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州市吴江区农村水系综合整治技术难点及设计创新

2021-07-22李灿灿郑宏伟孙登峰

中国水利 2021年12期
关键词:景观生态工程

吴 芳,李灿灿,郑宏伟,孙登峰

(江苏省太湖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15128,苏州)

一、项目背景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2019年10月,水利部与财政部联合开展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工作。按照部省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立足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厚植生态优势、坚持绿色高质量发展和打造世界级“创新湖区”、建设“乐居之城”的内在需求,通过竞争立项确定苏州市吴江区作为全国55个试点县之一,开展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工作。试点期限为2年(2020—2021年)。中央财政采取先建后补、奖补结合方式予以资金补助,工程内容涉及水系连通、清淤疏浚、河道清障、岸坡整治、水源涵养、河湖管护、景观人文七大部分,实现以点带面,提升河湖水岸整体面貌。

二、项目概况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项目区位于吴江区黎里镇,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中先行启动区的核心区域,区位优势凸显。项目区西接牵牛河、东抱淀山湖、南依太浦河、北临澄湖,总面积约100 km2。项目区河湖水系发达,水域面积42.45 km2,水面率约42.4%,其中河道149条,大小湖荡15个。区内现有“两纵一横”骨干水系框架,“两纵”为牵牛河、东界河,“一横”为八荡河。

规划重点打造元荡示范样板,构建“一心为核、三带串联、多点聚焦”的治理布局,系统谋划“连通河湖促畅流、清淤清障增引排、岸景相融显特色、控源截污重修复、强化管理提质效”的综合治理格局,展现吴江“碧水安澜、清水健康、乐水惠民、自然之美”的江南诗画水乡风貌。“一心”是以元荡为主体的文化生态湖区。“三带”是牵牛河、东界河、八荡河湖串联特色带。“多点”是诸曹漾、雪落漾、三白荡等美丽湖群。

三、工程建设任务

1.巩固提升水安全综合保障能力

针对河湖岸线淘蚀护岸坍塌、部分堤防不达标、河道淤积严重等现状问题,通过实施岸坡整治、堤防建设、清淤疏浚等措施,全面提升沿线防洪能力,加快洪涝水汇集外排,保障行洪畅通,形成可防可挡、生态美观的防洪屏障,增强片区应对水灾害的风险管控能力。

2.持续提升湖泊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针对河湖水生态现状破坏严重、岸线植物群落结构单一、生物资源缺失、水体氮磷含量高、护岸硬质化比例高、水体食物网结构不完善等问题,通过合理布置一定宽度的近岸湿地带、构建氮磷吸附能力较强的水生植物群落、投放滤食性鱼类和底栖动物、护岸生态化改造和采取消浪措施等,完善元荡、三白荡等生态系统结构,修复和强化水体自净能力、涵养水源,形成物种丰富的生态空间,削减波浪冲击近岸带,同时起到保滩促淤的作用,保护湖泊形态。

3.跨界形成一体化的环湖景观系统

以“生态新典范,智慧新湖湾”为理念,以湖荡生态观光为特色,结合水利工程建设,以元荡为主体,通过建造慢行步道系统串联衔接整个湖岸线,植入湖畔特色功能,创造出自然生态郊野的丰富生境条件,提升湖荡景观与休闲娱乐功能,打造区域级生态绿心。

四、技术难点

1.EPC项目设计协调难度大

项目采用EPC施工总承包模式,需要项目管理团队具备相当的管理经验及专业素质。项目在设计管理与协调过程中,应对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把控项目安全、质量、进度目标,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最终实现目标任务,彰显示范引领效应。

2.需要多部门的高度协同

工程的实施涉及城市规划及市政建设、文化旅游、景观园林、铁路交通等诸多领域,设计过程中需与水利局、水文局、国土局、环保局等众多行业部门沟通协调。工程设计方案需统筹兼顾各部门的相关要求,对不同的设计方案需要进行比选论证以最终达成高度协同。

3.需要多专业的高度耦合

吴江试点县工程前期及初步设计阶段涉及河道、堤防、口门、景观、生态、水保、环保等专业,外协人员较多。施工图阶段主要包括景观、水工、生态等三大部分,共涉及景观、绿化、电气、给排水、土建、道路、桥梁、生态等不同专业。设计过程中各专业之间采取集中办公、设计评审、专题汇报、碰头讨论、内部校审等不同方式互相沟通协调、统筹把关。项目组经过不断磨合改进,设计过程中形成了一套高效、和谐的工作机制,为今后类似项目的有效开展提供了良好思路。工程施工配合期间,各设计专业每周参加工地例会,配合业主参加相关行业或主管部门的设计协调会,现场问题及时到场商讨解决。

