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山地村镇新建型聚居点设计策略研究*
—— 以宜宾市李庄镇永胜村为例

2021-07-22祁润钊周铁军董文静QIRunzhaoZHOUTiejunDONGWenjing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永胜住宅农村

祁润钊 周铁军 董文静 QI Runzhao, ZHOU Tiejun, DONG Wenjing

0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导致地方政府将更多的精力与资源投入到了城市的更新与扩展建设中,而忽略了对农村居住问题的关注,农村地区不得不面对居住环境脏乱、基础设施匮乏等各种问题。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与关注以及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布局实施,如何通过对农村聚居点进行合理的规划布置和对农村住宅进行科学的设计施工,来塑造宜居的生活环境、营造良好的居住氛围、提升农户生活品质和进适宜的产业发展,已成为各地方政府、学者高度关注的重要课题。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实施的城乡二元体制导致了城乡差距的不断拉大,造成了严重的“三农”问题。改革开放后,城乡二元体制逐渐松动,但是因为产业资本的扩张本质,“三农”问题反倒愈演愈烈[1]。因此从2004年开始,中央政府连续15年以一号文件的形式,聚焦“三农”问题,从最初的单一的强调对基础农业生产进行扶持,逐步过渡到新农村建设,随后又以城乡统筹的概念从土地、产业、居住等方面对整个农村的生产生活、人居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更是进一步提出了“农村产住协同”“田园综合体”等概念,要求以产业的融合发展去带动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人居环境的提升以及贫富差距的缩小,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①。纵观我国十余年来与“三农”相关的政策法规,不难发现我国对农村发展的政策重心正逐步以“对基础农业的增产”向“对农业生产效率”“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对农村脱贫”以及“生产、生活同步发展”等各个方面的全方位发展进行转变。因而当今农村聚居点的建设不仅仅是对农村住宅的量的需求,更应该从土地适应性、生产适应性、居住适应性等多方面进行全面的科学的布局与设计。

四川省地处中国西南部,地理位置上处于第一级青藏高原和第二级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带,东西高差大,山地丘陵面积占比达到84.5%,平原面积仅占8.2%。在人口构成上,2017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仅为50.79%,部分山地市/州的城镇化率甚至于不足40%②。因此不论是从统筹城乡建设还是乡村振兴策略出发,四川地区目前仍然有大量的分布在山地地区的村镇需要进行改造、整治和新建。尤其是2007年后,成渝城乡统筹试验区的成立为成渝经济带上的新村建设设置了更高的标准和更严格的限制③。本文以位于四川省宜宾市李庄镇的“永胜村”为例,探索在当前四川地区典型山地村镇中面临空间环境衰败、住宅适宜性差、土地指标严苛等现实条件限制下的聚居点设计策略。

1 四川山地村镇聚居点的一般特征

1.1 用地特征:居住分散,土地利用不集约

受限于地形地貌、山地耕地承载力和稻作农业耕作技艺、别财异居的文化特性以及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属性,四川山地地区的聚居点大多为“满天星”的布局方式,散乱地分布在广袤的山地区域内[2]。这种分散的用地特征,造成了宅基地用地低效与公共设施难匹配等多种问题,也是山地村镇现代化改革成本高昂的主要原因之一。居住的分散也导致了产业发展无法聚集,难以形成集群优势,无法为产业升级、产业转型以及产业区位商的提升提供足够的生产要素支撑。因此在四川地区进行的农村聚居点建设中,对人均用地指标有着严格的限制,地方政府希望通过集约化的土地利用来实现产业发展升级、居住品质提升以及建设管理成本的下降(图1)。

图1 四川省江安县散居现状与广汉市农村聚居点对比Fig.1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diaspora in Jiang’an County of Sichuan Province and the comparison of rural settlements in Guanghan City

1.2 功能特征:产住协同率低,功能与需求矛盾日益突出

随着高速城镇化的发展,农村与农村之间在地缘因素、产业结构、人口素质等多方面的差异,使得不同农村的发展程度不尽相同,并随着城镇化的进展呈现出两极分化的农村居住空间功能需求。一方面,近郊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正逐渐融入城市,原有的住区环境与住宅功能与产业转型发展需求不再匹配,如供水、燃气普及率低,标准化卫生间数量少④,并不能满足城区游客的日常生理卫生需求;另一方面,较为偏远的农村依然沿袭传统细小规模的农耕模式,但因为劳动要素、资金要素与土地要素的流失,原有的产业结构也被迫进行转变,耕地逐步从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变成了维持基本生计的最低保障,人均实际居住面积越来越大,而空间利用率却越来越低,宅基空置率居高不下,居住功能与生产需求依旧难以匹配[3]。此外很多新建的农村聚居点也仅仅是粗暴的“赶农民上楼”[4],不论是对原有的生产模式还是对产业转型的发展需求均不作合理考虑,以提高土地利用率为唯一目的,照搬城市住宅设计原则,不仅导致了平均耕地半径的增加[5],还加剧了产住空间的不匹配。

