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配置数据要素,为粤港澳大湾区注入新动能

2021-07-22熊伟

中国信息化 2021年7期
关键词:公共数据大湾粤港澳

熊伟

飞到伶仃洋正中上空俯瞰,从西南方的澳门,沿着顺时针方向环绕伶仃洋湾,直至东南方的香港,可以看到11座城市。中间的9座,依次是珠海、中山、江门、肇庆、佛山、广州、东莞、惠州、深圳,合称珠三角九市。珠三角九市加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构成粤港澳大湾区。改革开放40年,珠三角成为一片活力无限的经济热土。2019年2月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绘制了近至2022年、远达2035年的大湾区蓝图。一个位于南方的增长极,正在中国版图上崛起。

2021年7月5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广东省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行动方案》,部署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数据有序流通,支持粤港澳大湾区数据平台建设,为大湾区注入新动能。行动方案设定了24项主要任务,覆盖数据资源利用、数据交易、数据海关等实现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各项工作。

数据利用

关于如何利用公共数据,行动方案画出了四条路径。其一,把公共数据资产化。既然是资产,就要产生效益。通过资产确权登记、评估,生成资产凭证,探索在具体业务场景中的数据资产运营。其二,政府内部数据共享产生价值,通过数据共享平台来有序管理数据供需对接,实现跨部门、跨层级数据共享。行动方案还把“推动国家和省级垂直管理系统数据服务基层”列在任务中,从本刊(《中国信息化》杂志)通过大量调研了解的各地情况可知,实现这一任务绝非易事,可算“啃硬骨头”。其三,开放更多公共数据,促进开放数据的创新应用。其四,深化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并与掌握数据的个人和组织合作利用公共数据。

关于如何利用社会数据,行动方案沿着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方向布局了几项任务。在产业数字化方面,行动方案要求“支持构建农业、工业、交通、教育、就业、卫生健康、社会保障、文化旅游、城市管理、基层社会治理、公共资源交易等领域数据开发利用场景”,举出四个“智慧建设”,即智慧农业、智慧金融、智慧医疗、智慧教育。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在部署“建成智慧城市群”时,提出“加强粤港澳智慧城市合作,探索建立统一标准,开放数据端口”,“ 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市政、智慧社区”。两份文件表现出互补性。

行动方案明确支持两个数据应用项目:争取在广州建设国家生物数据信息中心粤港澳大湾区枢纽节点,支持江门探索“数据+信创”双核驱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建设“国家生物数据信息中心”的动议,也是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研究制定专门办法,对科研合作项目需要的医疗数据和血液等生物样品跨境在大湾区内限定的高校、科研机构和实验室使用进行优化管理,促进临床医学研究发展”的呼应。

在数字产业化方面,行动方案要求推动数据分析挖掘、数据可视化、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核心技术攻关,强化数据技术应用,搭建数据产品和服务体系,打造数据创新生态。

行动方案特别提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部署具备一定数字化基础的区域开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具体的工作包括:推动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建立工业基础大数据库、支持设立广东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分中心等。

数据交易和数据海关

有关创新和规范数据交易的内容,占据了行动方案相当大的篇幅。第一个关注点:数据交易场所。要实现数据在交易场所内规范交易,就需要功能齐备的数据交易平台,提供数据交易、结算、交付、安全保障等综合配套服务。未来,粤港澳大湾区有一个职业可能变得热门——数据经纪人职业。第二个关注点:数据流通交易的规范与监管。随着数据交易所的兴起, 数据权益保护、数据安全保护变得不可或缺,这就需要完善相应的数据流通制度,搭建数据流通监管平台。

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复杂的湾区,这里同属一国,但实行“两制”,分作三个关税区,每个关税区都使用各自的货币。因此,流动在大湾区内部的数据资产,也面临进出口的问题。行动方案考虑到相关的情况,提出通过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广州南沙(粤港澳)数据要素合作试验区、珠海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等机构及机制,探索建立“数据海关”,实现对跨境数据流通的审查、评估和监管。

为了促进科学研究,行动方案要求“为粤港澳联合设立的高校、科研机构向国家争取建立专用科研网络,逐步实现科学研究数据跨境互联”。

行动方案还体现了广东省政府的一种考虑,即通过粤港澳大湾区带动粤东西北地区。行动方案把“推动粤东西北地区与粤港澳大湾区数据要素高效有序流通共享,在产业发展、社会治理、民生服务等领域形成一批数据应用典型案例”放进了任务列表。

为了实现各项探索性的目标,行动方案安排深圳先行示范区开展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工作,包括数据立法、数据权益资产化及监管等。其中,支持深圳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数据平台,是为了尝试在三个关税区实现规范、顺畅的数据交易。

两年前出台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也有相关表述:“推进‘廣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探索有利于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和区域融通的政策举措,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和国际化创新平台。”

《广东省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行动方案》的设定实现主要目标的时间区间是2021年7月至2022年底。要“初步构建权责清晰的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制度规则和组织体系,在数据要素市场流通的运营模式、交易模式、技术支撑、安全保障等方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实现数据要素市场规范有序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设定的近期规划同样迄至2022年。未来18个月,我们能观察到一个数字治理体系建设的大规模实验。

猜你喜欢

公共数据大湾粤港澳
公共数据治理中的 价值实现机制
大湾区地产新定位
《宁波市公共数据安全管理暂行规定》12月1日起施行
融入大湾区
解码粤港澳大湾区
珠江水运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了“计划表”
一体化建设城市大脑 公共数据开放“宁波样本”将实施
大湾区提速
新机遇,新飞越
上海公共数据和一网通办管理办法正式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