党的宏伟使命。2011年党成立90周年的社论中,开篇对党领导人民完成的三件大事和三个转变进行了总结,随后贯穿至党在“十二五”时期面临的问题和历史使命等。除了整数周年,其他社论也基本上在开篇以小篇幅回顾过去一年党在发展中取得的成就和问题,再“由古及今”基于对过去经验的总结,提出党在新一阶段的使命要求。

二是“成绩(经验)—问题—对策”的话语结构。40篇“7·1”社论总体上遵循了总结成绩(经验)、抛出问题、提出对策的话语结构。比如1999年的社论在开头总结了前一阶段党取得的主要成绩,随后提出了当下面对新的国内外形势和任务,改革开放遇到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亟待解决,最后提出推进“三讲”教育的阶段性使命和任务;2000年的社论开头对党的十四大以来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取得的成绩进行了总结,抛出在改革攻坚阶段我党面临“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最后落脚到解决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中面临的问题这一具体对策上来等。“成绩(经验)—问题—对策”成为改革开放以来“7·1”社论的主要话语结构,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使命建构与变迁中媒介话语的逻辑性。

三是“紧密团结在以……的党中央周围”的结尾内容,体现了“7·1”社论的导向性。通过对40篇社论的分析,从1992年的社论开始,结尾处首次出现“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之后在1993—1998年、2000—2002年的社论中均出现了相同的表述;从2006年的社论开始,结尾处首次以胡锦涛同志替代了江泽民同志,2011和2012年的社论也出现了两次;2019和2020年则以习近平同志替代了胡锦涛同志,但具体话语表述未发生变化。这种话语生产的阶段性和变迁性,体现出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7·1”社论始终坚持党性原则,也反映了“7·1”社论在当代中国共产党使命建构和变迁中鲜明的导向性。

(三)社会实践维度

批判话语分析中的实践维度要求对具体话语的分析回归到历史语境当中,本文以年代为界选取1978—1989年、1990—1999年、2000—2010年、2011—2020年四个时间段,并对每个时间段《人民日报》“7·1”社论的文本用Python计算语言进行词频统计,词频统计结果如图1所示。

1.1978—1989年,以坚持改革和整顿党风为中心

由图1(a)可以看出,1978—1989年《人民日报》“7·1”社论中,“改革”位于高频词首位,共出现115次,其次是“人民”,共出现109次。同时“党员”“思想”“制度”“整党”等也成为这一时期的高频词。

这一结果与1983—1987年党内开展的全面整党运动密切相关。改革开放初期,全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但长期以来党的作风遭到严重破坏,表现在部分党员思想发生动摇和混乱,党内各种歪风邪气盛行。在这一背景下,1983年党内提出在未来三年内分阶段开展整党运动的决定,进行全面的党风整顿。此外,20世纪8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正处于起步阶段,面对改革中的矛盾和问题以及受到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影响,一部分党员开始怀疑改革开放和党内提出的一系列思想和行动方针,党内出现了“左”“右”两种错误思潮,部分党员思想僵化,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理解有偏差,怀疑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方针政策,甚至提出取消刚刚开始的四个现代化的伟大事业。因此,这一时期党的另一个重要使命是在改革中做贡献,在改革中前进,进一步端正党风,发扬党内民主,推动改革。可以看出,1978—1989年《人民日报》“7·1”社论中,围绕“改革”和“整党”的表述成为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使命建构和变迁中媒介话语的主要表达方式。

以1987年的“7·1”社论为例,该社论是改革开放以来“7·1”社论经历整顿党风和推进社会主义改革后,首次提出党要将领导政治体制改革提上日程。这一社论提出的直接背景是响应党中央决定重新发表邓小平1980年《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这一决策,其背后与20世纪80年代以来政治体制改革脚步放慢的大背景有关:1980年邓小平首次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议题,并发表重要讲话对中国政治体制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解读,提出要推进党的政治体制改革。但是,受到20世纪80年代初波兰团结工会大罢工等事件的影响,党的政治体制改革逐渐放缓,直到1986年邓小平再次发表讲话,提出“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8]176。基于这一背景,1987年的“7·1”社论明确提出了要坚定不移、循序渐进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这篇社论反映了党中央阶段性的重大决策,奠定了十三大召开的思想基础,为下一阶段党领导推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指明了方向。

