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领导乡村发展的百年探索和基本经验

2021-07-23毛丽霞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农业农村

李 重,毛丽霞

(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西安710049)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始终坚持将农村发展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带领人民群众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推进乡村振兴。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1]面对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农业农村发展该向何处去的问题,202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持续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继续深化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新的发展阶段,回顾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从减贫脱贫到推进乡村发展的百年历程,总结其中蕴含的基本经验,有利于进一步打开“三农”工作新局面,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乡村发展的四重向度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形式的发展,割断了农业小生产的命脉;这种小生产正在无法挽救地灭亡和衰落”[2]356,强调“大工业在全国的尽可能均衡的分布是消灭城市和乡村分离的条件”[3]684,要最终推动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三农”问题的理论指导,通过与中国乡村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发展道路,带领人民群众解决了阻碍乡村发展的绝对贫困问题。

(一)确立“人民至上”的坚定立场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马克思曾指出:“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4]413,明确了共产党人立志为人类解放事业而奋斗的伟大志向。列宁将马克思关于共产党建设的理论构想运用于苏维埃俄国的实践中,提出无产阶级政党要争得广大劳动群众的热烈拥护,强调“劳动群众拥护我们。我们的力量就在这里。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不可战胜的根源就在这里”[5]53。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精神实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在领导乡村发展的过程中将人民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就确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路线,在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行动中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深刻践行了党的性质和宗旨要求,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继续坚守党的人民立场,提出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等核心理念,并将其贯穿于农业农村发展的全过程。“人民至上”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乡村事业发展的最新指导思想。“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其所追求的是社会‘公有制’下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价值实质就是‘人民至上’。”[6]“人民至上”是对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和为民族谋复兴伟大目标的深入阐释,也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的最新价值坐标。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战胜一切困难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历史证明,只有坚持人民立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稳步向前。中国共产党深刻践行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人民本色,从成立初期和人民群众“互助互济”到新时代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始终坚持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久久为功抓农业农村发展,成就了今天的乡村发展道路。

(二)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和优良传统。恩格斯强调,马克思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7]691,对于这些思想的应用和发展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列宁最早对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进行了总结,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5]213。中国共产党人致力于推动马克思主义“精髓”的中国化,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将其概括为“实事求是”,之后诠释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8]801。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是推动农村发展的第一步,进而发动了声势浩大的人民运动以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邓小平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内涵,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重新恢复了“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9]190,这一阶段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于实事求是的发展要求,创造性地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不仅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稳步前进,也为农村社会发展带来了崭新机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共产党人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要求,在脱贫攻坚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布局和伟大实践中深化了实事求是的“精髓”。

实事求是路线是推动中国特色伟大事业蓬勃发展的制胜法宝。针对乡村发展问题,党中央从1982—1986年连续5年发布关于农业农村发展的中央一号文件,从2004—2021年连续18年发布关于“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不仅在宏观层面提供了普遍性建设目标,也要求各地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道路。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行稳致远。

(三)探索“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

实现共同富裕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马克思曾指出:“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人才可能有个人自由。”[10]571这是马克思共同富裕思想的蓝图构设。有学者对马克思共同富裕思想的实践路径进行了总结,指出要“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剥削阶级,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平等拥有财富,在自由人联合体中实现共同富裕目标”[11]。马克思的共同富裕思想不仅体现在理论层面,也在实践中得到了印证和检验。列宁提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和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奠定发展基础。中国共产党人确立的共同富裕目标立意深远,一方面着力于深厚的民族历史渊源,批判吸收了“大同社会”“兼爱非攻”“富国强兵”等传统思想;另一方面强调对马克思共同富裕思想的中国化发展。毛泽东深受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共同富裕思想的影响,在新中国成立后积极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探索农业合作化的发展道路,努力让全体农村人民共同富起来。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强调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12],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三农”改革建设的创举落地生根,农村改革和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建设不断完善,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日新月异的成就。

共同富裕路径是中国共产党不懈追求的实践归宿。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三农”问题置于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在领导乡村发展过程中提出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通过实施区域协同发展战略,推动城市发展反哺乡村建设。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不仅带领广大农村摆脱了贫困落后的面貌,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也立足新发展要求拉开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帷幕,开启了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四)面向“人的解放”的远大目标