1.3 物理特征:住宅热工性能差,不舒适不节能

山地地区由于地形地貌特征复杂,局部微气候变化迅速,再加上四川地区同时存在着亚热带季风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夏热冬冷,整体降雨充沛,昼夜温差大,空气湿度大,对建筑的气候适应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6]。但是农村住宅因为在施工工艺、建筑材料以及住宅体形系数设计等多个方面上与城市住宅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以及大多数地方对农村建筑的节能程度未做任何条例性、规范性的限制。这造成了四川农村住宅热工性能较差、冬季阴冷、夏季闷热的现状(图2)。随着制冷制热设备的普及,农村日常居住中大量的能耗被用在了改善住宅的舒适度上,既增加了农户的经济负担,又增加了农村的能源消耗。

图2 四川省宜宾市李庄镇普通农村住宅夏季日温变化图Fig.2 the summer daily temperature change map of common rural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Lizhuang Town, Yibin City,Sichuan Province

2 四川宜宾李庄镇永胜村聚居点基础研究

2.1 聚居点基本概况

李庄镇位于四川省宜宾市市郊,有1 400多年建镇史,素有“万里长江第一镇”之称,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镇内保留有大量典型的川南明清古建筑群、古街巷,而且因为抗战时期,承接了内迁而来的营造学社、同济大学等机构,千年古镇在近现代历史进程中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许多古建筑因为傅斯年、梁思成等大家在此工作生活过,而被赋予了更深刻的历史意义[7]。

永胜村距离李庄古镇仅3 mins车程,毗邻长江,依山而建,属于典型的山地村镇(图3)。永胜村境内最知名的历史遗迹为栗峰山庄,也是典型的川南民居大宅院。抗战时期,中央研究院的历史语言研究所等部门曾驻此长达五六年,为我国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图3 聚居点区位关系图Fig.3 the location relation map of settlement points

2017年,宜宾市颁布了《宜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宾市“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的通知》,强调了打造县域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并准备构建中国李庄特色文化产业园,在李庄古镇老、旧街区(街道)维护和改造基础上建设古镇新园。永胜村作为距离李庄古镇最近的行政村之一,也必然将承担起部分旅游接待和文化宣传的任务。

2.2 现状特征分析

2.2.1 居住用地分散,基础设施缺乏,环境脏乱

永胜村共有8个“生产队”,沿江部分的4个“队”居住相对集中,其余4个“队”均以散居的形式分散在各个山头。除了基本的水电设施之外,其它公共基础设施普及率较低,如垃圾收集、中转与处理设施以及统一规划的市政给排污干管。村内日常的餐厨垃圾、农业废弃物都只能就近丢弃,得不到妥善处理,生活污水、养殖污水也都只能明沟直排,永胜村的整体居住环境比较脏乱(图4)。

图4 永胜村随意处置的垃圾和污水现状Fig.4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waste and sewage disposal in Yongsheng Village

2.2.2 户型功能简单,不适宜二三产业发展

永胜村现有住宅均为农户自建住宅,住宅体型相对简单,可分为“一字型”“L型”“U型”三类(图5)。三种类型除了体形系数和土地利用效率上有所不同,在功能分区与流线布置上对于基本的农业生产需求均有所考虑,生产养殖模块与生活模块之间干扰较小,但并未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发展演变作出预判,很多房子建成几年之后,原有的空间功能就已经无法负担农业生活积累(图6)。随着农村产业转型的稳步推进,原有的功能空间与以作坊式农业加工为代表的第二产业以及以旅游接待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并不能有效匹配,且由于村内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原有的生产空间利用效率也越来越低,不能再为农户提供足够的经济效益(图7)。

图5 永胜村三种农宅类型Fig.5 the three types of farmhouse in Yongsheng Village

图6 无处存放的农业生产物资Fig.6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materials stored nowhere

图7 加工业发展空间与居住空间矛盾突出Fig.7 prominent contradictions between processing industry development space and residential space

2.2.3 室内物理环境较差,舒适度低

永胜村的自建住宅多为18墙甚至12墙砌筑的预制板砖房,部分住宅为生土木构。建筑材料本身的热工性能较差,加上施工工艺上对热桥冷桥的忽略(图8),导致了永胜村农宅的热工性能并不理想,再加上永胜村整体靠山邻水,湿度和风速更加剧了住宅的热工缺陷。根据现场测试,永胜村7月室内温度在31℃以上,高于农村地区30℃的基准温度上限,1月则只有6℃左右,低于8℃的基准温度下限⑤。

