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摭探

2021-07-22司丽娜

成才之路 2021年20期
关键词:学生管理人才培养思想政治教育

司丽娜

摘 要:高校作为培养社会新技术、新思想前沿群体的摇篮,要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大学生生活与学习的方方面面,尤其要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本文围绕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结合高校学生管理现状,探讨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路径;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0-0034-02

为了深入贯彻人才强国战略,国家发布了关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强调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审美情趣。然而,一些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够重视,或者存在形式主义,或者在日常管理中存在问题。育人重在育品,高校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优化学生管理流程,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校日常管理,做到以人为本、以德树人。高校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是学生走向社会的引路人,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学生管理工作中。

一、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高考结束后,紧张繁忙的学习生活告一段落,阶段性目标已经达成,很多家长便放松了对孩子的管理。学生进入大学以后,随即进入相对独立的生活状态,摆脱了父母的束缚,接触到的事物也越来越丰富。然而,他们的身心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是非判断能力还存在不足,对事物的认知还不全面、深刻。同时,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高校必须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帮助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将其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优秀人才。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日常管理工作中,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大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内心充盈的人。

二、高校学生管理现状简析

1.思想政治教育欠缺或存在形式主义

当前,一些高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够重视,虽然设有思想政治课,但不重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重视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的管理中。甚至,一些学校将形式主义的做法作为思政教育手段,使得思政教育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起到教育作用。比如,个别高校在校园内不设置垃圾桶,旨在帮助学生养成不乱扔垃圾的习惯,但其实际上会给大学生带来很多麻烦。

2.对大学生实施强制性管理

一些高校為维护校园纪律,采用强制性的管理方式,意图用严格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学生行为。比如,有的高校管理简单粗暴,严格限制学生出入校园,学生出门取快递时,需要拿自己的学生证作抵押,如果在15分钟内未回到学校,学生证就会被扣押。这种强制化管理措施势必与学生崇尚个性与自由的思想形成冲突,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要知道学校与学生之间不单纯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学校更需要疏导学生,而不是一味打压学生。

3.高校文化环境存在问题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网络已经渗透到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信息存在多元化、门槛低的特点,一些不良信息会对大学生造成影响,以致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塑造。同时,一些高校不重视对学生这方面的思想教育和引导,不重视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不重视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这使得一些思想意识正处于滑坡状态的大学生无法及时认清自己的危险和错误,以致出现不良后果。

三、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措施

1.完善并创新大学生管理体系

当前,一些高校实行的是以学校领导、辅导员及校级学生干部为主体,以规范学生言行为主要内容的管理体系。这种管理存在一定弊端,其把更多精力放在规范学生言行上,而非思想引导和价值观培养上,所以效果并不好,还会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因此,高校应该优化人才培养方式,不断完善和创新大学生管理体系,在管理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做到管理与引导相结合,将管理与引导融入日常,让管理与引导触及学生的心灵。这种建立在尊重和良好沟通基础上的管理,能够让学生发自内心地遵守制度、规范思想、提升思想道德修养。

2.充分发挥辅导员的重要作用

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接触较多,他们肩负着培养大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重任,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中,辅导员必须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辅导员要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以便能够在日常管理中将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渗透给学生。在对大学生的日常管理中,辅导员要以身作则,做到爱岗敬业,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为学生树立榜样。另一方面,辅导员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鼓励他们实现自我价值。而要实现上述目标,辅导员首先要确保大学生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所以辅导员要从基础做起,关心、关爱学生,积极与他们沟通。对家庭贫困、性格过于内向等情况特殊的学生,辅导员要给予特别的照顾和关爱,加强与他们的情感交流,避免他们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3.优化班集体管理

由于每个辅导员都要负责很多班级的管理工作,完全依靠辅导员来进行班级管理不太现实,此时,班集体的风气便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教师要重视班干部的选拔,要选拔那些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组织管理能力都优异的学生组成班干部团队。这样,班级才能在优秀班干部的带领下,不断创新班集体管理方式,形成良好的班风。比如,每个班级可以组织以思想政治为主题的讨论会,每个学生都可以发言,对近期社会上发生的一些热点事件表达自己的见解和看法,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实现对时事政治的理解和知识吸收,从而提升思想政治素养。

4.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

猜你喜欢

学生管理人才培养思想政治教育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