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阅读教学进行到底

2021-07-22胡仙荣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11期
关键词:文本解读阅读教学

胡仙荣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有效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探寻文本的激趣,把阅读教学当成一艘航船,在文本的海洋里静思,带着喜悦与欣喜,背着好奇与思考的行囊,从阅读出发,将阅读教学快乐地进行到底。

关键词:阅读教学   文本解读    激趣思维

一、解读文本,激趣灵动

阅读教学。吃透文本时根基。无论教还是学,都是文中同行者,同等的地位,同等的姿态,感受与收获丰盈。

教学《狼》,把文言文当成故事朗诵会,听古人在讲故事,听古人用语言的密码——文言文讲读,掌握密码——重点文言文词语是第一步,把学生的好奇与兴趣融入浅浅旅行的清单中,早读的书声朗朗是浅浅教文言文的门铃。听蒲松龄描绘出狼的贪婪与狡猾,这是狼的本性;看屠夫人性的本真,恐惧在先,能丢弃的骨头带来的是步步紧逼的局势,人在本能的情急之下,必会寻求借力或借物。麦场上的柴草堆,是屠夫的倚靠点,也是狼的突袭点。浅浅的阅读文本,变换阅读的多种方式,与学生一起朗读,在朗讀中进入文本世界,因为朗读,能与文中的主人公一起喜笑怒骂,能读出作者的心绪晴空。同时与一群小伙伴一同看故事,一同领悟故事情节的曲折与悬念,看人物形象的典型与独特性,了解作者设计故事背景的精巧与睿智,文本里流淌的不是考题中的字词的单薄,而是文言文世界里多姿多彩的密码宝宝。因为我们深深记得解读文本的法宝是反复地读,贴着文本语言行走。一次次读文章,细细咂摸一两句话,几个词,甚至是一个标点,抓住这些血肉,深入文章的内涵与情感。一遍遍读文章,读出性格,读出文本的内隐价值。

“学生阅读课文,既是课文信息的接受者,又是课文信息的加工者,总会以各种形式继续着作者的创作,实现着作品的价值。而这一切又有赖于想象的参与”。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告诉我们,因而浅浅的教阅读,需要教学者根据文本添加解读的思维与路径,也许教授者轻轻一点,文本的多彩封面就五彩斑斓般绽放。在教学人物传记时,给历史人物添加现代元素,如教学〈邓稼先〉一文,让邓稼先荣登当年十大感动人物之首,读出事迹,读出邓稼先与奥本海默的迥然不同的精神气质,写上一段颁奖词,自是水到渠成。

阅读教学多角度解读文本,汲取文本内涵价值,反复领悟,激趣灵动,让学生心存快乐。

二、触发情感,真情交融

阅读的本质意义是能和不同的作者说话,听他的故事,了解他的丰富阅历,读他的文段,领会在文中沉淀的情怀与感悟。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触发情感,与文本产生共情,达到真情交融。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教学矛盾先生的《白杨礼赞》,轻轻细问阅读的学子,作者要赞美白杨树的什么品质,你在文中找到答案的直接和间接证据是什么,带着思考和品读的姿态进入阅读这座城,是读懂和读透文本的钥匙。因为有了思考,学生就会找出描写白杨树的枝叶的片片向上进行圈点,就会找到白杨树枝杆的笔直进行批注,就会了解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树不再是一棵树,而是一群人,一群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不屈不饶的抗日军民的意志树,引导学生静静的思考,圈点,作者由树及人的写作思路清晰明了,主题的深刻性也了然于心,赞美白杨树,赞美西北对抗着西北风不折不饶的白杨树,更是赞美抗日根据地上不屈不挠的抗日军民,他们是一棵棵傲然挺立的“树神”,这是一场与树的对话,深邃,深沉,入心,入神。

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说:"真情交融不仅仅表现在师与生之间,而且表现在师生情感与作者情感的共鸣。“教材——学生”之间情感的桥梁便是老师的情感,教材蕴含的情感是靠老师去传递、去触发,从而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的。”

阅读教学中尝试整本书阅读的思想,寻求相同题材的文章一同赏鉴。把张抗抗的《窗前的树》浏览推荐给学生们,一同感悟树如四季,抽芽,繁茂,凋零,回旋,阅读的视野在扩展,思考的深度在训练,共情的思维极容易产生。

“学生是学习、认识的主体,学习是学生的学习,认识是学生的认识,老师是不必代替也不能代替的。”试着从学生的角度去解读文本,贴着学生实际,才能带领学生走入文本,一同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才是有效的文本深层解读。共情共鸣,触发情感,与文本情感交融是有效阅读途径。

三、美点追踪,熏陶积淀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阅读教学过程之中。我们在阅读教学中需要持续让学生直接触摸着文章语言的美点。

用摄影家的视角阅读,你会把美的标准定得细腻,清新,极接地气。教学《紫藤萝瀑布》,美读文段,把你认为美的语言摘抄包装,作为周末礼物送给你的好友。礼物的标准可以是一个形象的比喻句,可以是一句富有深刻内涵的哲理句,也可以是一个贴切传神的动词,形容词,更可以是一段旖旎回旋的风景画。礼物纷飞,“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时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盛开的紫藤萝,馨香的生命绽放;“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语言短小隽永,内涵丰富。

“幸福的阅读体验都是独特的,关键在于你的美,我乐于分享”,阅读美点的寻觅,需要小激情的释放。教师收到语言礼物大包,也需要在不同的时段,来点奖励的小项目,为有创意礼物的同学录一段朗读视频,或发一张礼物专辑的海报,教学者与学生们有阶段性激情的阅读互动,学子们阅读的激情不断被点燃,礼物在传送,美的语言在传播中积累,沉淀,传承。

用激趣的反复朗读,调动阅读思维,产生共情,共鸣,与文本对话,用可持续发展的美点积淀,熏陶美的语言,把阅读教学进行到底!

参考文献:

[1]肖培东《我就想浅浅的教语文》(海峡教育出版社 2020.9)

[2]刘勰《文心雕龙》(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5.5)

[3]《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20.5)

[4]统编教材初中语文1——6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9)

猜你喜欢

文本解读阅读教学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习作单元中的阅读教学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把握解读“维”“度”,感悟文本精髓
文本解读不能忽视语言品味过程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