图8 建筑设计、材料与施工质量现状Fig.8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materials and construction quality

3 四川宜宾李庄镇永胜村聚居点设计探索

3.1 设计理论与依据

不论是从新农村建设的角度出发,还是从城乡统筹的角度来考量,对农村聚居点的研究与设计都绕不开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如何让原本割裂对立的两种生产生活模式进行融合以及如何在保留农村特征的情况下实现产业的匹配与居住模式的提升等都是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要明确的问题。鉴于此,笔者选择了以“共生”概念作为切入点,来对整个设计策略进行指导。

3.1.1 共生思想缘起

“共生”(symbiosis)概念最早由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Anton de Bery)于 1879 年提出,他将其定义为:共生是一起生活,是相互性的活体营养性联系,它暗示了生物体某种程度的永久性的物质联系[8]。随着研究的深入,共生的思想和概念已不再为生物学家所独享,共生概念和方法理论逐步被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建筑师和规划师们所借鉴和吸取,并逐步成为指导其各自领域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的重要理论武器[9]。

3.1.2 共生理论的特征

在规划建筑领域,麦克哈格(Ian McHarg)和黑川纪章两位先生的共生理论最负盛名。前者是典型“非人类中心主义者”,认为共生主要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的是一种排斥、对立的平衡[10];后者则以自身的文化背景作为依托,完全融合了其他异质文化与要素— —内部与外部的共生、过去与现代的共生、技术与自然的共生……强调的是融合与提升[11]。尽管两位大师所构建的“共生”理论在许多方面都有所出入,且在行业内外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一些质疑,但两者在应用手段上却有着许多共性。

第一,技术至上。“共生”理论对技术推崇备至,不论是麦氏用来解决规划合理性的“千层饼模型”,还是黑川纪章主张的去“探求发达国家的技术如何去适应不同地域的历史性传统技术,并与之共生”都反复强调了技术进步、技术普及对于各类元素融合的重要性,并且都认为许多当下无法解决的设计矛盾,会被越来越先进的技术所消弭。如新能源技术、被动式技术的成熟,能够为住区能源基础设施的普及与设计提供极大的便利。

第二,尊重协同。“共生”理论强调多元性与异质性,强调不同元素之间的协同合作,不论是人与环境之间,人与人之间还是文化与文化之间,都应当在尊重彼此的基础上进行合作、相互补充与促进,而非如同西方文明那样用所谓的“普遍性”去强势替代“非普适”的文明[12],那会导致所有发展中国家自身的文化均被认为是发展过程中的东西,是“非现代化”的障碍物。这点也正好适用于应对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微妙关系,即农村并不需要以自己多大程度上接近城市来作为发展的目标,但也完全没必要为了固守“农村特色”而放弃对新模式、新环境的探索[13]。

3.2 设计框架与策略

借鉴“共生”理论和国内对于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建设、乡村振兴的政策导向,以农户的生产生活需求为组织核心,以土地的集约高效利用、居住功能的产住协同、住宅环境的舒适节能为主要内容,提出了山地新建型聚居点的设计策略[14]。

3.2.1 用地限制条件下的合理选址规划

3.2.1.1 空间布局

聚居点的空间布局,首先要考虑到聚居点的建设规模,然后根据用地指标来确定土地容量,为规划选址提供参考与限制,最后再根据气候条件、文化意向、居民需求等因素来确定总体布局方式。但是由于建设模式和地形地貌,永胜村的空间布局主要受到地形地貌和土地指标两个因素的影响。在建设模式上,永胜村采用的是统筹统建模式,但具体的建设户数并不确定,在整个设计周期中一直在调整,因此最终的建设规模要根据选址之后的用地条件结合土地指标限制来反推。

永胜村因为靠山邻水,在村域范围内并无理想的平坝地带作为选址参考,根据《四川省新村(聚居点)建设规划编制技术导则》提出的六大原则,结合当地地质状况与长江水位警戒线范围,最终选择了名为“尖咀龙”的山头作为聚居点用地。选址位置位于矮山的山脊上,紧邻李庄古镇通往市区的主干道,交通便利,也便于基础设施布局,离农户原有耕地距离相对较近,既适合继续农业生产,也有条件发展农业相关的二、三产业(图9)。再根据《四川省新农村综合体建设规划编制办法和技术导则(试行)》的要求,人均宅基地面积不大于30 m2,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不大于65 m2,以及当地农户对于聚居点布置形式的建议,如建筑主采光面必须朝向李庄古镇方向;不要多层楼房,只要两层住宅;每家每户门前必须有车行道,最后结合选址场地的挖填方量估算、日照间距估算,确定了建设规模为52户。