2.1990—2010年,以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为中心

由图1(b)和图1(c)可以看出,1990—1999年、2000—2010年的高频词统计结果具有高度重合性,“建设”“人民”“中国”位居高频词的前三位,其他高频词还包括“发展”“社会主义”等。其中,“建设”共出现214次,“人民”共出现183次,“中国”共出现159次。这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大力加强党的建设,以及十三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政策背景密切相关。1992年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步入全面推进的新阶段。从“改革”“整党”的话语体系向“建设”“发展”“中国”等话语体系的转变,体现了这一时期的使命话语转向以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为主。

(a)1978—1989年 (b)1990—1999年

(c)2000—2010年 (d)2011—2020年图1 1978—2020年《人民日报》“7·1”社论高频词统计结果

20世纪90年代开始,苏联解体、东欧巨变等国际事件使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受到质疑,同时国内改革开放十年来暴露的矛盾和问题,使部分党员对是否继续坚持改革开放产生动摇,对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领导地位提出质疑。在这一背景下,一股否定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左”倾思潮再一次甚嚣尘上,同时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部分党员也受到了官僚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潮的影响。因此,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党员先进性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话语表达。此外,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衍生出了诸如贫富差距加大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面对改革中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发展”成为新时期党需要克服的重要课题,坚持科学发展观,从人民实际问题出发,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成为这一阶段的党的使命要求。

以2001年的“7·1”社论为例,2001年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在“7·1”社论中首次提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这一思想是基于2000年江泽民同志视察广东时对“三个代表”的首次阐述,在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和21世纪初中国共产党领导层更替的背景下提出,反映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成为21世纪初党面临的重要课题。2001年的“7·1”社论进一步肯定了“三个代表”提出的重要意义,并对“三个代表”思想的实践路径进行了阐述,对党新一阶段的使命任务起到了指导作用。

3.2011—2020年,以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作为中国共产党使命的立足点

“人民”作为高频词贯穿于改革开放40余年,1978—2010年“人民”始终位于高频词汇的第2位,到2011—2020年跃升至高频词第1位,共出现了162次。这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共产党使命建构与变迁的媒介话语体系从“改革”“建设”走向“人民”,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成为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使命的话语表达。此外,2011—2020年的高频词汇中新出现了“中华民族”一词,共出现27次,这是基于习近平提出的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当代中国共产党追求的梦想和目标的具体使命。十九大报告中,党中央结合当下我国改革和发展中的问题和新形势下对主要矛盾的研判,提出了党在新一阶段的使命任务,因此这一时期的高频词以“人民”“中国”“民族”为主。

以2020年的“7·1”社论为例,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成为党领导人民和衷共济、勠力同心的一次具体实践,体现了党一切为了人民,以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为首要职责。同时,2020年正值脱贫攻坚、决胜小康的关键阶段,实现人民共同富裕一直以来是中国共产党的职责与使命。基于此,2020年的“7·1”社论出现了永远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党只有依靠人民、为民造福、根植人民才能共克时艰,团结带领人民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论述。2020年的社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再次强调了“人民”作为中国共产党使命的核心要素,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根本性的价值依托。

四、话语分析结论与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的“7·1”社论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使命建构与变迁的历程,通过对40篇社论的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与启示:

(一)当代中国共产党使命建构与变迁中媒介话语的基本逻辑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我国长期的改革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使命建构的内在价值,并驱动共产党使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变迁,这一内在价值逻辑也体现在媒介话语中。在40篇社论中,“马克思主义”作为关键词共出现73次,《人民日报》的“7·1”社论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中国共产党史的论述以及引用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解决中国改革与发展中的现实问题,提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体地位,在中国社会实践中不断发展和更新马克思主义,并通过引用党中央最高领导人的言论及讲话等内容,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中的思想演进。比如1991年的社论提出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于中国实际,解决发展和前进道路上遇到的问题,是中国共产党长期要坚持的历史使命;2001和2002年社论中的“三个代表“、2008年社论中提到的“科学发展观”、2018年社论中提到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继承和发展的思想内容,都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使命建构与变迁的基本逻辑的体现。

(二)当代中国共产党使命的话语建构与变迁的价值取向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实践

《人民日报》的“7·1”社论在共产党使命建构与变迁中的价值取向主要立足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大致经历了三个主要的话语框架:1978—1989年以“改革”话语为主;1990—2010年以“建设”话语为主;2011—2020年以“人民”话语为主。

