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俞峰指挥教学法述评

2021-07-23

大众文艺 2021年12期
关键词:指挥家手部声部

周 杰

(浙江音乐学院,浙江杭州 310000)

20世纪80年代前,欧美各国的指挥教学以教师对学生的言传身教为主,并没有撰写教材的传统。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国民音乐教育事业蒸蒸日上之际,我国音乐教育家们曾撰写过一定数量的指挥教材,尽管这些教材更多作为普及性读物而缺乏专业深度,却不失为我国指挥教学开端的珍贵资料和重要里程碑,对往后几十年的指挥事业产生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较重要的有:1951年由马剑华编著的《指挥法》、1953年由李凌编著的《指挥法》和1955年由孙图音撰写的《歌队指挥法》等。

20世纪80年代后,指挥教学开始兴盛,正是在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时间里,俞峰对指挥教学法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前人经验,创立了独具风格的教学体系和风格。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和改进,该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可惜的是,俞峰本人并未就该课题著书立作,其他学者对当代指挥教学法的介绍普及也较为缺乏。本文旨在通过系统阐述“俞峰指挥教学法”的基本原理,并结合笔者在指挥学习与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总结进行论述。一方面为一般读者介绍该指挥教学法体系,另一方面为指挥专业师生提供学习和参考的资料。

整体上“俞峰指挥教学法”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听觉系统、作曲理论应用、指挥技术。其中又以“指挥技术”部分为重,该部分是教学法的核心所在,同时也是该体系最为创新的部分。

一、听觉系统

现代化灵敏的听觉系统,就如同一个良好的检验和纠正错误的机器,只有打造好这个系统,才足以在音乐表演中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因此耳朵好不好,一直都被视作成为一个合格指挥的重要标准。指挥排练的过程其实就是对音乐实施监听的过程,任何音乐上的错误以及不符合预期的演奏,都应被打断并纠正。所以说,视唱练耳的基础对指挥学习而言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听觉系统的重要性在近年来被过分夸大了——它并不是最重要的。那么,指挥的耳朵应该如何作用于音乐的呈现?如前文所述,耳朵最关键的作用是发现问题。但是应当被发现的问题是什么?难道仅仅是错音吗?“俞峰指挥教学法”认为,作为一个优秀的指挥,除了最基本的发现错音以外,还应该在对总谱和分谱极端熟悉的基础上,在排练时做到对各种不正确音乐元素定量的侦测。如:偏长的音或偏短的音,到底是长了或者短了多少;不标准的音究竟是高了还是低了,是律制还是演奏的技术导致的;过于突出或未予强调的音距离应有的响度到底相差几何,演奏员应该通过何种方法予以纠正等。

在发现并能够解决所有演奏技术问题之后,指挥家才足以到达第二个阶段。众所周知,所有的演奏技术都是为音乐呈现服务的,但是技术的完美显然不等同于音乐的完美。因此指挥家需要从音乐表达层面对演奏进行监听和改善。实际上,对指挥家优秀与否的判断最主要的标准便是指挥家对“善”的理解与创造。在教学中,要如何加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力和创造力,就必然涉及作曲理论运用和具体指挥技术。