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未来指向问题,马克思恩格斯从“现实的人”出发,为人类进步事业寻找到了“人的解放”的归宿。有学者指出:“追寻人的解放是马克思哲学的最高旨趣……马克思真正实现了哲学革命,使人的解放从解释世界的思想活动,转变成改造世界的历史活动。”[13]为实现“人的解放”这一宏伟目标,超越资本主义传统弊端的社会主义制度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人毅然决然地选择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践救国富民的梦想,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困境,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充分分析社会现状的基础上确立了“思想解放”和“政治解放”两大主题,领导中国人民破除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旧文化,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同时将思想解放和政治革命结合起来,带领人民群众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在《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明确指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在这一过程中,广大农民被充分调动起来,不仅接受新文化和新思想的洗礼,也积极参与政治解放的革命运动,农村基层的社会发展现状得到明显改善。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始探索“经济解放”的道路,向着“人的解放”目标继续迈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道路的确立使得广大农村的生产力得到极大释放,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如今,中国共产党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启使得广大农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的解放目标是中国共产党持续奋斗的远大理想。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充分彰显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发展轨迹。历史和实践证明,在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中国农村发展经历了从与贫困作斗争到开启农业农村现代化征程的新阶段,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乡村发展的百年探索历程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中国共产党成立于民族危难之际,肩负着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走向强起来的重要使命。“新中国成立前,我们党领导广大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就是要让广大农民翻身得解放。现在,我们党领导广大农民‘脱贫困、奔小康’,就是要让广大农民过上好日子。”[14]31从扶贫脱贫到乡村振兴,中国共产党逐渐将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现实。

(一)确立“翻身解放”奋斗方向,保障农民生存权利(1921—1949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即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村问题的相关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指导党的乡村发展实践。1925年,中国共产党发布《告农民书》,深刻分析了农民的致贫原因,确立了“翻身解放”的基本路线。这一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意识到农民对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巨大推动作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农村面貌:一是变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土地问题不解决,经济落后的国家不能增加生产力,不能解决农民的生活痛苦。”[15]43为此,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一系列土地法令和政策,实行了“耕者有其田”制度,缓解了农民的极度贫困现状。二是改善农业农村发展的基础条件。通过兴修水利、发展新式农具、改善农田土壤等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意识到“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16]49。三是在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和精兵简政政策,通过军民融合推进大生产运动,保证基本供给,减轻人民负担。四是推动农村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颁布《苏维埃教育法规》等指导教育工作的开展,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五是注重根据地农村的卫生防疫工作,成立卫生管理局,创办医学院校,改善农村的医疗卫生状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农村贫困群众的生存权利得到了基本保障,为新中国的成立汇聚了磅礴力量。

毛泽东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问题》中指出:“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等一切实际的生活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在工作中应该十分注意的问题。”[17]136-137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始终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在困难时期与人民群众“互助互济”,不仅实现了民族独立,还创造了解决贫困和发展乡村的政治条件,维护了劳苦大众的物质利益。人民群众的生存发展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农村的脱贫和乡村建设也在接续开展中。

(二)推行“农业集体化”根本路线,缓解农村落后局面(1950—1978年)

中共八届十中全会指出:“我们党在农业问题上的根本路线是:第一步实现农业集体化。”[18]57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改善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建设底子薄、资源稀缺等先天优势不足造成的贫困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率先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确立了“农业集体化”的道路,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更是为农村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具体做法如下:一是推行农业合作社,强调“在农村中消灭富农经济制度和个体经济制度,让全体农村人民共同富裕起来”[19]437,从根本上缓解了农村的贫困落后面貌。二是广大农民以集体经济为依托自发创立了合作医疗制度,党和国家逐渐将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了农村,贫困群众的生活有了基本保障。三是积极开展农村的扫除文盲活动和普及教育事业,借助夜校、识字班、农业技术学校等形式大办农村教育,出版通俗读物、发展农村广播、放映电影以满足农民学习新文化的需求。四是颁布《劳动保险条例》和《关于全国各级人民政府、党派、团体及所属事业单位的国家工作人员实行公费医疗预防的指示》,标志着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初步确立,“五保救济”成为扶贫的主要手段。以上措施使得新中国第一次缓解了农村的贫困状况,推动农村建设事业迈出一大步。