在“改革”话语下,面对历史遗留问题和改革初期面临的各项挑战,加强党风建设,肃清错误思想,同时坚持改革,发挥党在领导改革中的重要作用成为这一时期党的重要使命。“改革”话语框架下的呈现内容以经验教训总结、问题剖析、必要性阐释和阶段性工作部署为主。以1983年的社论《坚决克服党内的不正之风》为例,开篇对党成立62年以来的历史经验进行了总结,同时指出当时存在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党内还存在比较严重的不正之风,随后对整顿党风问题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述,并对下一阶段广大党员加强党性,进行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教育作出战略部署。

在“建设”话语下,随着改革开放走向纵深,党的工作重点和使命任务转移到经济建设和党的自身建设上来,因此这里的“建设”既包括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包括新形势下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方面。从40篇社论来看,主要以党的自身建设为主。例如1998年的社论提出对全党思想进行统一,进行党的思想建设;2000年的社论提出对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创新;2001和2002年的社论提出贯彻“三个代表”思想;2004年的社论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2005和2006年的社论提出抓好党的组织建设等。

在“人民”话语下,“人民”的主体地位被进一步强调,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成为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使命。2011—2020年社论中,题目中出现“人民”的社论共5篇,2011年的社论《永远为人民而奋斗》、2012年的社论《肩负人民期望 引领社会进步》、2013年的社论《永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2018年的社论《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2020年的社论《永远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2011—2020年社论的内容中共提到“人民”196次,“人民”话语框架下的呈现内容主要以历史和现实背景阐述、阶段性目标提出、实现路径等为主。例如2015年的社论,开篇对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构成的命运共同体以及全面深化改革中面临的困难和阻力的背景进行了阐述,并抛出党员干部如何带领人民克服困难等一系列问题,最后提出实现路径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三)当代中国共产党使命建构与变迁的话语风格走向简洁化、大众化

从改革开放40余年来的40篇“7·1”社论的话语变迁中可以看出,当代中国共产党使命建构与变迁的话语风格逐渐走向简洁化和大众化。话语的简洁化主要体现在字数由过去的篇均2 500字左右逐渐缩短至篇均1 500字左右,社论篇幅的缩短使话语的风格更加简洁,适应了新时代受众的阅读习惯,精练化的话语表述也使受众更容易理解,增强了传播效果;话语的大众化主要体现在互文、排比等修辞的运用,使关于中国共产党使命这一严肃的政治表述更加生动化,有利于中国共产党使命话语在一般受众范围内的有效传播。

(四)当代中国共产党使命建构与变迁的话语策略走向模式化

经过了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的话语变迁,当下中国共产党使命建构与变迁的媒介话语基本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模式。一是“由古到今”的话语表述框架,从历史回顾和经验总结开篇,到论述当下中国共产党使命和实现路径,成为《人民日报》“7·1”社论中使命建构的主要话语策略;二是基于“成绩(经验)—问题—对策”的话语叙述方式,形成了先总结成绩和经验,再就现实发展中的背景提出当下党面临的重要问题,最后提出相应路径对策的一整套话语模式。

社论是报纸的“风向标”,《人民日报》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其社论往往选题重大,对党的阶段性工作起着纲领性的指导作用。“7·1”社论是《人民日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日这一重要仪式节点上的规定内容,其媒介话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使命建构与变迁的时代要求。以社论分析中国共产党使命的建构与变迁有利于将严肃、宏观的使命内容通过大众化的媒介话语转化为便于一般受众理解和接受的相关概念,使得中国共产党使命这一政治叙事变得更加通俗与生动,并通过一定的话语策略增强了主流价值观的传播力和感染力,加深了受众对中国共产党使命的理解与信任,激发了受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成为连接党和人民的重要桥梁。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学和语言学等学科交叉的视角,通过定性分析方法,从《人民日报》“7·1”社论的文本维度、话语实践维度、社会实践维度审视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使命建构与变迁中的媒介话语,探究其发展及变迁的历程,为未来主流意识形态媒介话语的建构与传播提供了进一步探索的空间。

猜你喜欢

人民日报社论变迁
小渔村的变迁
回乡之旅:讲述世界各地唐人街的变迁
一纸婚书见变迁
清潩河的变迁
新中国成立前后《人民日报》社论如何引导舆论
《纽约时报》社论批评美国陆军发布的虐俘事件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