二、作曲理论运用

俞峰强调:“指挥是作曲家的代言人”。意即指挥一定要站在作曲家的高度去理解作品。因此对指挥而言,传统的作曲技术理论——也就是常说的“四大件”——尤为重要。

音乐,尤其是西方古典音乐多不胜数的经典曲目,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仅仅是作曲家偶然灵感的记录吗?事实上,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偶然的灵感迸发只足以创作出较小的音乐结构(动机、乐节、乐段乃至乐句),一部完整的乐队作品创作往往包含了作曲家对旋法、和声、复调和配器等一系列技术手法的运用。它绝对不是,至少不仅是一般普及性读物上所介绍的灵光乍现,而是一个复杂、漫长、感性和理性共同作用的创作过程。指挥作为作曲家的代言人,就意味着他/她必须全局、系统地掌握作曲需具备的所有知识。在这一点上,俞峰强调了指挥专业学习对作曲技术理论知识掌握的硬性标准。以中央音乐学院指挥专业为例:该专业的和声学课程以80分为及格线,而不是传统的60分及格线。这可以理解为,如果低于80分,说明该学生对和声学的掌握只是一个基础,甚至只是模糊的框架,并不足以理解作曲家创作中所使用和弦的意图,更不必说要对作品进行排练和二度创作,传递作曲家的意图给乐手和观众了。

三、指挥技术

“俞峰指挥教学法”强调对手部(包括指挥棒)技术的运用,将一些以往习惯于用语言方式来表达的内容融汇成系统的肢体动作,力求以手势和身体传达更多的音乐信息,以保证排练的效率和演出的质量,主要包括常规指挥法与非常规指挥法两类技术的训练。

1.常规指挥法

常规指挥法是以“打点起拍”为核心的基础指挥技术及其扩展。所谓“打点起拍”,即在某个乐音实际发音拍的前一拍,通过加深手部向下的运动,然后以更大幅度抬手的方式来提示演奏员音乐的开始。不同起拍方式的结合运用,可以传达大量音乐信息,以达成丰富的音乐处理效果。如:

(1)速度和力度变化。通过手部动作的速度变化,表示音乐的进行速度。划动指挥图示的幅度大小,表示音乐的不同力度。

(2)各个声部的进入。通过对不同声部进行起拍的手势预示,可以提示乐团中各声部的演奏时机。

(3)表情和演奏法。以不同的指挥手势,表示不同的表情和演奏法,该效果主要通过点的技术以及线的技术实现。

(4)结束。通过起拍后收拍、划圈等手部技术,表示音乐的结束,也可与不同的力度、速度变化等技术结合,达成不同的结束效果。

(5)延长。指挥技术中的音乐延长,实际上是在收拍后向后的连接。通过将手停留在前一拍的位置,在延长结束后,收拍与起拍融为一体,指示音乐的继续进行。

(6)变节奏、变拍子。根据指挥手势的变化,指代节奏的变化,而指挥图示的变化,即代表着节拍的变换。要在多种节奏、节拍中转换自如,指挥必须做到可以在每一种节拍图示中的任意位置自然地起拍。

(7)部分音乐结构的陈述。指挥需要在音乐进行过程中,体现出明显的音乐结构感。如对动机、乐句、乐段结构感的呈现,以及高潮、再现的准备等,都需要在手部的技术中给予乐团明显的指示。

(8)协奏曲中乐队各声部的起拍和进入。在协奏曲中,指挥的主导角色一定程度上让步于独奏家。但作为整体音乐呈现的引导者,指挥同样需要对独奏声部异常熟悉,并将独奏家个性的音乐表达与指挥自身的音乐理解结合起来。在独奏部演奏时,指挥以手腕划拍子(区别于正式打拍)的方式与独奏家共同阐释音乐。但是对于协奏声部而言,此时的指挥动作并非有效的音乐指示,而是作为独奏家与指挥的共同呈现方式。

(9)歌剧中乐队各声部的起拍和进入以及乐池里的听觉和视觉。歌剧中指挥充当着全盘掌控音乐的角色。一方面,指挥需要对乐池内乐队的演奏给予指示,另一方面还要对舞台上歌唱者的演绎进行把控,因此歌剧指挥要保证舞台上和乐池内的每个演唱、演奏者都能清晰地看到指挥的动作。

2.非常规指挥法

广义的“非常规指挥法”指常规指挥法外的所有指挥方式,在成熟的指挥者身上会依据每个人的形体情况,形成独具个性的指挥方式。在众多指挥方式中,有一些可以称为“骨干”的指挥方式,即狭义上的“非常规指挥法”。一般来说,“俞峰指挥教学法”中所指的“非常规指挥法”包含以下技术形式:

(1)转点。转点即在拍点处以转动的方式打拍,通常被应用于三拍子的指挥中。转点指挥技术对拍内的每个音具有更强的控制力,每个音都能够在指挥的手势中被感知。

(2)跳点。跳点即直接从一个拍点跳动至下一拍点,省略了拍点间的划动过程。该技术可表达更快的速度、更跳跃的音乐进行等。

(3)先入。先入是将手提前停留在进入的拍子位置上,在起拍时再往前一拍位置回拉起拍。

(4)直起。直起即删去了起拍时手部向下的准备动作,而是从下方直接向上起拍。

(5)“卡”式。“卡”式因在卡拉扬的指挥中运用较多而得名,指将前一部分的最后一拍与下一部分的起拍融为一体,该技术可以加大预备拍的提前量,给予乐团更充分的准备时间,且整体上连贯性更强。

(6)呼吸。呼吸指与乐团达到共同呼吸的节奏感,尤其对管乐而言,相对于仅依靠手部动作进行指示的方式,呼吸的指挥技术更利于乐队在发声时的音色、时机等细节达到指挥理想的状态。

(7)推。指以向前推动的手势代替普通的起拍式,推动是一种相对滞后的指挥技术,更有厚重感,通常用于表现音乐中的沉重情绪。

(8)划圈。划圈是以一种更圆润的方式打拍的指挥方式。相对每个拍点棱角分明的方法,划圈加强了节拍内每一拍间的联系与融合。

(9)拟声、拟态象形指挥法。拟声与拟态象形指挥法指通过手部动作、模仿某个乐器的发声或演奏方式的指挥方法。拟声、拟态象形指挥法实际上是以一种更直观的方式,带领乐队演奏的指挥技法。

(10)上等与下等。上等与下等主要用于指挥歌剧与协奏曲中的等拍,当歌剧的宣叙调片段和协奏曲中的独奏片段时,指挥将手停留在上方或下方等待,并在乐队进入前起拍。

据统计,一个成熟的21世纪指挥家在排练和演出中,90%以上时间使用的都是常规指挥法。因此,掌握常规指挥法对完整呈现大部分音乐作品已然足够,但指挥作为具有二度创作性质的艺术形式,必然会在呈现作品时融入指挥家本人的音乐理解、个性表达。可以说,常规指挥法是指挥必须掌握的基础技术,而非常规指挥法作为以常规指挥法为根基的高阶指挥技术,则是对常规指挥法的必要补充,是指挥家个人风格表达的重要方式。

四、结语

在日渐成熟的音乐市场中,指挥在音乐呈现中的地位也显得愈加重要,名指、名团几乎成了听众们衡量一场音乐会是否值得买票欣赏的最主要标准。然而相比指挥职业产生的时间长度,为指挥技术、指挥教学、指挥理念等相关领域著书的传统尚且不足百年。对指挥技法,尤其是近几十年来的现代指挥技法的总结与研究,仍显得相对滞后。“俞峰指挥教学法”作为俞峰数十年指挥实践以及指挥教学经验的积累所形成的体系,体现了国内当前先进的指挥技术和教学理念。他既像一位智者,在不断地表达着对音乐与指挥艺术的思考;同时他也是一位师者,引导着大批年轻的学子,走向更好呈现音乐的“善”与“美”的道路。

注释:

①马剑华编著.《指挥法》.劳动出版社,1951.

②李凌编著.《指挥法》.音乐出版社,1953.

③孙图音.《歌队指挥法》.音乐出版社,1955.

猜你喜欢

指挥家手部声部
业余合唱团的分声部训练
高通联手Ultraleap 为XR2提供手部交互解决方案
多声部视唱训练
二声部合唱教学之初探
厨房料理小妙招——山药去皮手不痒的窍门
乐师
超级指挥家
论爵士钢琴教学中的声部技术
舞动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