毛泽东曾深刻指出:“过去说中国是‘东亚病夫’,经济落后,文化也落后,又不讲卫生……但是,经过这六年的改革,我们把中国的面貌改了。我们的成绩是谁也否认不了的。”[20]87在中国共产党的诸多举措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技术推广、合作医疗体系构建等迈出了新的步伐。但由于广大农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不足,扶贫事业还停留在“输血”阶段。按照2010年农村贫困标准,1978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7.7亿人,农村贫困发生率高达97.5%[21],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和促进农村发展依旧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任务。

(三)强调“解放生产力”发展思路,释放农村发展活力(1979—1985年)

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2]373改革开放拉开了中国共产党制度扶贫的序幕,农村率先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农村生产力实现极大解放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目标。1982—1986年,中央连续5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中心的一号文件,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高度重视。一是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责任制的重要表现。二是明确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正当性,指出这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一大制度创举。三是规定为期15年的土地承包期,进一步释放农村发展的资源活力。四是取消农副产品的统派统购制度,对于国家稀缺重要产品采取合同收购制。五是国家通过制定市场制度,提高农副产品的价格,保障农民生产性收入,推动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减少。六是就业制度在具体做法上采用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个体经济的发展更是拓宽了就业渠道。七是实施“三西农业建设计划”和“以工代赈”计划,加快缓解了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尤其是贫困人口密集地区的发展困境。中国共产党通过以上举措极大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促使农村各项事业有条不紊地运行。

(四)树立“解决温饱”目标导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1986—2012年)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乡村事业进入区域开发式发展阶段。针对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定向瞄准“老、少、边、穷”实行有针对性的扶贫开发政策,将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作为长期目标来实现。1986年我国正式成立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现为“国家乡村振兴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有机构、有规划、有制度地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水平。具体做法如下:一是相继颁布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为农村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提供了方针指导。二是加强贫困地区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解决饮水、通路、通电问题,为提高农业地区的综合生产能力奠定坚实基础。三是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目标任务,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发展水平,运用现代经营方式推动农业发展。四是坚持“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基本导向,实施稳定性的惠农政策,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五是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脱贫攻坚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斗堡垒作用。这些措施的推进有效防止了“老、少、边、穷”地区的再贫困化,推动农村建设事业更上一层楼。

中国共产党立足于中西部经济协同发展的宏观大局,将扶贫开发和乡村建设工作同西部经济崛起相结合,动员社会各界力量解决了贫困地区的温饱需求,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目标。据统计,2012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9 899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0.2%,比1985年末下降了68.1个百分点②。扶贫脱贫和新农村建设成果显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基础。

(五)践行“精准扶贫”战略方法,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2013—2020年)

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乡村发展主要聚焦于解决农村的绝对贫困。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作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标志着我国进入精准扶贫阶段,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根本问题成为基本导向。具体做法如下:一是坚持党的统一领导,落实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抓扶贫制度,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二是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其中,精准识别是前提,“六个精准”是根本,“五个一批”是保障,“解决四个问题”是目的。三是加大资金支持,落实扶贫资金的精准化管理,用准贫困群众的“救命钱”。四是凝聚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形成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种力量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五是抓好扶贫作风建设,做到领导工作实、任务责任实、资金保障实、督察验收实。六是坚持“智志双扶”,激活贫困群众的脱贫斗志。七是与国际社会加强减贫合作,共同建设一个没有贫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阶段的农村发展主要依托精准扶贫工作全面开展,强调用新发展理念指导农业农村发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培育农村新型产业,释放农村发展新动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推进精准扶贫,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如今,“现行标准下9 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在这一脱贫伟业中孕育形成的伟大脱贫攻坚精神,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续发展注入了精神动力,也为全面开启乡村振兴事业提供了精神支撑。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乡村发展的基本经验

马克思曾指出:“无产者组织成为阶级,从而组织成为政党这件事……这种组织总是重新产生,并且一次比一次更强大、更坚固、更有力”[4]409-410,要求必须始终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统一领导。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要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23]。回顾历史,中国乡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在这“四力”的强力推动下取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其中得到了充分彰显。