五、设计创新点

1.彰显生态、安全、文化、景观的聚合效应

试点县项目在长三角示范区一体化发展中起到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本项目在传统水利工程基础上重点考虑将水工与景观、生态等专业进行融合设计。由于涉及专业多,在设计过程中,不同专业互相配合、互相查找问题,将不同专业设计理念落实到图纸上,做到景观、水工、生态等多专业深度融合设计。

通过隐形堤防与景观设计的巧妙有机融合,在满足防洪高程的前提下,减少防洪通道对景观带来的视觉效果影响,弱化堤防的生硬笔直感。护岸结合景观进行融合设计,对应不同景观节点因地制宜采用不同护岸形式。消浪带与生态近岸湿地带巧妙结合,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元荡宽湖面、长吹程、大波浪的影响,满足护岸要求的同时结合生态需求营造美丽的近岸湿地带。

通过项目的实施,可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提供典型示范,形成环湖连通绿廊,涵养水源,保护元荡生物多样性,营造优美的水岸一体生态景观带,实现生态保护、环境治理、水安全保障、人文历史、经济发展有机融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美丽河湖新样板经验,为今后长三角区域提供先行示范,成为全国的一张响亮的生态绿色一体化名片。

2.跨界不跨行,系统治理,协同治水

作为上海市与江苏省的重要省界湖泊,元荡在自然地理上与淀山湖一脉相承,但在行政区域划分上却分属上海青浦、苏州吴江这两个平行的行政区域。“不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边界”。针对吴江示范段项目跨域一体独特性,在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协调下,上海青浦、江苏吴江共谋一个项目、共建一批机制、共绘一张图、共商一套标准、共推一份计划,打破地域藩篱,避免同质化设计,总结形成了一套跨界不跨行的水体生态修复及岸线贯通项目一体化实施指导意见,为跨域生态环境一体化联保共治提供示范区样板。为了加快建设进度,示范区执委会主动担当起拧紧发条的“调度员”,搭建协商平台,会同双方的牵头单位及相关规划编制单位统筹兼顾双方诉求,形成了“一环六湾”的元荡总体规划蓝图。系统治理,协同会商,妥善处理地域性、协调性、连贯性等问题,把“千头万绪”变成“井井有条”。元荡生态修复及岸结贯通工程融合设计见图1,吴江康力大道东延工程融合设计见图2。

图1 元荡生态修复及岸结贯通工程融合设计

图2 吴江康力大道东延工程融合设计

3.探索世界级水乡人居文明典范的“生态+”发展模式

通过对项目前期的分析和研究,对应太湖生态、交通、产业三大发展策略,分别深入探索了元荡的水生态、廊道生态、城市交通枢纽及发展开发模式,提出“生态+”的概念——以生态为驱动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聚焦于科创、文创、乡村三大主题板块,整体元荡以“生态新典范,智慧新湖湾”为设计目标,以新的设计思路、新的设计手法、新的生活感受为核心任务,以自然生态为基础进行设计,提出“一环四湾”的景观总体结构布局,即以一个自然生态的绿色生态环,衔接和串联四个活力水湾形成统一、自然、生态的元荡湖岸线。良好的生态本底加上世界级的景观基础,将吸引大量新经济产业的注入,形成“生态+”的新模式。比如:生态+体育=国际环湖马拉松、自行车、皮划艇赛事等;生态+文化=环湖古村落文化、环湖古镇文化、环湖江南农耕文化等;生态+产业=五大经济。

4.宽湖面、长吹程、大波浪条件下综合消浪措施设计

元荡湖泊湖面宽、吹程长、波浪大,护岸要求高。传统水利中的钢筋混凝土挡墙虽然抗风浪效果好,但是切断了水体交换,丧失生物繁衍栖息的有利场所,有悖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理念。本项目探索了综合消浪措施设计,首先,在距离近岸浅滩湿地带边缘设置一道格宾+木桩消浪带破碎波浪,作为抵御风浪的第一道防线;其次,在近岸浅滩湿地带因地制宜种植不同植物,有腹地的区域种植水杉林作为防浪林,构成生态护岸抵御风浪的第二道天然绿色防线;最后,在滨岸区域以斜坡入水式的杉木桩护岸为主,在水位变幅区增设格宾网垫护坡或土工格室,并种植绿化进行柔化处理,将植物绿化和护岸成为统一的整体。通过上述多种措施的组合形成综合消浪措施以满足工程需求。浅滩湿地+消浪带实景见图3。