图9 聚居点选址概览Fig.9 overview of site selection of settlements

在总体布局上,综合考虑土地指标限制、农户意见、主导风向、日照间距等因素,选定了以双拼行列布置的模式进行布局(图10)。不论是住宅双拼,还是行列布置,都是目前在川渝地区最普遍的新村布局模式,此种布局模式一直遭到行业内外人士的批评和质询,但在土地指标的严格限制下,行列式是最节约建设用地的布局方式,且在节地的同时能够保证良好的通风和采光,每家每户均能享受到相对公平的居住环境。此外规整的布局方式在施工建设与后期管理上也能提供更高的效率[15],据回访,聚居点建成两年来,住户对于这种“排排坐”的布局方式并无不满,反而认为新村比旧村整洁干净,让人心情愉悦。

图10 聚居点布置总图及效果图Fig.10 general layout and effect diagram of settlements

3.2.1.2 基础设施

RVOT前间隔室早的心电图特征为Ⅱ、Ⅲ、aVF导联R波相对较窄,Ⅰ导联QRS负向波为主(rs/qs型),有顿挫(R波之前);RVOT后间隔室早的心电图特征为Ⅱ、Ⅲ、aVF导联R波相对较窄,Ⅰ导联QRS正向波为主(m/R型),没有顿挫;RVOT游离壁室早的心电图特征为Ⅱ、Ⅲ、aVF导联R波相对较宽,Ⅰ导联QRS正向波为主(m/R型),有顿挫(R波之后)。见图2。

基础设施的布置上,除了基础的道路、水、电、气配套入户之外,主要考虑了公共照明设施和垃圾、污水处理设施的布置。考虑到山地农村夜间照明设施的匮乏以及农户对于支付公共物品使用成本的抵触,笔者选择了使用太阳能路灯来作为聚居点的照明设施,既节能环保,又能消除电费公摊带来的管理问题。再考虑到聚居点的环境整治与生态安全,确定在聚居点主导风向下游处设置垃圾转运点和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图11)。

图11 太阳能路灯与污水处理设施Fig.11 the solar street lamp and sewage treatment facilities

3.2.2 产住协同发展模式下的功能组织

3.2.2.1 住宅形态

根据农户的要求,聚居点的住宅全部为两层住宅,在建筑形式、细部设计及装饰装修上均充分借鉴川南传统建筑风格,将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风格统一为坡屋顶风格。屋顶均为26.6 °坡屋顶⑥,入户门处设计有坡屋顶门廊(图12)。建筑立面设计中考虑到建筑造价与当地施工工艺的水平,尽量采用简练、自然等格调来突显建筑物与环境的协调,强调建筑的整体性、建筑形体,突出建筑线条与尺度,以取得整体协调的效果。建筑立面高低错落、进退有序、变化丰富,坡屋顶相互穿插结合,建筑轮廓丰富,空间景观变化活跃,生动有趣,设计赋予建筑一定的文化内涵。

图12 五人户户型效果图与建成效果Fig.12 the effect map of five-person household type and its construction effect

3.2.2.2 功能布局

根据永胜村主导产业的发展情况以及产业转型的发展需求,结合农户对于居住空间的个人要求,对永胜村聚居点的房间尺寸、房间的组合形式等进行了重点设计,以提高住宅内部的空间利用率,同时在空间组织上考虑了农户需求的多变性。

永胜村聚居点的住宅根据宅基面积的不同可分为3人户、4人户和5人户三种户型结构,三种户型在面积和房间数量上有出入,但房间功能布局的形式相差不大。住宅共分上下2层,由于土地指标限制,宅基地的长宽尺寸较小,因此住宅平面采用紧凑型布置,将房间按照不同的使用性质,划分为三个功能区:居住空间、生产空间和附属空间。三个空间围绕着楼梯间进行布置。居住空间对采光要求和私密要求较高,因此布置在二层,而生产空间和附属空间主要布置在一层。因为每户家庭的生产模式并不完全相同,有的准备做农家乐,有的准备进行一些经济作物的粗加工(如农家酒的酿造),在并没有条件进行专项设计的情况下,笔者选择了使用扁柱结构作为住宅的主体结构,避免承重实墙对空间的限制以及规则方柱网带来的多余承重柱与建设成本。然后将厨房和卫生间紧靠住宅外侧布置,以方便农户在对一层空间进行改造时,能够不破坏原有的管线,并获取较大的完整空间,在提升底层功能适应性的同时,降低空间功能改造的成本(图13)。