(一)强化党的政治领导力是推动乡村发展的“根本”

恩格斯曾强调,政治领导是无产阶级政党构成的重要支撑要素,“制定一个原则性纲领,这就是在全世界面前树立起可供人们用来衡量党的运动水平的里程碑”[3]355,以便团结一切力量实现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在推动乡村发展中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24]35,面对农村发展难题不忘初心、不断探索,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第一,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中国共产党始终将农业农村发展置于全党工作的重心。一是注重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党中央从宏观层面制定农村发展的目标规划,坚持翻身解放→农业集体化→解放生产力→解决温饱→精准扶贫的发展路线,在党的统筹规划和强力推进下,广大乡村最终旧貌换新颜。二是突出党的领导核心推进乡村发展。中共中央1982—1986年连续5年,2004—2021年连续18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农民发展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支撑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文件,从中央到地方层层贯彻落实党的重大决策部署,突出党总揽农业农村发展大局、协调各方全面推进的领导核心地位,迎来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第二,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人民作为治国理政的奋斗目标,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庄严承诺。一是围绕人民立场推进农村农业发展。中国共产党带领乡村发展的百年历程紧紧围绕着“人民”展开,从“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确立到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积极探索,再到城乡融合发展时期脱贫攻坚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接续推进,中国共产党始终遵循着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总体思路,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发展道路。二是立足人民利益开展农村建设。农业农村的发展进步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党中央立足上学、看病、养老等关键领域,出台具体政策和制度维护农民利益。例如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现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基本药物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等,使农民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二)强化党的思想引领力是推动乡村发展的“灵魂”

马克思非常重视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4]9-10。中国共产党也意识到与时俱进推进乡村建设必须发挥党的思想引领力,强调要“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25],发挥思想建设和方向引领的关键作用,为“三农”工作注入发展“活力”。

第一,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中国共产党始终将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前进方向,将实现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一方面要求各级干部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领悟其中蕴含的人民情怀和价值准则,例如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引导党员干部从思想宝库中体会解决现实问题的真知灼见;另一方面要求奋斗在农村工作一线的基层人员不断增强“四个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从思想上和行动上落实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想人民所想、忧人民所忧,一切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立足点。

第二,推进乡村与时俱进。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农村发展,根据国情和农情变化随时调整农村工作重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在根据地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融入革命洪流,为新中国成立提供了重要力量。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党中央出台了50余个有关农业农村工作的文件,围绕土地制度、经营体制改革、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问题指导年度工作。立足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作出“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的重要论断,制定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指导方针,提出打赢脱贫攻坚战,解决阻碍乡村发展进步的绝对贫困问题,制定乡村振兴战略,强调补齐“三农”发展短板,推动农业农村农民与国家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

(三)强化党的群众组织力是推动乡村发展的“关键”

列宁指出:“我们应当既以理论家的身份,又以宣传员的身份,既以鼓动员的身份,又以组织者的身份‘到居民的一切阶级中去’”[26]79,这就要求在推进乡村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发挥党的群众组织力,凝聚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各级党委要扛起政治责任,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方针”[25],要“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25],与人民群众共同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发展道路。

第一,巩固基层党组织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将党的决策部署贯彻到位的战斗堡垒。一是将基层党组织建设和乡村发展工作结合起来,发挥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坚持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工作路线,坚决将党中央针对乡村建设制定的好政策、好制度、好举措落实落细到基层。二是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人员配位,注重县乡村“一线总指挥”的队伍建设,多在基层挖掘和培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如心中有党、有民、有责、有戒的谷文昌、用青春诠释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黄文秀等。三是发挥榜样带动作用,持续推进“领头雁”工程建设,抓好支部书记这个“关键少数”,不断强化村两委班子力量,锻造一支靠得住、信得过、顶得上的干部队伍。