图3 浅滩湿地+消浪带实景

5.加强外部协调,引入无人机航拍及三维建模技术,增强沟通效果

试点县项目位于长三角一体化黎里镇东部两省一市交界区域,区位优势凸显,基础资料至关重要。设计中外部加强沟通、协调,及时形成纪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查。试点县工程全线涉及12个行政区、2个社区及众多行业部门及沿线众多企、事业单位。设计人员多次到水利、规划、国土、航道、交通、建设、文广、环保、供电等部门收集相关基础资料,通过沟通、汇报、听取有关部门意见,并将意见融入设计方案中。此外,除常规的勘探、测量外,还充分利用无人机航拍技术、先进的SketchUp三维勘测建模软件,方便设计人员形象直观地了解工程现状地形,减少现场踏勘工作量,增强了方案讨论汇报的沟通效果,节约资源、加快工程进度。

6.多维步道串联设计,集聚示范效应

根据景观愿景,在设计中因地制宜采用一级步道贯穿和衔接先导段与其他分区的联系,同时设置二级步道丰富郊野绿地的体验流线和空间场地的可到达性。通过路网结构和地形重塑,连接景观特色分区。

一级步道采用沥青路面,线形优美、以圆弧形的线形为主,给人舒适的步行体验,且经过多个主要景观节点,充分体现郊野之美。

二级步道是一级步道的分支,是由一级步道迈向各个节点的主要通道,其周围的景观空间相对更加亲人化,更能让人体验到郊野景观的趣味。二级步道采用中灰色透水混凝土,体现郊野生态的设计理念。

7.遵循生态优先原则,植入海绵设计理念

设计过程中在统筹兼顾各项功能的基础上,充分体现创新、绿化、生态发展理念,景观设计中遵循生态优先原则,因地制宜选择下沉式绿地、湿塘、阶梯式生物滞留池、雨水花园、传输草沟等海绵措施。首先,保留现状水体及低洼地,改造成生态滞留塘,滞留并优化雨水径流;其次,车行路及硬质铺装产生的径流,通过设置草沟+雨水花园进行优化处理,并就近排入生态滞留塘或下凹绿地等海绵设施,超标雨水径流通过溢流井或溢流堰进入元荡自然水体。径流组织示意见图4。

图4 径流组织示意图

8.深化永临结合设计,节约工程投资

根据工程实施面积广、土方量大的特点,设计人员经过多次模拟、反复推敲、多方请教,最终确定工程中近岸湿地带外围结合围堰进行永临结合设计。水生植物种植完毕,外湖侧木桩围护保留,起到挡水消浪作用;待养护期满后,次年汛前挖除消浪带格宾防护以外堰体土方至设计高程。通过围堰永临结合设计,在满足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加快了工程进度,节省了工程投资,社会及经济效益显著。

9.因地制宜确定设计方案,统筹兼顾降低社会影响与矛盾

工程沿线现状堤防及驳岸建设年代久远、形式与质量参差不一,统筹考虑防洪、生态、景观需求,工程因地制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挡墙、格宾挡墙、草坡入水以及浆砌块石挡墙等不同岸坡整治方式。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坚持把生态理念融入工程建设与管理中。工作中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战略,设计项目组先后赴上海、杭州等河湖综合整治先进地区进行专题调研、学习,并聘请专家团队,共商设计方案。内部加强方案的设计评审,避免不必要的反复,加快工程设计进度。

10.加强质量管理及资料归档

工程涉及水工、景观、生态、水保、环保等各专业资料。设计过程中秉承“科学管理、精心设计、服务周到、精益求精”的质量方针,严格执行公司质量管理体系。重点强化沟通协调与工作大纲编制、“一校两审”制度、强制性条文执行、各阶段审查意见落实、计算书整理等工作。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构建工作群,加强统筹、协调管理及专业间的配合,提高了工作效率。

六、结 语

试点县项目的示范显效工程,在长三角示范区一体化发展中起到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生态绿色”是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的底色,作为践行新发展理念的“样板间”,生态本底优良,锚固生态基底、厚植生态优势是试点县项目设计秉承的理念及重要任务。截至目前,先导段工程已基本完工,与之融合设计的康力大道东延及元荡生态岸线贯通工程示范段也先后建成。示范区跨界融合设计缩短了上海和江苏之间的距离,呈现了一个碧波浩渺、万鸟翔集、花团锦簇的美丽元荡,塑造了丰富的湖泊、湿地视角感观,成为长三角区域新的网红打卡地,大大提升了沪、苏两地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规划设计成果得到业主、专家及社会各界人士的较高评价,设计服务到位加快了审批进程及工程进展,圆满地完成了业主既定的时序目标任务,为整个吴江试点县项目顺利有序推进及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

猜你喜欢

景观生态工程
景观别墅
“生态养生”娱晚年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子午工程
工程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