3.2.3 被动技术主导下的舒适度提升

图14 技术植入示意图Fig.14 the sketch of technology implantation

3.2.3.1 被动技术应用

住宅保温技术是对住宅热工性能提升最显著的被动技术,在永胜村聚居点设计中,大量使用了挤塑聚苯板作为屋顶与地面保温材料,使用无机砂浆作为外墙内保温材料,外窗在合理控制窗墙比的同时采用了6+9+6的双层中空玻璃,进一步提升住宅的保温水平。为了对比外墙内保温与外保温两种技术的保温效率,笔者还选取了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对一户住宅进行外保温处理。再结合通风、日照与遮阳的基本要求。对建筑的楼梯间进行了拔高处理,安装轴流风机,增强烟囱效应。二层主采光面设计有露台,在方便晾晒的同时,增加采光面积。同时主要房间设计有飘窗,既能整合外挂空调机位,又能有效减少夏季阳光直射,并且沿建筑山墙面设置混凝土框架,方便村民种植爬墙绿植,减少夏季太阳辐射对室内的热效应(图15)。

图15 墙体外保温、通风楼梯间与西墙绿化Fig.15 the external wall insulation, ventilation stairwell and greening of west wall

3.2.3.2 新能源技术应用

除了依靠构造设施进行被动技术应用,笔者在永胜村聚居点设计中还应用了大量的新能源技术。首先是太阳能光伏板的大量应用,并实现了与国家电网并网,以永胜村2号住宅为例:经过测算,2号住宅一年并网实际发电1 364 kW·h,实际用电量752 kW·h,除去能源节余之外,还能创造416元的发电收益⑦。其次是地道风系统的应用,笔者在2号住宅地下深2 m位置铺设总长为49.9 m直径1 m的混凝土管道,进风口高度2.5 m,出风口结合竖井通风系统进行设置,经过安装后的现场测试,夏季可降低室内平均出风口温度5 ℃,冬季平均出风口温度升高6.9 ℃⑧(图16)。

图16 太阳能光伏系统与地道风系统Fig.16 the solar photovoltaic system and tunnel wind system

4 结语

李庄镇永胜村新建聚居点的设计策略,是针对四川山地地区的地形地貌、土地指标限制、气候类型、产业转型模式等特征而提出的,也是对“共生”理论指导实践规划建设的一次有益探索。该实践案例表明,山地地区农村新建聚居点的设计除了挖掘农耕文明特征、田园牧歌生活等人文情怀之外,更应该关注农户自身的发展需求、地区经济与政策的现状要求以及居住舒适性的要求。脱离了这些限制条件,仅仅用建筑设计本身去谈形态、谈文化、谈融合都将是空洞的。聚居点整体建成已经两年有余,入住农户200余人,整体评价较高,尤其是对太阳能光伏系统与地道风系统给予了高度肯定,但因为现阶段这两套系统的建设维护成本高昂,暂时无法大规模推广普及。此外当地施工队施工相对粗放,导致墙体外保温系统因为内部结露等问题已经濒临失效,这也为今后的聚居点设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注释:

①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EB/OL].(2018-01-02)[2019-02-28].http://www.gov.cn/zhengce/2018-02/04/content_5263807.htm.

② 出自四川省统计局.四川统计年鉴2018[J].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8.

③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通知[EB/OL].(2006-06-07)[2019-02-28].http://www.scio.gov.cn/zhzc/6/2/Document/1003531/1003531.htm.

④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厕所革命”实施方案(2017—2020年)的通知[EB/OL].(2017-09-11)[2019-02-28].http://www.sc.gov.cn/10462/c103047/2017/9/14/d5762dfa06624228a6619 5d6d3dc3555.shtml.

⑤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CECS 332:2012农村单体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3.

⑥ 根据当地日照、排水、节能、房屋设计规范以及建筑美学要求选取屋顶坡度设计值为26.6 °。

⑦ 数据出自翠屏区新闻中心.永胜村建成宜宾市首个光伏发电智能用电小区[EB/OL].(2015-05-28)[2019-02-28].http://sc.cnr.cn/sc/2014dfdt/20150528/t20150528_518675884.shtml.

⑧ 测试数据来自于四川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图片来源:

图1-16: 课题组拍摄绘制

猜你喜欢

永胜住宅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韩永胜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Jaffa住宅
唱一首祖国的赞歌
一种两级双吸管道输油泵
挂在“树”上的住宅
MHS住宅
A住宅
谢永胜