第二,激活群众内生动力。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各项农村政策都以调动农民积极性为出发点。一是从打土豪分田地到土地制度改革,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从政策导向上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让农民吃上长效“定心丸”。二是推进农产品购销体制改革,出台粮食最低收购价、重要农产品临时收储、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等措施,构建农业风险化解机制,让农民拥有发展自主权。三是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提供代耕代种等生产性服务,提高规模化组织化程度和集约化水平,使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生产,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四是激发广大群众同贫困作斗争的自主性,通过建支部、办产业、给资金、教技术、兴教育等举措增强农村贫困群众的发展能力,带领他们找到脱贫振兴的新路子。

(四)强化党的社会号召力是推动乡村发展的“保障”

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政党要贯彻“团结”原则,“如果我们能够在一切国家的一切工人中间牢牢地巩固这个富有生气的原则,我们就一定会达到我们所向往的伟大目标”[27]180。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党中央有权威,才能把全党牢固凝聚起来……形成万众一心、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28]21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的社会号召力,将全党全社会的力量汇聚到乡村发展伟业中。

第一,强调先富带动后富。“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29]15,也是推动乡村发展的核心目标。一是中国共产党注重区域发展的协同性,要求东西部地区加强组织领导,实现双方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双方党政负责同志将推动乡村发展,特别是西部乡村发展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东部地区充分发挥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下大力气帮助西部落后地区摆脱发展困境。二是完善省际结对实施“携手奔小康”行动。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输出人才、技术、经验,落后地区依托当地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优势助力发达地区发展经济,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例如闵宁扶贫协作遵循“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协作、共同发展”的方针,让宁夏的闵宁镇从“干沙滩”变成“金沙滩”,也让福建的经济发展驶向了“快车道”。

第二,统筹城乡发展格局。解决“三农”问题势必要统筹城乡发展格局,实现协同发展目标。一是做好发展理念的衔接,核心在于以城乡融合发展的理念指导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关键在于建立和完善城乡要素流转和合理配置的体制机制,推动各类要素有序流向农村。二是做好城乡建设规划,将城乡融合发展作为当地政府的重要任务,做好城乡用地规划的制度安排,以城带乡优化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实现城乡优势资源互补。三是做好城乡产业发展布局,做强农村优势特色产业,吸引城市资金和企业前往农村建设投资,促进当地人口增收致富,同时吸纳农村劳动力向城市一二三产业转移就业,推动城市建设发展。四是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彻底解决城乡二元矛盾,破解乡村凋敝和“空心化”等发展困局,带领乡村脱贫致富。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乡村发展的未来指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30]《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将未来乡村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布局,强调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从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四个方面做出了总体规划。2021年2月21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正式出台,分别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四个层面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解决农村不充分发展问题提供了基本遵循。“十四五”规划和202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要求继续坚持党对“三农”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强调现阶段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及全面开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做出了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长远安排。在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将继续依托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动乡村发展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目标同步推进,进一步实现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一,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一方面,党中央要从总体层面把控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按照乡村振兴“三步走”的时间表推进工作,在2035年推进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中国共产党要发挥好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带领人民群众走好中国特色乡村振兴道路。另一方面,坚持党对基层“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继续落实和完善五级书记抓振兴机制,选优配强县乡村党委领导班子,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围绕乡村振兴目标制定农业农村发展战略,层层压实责任和落实政策,全面推动农村发展。加强乡村振兴监督考核评价机制,持续纠正和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坚决防止损害人民利益。

第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工作已经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当前要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保证全面开启乡村振兴战略的平稳过渡。在具体落实层面上,党中央做出了保持5年衔接过渡期内主要帮扶政策稳定、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系统持续巩固脱贫成果、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的总体安排。各地方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开展工作,针对脱贫地“两不愁三保障”成果、产业长期发展、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等关键领域要做好政策、制度、经济、队伍衔接,对于易返贫人口要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有序推进脱贫地全面开启乡村振兴战略。

第三,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中明确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31]79。需要强调的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目标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时间表是同步的,这就意味着农业农村的发展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盛。为此,要具体抓好乡村产业发展,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推进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持续进步;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加快构建和提升基层党组织乡村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抓好农村突出环境问题整治。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亡之际肩负起了带领中国人民摆脱贫困面貌的重要使命,实现了从“一穷二白”到“解决温饱”乃至“乡村振兴”的伟大跨越。如今,脱贫攻坚已经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接下来要继续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三农”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猜你喜欢

中国共产党农业农村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